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30)
2023(6170)
2022(4968)
2021(4997)
2020(3976)
2019(9586)
2018(9574)
2017(16755)
2016(9952)
2015(11283)
2014(11182)
2013(10481)
2012(9899)
2011(9321)
2010(9345)
2009(8241)
2008(7848)
2007(6918)
2006(6189)
2005(5849)
作者
(23113)
(19198)
(19193)
(18627)
(12298)
(9155)
(8861)
(7706)
(7551)
(6786)
(6689)
(6440)
(6374)
(6184)
(6071)
(5986)
(5901)
(5566)
(5498)
(5428)
(5197)
(4619)
(4562)
(4396)
(4392)
(4297)
(4219)
(4161)
(3863)
(3861)
学科
(34812)
经济(34782)
中国(21891)
教育(18737)
管理(16673)
方法(15809)
数学(14855)
数学方法(14767)
(14618)
(9516)
贸易(9510)
(9421)
(9414)
企业(9414)
(8982)
(7448)
(7340)
理论(7207)
(7016)
(7011)
(6893)
银行(6891)
(6718)
发展(6046)
(6015)
金融(6015)
(5924)
(5819)
关系(5735)
农业(5716)
机构
大学(133790)
学院(126140)
(58762)
经济(57849)
研究(54119)
管理(39624)
中国(36819)
理学(34065)
理学院(33566)
管理学(33080)
管理学院(32806)
(30897)
教育(27808)
科学(27486)
(26884)
师范(26796)
(26259)
(25098)
研究所(24038)
师范大学(22642)
中心(21819)
北京(21350)
经济学(20986)
财经(20378)
(19174)
(19050)
经济学院(19000)
(17593)
财经大学(15466)
研究中心(15042)
基金
项目(79915)
研究(67355)
科学(66009)
基金(58386)
(50152)
国家(49642)
社会(43970)
社会科(41534)
社会科学(41530)
科学基金(41481)
教育(39109)
基金项目(28891)
编号(27771)
(27366)
(26972)
成果(25784)
资助(24458)
课题(22792)
自然(22593)
(22190)
自然科(22128)
自然科学(22123)
自然科学基金(21795)
教育部(20337)
中国(20031)
重点(19682)
国家社会(18868)
(18824)
(18708)
(18613)
期刊
(58863)
经济(58863)
研究(53467)
教育(47015)
中国(36594)
(17610)
科学(15987)
学报(15346)
管理(14400)
大学(13637)
技术(13344)
(13029)
职业(11531)
经济研究(11446)
(11367)
金融(11367)
财经(11206)
学学(11127)
(9952)
(9746)
农业(9412)
世界(9092)
国际(8780)
问题(8200)
技术教育(7451)
职业技术(7451)
职业技术教育(7451)
(7382)
论坛(7382)
业经(6213)
共检索到205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伟  苏丽锋  
教育扩张对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贡献已经得到了较好诠释,但为何在公共教育经费不足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快速教育扩张,仍有待深入研究。文章通过构建单误差成分的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女性就业比例、教育行业相对工资与中等后教育扩张之间的关系。3SLS回归结果发现,教育行业女性就业比例上升显著地降低了教育行业的相对工资;而教育行业相对较低的工资水平,则支撑了快速的中等后教育1扩张。原因在于,虽然教育行业的相对工资比较低,但就业稳定性和就业保障度较高,女性劳动者愿意选择相对更稳定的工作而放弃部分货币收入。在政府性教育经费投入长期不足的背景下,教育行业可以聘用更高比例的女性将相对工资维持在较低水平,控制教...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贾帅帅  徐滇庆  
2003年以来官方出台了大量文件治理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但相关行业生产能力反而持续增长,这一现象值得深思。既有研究多从过度投资、政府干预等角度对诱发产能过剩的原因进行阐释,但并不能解释其久治不愈的根源。本研究关注到中国钢铁等行业所面临的市场需求迅速增长与落后产能持续淘汰的现实,从动态分析的视角以新的产能过剩表述模型分析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并结合不同行业特征对其进行重新分类。2012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所出现的产能过剩是乐观预期下所投资新产能在投产后失去了可靠的市场支撑,因需求短板引发供求失衡而导致的;电力成本差异会使得电解铝行业出现局部性产能相对过剩;逆经济周期而投资的造船产能会造成该行业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詹鹏  毛逸波  李实  
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持续几十年下降,在当前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有必要深入剖析这一趋势背后的原因和机制。本文使用1995—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县域统计年鉴数据和来自百度地图的幼儿园分布数据,构造两层分解模型,重点研究了教育扩张和生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扩张能够解释1995—2002年城镇年轻女性劳动参与率变化的68%,是2002年之前趋势的主要原因。2002—2013年,生育行为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由不显著转为负向显著,使得城镇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7.00个百分点(即"系数效应"),占全部下降幅度的83.95%;不过,由于生育子女的女性比例下降,城镇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率上升2.19个百分点(即"禀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生育行为在2013年和2018年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幼儿年龄为0—5岁期间;2018年,0—5岁幼儿若接受学前教育,会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率;学前教育的影响机制是,高昂经济成本迫使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同时增加隔代照料的概率。本文的结果有助于理解教育扩张和生育行为在不同时期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特征,据此,从经济上缓解生育负担对于提高人口生育率和缓解女性劳动供给下降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文建东  何立华  
就中国的信任问题而言,一面是显而易见的诚信缺失的诸多事实,另一面是各种调查显示的不可辩驳的高社会信任水平,这是一种让人感到迷惑的现象,我们称之为"中国信任之谜"。基于WVS的中国数据,本文从个人的客观特征和主观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了普遍信任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影响普遍信任的主要因素有四个:(1)中国的普遍信任水平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2)教育水平的影响不仅显著而且比所有其他因素的边际效应都要大;(3)代表乐观主义的因素,即相信可以自由选择和掌控自己生活的信念对普遍信任有不可忽视的影响;(4)个人的主观感受,即对家庭经济状况的满意程度以及对政府和司法信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何青  张策  田昕明  
本文发现中国近些年来微观企业层面出现了在没有盈利能力支持情况下进行扩张的行为,同时伴随着居高不下的财务杠杆和畸高的融资成本。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和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发现中国企业在与其盈利能力不相匹配的高融资成本下的迅速扩张,可能与中国经济行为中的扭曲有关。在财政补贴和优惠利率等政策支持下的企业,不顾融资成本盲目扩张,在盈利能力没有保障的情况下,进入典型的"存量"吃"增量"的过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乐  吴群  
以"公地悲剧"理论为分析的起点,阐释了地方政府在分权体制下的行为选择对城市扩张带来的影响。由于各地区的策略选择趋于一致,结果最优点个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各地区纳什均衡所确定的城市扩张面积总和大于全国最优的城市扩张面积,导致了城市过度扩张。采用System-GMM法对我国1999—2008年分省份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回归后证实,分权对城市扩张起到正向影响,在影响程度上支出分权大于收入分权,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努力也推动了城市扩张,需要中央政府通过"做对激励"和"做对协调"的相关政策措施来改变地方政府的行为取向,从而实现合理的城市扩张。同时,还发现滞后一期的城市扩张对当期的城市扩张存在正向影...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业进  田汉族  
1949-2001中国教育服务供给经历了一个从完全政府控制到逐步有市场介入的演变过程。中国的教育服务供给安排强烈地受到国家经济战略及以后发生的经济改革的影响。本文利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教育服务的供给安排的结构与变迁给出一个解释。对变迁的原因、过程以及随着2001年加入WTO后教育服务供给安排可能的变迁前景作了一个初步的描述和展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甄朝党  
本文以技术论解释了企业的存在与扩张,认为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和基础。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董保华  邱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续一)(征求意见稿)》(以下文章简称《征求意见稿》)在中国法院网上发布后,得到研究这一问题的专家学者、实际部门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本刊也收到部分来稿。由于时间紧,版面有限,本刊将分两期对《征求意见稿》进行讨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汤向俊  马光辉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令人困惑的现象:一方面制造业领域普遍存在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公共服务业领域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本文从"供给侧改革"角度,提出如何化解该矛盾。基于2001-2009年间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结果显示,放开公共服务业管制,有利于发挥"竞争效应",满足消费需求扩张,其中,卫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业的"竞争效应"最为显著;地方政府减税有利于降低财政支出扭曲效应,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消费需求扩张。因此,我们应着力推动"供给侧改革",放开公共服务业的准入限制,降低税负,为去产能和去杠杆创造条件,促进经济增长和消费需求扩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万光彩  刘莉  
本文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基础上,通过引入可变的技术进步变量,修正了新古典的总供给曲线,指出除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产出缺口外,技术进步也是影响总供给曲线的重要变量;同时将总需求曲线扩展到开放经济条件下,从而推导出了"通货膨胀率—产出增长率"系统下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作为对扩展后模型的检验,本文利用该模型阐释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高增长与低通胀并存"现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阎凤桥  毛丹  
从经济欠发达地区以超出自身财政能力快速扩张高等教育规模、中央制定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提前8年实现的现象出发,依循制度学的分析思路,对31个省(市)1998-2010年高校招生规模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的统计分析发现,各省(市)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没有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显著影响,而受到高中教育规模(高中毕业生数)和高校专任教师数的显著正向影响,受到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力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的显著负向影响。数据分析表明,在以地方院校为办学主体的分权格局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相对独立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形成了这个时期各省(市)以提高毛入学率为驱动的动力机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吴康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中国教育改革"既不言而喻,又一言难尽。所谓"不言而喻",是说教育改革已经被作为整个中国社会改革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事实上,30多年来的中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路平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教育扩张被认为是引起大学生就业难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为此,作者利用G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VAR模型分析研究我国教育支出和就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支出是就业增长率的Ganger原因,教育支出对就业增长率不但具有显著正向的即期效应,而且具有显著的滞后效应。但是,找不到就业引致教育支出变动的证据。最后,作者建议政府要积极增加教育支出,提高公共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推进我国人力资本积累,从而提升就业率的有效增加和就业结构优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世民  沈琪  
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之谜"现象已被经验研究所广泛证实,但至今仍未有理论层面的解释。本文通过修正企业异质性理论假设,加入针对中国转轨经济的特点,构建了两国三区垄断竞争模型,开创性地将市场分割和融资约束纳入到统一框架中,证明了市场分割下会产生出"重出口而轻内销"的中国特有的特殊企业类型,融资约束会加剧贸易扭曲现象,并直接形成过度出口,进而最终导致形成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之谜"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