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29)
- 2023(17026)
- 2022(14492)
- 2021(14100)
- 2020(11563)
- 2019(27122)
- 2018(26882)
- 2017(50785)
- 2016(27873)
- 2015(31553)
- 2014(31519)
- 2013(30349)
- 2012(28250)
- 2011(25607)
- 2010(25734)
- 2009(23372)
- 2008(22815)
- 2007(19836)
- 2006(17815)
- 2005(16072)
- 学科
- 济(105399)
- 经济(105283)
- 管理(77816)
- 业(71729)
- 企(59478)
- 企业(59478)
- 方法(46417)
- 数学(39964)
- 数学方法(39401)
- 中国(35360)
- 农(28841)
- 财(27961)
- 学(23993)
- 教育(23888)
- 业经(23639)
- 贸(21923)
- 贸易(21910)
- 易(21389)
- 理论(20901)
- 制(20164)
- 地方(19674)
- 农业(18785)
- 技术(17345)
- 务(17096)
- 财务(17016)
- 财务管理(16986)
- 和(16950)
- 银(16911)
- 银行(16873)
- 策(16605)
- 机构
- 大学(391700)
- 学院(384776)
- 济(154908)
- 经济(151543)
- 管理(149985)
- 研究(135148)
- 理学(129091)
- 理学院(127616)
- 管理学(125450)
- 管理学院(124716)
- 中国(98619)
- 京(85383)
- 科学(79893)
- 财(72092)
- 所(66787)
- 研究所(60715)
- 中心(60445)
- 范(58861)
- 师范(58495)
- 财经(57354)
- 江(56325)
- 农(55798)
- 北京(55389)
- 业大(52434)
- 经(52405)
- 院(48854)
- 师范大学(47824)
- 经济学(46728)
- 州(45465)
- 农业(43302)
- 基金
- 项目(257792)
- 科学(205231)
- 研究(196712)
- 基金(187070)
- 家(161573)
- 国家(160169)
- 科学基金(137655)
- 社会(123519)
- 社会科(116898)
- 社会科学(116871)
- 省(97626)
- 基金项目(97605)
- 教育(95228)
- 自然(87292)
- 自然科(85318)
- 自然科学(85301)
- 划(84505)
- 自然科学基金(83775)
- 编号(81791)
- 资助(77348)
- 成果(69808)
- 部(59451)
- 重点(58160)
- 课题(57878)
- 发(55172)
- 创(53397)
- 教育部(52056)
- 项目编号(50585)
- 国家社会(50422)
- 人文(49662)
- 期刊
- 济(167947)
- 经济(167947)
- 研究(125347)
- 中国(81260)
- 教育(68533)
- 学报(56857)
- 管理(54934)
- 财(53592)
- 科学(52756)
- 农(50441)
- 大学(44297)
- 学学(39823)
- 技术(35496)
- 农业(35258)
- 融(33530)
- 金融(33530)
- 财经(28037)
- 经济研究(27907)
- 业经(26231)
- 图书(24567)
- 经(24112)
- 问题(21473)
- 贸(19057)
- 业(18732)
- 理论(18570)
- 技术经济(17818)
- 坛(17721)
- 论坛(17721)
- 科技(17061)
- 职业(16981)
共检索到582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濮岚澜 陈学飞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林小英
本文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等教育政策二十多年来的演变脉络的简要描述,认为在这种上下回应的政策变迁类型中,存在政策系统对政策对象的制约及政策对象进行反制约的模式,进而通过对政策对象与政策部门的互动过程的分析,探索出中国教育政策过程中的策略空间。政策部门的自由裁量权、政策规范的可变通性和政策资源的可交换性是政策对象得以发现争利用策略空间的实现途径。如果将策略空间放到长时段的、不断循环的政策过程之中来考察,那么策略空间则是中国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力。最后,笔者将“教育政策过程中的策略空间”解释框架放到西方两种政策变革的模式之中进行检讨,分析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
关键词:
策略空间 政策过程 政策变迁 框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孙志军
文章通过对中国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的文献回顾,揭示了教育与收入、收入分配及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及其政策含义。首先说明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的意义与方法,然后依次概述了中国教育收益率的基本特征、从制度和技术角度对教育收益率估计值的解释、计量方法的改进对估算教育收益率的影响、转型期中国教育收益率的特点以及教育收益率的变化特征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于雨杉
网络时代公众参与政治的方式多种多样,公众对于公共政策议程的影响越发重要。面对和处理网络信息变为了政府工作的日常部分,从复杂多面的社会信息中准确识别出最反映人民真实需求的社会问题,将其列入到政府公共政策议程清单中,这给政府提出了挑战。探索网络时代给政策议程设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将网络的快速便捷特点发挥最大效用,在政府的政策议程设置中占有更多的发言权,更好地实现民主化,建设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
公共政策 议程设置 网络平台 发展探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廷洲 郅庭瑾
近年来,中国政策问题逐渐复杂化,行为主体及其利益权力关系日趋多元。但是,教育政策过程不仅没有陷入“民主决策的困境”,也很少显示出“执行协商”“、折中共识”等妥协和路径依赖现象,反而表现出诸多新特征。政策理念和目标设定愈发强调教育的公益事业属性,决策过程克服竞争博弈的掣肘并以实现公共利益为价值导向,执行过程强势动员政策主体、整合公共资源。这些特征有着特定的逻辑基础,即制度化的权威决策模式,强势动员执行的组织形态和制度体系。这些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可以概括为“价值决策—动员执行”模型,构成新时代中国教育政策过程的理论逻辑。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杨宗英 徐汝兴 杨宏涛
本文介绍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建立的目的和意义,总体目标和建设方针,网络结构和主干网的拓朴结构,网络应用系统以及近期CER-NET在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六个方面的应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冬青
本文从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遇到的政策对象的主体分化、机制分化后的综合失灵、利益平衡中的钟摆现象等问题出发,提出未来教育改革进程中的教育标准从单一走向多元、教育功能从选拔走向选择、资源配置机制从集中走向自由、组织运行从他组织状态走向自组织状态等四个基本转向,并且在四个转向的框架下,提出了弱者权利优先、尊重自由选择、重塑政府角色和走向共同治理等教育政策价值定位。
关键词:
综合失灵 自由选择 共同治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小洲
公共政策是国家和政府实现其职能的主要手段,教育是公共部门中颇为热门且最为贴近民生的一个领域,运用教育政策工具来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新时期我国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一个显著特点。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伴随着教育快速发展与改革创新的深入推进,公共教育问题也变得日益纷繁复杂。教育政策学科在我国仍然是一门新兴学科,相关的理论探索方兴未艾,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调整以及评估等方面的实践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祁占勇 陈鹏 张旸
以中国知网作为文献数据来源,利用BicomB软件及SPSS软件绘制我国1985—2015年教育政策学研究的1 443篇文献的热点知识图谱。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教育政策学研究热点主要围绕两大主线和六个领域展开。两大主线为:本土化与国际化研究和教育政策过程与各级各类教育政策研究;六大领域包括教育政策过程及其政策价值与文本分析研究、各级各类教育政策分析及其走向研究、教育利益视域下教育政策现状及其政策建议研究、教师教育政策特别是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研究、全球化与国际化背景下比较教育政策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教育政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我国教育政策学研究还需要在教育政策学方法创新研究、学科视野下教育政策学研...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希光 杜涛
本文对中国教育政策传播模式变化进行了考查。在内部传播系统、通过媒体中介的传播和与公众的直接传播中,教育政策传播模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由直线模式转向波形模式,由政策宣传模式转向新闻发布模式,由窗口模式转向压力模式,逐步从原来占主导的单向传播转变为相互作用的双向传播。传播框架和逻辑正在发生着由"控制和宣传"向"协商和互动"的清晰转型。
关键词:
教育政策 传播模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炳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磊
多源流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政策议程设置理论,为《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议程的设置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相关重要指标、焦点事件以及食品安全监管出现的新状况共同构成了"问题溪流",专家学者、政治官僚、政治团体、食品安全企业代表、技术专家等政策共同体形成了"政策溪流",公众情绪、食品安全监管权限的变化共同促进了"政治溪流"的形成。三个溪流共同作用,开启了"政策窗口"。本研究通过运用多源流理论来解释食品安全法的修订过程,为我国公共政策议程的设置提供了一种解释视角。不足之处在于该理论作为西方公共政策分析的重要工具,在解释中国公共政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琳
通过对政策文本的梳理,发现学科设置权的概念实际上是在两个层面上进行使用的:一是学科的合法性设置,即国家首先出具一个学科的总目录;二是学科的选择性设置,即各学校在学科目录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学科。学科设置权的归属问题代换成了划分问题。由此就能够解释学科设置权是基于官方知识还是学术自由的理论问题,也就能够更好地解释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如桥 陈继祥
本文从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出发,对集群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对集群社会网络的联系特征、网络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文章最后探讨了相关研究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集群 社会资本 结构洞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业进 田汉族
1949-2001中国教育服务供给经历了一个从完全政府控制到逐步有市场介入的演变过程。中国的教育服务供给安排强烈地受到国家经济战略及以后发生的经济改革的影响。本文利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教育服务的供给安排的结构与变迁给出一个解释。对变迁的原因、过程以及随着2001年加入WTO后教育服务供给安排可能的变迁前景作了一个初步的描述和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