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72)
2023(15013)
2022(12911)
2021(12573)
2020(10388)
2019(24461)
2018(24402)
2017(45261)
2016(25529)
2015(29248)
2014(29467)
2013(28644)
2012(26558)
2011(24168)
2010(24186)
2009(21883)
2008(21486)
2007(18936)
2006(16764)
2005(15055)
作者
(72999)
(60038)
(59828)
(57192)
(38504)
(28863)
(27325)
(23698)
(23227)
(21784)
(20644)
(20576)
(19403)
(19303)
(18838)
(18758)
(18067)
(18025)
(17323)
(17270)
(15172)
(15034)
(14497)
(13914)
(13588)
(13438)
(13401)
(13393)
(12117)
(11981)
学科
(94515)
经济(94399)
管理(65882)
(60868)
(51156)
企业(51156)
方法(43053)
数学(36062)
数学方法(35619)
中国(32911)
(25026)
教育(24662)
(24220)
(22590)
业经(21296)
理论(21135)
(19487)
贸易(19475)
(18992)
(17984)
地方(17527)
(16529)
农业(16319)
技术(15430)
(14891)
银行(14836)
环境(14225)
(14221)
(14099)
金融(14095)
机构
大学(364802)
学院(357039)
(136624)
经济(133491)
管理(131942)
研究(127890)
理学(113289)
理学院(111883)
管理学(109837)
管理学院(109182)
中国(91543)
(80847)
科学(79570)
(65364)
(62344)
研究所(59870)
(57129)
(56827)
师范(56610)
中心(55627)
(52885)
北京(52526)
业大(51788)
财经(49965)
师范大学(46223)
(45814)
(45550)
农业(44764)
(42857)
教育(42668)
基金
项目(238253)
科学(186749)
研究(178891)
基金(169770)
(148875)
国家(147526)
科学基金(124129)
社会(109438)
社会科(103323)
社会科学(103291)
(91699)
基金项目(88834)
教育(87815)
(80290)
自然(79653)
自然科(77789)
自然科学(77766)
自然科学基金(76387)
编号(74340)
资助(70566)
成果(64189)
重点(54883)
(54398)
课题(54245)
(51620)
(49301)
教育部(46857)
创新(45754)
项目编号(45499)
大学(45424)
期刊
(151062)
经济(151062)
研究(116805)
中国(77285)
教育(69258)
学报(60187)
科学(54174)
(51507)
管理(49202)
(46475)
大学(45875)
学学(41609)
农业(36264)
技术(33306)
(28282)
金融(28282)
财经(25709)
经济研究(24331)
业经(22523)
(22054)
图书(22005)
(20029)
问题(19655)
职业(17011)
(16844)
(16765)
科技(16530)
(16436)
论坛(16436)
理论(16406)
共检索到539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教育研究,先后出现了三种研究范式和两次范式转换。首先是政治教育范式向绩效主义范式的转换,其次是绩效主义范式向文化学范式的转换。文化学范式是以人为中心,从文化出发来研究人、从人出发来研究文化所形成的研究范式。文化学范式正在成为中国教育研究的主导或主流范式,它带来了教育学学科和教育理论的革命性变化,对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姗泽  
人类学关于人类文化的研究结论对中国教育研究的启示为:人类学对文化价值立场的坚守提供教育研究新的审视角度;人类学对文化的研究结论提示人的教育的独特性;人类学的文化视角帮助教育研究者看到当前中国教育核心问题的解决途径。人类学研究坚持的独特的田野考察法对中国教育研究的启示为:教育研究要深入人的发展的立体及细微层面;教育研究要深入教育实际,尽力展示最真实而鲜活的教育现实;自下而上的理论框架构建形式有利于发展中国教育学的本土理论。人类学的他者言说系统对中国教育研究的启示为:他者的眼光有利于对教育公平的研究与实践;在教育研究中要观照体系内部生命体内在的需求;在教育研究中要站在第三方审视教育问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程晋宽  
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经历了 1 0 0多年的历史发展 ,已经建立了规范的科学研究方法论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首先探讨了库恩的“范式转换”理论及西方教育管理范式的转换 ;其次 ,认为实证主义一直是西方教育管理的元叙述方式 ;其三 ,认为后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正在改变着西方教育管理的研究范式 ;最后 ,对西方教育管理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批判性评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南海  
在文化学的视野中,范式是一种文化或文化行为。从本质上说,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作为蕴涵于人化的可感知的物质环境、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生活方式、语言范式和行为方式中的知识、技术、制度、规范、信仰和价值观。文化的本性在于文化的选择性。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范式,是指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共同体在长期的研究实践中所创造的观念文化、行为文化、交流文化、制度文化等的最高概况,是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共同体所秉持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研究方式的外在表现。科学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需要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范式体系的支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繁华  张爽  王天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政策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范式变迁,即由"效率理性"范式转向"市场选择"范式,进入新世纪以来逐渐形成"公共治理"范式"。效率理性"范式强调理性主义和效率优先,早出人才、快出人才是其主要目标";市场选择"范式强化效益中心,政府与市场间构成了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力量,教育活力得以激发,但公共性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公共治理"范式追求在教育领域形成国家力量、市场力量和公民社会力量相互博弈和均衡的体制,其价值逻辑是重建良好教育生态。在范式转化过程中,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动态平衡不断被打破,教育政策的公共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政策制定的开放性、多元主体的参与性、权力主体的平等性、政策过程的协商性以及政策过程的科学性日益显著,充满公正理性的制度框架正在形成,我国教育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么加利  
伴随西方由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型,在教育研究领域呈现出"主义"式研究向"问题"式研究的范式转换,具体表现为教育研究主体趋向多样化、教育研究对象趋向生活化、研究地点走向教育现场。这种转换可为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易连云  
范式作为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者研究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范式本身应是不定的、动态的,其自身随着新的时代变化而发展变化。但长期以来,人们常常以西方的研究范式作为方法论对东西方文化传统进行整体性的认识,其结果更多的是对中国传统道德价值的否定性评价,这既非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也不利于中国传统道德的继承与发展。应突破单一的西方化的思维模式,彰显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独特性与研究的自主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随国栋  
为全面展示我国成人教育学科范式的构建态势,分析成人教育学科的范式构成,概括总结成人教育学科经验导向研究范式和理论导向研究范式的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导向"研究范式的理论预设。"问题导向"研究是成人教育学科理论发展和创新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为此,构建"问题导向"研究范式的成人教育学科,需要加快形成多方联动的社会支持体系,实施以实证研究为核心的问题导向研究新模式,塑造积极主动的话语关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昂  单旭峰  任子朝  
命题研究是高考改革的重点,范式是研究命题的根本问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高考命题先后出现了三次命题范式和两次范式转换。首先是政治立意范式向知识立意范式的转换,随后是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范式的转换。能力立意范式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主流范式,它为高考命题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对高考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改革时期,命题范式正在发生变化,素质立意范式已经建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杰远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都必须在一定的文化框架下进行。教育不应该仅仅是文化的受体,而应主动地对文化做出选择。教育存在的真正价值表现在:作为客体的教育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作为主体的个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实现这一价值的关键在于教育的理念与过程能否恰当地选择和渗透符合其内在需求的文化范式。教育文化范式选择是教育研究的基础、教育协调的纽带、教育变革的内在动力,教育的文化范式选择应依据教育目的、教育对象的主体特征,以及社会的时代属性确定。当代教育应有的文化范式是自然与人文共生范式、一体与多元和合范式、原生与次生融通范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蒙成  徐承萍  
我国比较教育长期以来遵循的研究范式具有显著的离身特征,造成盛行书斋内研究、旅行报道式研究,重宏大叙事与器物研究轻具体教育生活,倾向"拿来主义"等问题。具身认知理论对促进比较教育研究转向、解决现实问题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包括由宏大叙事回归真实教育生活、从器物研究转向重视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身体意义、从文本研究转向深入教育生活现场的田野研究等。比较教育具身研究可以生产更具身体意蕴、更能凸显时空特征的真实生动的比较教育知识,能够帮助知识使用者选择和运用更加适切的知识来解决本土教育生活中的问题。比较教育研究者不断提升自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爱平  张栋梁  吕淼华  
传统廉洁教育更多地停留在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其针对性和有效性与预期效果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研究生廉洁教育的现实困境催生其范式的转换。认为要实现研究生廉洁教育范式转换,必须要从理念、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出发,牢牢把握教育理念的发展性,注重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坚持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着力教育方法的有效性,切实提高廉洁教育成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邵晓枫  蒋华  
在教育研究中,哲学思辨、实证主义及人文理解这几种主要的研究范式各有其特点与利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在研究范式中存在着种种问题,我们应努力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研究向复杂性研究范式转换,即在研究中首先要确立复杂性思想理念,并注意在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的同时对这些方法进行整合。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罗珉  
本文认为,组织理论范式的转换,开始了关于组织的话语、组织的建构与批判,以及组织范式自身变革的对话。更重要的是,组织理论范式的转换,显示了组织发展的新话语、新思维,加快了组织理论新范式的传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