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78)
2023(10042)
2022(8457)
2021(8035)
2020(6258)
2019(14657)
2018(14549)
2017(25993)
2016(14969)
2015(17329)
2014(17415)
2013(16880)
2012(16375)
2011(15330)
2010(15703)
2009(14168)
2008(14174)
2007(12776)
2006(11870)
2005(11383)
作者
(41238)
(34374)
(34211)
(32809)
(22073)
(16489)
(15636)
(13390)
(13303)
(12479)
(11888)
(11506)
(11195)
(11048)
(10945)
(10777)
(10323)
(9929)
(9922)
(9789)
(9099)
(8445)
(8304)
(7937)
(7781)
(7764)
(7676)
(7563)
(7030)
(6971)
学科
(66333)
经济(66262)
管理(33055)
(31311)
中国(29448)
(21777)
企业(21777)
方法(20681)
教育(20067)
(19474)
地方(18937)
数学(18271)
数学方法(18040)
(14848)
贸易(14833)
(14420)
业经(14033)
(13629)
(13195)
(13067)
农业(12938)
(12908)
(12728)
银行(12718)
(12455)
(12110)
金融(12110)
地方经济(10721)
发展(10677)
理论(10674)
机构
大学(213666)
学院(210346)
(92287)
经济(90396)
研究(86945)
管理(68923)
中国(64377)
理学(56705)
理学院(55872)
管理学(54948)
管理学院(54520)
(49418)
科学(48049)
(44587)
(42660)
研究所(39818)
(38805)
师范(38595)
中心(37212)
北京(34006)
(33658)
教育(32994)
财经(32349)
师范大学(31584)
(31201)
(30773)
经济学(29675)
(29430)
(27011)
经济学院(26563)
基金
项目(125127)
研究(101828)
科学(100156)
基金(87805)
(75180)
国家(74405)
社会(64430)
科学基金(61993)
社会科(60888)
社会科学(60879)
教育(52635)
(47720)
基金项目(43938)
(42606)
编号(42459)
成果(38563)
资助(37018)
自然(34711)
(34039)
课题(33892)
自然科(33869)
自然科学(33862)
自然科学基金(33254)
(30515)
重点(30133)
发展(28674)
(28152)
(27950)
(27068)
教育部(26930)
期刊
(113361)
经济(113361)
研究(83765)
中国(57922)
教育(53984)
(31009)
(30765)
管理(27828)
科学(27202)
学报(26963)
(24888)
金融(24888)
大学(22049)
农业(21589)
技术(20877)
经济研究(19032)
学学(18962)
业经(17631)
财经(16976)
问题(15223)
(14931)
(14637)
国际(13425)
世界(13312)
职业(13187)
(11795)
论坛(11795)
(11791)
(10578)
图书(10053)
共检索到360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国初  
建国以来,中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 我国普及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6岁以上人口的比重,由1982年的68.13%,增加到1990年的79.35%,1995年的83.99%。据第四次人口普查与第三次人口普查相比,8年间,6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的人数由2.84亿减少到2.05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乔卫平  
本文认为当前及今后相当一个时期,教育失衡的问题是影响中国教育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列举了中国教育领域中比较突出的十大类失衡问题及现象,分析了产生并加剧这些教育失衡现象的根源,并初步探讨了如何逐步解决或调整这些失衡问题的方法及对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晓楠  郝志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玉萍  李裕良  
教育的均衡发展以教育的均衡投入为保障。为明晰我国城市教育投入的均衡性及其变化情况,文章基于2003—2019年我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人均财政教育支出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核密度估计、Markov链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教育投入水平的城市差异及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考察期内全国整体和除东北外其他地区的城市教育投入均经历了“略有增长—快速增长—轻微下降后稳定波动”三个阶段的变化,东北地区城市的相对教育投入则在2012年之后“大幅下降后稳定波动”;不同年份我国城市教育投入均呈现非均衡性特征,其中区域间非均衡主要体现为东部地区的整体教育投入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区域内非均衡性则大体表现为整体教育投入水平越高的地区,区域内教育投入的城市差异越大,且我国城市教育投入的整体非均衡性主要来自区域间非均衡性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东部和其他地区间,以及不同区域内城市间教育投入的差异有缩小趋势,但差异的缩小主要源于东部地区高投入城市教育投入领先优势的减小,而非其他地区教育投入整体的追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璐  孙明  
与教育公平强调机会、结果与状态的公平以及侧重于社会意义相比,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是一种发展观,强调的是一种发展过程,是为了达到教育公平的目的,对相关政策、条件和资源的合理掌控与调配,因此教育的均衡发展更具有政策、运作、机制层面上的意义。同时,教育的均衡发展强调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密切联系,与国家的竞争力、社会的整体和谐、社区的包容与全纳密切相关。本文从全纳教育、建立积极的福利社会、起点公平等方面对英国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理念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德刚  
一、关于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地区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中国国情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各地区的教育事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各级各类教育都比改革开放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各地区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温丽萍  
教育发展与教育均衡之间存在着悖论: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的规模、投入与数量持续扩张,但教育均衡程度与水平却在下降,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恶化。这不仅是理论与逻辑上的推论,也是为我国教育实践所证明了的事实。产生此悖论的原因在于,在我国教育发展的当前阶段,由于参考群体的变化,人们产生了普遍的相对剥夺感,教育均衡或公平感走低,从而引致整个社会对教育不均衡现象的广泛批评。教育发展与教育均衡之间也呈现出经济学上的倒"U"型曲线关系,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教育发展与教育均衡之间悖论存在的合理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进入21世纪,中国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进展。教育正在成为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1.21世纪初教育制度概览1.1对教育制度进行的主要改革和主要革新措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澜  
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发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界,并依据教育学科呈现出的基本状态和主要特征,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和六个阶段。对于百年中国教育学发展的研究,除了沿着原有的研究思路在资料的开发和阶段的梳理方面作更为详尽的研究和作“补缺”式的研究之外,还存在着第三种研究取向,即把研究角度放在教育学百年发展历程中存在于每个阶段、以不同方式出现的共同问题上,这类问题可以称之为“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包括政治、意识形态与学科发展的关系问题、教育学发展的“中外”关系问题、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等。这些问题是影响教育学科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集中在对教育学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上,其深层表现是教育学研究的思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小洲  梅伟惠  阚阅  
2010年10月9日至10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浙江大学、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主办,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承办的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5届学术年会暨庆祝王承绪教授百岁华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冯建军  
从教育均衡到优质均衡,已经成为新时期发达地区实现教育公平的先行追求。优质均衡是在资源配置均衡的基础上实现质量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质量既包含国家统一标准的要求,也包含个体个性发展的需要,是国家质量标准和个性发展的统一。因此,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表现为教育质量的底线均衡与特色均衡的统一,是在质量合格底线基础上的特色均衡、差异均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雁伶  张翌鸣  
文章用实证方法研究了江西职业教育资源、机会和结构三方面均衡发展现状,发现教育机会均衡发展状况较好,教育资源和结构均衡发展状况欠佳:中职生师比过高,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中职和高职的教育结构不能满足江西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鼓励采用专门教师培养、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和聘任行业专家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中职教师数量和质量;制定和落实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投入标准的规范性文件,保证高职教育经费投入;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增强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的活力和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琴  
职业教育均衡是指职业教育的培养规格、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满足社会人力资源和个人发展的需求,并在两个需求之间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不均衡问题主要表现在职业教育资源投入不足;不同区域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人才类型与行业产业部门的需求不协调;社会大众接受职业教育的意愿不强等。推进我国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应注重生均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最低标准的制定;做好区域各行各业人才需求预测;完善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完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建立职业教育质量监控体系;采取适度倾斜政策,提高职业教育对社会大众的吸引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鸿  
城乡基础教育差距的拉大,扩大了教育的不公平,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造成这种现象,既有制度原因,也有经济和观念因素。本文通过解析目前城乡基础教育不均衡的现状,对如何缩小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和谐发展进行了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永新  
大班额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教育改革发展、迟滞教育水平提高的突出问题。根据教育部城镇普通中小学班额标准,小学为每班45人,中学为每班50人。小学每班超过45人,中学每班超过50人即为大班额,每班超过66人为超大班额。解决好大班额问题是全面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深入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从2009年开始,山东省实施城镇普通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各地教育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