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4)
- 2023(11276)
- 2022(9067)
- 2021(8623)
- 2020(6758)
- 2019(15504)
- 2018(14984)
- 2017(25727)
- 2016(14958)
- 2015(16692)
- 2014(16264)
- 2013(15451)
- 2012(14092)
- 2011(13208)
- 2010(12938)
- 2009(11523)
- 2008(10985)
- 2007(9471)
- 2006(8335)
- 2005(7428)
- 学科
- 济(56195)
- 经济(56129)
- 业(32853)
- 管理(32616)
- 中国(26978)
- 方法(24302)
- 数学(22561)
- 数学方法(22421)
- 企(22165)
- 企业(22165)
- 农(21215)
- 教育(19237)
- 农业(15035)
- 财(14060)
- 贸(13886)
- 贸易(13880)
- 易(13651)
- 业经(12952)
- 学(12422)
- 发(10853)
- 制(9748)
- 技术(9495)
- 发展(9367)
- 展(9245)
- 地方(9235)
- 理论(8787)
- 出(8658)
- 环境(8486)
- 银(8175)
- 银行(8138)
- 机构
- 大学(211422)
- 学院(204586)
- 济(87762)
- 经济(86315)
- 研究(80676)
- 管理(70514)
- 理学(62258)
- 理学院(61415)
- 管理学(60405)
- 管理学院(60011)
- 中国(53734)
- 科学(46993)
- 京(45887)
- 所(40454)
- 农(37744)
- 研究所(37478)
- 财(36515)
- 范(35923)
- 师范(35596)
- 中心(33890)
- 教育(31536)
- 业大(31106)
- 财经(30147)
- 北京(29813)
- 师范大学(29699)
- 农业(29689)
- 经济学(29284)
- 院(28287)
- 江(28130)
- 经(28002)
- 基金
- 项目(142428)
- 科学(114664)
- 研究(106171)
- 基金(104787)
- 家(93585)
- 国家(92682)
- 科学基金(77478)
- 社会(70611)
- 社会科(66761)
- 社会科学(66749)
- 教育(55453)
- 基金项目(54558)
- 省(52904)
- 划(48283)
- 自然(47789)
- 自然科(46767)
- 自然科学(46750)
- 自然科学基金(45986)
- 编号(41640)
- 资助(41328)
- 成果(35017)
- 部(34655)
- 重点(33976)
- 发(32130)
- 课题(31892)
- 教育部(30380)
- 国家社会(30360)
- 创(30307)
- 中国(28186)
- 创新(28116)
共检索到302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麒曈
文章主要基于哈里斯-托达罗农村人口城乡迁移模型的扩展,对1991~2012年中国教育投入变化引起的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进而导致的就业人口城乡迁移进行粗略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中国目前教育投入的增加会进一步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从而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长期迁移。
关键词:
哈里斯-托达罗模型 中国教育 人口迁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城乡人口迁移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对中国人口迁移的特征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本文以推拉模型为理论依据,利用1992—2005年省级人口城乡迁移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中国人口城乡迁移的计量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农村人口城乡迁移存在倒U型关系。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城镇就业岗位的增加,农村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乡镇企业就业岗位的相对减少都明显促进了城乡人口的迁移,而实际迁移距离和"无形"迁移距离制约着城乡人口的迁移。本文认为,完善当前的农地制度以增加农民进城的启动资金,为迁移人口提供稳定和适宜的居住条件,是政府促进人口城乡迁移健康、有序推...
关键词:
人口城乡迁移 面板数据 推拉模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卢现祥 李小平
交易费用的测量是新制度经济学里面最核心的问题。中国的制度转型及其经济增长为检验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提供了很好的样本。本文力争在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做出如下贡献。第一,我们采用沃利斯和诺思(Wallis,North,1986)的基本思路,首次对中国各省的交易费用进行了测算。第二,我们对制度转型、经济增长和中国的交易费用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制度转型降低了中国的交易费用,证实了好的制度就是节约交易费用;但是经济增长却没有显著地促进交易费用的增加,这与正统的新制度经济理论预期不符;第三,我们证实了交易也存在一定的规模效应,当市场上的交易费用达到一定的程度时,由于规模效应可能会节省每笔交易的交易费...
关键词:
制度转型 经济增长 交易费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昌平 邓大松 殷宝明
在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由于"乡-城"人口迁移,中国的城乡人口老龄化趋势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本文基于2005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通过人口预测,研究了"乡-城"人口迁移对城乡人口老龄化及养老保障的影响:一方面,"乡-城"人口迁移将缓解城镇人口老龄化程度,为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带来大量的"养老金红利";另一方面,它将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进一步加速农村传统养老保障功能的弱化。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迁移 城乡 人口老龄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正河 谭向勇
本文力图研制出一个普遍适用的框架,以涵盖中国的乡城人口迁移;从公理出发,演绎出一些关于迁移决定、迁移规模、迁移流向及迁移者特点的一些理论观点;着墨研究了乡城人口的准城市化状态以及这种状态对城乡建设的双刃剑效应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熙
大跃进及困难时期形成了一波全国范围内涉及两千万人的城乡间大流转。在大跃进背景下,上海暂停了此前的对城市人口增长的严控政策,大量郊县及临近省份农民进入上海市区。危机爆发后,随即出台了强力的精简城镇职工政策,大批人口随后回到农村。利用地方档案资料研究发现,工厂企业、职工、农村和农民、地方政府等不同主体出于自身利益的现实考虑,对精简政策的反应和态度差异明显,展现了这一历史事件多样性和复杂性的一面。上海市通过全民性的政治动员,在1961—1963年间陆续动员了大批职工离开,最终使得上海人口规模回复到大跃进之前的水平。这"一来一回"的流转构成了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大地上强度最大的一次人口迁移。此后,城乡人口...
关键词:
大跃进 人口迁移 大招工 精简职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汪小勤 田振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卢向虎 朱淑芳 张正河
本文以托达罗城乡人口迁移经济行为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了计量经济学经验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中国城乡实际收入差距扩大已显著地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长期迁移。第二,城乡人口迁移规模的扩大并不是导致城镇失业增加的原因,而城镇失业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人口的城乡迁移。第三,制度因素对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的影响是复杂的,城乡人口迁移规模随着制度约束的减弱而逐年增加。
关键词:
农村人口 城乡迁移 实证分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宝树
根据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求得各省省内城乡与省外城乡之间的各项人口净迁移流向和流量,据此将中国大陆各省的省际城乡人口迁移流态模式划分为若干类型。分析表明,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以由农村向市镇的迁移为主流,其流态模式形态各异、复杂多样;但从地域差异、影响因素和动态变化等方面看,皆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勇 李放 余吉祥
农村移民过度集聚不利于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文章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结果显示,农村移民表现出显著的单向迁移特征,空间分布高度集中化。但城镇移民双向迁移特征更为明显,空间分布更为均衡。从劳动力市场条件的角度解释认为:户籍制度约束使得农村人口迁移仅基于经济因素考虑,因而空间集聚度很高。而城镇人口由于能够免受此类约束,迁移决策不仅基于经济因素,而且基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因素考虑,因而空间分布更为均衡。文章认为,建立一种相对均衡的农村移民空间迁移模式,关键是要彻底改革户籍制度,使农村移民享有与城镇居民同
关键词:
农村移民 城镇移民 迁移模式 户籍制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振宇 张程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的数据研究暂时性城乡迁移对农村籍学龄儿童父母教育观念与行为的影响,并结合中国户籍制度探讨影响机制。文中将进城者视作处置组,未进城者视作参照组,通过泛精确匹配减少两组别个体特征变量的差异,再以IPWRA处置效应估计修正进城与否在自我选择下的内生性。研究发现:暂时性城乡迁移仅提高了父母对子女的学业关注,未改善父母对自身和对子女的教育获得期望与家庭教育支出配置,反而明显恶化了父亲的教育成就观。户籍制度下城市劳动力市场和教育资源对农村临时移民的双重限制是导致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文晓国
基于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本研究利用最近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数据,从城镇与乡村两个维度对近30年以来中国教育发展与教育平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除了中国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之外,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有:(1)教育不平等现象相对突出的省区也同样是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省区,而这些省区主要位于中国西部地区;(2)无论是教育发展还是教育平等,乡村都落后于城镇,而且城乡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有扩大的倾向;(3)城乡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已经成为影响全国及各省区教育不平等最为重要的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瑞 章辉 张森 徐志刚
本文基于我国四省实地调研资料,分析了农村进城就业人员的永久迁移意愿、社会保障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村进城就业人员绝大多数有意愿留城定居,但多数仍因工作和收入问题移民难度很大,在进城定居这个问题上十分谨慎和理性。移民政策、教育程度和工作稳定状况是影响其留城定居的重要因素。进城就业人员的主要养老方式已经转为依靠自己储蓄,而不再是传统上的子女养老,在长期利益与即期间仍然偏重后者,社会保障意识有待加强。农村进城就业人员的永久迁移和相关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亟待完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烨霞 靳小怡 费尔德曼
中国城乡迁移带来的家庭结构的改变有可能影响中国农村传统的家庭观念和养老方式。文章利用深圳市外来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分析深圳市外来已婚农村打工者的性别因素对流动后其对仍生活在农村的父母及配偶父母的经济支持的影响。结果显示,男女打工者在流动后都增加了对父母的经济支持,但女性打工者在流动后更可能增加给配偶父母的经济支持。这一结果说明,依靠儿子养老的传统养老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但外出打工女性正在缩小这种社会性别差异。
关键词:
代际交换 迁移 社会性别 中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若建
城乡收入的跨空间差异对乡城迁移的影响李若建首先有必要对两个概念做出界定:一是城乡收入的跨空间差异,这里指的是不同地区城乡收入的跨空间比较,例如甲地的城镇居民和乙地农民的收入比较。二是乡城迁移,这里指的是从居住在农村的村委会(包括乡和镇的村委会)迁入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