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14)
- 2023(8503)
- 2022(6926)
- 2021(6914)
- 2020(5447)
- 2019(12414)
- 2018(12143)
- 2017(21504)
- 2016(12640)
- 2015(14176)
- 2014(14257)
- 2013(13339)
- 2012(12563)
- 2011(11580)
- 2010(11412)
- 2009(10086)
- 2008(10089)
- 2007(8784)
- 2006(7633)
- 2005(7161)
- 学科
- 济(43571)
- 经济(43528)
- 管理(26868)
- 业(24690)
- 中国(21599)
- 方法(20844)
- 教育(20292)
- 企(20132)
- 企业(20132)
- 数学(17914)
- 数学方法(17749)
- 农(11069)
- 财(11017)
- 学(10849)
- 贸(10496)
- 贸易(10491)
- 易(10360)
- 理论(10217)
- 制(9480)
- 业经(8801)
- 发(7746)
- 银(7590)
- 银行(7584)
- 行(7396)
- 技术(7291)
- 体(7247)
- 融(7190)
- 金融(7189)
- 和(6656)
- 农业(6631)
- 机构
- 大学(175103)
- 学院(167525)
- 济(69925)
- 经济(68636)
- 研究(68017)
- 管理(54834)
- 理学(47453)
- 理学院(46742)
- 管理学(45954)
- 中国(45653)
- 管理学院(45577)
- 京(39027)
- 科学(37571)
- 所(33391)
- 范(32431)
- 师范(32253)
- 财(31962)
- 研究所(30693)
- 教育(30534)
- 中心(28254)
- 师范大学(26949)
- 财经(26094)
- 北京(25941)
- 院(24321)
- 经(24247)
- 经济学(23857)
- 农(23687)
- 江(23516)
- 经济学院(21486)
- 业大(20275)
- 基金
- 项目(110868)
- 科学(90103)
- 研究(87616)
- 基金(81177)
- 家(71177)
- 国家(70503)
- 科学基金(58899)
- 社会(57110)
- 社会科(54009)
- 社会科学(53996)
- 教育(47857)
- 基金项目(40862)
- 省(39788)
- 划(37444)
- 编号(34861)
- 自然(34640)
- 自然科(33904)
- 自然科学(33895)
- 自然科学基金(33369)
- 资助(33147)
- 成果(32040)
- 部(28638)
- 课题(27859)
- 重点(27104)
- 教育部(25588)
- 性(25408)
- 发(24834)
- 国家社会(24405)
- 中国(23864)
- 创(23174)
共检索到259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维和
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与成功经验,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特别是中国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基础与生动案例,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及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与国际比较中也充分反映了中国教育治理模式与实践的优势与特色。我自己非常有幸地历经了这个伟大的历史时期,
关键词:
教育治理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路新民
要做就做第一,这是我的秉性。2004年《开放教育研究》代表中国远程教育类杂志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进入CSSCI。而进入中文类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尽管《开放教育研究》不是第一个,但也算是第二个,经过四年一轮的重组,一本省级刊物不是照样超越了中央级刊物成为第一了吗。说句实话,其实这也没什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曾瑶 张广君
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内核,并以其内在融通和整体运化为学理骨架。基于“天人合一”观和生成论教学哲学“人文一体”观梳理中国教育文化基因,概有四种类型范畴:本原范畴“天、道、人”,确定人与教育存在的本源与归宿;基础范畴“生、性”,确立教育促进人的生成与发展的合法性基础;潜能范畴“诚、德”,构成教育发现并化育人的内在潜能的合理性基础;操作性范畴“文、学、和、化、事”,展现独特的中国教育思想方法。不同类型基因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一个逐层内外融通的整体结构。其内在逻辑可从“道法势术”四个层面分析:道层面“天、道、人”整体形化并借助于其他层面基因而证成自身的持存与意蕴;法层面“生、性”彰显证明道层面的基因,对其他基因发挥基础性支撑规范作用;势层面“诚、德”基于并反馈于道法层面基因,又助推并受助于术层面基因的展开和沉淀;术层面“文、学、和、化、事”彰显并回馈道法势逐层基因,构成中国教育的一般方法论基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志军 田慧生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教育实验深深地影响着我国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从课程到教学、从决策到实施、从个人到组织的多个层面,见证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为探索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教育实验研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进行符合时代精神的思维方式的根本转换和方法论更新,是教育实验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教育改革 教育实验 教育思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檀传宝
中国教育,到底缺什么?这恐怕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其他关心中国发展的有识之士常常追问的问题之一。猛一想,也许中国教育最缺的是德育。因为在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美誉的中国,国民一星期之内可以在飞机上打两次架之类的负面新闻屡见报端,足见国民所受德育的重大缺陷。个中原因之一,当然是我们"缺"某些"德"育——我们在德育虚胖(即占用大量课时强调形形色色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内容)的同时,基础道德教育却往往被有意无意地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闫志刚 张韦韦
时光匆匆中,我们送别了不平凡的2014年。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回首这一年,"改革"成为社会各领域发展主基调。而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教育事业作为发展之基、民生之本,被政府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书光
反思百余年来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变革,我们深切体会到教育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务必要遵循特定时期社会变迁的历史节律和树立开阔通达的国际视野,坚持基于国情的本土立场和扎根实践的创新勇气,把握教育现代化动变的价值重心和倡导"以人为本"的价值回归。作为学校教育现代化变革的前沿阵地,"上海教育经验"及其背后的海派教育之深厚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做更加深入的个案剖析,以期从区域文化层面进一步求索教育现代化变革成功的内在动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华
上世纪初,印度诗哲泰戈尔说道:"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比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更宝贵的?中国文化使人民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赛娜 张天宸
“两个结合”指导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形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新时期,中国教育须担负起新文化形态建设的重要使命。但是,现有相关研究总量较少,且普遍成文较早,对当前而言针对性不足。本文聚焦当下,探讨中国教育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形态建设使命的重点内容与实践方法。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的主要阶段,应在坚持“两个结合”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和完善学科专业和课程教学体系,培养担负中华民族文化使命的时代新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教育;推动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互鉴,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用高质量的教育引领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向蓓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敏 檀传宝
伦理型文化力形成自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形态,它与中国教育发展之间呈现出相互依傍的动态关系。在现实中,伦理型文化力以能动的、动态的“力”的形式和被动的、静态的“环境”的形式影响着中国的教育发展。对此,需要人们给予充分的理解和重视,从而推动中国教育的本土化发展。
关键词:
伦理型文化力 环境 教育发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建梅
我国教育问题的核心在于远没有把学生的情感、需要与兴趣置于突出位置。儿童发展的特点有其生物学基础,西方儿童中心论的提出具有其革命意义。虽然晚清后就不断有名士呼吁,但尊重儿童、重视儿童的儿童中心论思想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得到思想与实践层面的广泛认同。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将儿童中心论或儿童本位论置于重要地位,是改进我国教育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
儿童发展 儿童教育 儿童中心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