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60)
- 2023(8401)
- 2022(6802)
- 2021(6458)
- 2020(5078)
- 2019(11867)
- 2018(11789)
- 2017(20637)
- 2016(11791)
- 2015(13591)
- 2014(13595)
- 2013(13071)
- 2012(12583)
- 2011(11899)
- 2010(11985)
- 2009(10927)
- 2008(10308)
- 2007(9195)
- 2006(8605)
- 2005(8190)
- 学科
- 济(69270)
- 经济(69225)
- 管理(24516)
- 中国(23723)
- 方法(22497)
- 数学(20839)
- 数学方法(20737)
- 业(20396)
- 教育(18867)
- 地方(16082)
- 企(13729)
- 企业(13729)
- 农(12900)
- 学(12689)
- 地方经济(12283)
- 贸(11606)
- 贸易(11598)
- 易(11303)
- 业经(10513)
- 财(10338)
- 发(10295)
- 农业(8902)
- 环境(8897)
- 理论(8838)
- 制(8805)
- 融(8295)
- 金融(8295)
- 发展(8257)
- 展(8135)
- 关系(7976)
- 机构
- 大学(175054)
- 学院(168332)
- 济(86200)
- 经济(84861)
- 研究(71689)
- 管理(54219)
- 中国(49088)
- 理学(45978)
- 理学院(45317)
- 管理学(44724)
- 管理学院(44359)
- 京(38733)
- 科学(36712)
- 财(36003)
- 所(35343)
- 研究所(31975)
- 范(31494)
- 师范(31376)
- 经济学(30048)
- 中心(28992)
- 财经(28729)
- 教育(28216)
- 经济学院(26896)
- 经(26415)
- 北京(26352)
- 师范大学(26260)
- 院(25217)
- 江(24599)
- 财经大学(21305)
- 农(20259)
- 基金
- 项目(102545)
- 科学(83842)
- 研究(83624)
- 基金(75109)
- 家(64209)
- 国家(63639)
- 社会(56303)
- 科学基金(53454)
- 社会科(53371)
- 社会科学(53363)
- 教育(45100)
- 基金项目(37324)
- 省(36486)
- 划(33561)
- 编号(32986)
- 资助(31262)
- 成果(29840)
- 自然(28971)
- 自然科(28315)
- 自然科学(28308)
- 自然科学基金(27839)
- 部(26871)
- 课题(26777)
- 发(25323)
- 重点(24961)
- 国家社会(24450)
- 教育部(24370)
- 中国(23991)
- 性(22519)
- 发展(22055)
共检索到278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覃思乾
本文利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1952-2003年中国教育投入与GDP之间的年度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均衡关系,但这种均衡关系是在误差修正机制的不断调整下得以维持的;教育投入对GDP的弹性系数为0.8791;从长期来看,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从短期来看,经济增长是教育投入增长的原因。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顾佳峰
本文使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2000年中国各县教育经费支出情况,发现教育经费支出对GDP、地方财政支出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弹性较弱,都小于1,因此,瓦格纳法则不适用。在经济高速增长情况下,这种弱弹性限制了“4%”目标的实现。所以,当前除了要关心教育经费短缺问题,更要关心教育经费使用的低效问题。要积极探索提高既定教育投入的产出效率和效益,通过良好而科学的教育产出管理,节约教育投入,提高办学效益,以缓解现有教育投入不足的压力。
关键词:
教育经费 空间计量经济学 瓦格纳法则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钱晓蕾 Russell Smysth 王秦
在本文中,我们用变化产出函数来研究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显著的作用,1990—2000年人力资本投资约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19%。此外本文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教育与经济增长是起到了互补作用而不是阈限作用,而且教育投资增加与教育技术进步的互补效应可以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教育 经济增长 互补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长征 李怀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杭永宝
1993—2004年间中国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高职、本科以上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155%、0·643%、0·453%、1·859%、4·038%、1·922%。总体上,中国教育事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因此,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大行政推进力度,加快教育整体发展;在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体系的同时,努力实现教育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优化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机制,提高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匹配性;大力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贡献率;进一步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平衡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育理性消费,实现高中阶...
关键词:
教育经济 教育发展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罗来军 朱艳 赵鹏飞
中国目前教育规模的扩大提升了经济增长率,但教育质量的滑坡降低了经济增长率,教育总体上还是促进了经济增长。从教育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增长路径来看,中国的教育还未达到最优规模,仍需继续扩大,同时要注意发展初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等,平衡教育结构。教育质量的提高总是有利于经济增长,因此提高教育质量应成为教育政策的重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玲
教育对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已为世界各国所公认。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还比较低。文章利用静态指标体系计算了我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贡献度;通过建立动态回归模型进一步证明了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然后从教育投资总量、教育投资结构和教育投资效益三方面详细剖析了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低贡献水平的成因。
关键词:
教育投资 经济增长 贡献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本飞
自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从理论上论证了教育通过提高人力资本进而提高农业产出的观点之后,大量的西方文献开始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研究教育投资与农业增长之间的关系。除Knight和Islam等少数西方学者认为教育投资与农业增长具有反向关系之外,其他绝大多数西方学者都肯定了教育投资对农业增长的促进作用。国内学者对教育投资与农业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的结论大致有三种:正相关、负相关和弱相关。这些结论的不同必然是与研究者所使用的不同的数据或不同的计量方法相关的。根据1978-2008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的教育投入与农业产出做格兰杰因果检验,可知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严格依赖于所包含的滞后期的个数,当滞后年数小于等于6时...
关键词:
格兰杰因果检验 教育投资 农业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陆根尧 朱省娥
本文运用教育与非教育两部门模型,测定中国教育部门对经济增长的全部作用和教育部门对经济中其他部门的外溢作用。结果表明,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全部作用参数估计值,与国际相比是低的;教育对非教育部门的外溢作用参数估计值,与国际相比则比较高。教育部门的生产力低于非教育部门的生产力,但教育部门极大的外溢作用不但可以抵消其自身生产力低的状况,而且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
教育 影响 经济增长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周英章 金戈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教育投资和实际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证明我国教育投资与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馈关系 ,并在长期内稳定地存在着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 ,教育投资的经济增长弹性为 0 979。实证表明通过增加教育投资从而实现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在我国具有政策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魏浩 邓琳琳 袁然
来华留学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教育红利、经济发展红利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利用中国与全球93个来华留学生来源国之间的留学生跨国流动数据,实证分析来华留学生对其母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现,从整体来看,来华留学生显著推动了其母国经济增长,教育激励效应、贸易促进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是重要的渠道。来华留学生的母国经济增长效应只在亚洲国家、非洲国家表现显著。其中,来自亚洲国家的留学生会通过教育激励效应和贸易促进效应推动其母国经济增长,而来自非洲国家的留学生仅通过教育激励效应推动其母国经济增长。学历来华留学生显著推动了其母国经济增长,非学历来华留学生对其母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与非学历来华留学生相比,学历来华留学生可以显著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推动其母国经济增长。《留学中国计划》和“一带一路”倡议等政策,都强化了来华留学生对其母国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为此,要大力吸引留学生来华学习,充分发挥中国教育红利的国际效应;优化来华留学生区域布局,充分发挥来华留学生的贸易促进效应;优化来华留学生学历结构,充分发挥学历来华留学生的经济促进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慧民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中GrangerCausality因果关系检验法和回归分析法对中国经济增长与教育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教育投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双向因果关系;1952-2002年间,教育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24.23%,表明教育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梁文艳 唐一鹏
作为人力资本投资最核心手段,教育在经济增长问题研究中备受关注。随着研究不断细化以及数据库日益完善,国际学者非常重视利用跨国学生测评数据剖析教育质量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取得一系列重要结论。跨国样本研究一致发现,教育质量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忽视质量的教育发展是造成拉美国家经济长期停滞的主要因素;在从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水平的特定阶段,确保青少年获得适应社会需要、充足的知识和技能最为关键,这也是教育充足与公平理念所在。着眼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时期,必须就"教育质量与国家经济增长"问题进行多维度、多层面的系统研究,找准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定位,遵循一定原则和规律稳步提升教育质量,实现人口红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英章,孙崎岖
本文运用最新发展的时间序列经济计量方法对1952-1998年的我国教育投入在实际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我国教育投入与实际经济增长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并在长期内稳定地存在着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实证结果肯定了教育投入在我国实际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为我国的教育投入政策提供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隋映辉
软投入是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影响的非物质形态的投入。它包括战略、政策、管理、科技进步、人才开发与教育等。如果经济增长的速度是由软、硬投入两方面构成的,那么,以劳动力、资金等物质要素构成的硬投入(又称为综合要素),以及以软投入构成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就可由下列公式表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