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58)
2023(8272)
2022(6817)
2021(6750)
2020(5457)
2019(12643)
2018(12578)
2017(22009)
2016(12940)
2015(14535)
2014(14589)
2013(13848)
2012(13098)
2011(12267)
2010(12114)
2009(10654)
2008(10443)
2007(9047)
2006(7873)
2005(7329)
作者
(34458)
(28922)
(28648)
(27720)
(18472)
(14017)
(13126)
(11262)
(11155)
(10281)
(9990)
(9725)
(9269)
(9264)
(9237)
(9168)
(8597)
(8460)
(8424)
(8143)
(7457)
(7114)
(6982)
(6621)
(6545)
(6482)
(6392)
(6211)
(5907)
(5735)
学科
(46723)
经济(46678)
管理(27095)
(25551)
方法(22783)
中国(21531)
数学(21001)
数学方法(20780)
(19390)
企业(19390)
教育(19085)
(12663)
(11901)
(11282)
贸易(11277)
(11137)
(10990)
理论(9140)
(8983)
技术(8494)
(8020)
(7961)
银行(7940)
(7848)
金融(7848)
(7719)
业经(7436)
(7204)
农业(6994)
环境(6681)
机构
大学(181869)
学院(173726)
(74541)
经济(73227)
研究(72598)
管理(56546)
中国(49463)
理学(49198)
理学院(48420)
管理学(47470)
管理学院(47100)
科学(42302)
(40974)
(37100)
研究所(34353)
(33077)
(32537)
师范(32323)
教育(30268)
中心(29890)
(27454)
北京(27342)
师范大学(27132)
财经(26961)
(26093)
经济学(25458)
(25081)
(24146)
业大(23165)
经济学院(23002)
基金
项目(117521)
科学(95310)
研究(88503)
基金(87040)
(77621)
国家(76976)
科学基金(64034)
社会(56958)
社会科(53967)
社会科学(53957)
教育(48301)
基金项目(44056)
(41781)
自然(40186)
(39831)
自然科(39329)
自然科学(39320)
自然科学基金(38653)
资助(36605)
编号(34294)
成果(30387)
(30066)
重点(28946)
课题(27592)
教育部(26352)
(26123)
中国(25213)
(25133)
国家社会(24534)
(24252)
期刊
(72808)
经济(72808)
研究(64200)
教育(47875)
中国(42650)
学报(28662)
科学(26876)
(24215)
(23471)
大学(22427)
管理(20340)
学学(19822)
农业(16587)
技术(15924)
(14547)
金融(14547)
财经(14278)
经济研究(14156)
(12529)
职业(11290)
(11216)
(10405)
世界(10295)
国际(10052)
问题(9833)
(8359)
论坛(8359)
业经(8242)
统计(8146)
资源(7981)
共检索到266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玉萍  李裕良  
教育的均衡发展以教育的均衡投入为保障。为明晰我国城市教育投入的均衡性及其变化情况,文章基于2003—2019年我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人均财政教育支出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核密度估计、Markov链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教育投入水平的城市差异及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考察期内全国整体和除东北外其他地区的城市教育投入均经历了“略有增长—快速增长—轻微下降后稳定波动”三个阶段的变化,东北地区城市的相对教育投入则在2012年之后“大幅下降后稳定波动”;不同年份我国城市教育投入均呈现非均衡性特征,其中区域间非均衡主要体现为东部地区的整体教育投入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区域内非均衡性则大体表现为整体教育投入水平越高的地区,区域内教育投入的城市差异越大,且我国城市教育投入的整体非均衡性主要来自区域间非均衡性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东部和其他地区间,以及不同区域内城市间教育投入的差异有缩小趋势,但差异的缩小主要源于东部地区高投入城市教育投入领先优势的减小,而非其他地区教育投入整体的追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忠杰  
文章基于Dagum基尼系数和马尔科夫链方法,研究了中国30个省份(不含西藏及港、澳、台地区,下同)2005—2015年碳生产率的空间非均衡性和动态演进过程。结果发现:(1)中国碳生产率的Dagum基尼系数有增加的趋势。(2)三大区域碳生产率基尼系数均小于中国整体的碳生产率基尼系数,但是东部和中部之间、东部和西部之间的碳生产率基尼系数大于中国整体的碳生产率基尼系数。(3)各省碳生产率存在较大的惯性。(4)初始状态碳生产率较低的省份邻近省份的碳生产率也较低,而初始状态碳生产率较高的省份邻近省份的碳生产率也较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茹  王宏伟  
利用2007—2014年中国城市层面的数据,通过计算加权相对泰尔指数,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创新非均衡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群创新活动存在地区差异,且主要体现在创新人力资本和以专利申请量表征的创新产出方面;京津冀城市群内部的创新差异较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更为明显,且近年来其创新产出极化现象持续加剧;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R&D经费投入差异和创新产出差异明显缩小;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导致的创新人才的区域差距是三大城市群亟待解决的共同难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茹  王宏伟  
利用2007—2014年中国城市层面的数据,通过计算加权相对泰尔指数,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创新非均衡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群创新活动存在地区差异,且主要体现在创新人力资本和以专利申请量表征的创新产出方面;京津冀城市群内部的创新差异较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更为明显,且近年来其创新产出极化现象持续加剧;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R&D经费投入差异和创新产出差异明显缩小;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导致的创新人才的区域差距是三大城市群亟待解决的共同难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菁靖  雷玉桃  
供需非均衡问题是影响中国稀土市场良性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延伸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及模型的应用领域,对中国稀土市场的有效供需开展非均衡性分析,并建立双曲线型聚合方程,使用2000—2016年中国稀土市场供需、工业企业和采矿业宏观基本面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了长期以来中国稀土市场供需不平衡状况的根本症结。研究表明,中国稀土市场具有的结构分散、买方垄断、价格偏低、黑稀土频现以及政策干预性强等特点,是其呈现非均衡性的重要成因。基于灰色关联诊断得出:稀土价格、生产技术、生产成本、企业收入、企业负债、宏观政策和工业发展状况等是影响稀土有效供需的敏感因素。从非均衡度测算值看,稀土市场供需的非均衡变化趋势大致为:从有效供给过剩转变为有效需求略旺。依据预警线设置,稀土市场较多年份呈现35%以上的供大于求重警状态。本文结论可为促进中国稀土市场均衡化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茹  王宏伟  
利用2007—2014年中国城市层面的数据,通过计算加权相对泰尔指数,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创新非均衡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群创新活动存在地区差异,且主要体现在创新人力资本和以专利申请量表征的创新产出方面;京津冀城市群内部的创新差异较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更为明显,且近年来其创新产出极化现象持续加剧;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R&D经费投入差异和创新产出差异明显缩小;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导致的创新人才的区域差距是三大城市群亟待解决的共同难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志勇  辛冲冲  
公共环境支出是实现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本文选取2000—2014年31个省、市、区相关统计数据,引入泰尔指数法对中国公共环境支出的非均衡性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公共环境支出总体差异性呈逐年缩小趋势,且区域间差异也呈不断下降态势,但区域内差异始终保持对总体差异的较大贡献度,成为地区差异的主要矛盾;而从各经济区泰尔指数分布来看,其内部不同地区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即公共环境资源配置与其人口匹配度呈明显分异状态。此外,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环境支出两个交叉维度划分的标准类型可知,仅有北京、天津、内蒙古和黑龙江实现了第Ⅰ类型(经济发展与公共环境支出双高型),其余地区均未实现第Ⅰ类型。据此,本文提出进一步优化制度环境、重点扶持且合理有度、推进地区协同共享治理模式等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钟昌标  胡亮  
一、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特征分析 中国市场取向的金融制度变迁,是从打破“大一统”的金融垄断体系,引入竞争机制开始的。其路径大致可描述为:突破银行业务禁区→恢复和分设国家专业银行→建立中央银行→开放金融市场→专业银行企业化→调整和集中→专业银行商业化→建立间接金融调控体系→强化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其制度变迁过程与众不同,可以归纳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志勇  辛冲冲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国初  
建国以来,中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 我国普及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6岁以上人口的比重,由1982年的68.13%,增加到1990年的79.35%,1995年的83.99%。据第四次人口普查与第三次人口普查相比,8年间,6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的人数由2.84亿减少到2.05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恒  魏修建  尹筱雨  
本文基于劳动力投入视角探讨了物流业发展的非均衡性。研究发现,中国物流业发展已经基本跨越依靠劳动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阶段,但仍存在区域非均衡矛盾,主要原因在于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发展方式存在差异,并且东部在劳动效率提升和劳动力地区配置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中国物流业发展存在明显的产业转移现象,但仅从东部转移到中部地区,且劳动效率重心的空间变化是物流业发展重心演变的主要原因。缩小区域劳动效率差距是转变物流业非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只有进一步加强对中部地区行业(企业)内劳动力再培训教育,实现知识结构与技术水平的有效匹配,才能发挥对劳动效率提高的推动作用;并且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教育水平,强化人力资本,推动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恒硕  李绍萍  彭民  
本文基于2000-2018年全国八大地区30个省份农村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测算数据,运用两权重配比变异系数及Dagum基尼系数分析农村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贡献来源,通过核密度估计法分析农村能源消费碳排放区域非均衡的时空演化特征,利用自适应Lasso模型选取农村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素并结合逐步回归与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参数估计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2000-2018年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态势,动态演进过程中农村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空间非均衡发展程度不断加深,八大地区农村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主导类型存在差异性;全国视角下农村生产生活要素投入、农村人口发展规模、农村生活质量水平及能源消费水平等因素对农村能源消费碳排放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地区视角下各类驱动因素对农村能源消费碳排放的驱动效果及影响作用具有时间及空间差异性。对此,农村地区碳排放管治过程中应明确“全国统筹、区域协调、地区专治”的管理思路,秉承“分地区、分时段、分类型”的分类管理方式,以地区碳排放水平划分减排的重点管理区域,以驱动因素的作用机制作为减排的管理导向,从而实现农村地区“生态承载—环境保护—经济增长”的绿色协调、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霍再强  
本文认为,在第四次、第五次森林清查期间,我国森林资源的吉尼系数已大大超过世界公认的吉尼系数警戒线,达到两极分化线;片面追求森林覆盖率,一是容易陷入统计陷阱,二是并不意味着实现山川秀美,不意味着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很可能会出现生态状况“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结果。文章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将改善森林资源的分布相对均衡性要求纳入我国林业战略规划,大力挖掘土地潜力,依靠科技创新,改革体制和机制等改善森林分布的非均衡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学东  陈谦明  吴婷  柳茜  
从质量与数量的角度分析口腔医学教育对象与教育主体的结果显示:口腔医学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对口腔医学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口腔医学教育主体数量与质量的均衡性与口腔医学教育对象数量与质量的均衡性密切相关。因此,建议建立专业出入制度、发展主力院校等来提高整体口腔医学教育办学层次与质量,与世界口腔医学教育接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筱燕  徐耀缤  
在界定了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的概念模型,包括教育机会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教育质量均衡三个方面。从普及巩固与机会均等、规划布局与办学条件、师资配备与教师素质、素质教育与学生发展、教育管理与经费保障五个方面构建了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度的指标体系,基于MEM-GAHP方法构建了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度模型。通过案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