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85)
- 2023(12730)
- 2022(10359)
- 2021(9947)
- 2020(8186)
- 2019(18473)
- 2018(18685)
- 2017(32926)
- 2016(19366)
- 2015(22478)
- 2014(22818)
- 2013(21717)
- 2012(20757)
- 2011(18932)
- 2010(19309)
- 2009(18177)
- 2008(18602)
- 2007(16746)
- 2006(15150)
- 2005(14546)
- 学科
- 济(74239)
- 经济(74143)
- 管理(46224)
- 业(42134)
- 企(34064)
- 企业(34064)
- 中国(30908)
- 方法(28556)
- 数学(23246)
- 数学方法(22849)
- 教育(22804)
- 农(21195)
- 学(19651)
- 财(18005)
- 业经(17242)
- 制(16232)
- 理论(16166)
- 贸(15742)
- 贸易(15726)
- 易(15364)
- 银(13606)
- 农业(13596)
- 银行(13581)
- 地方(13429)
- 行(13088)
- 融(12983)
- 金融(12980)
- 发(12736)
- 和(11811)
- 体(11552)
- 机构
- 大学(279588)
- 学院(269524)
- 济(108412)
- 研究(107317)
- 经济(106019)
- 管理(88382)
- 中国(79574)
- 理学(73684)
- 理学院(72593)
- 管理学(70997)
- 管理学院(70448)
- 京(63948)
- 科学(62290)
- 所(55257)
- 财(52499)
- 研究所(49811)
- 范(48348)
- 师范(47984)
- 中心(46996)
- 江(43915)
- 农(43327)
- 北京(42315)
- 财经(40303)
- 师范大学(39517)
- 教育(39355)
- 院(38029)
- 经(36750)
- 业大(34951)
- 经济学(34796)
- 州(34568)
- 基金
- 项目(165459)
- 科学(130838)
- 研究(127770)
- 基金(118389)
- 家(103516)
- 国家(102534)
- 科学基金(84974)
- 社会(80052)
- 社会科(75397)
- 社会科学(75381)
- 教育(65689)
- 省(60980)
- 基金项目(59664)
- 划(55299)
- 编号(52984)
- 自然(51382)
- 自然科(50225)
- 自然科学(50206)
- 自然科学基金(49336)
- 资助(49206)
- 成果(48815)
- 课题(40493)
- 重点(39752)
- 部(39506)
- 发(36720)
- 教育部(34418)
- 性(34039)
- 年(33414)
- 国家社会(33233)
- 创(33092)
共检索到453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邦华
1932年,国际联盟考察团对中国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教育考察,并形成了长篇报告书"The Reorganization Education in China"(《中国教育之改进》)。报告书贯穿着一个文化价值取向:批评中国教育的美国化倾向,力倡教育的中国化。该书在中美教育界引起很大争论。报告书倡导中国化以及得到中外有识之士的正面回应,实质上是从教育的角度反思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中国社会出现的全盘性反传统主义思潮,重估与阐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报告书所倡导的中国化,在全球化浪潮的今天,既有深刻的历史价值,也有深远的现实启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冯建军 张力奎
21世纪即将来临,许多有远见的思想家和战略家曾反复提醒人们: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最终必然是教育的竞争。21世纪是教育的世纪。中国作为“赶超型现代化”或“后发展型现代化”国家,根据发达国家现代化“先化人后化物”的经验,把教育现代化作为切入点,显然是一种远见卓识。 当前,随着苏南、上海、珠江三角洲等部分发达地区“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启动和实施,理论界关于教育现代化的探讨已有不少,但多是局限在微观的学校领域,仅就学校教育论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如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条件装备、师资队伍、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未能从宏观上把握世纪转换年代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走向,本文试图在此作些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刚 金国峰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厘清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总结分析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模式和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逻辑起点。
关键词:
中国特色 教育现代化 方向目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书光
反思百余年来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变革,我们深切体会到教育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务必要遵循特定时期社会变迁的历史节律和树立开阔通达的国际视野,坚持基于国情的本土立场和扎根实践的创新勇气,把握教育现代化动变的价值重心和倡导"以人为本"的价值回归。作为学校教育现代化变革的前沿阵地,"上海教育经验"及其背后的海派教育之深厚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做更加深入的个案剖析,以期从区域文化层面进一步求索教育现代化变革成功的内在动因。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向蓓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程天君 陈南
教育现代化在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甚至可以将其视为通过发展教育来实现强国之梦的一个写照。百年来,中国在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中留下了丰富的话语和文本,通过考察"教育现代化"这一概念的书写背景和生成过程,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是教育现代化的概念诞生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30年,是教育现代化的曲折探索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则是教育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时期。回顾历史,展望未来,面向2035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可以从教育理念、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等方面予以书写和把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童世骏 徐辉 陈锋 瞿振元 丁晓东 高书国 程介明 李军 祝智庭 于志晶 高向东 袁振国
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理解把握党的十九大对教育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2017年12月26日,华东师范大学和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联合主办了"聚焦2035中国教育"教育现代化智库论坛。十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和教育行政管理者分享了他们对2035中国教育的认识、理解与展望;本着2035中国教育的共同愿景,分析了当前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重点任务和目标策略。现摘录论坛部分发言内容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郝锦花 田正平
民国时期乡村小学教员的收入是极其微薄的,与城市教员相比有较大悬殊,甚至不及城市工人之平均工资和乡村私塾先生的实际收入。可以说,清末民初乡村小学教员待遇之菲薄,乡村新式教育事业之举步唯艰,是历届政府普遍漠视乡村教育的必然结果。以史为鉴,我们必须高度关注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乡村教育问题。
关键词:
乡村 小学 教育 教员 现代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申国昌 赵凯
自1913年始,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孟禄先后14次来华访问,实地调查中国教育情况,与各地师生、学界名流、地方军阀、政府官员等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教育交往,举行了多场座谈、讨论、讲演活动。孟禄在华期间的教育交往,加速了西方教育思想的传播,指导中国教育改革进程;促成了中华教育改进社的成立,推动教育调查事业的发展;宣传了科学教育思想,助力科学教育的繁荣;促进了中美教育文化交流,为中国教育发展搭建桥梁,有力地推进了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
孟禄 教育交往 中国教育 早期现代化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于述胜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教育史研究开始步入繁荣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教育通史》是第一个标志性成果,它在中国教育史学科的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迄至90年代末,《中国教育史研究》(陈学恂总主编)、《中外教育比较史纲》(王承绪、张瑞瑶总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王炳照、阎国华总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李国钧、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叶隽
一、作为制度的教育及其枢纽意义——以"现代化"为视域教育之重要,非仅在于其教化育人之功、国家长治久安兴国之本,更在于其扮演着社会金字塔的枢纽性资本转换调节器的角色。故此,大凡一个社会、一种文化乃至一姓朝代之兴替、转型,它既是首当其冲必遭调整的重点领域,又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何传启
目前,我国的教育水平大致处于初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离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距离,虽然部分指标已经达到教育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中国教育现代化大约处于第一次教育现代化的后期。而且,中国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可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国良
开展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启动实施的一个重大项目。借助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及其监测评价机制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用与现代化相匹配的先进理念来引导和加强实施体制机制的建设,用体现先进治理理念、法治思维的制度为推进教育现代化保驾护航。
关键词:
教育治理 法治思维 教育现代化 教育制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微
2015年联合国全球发展峰会上,193个成员国审议并签署通过"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议程",旨在确保全纳、公平、优质的教育和促进全民终身学习,涉及各级各类教育和全民的终身发展,为下一个15年(2016-2030年)的世界教育发展提供框架。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仁川召开峰会,最终发布了题为"迈向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这个行动框架勾勒了2015年后十五年的全球教育发展蓝图,并提供宏观方向和战略布局。
关键词:
中国教育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