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64)
2023(10085)
2022(8409)
2021(7972)
2020(6237)
2019(14676)
2018(14451)
2017(25650)
2016(14787)
2015(17010)
2014(17092)
2013(16486)
2012(15718)
2011(14849)
2010(14994)
2009(13482)
2008(13231)
2007(11866)
2006(10902)
2005(10162)
作者
(40753)
(33973)
(33737)
(32214)
(21692)
(16441)
(15535)
(13356)
(13268)
(12231)
(11734)
(11389)
(11006)
(10862)
(10681)
(10621)
(10146)
(9926)
(9806)
(9731)
(8986)
(8364)
(8167)
(7765)
(7729)
(7634)
(7536)
(7527)
(6941)
(6916)
学科
(66407)
经济(66354)
管理(31093)
(29836)
中国(28612)
方法(22573)
(20870)
企业(20870)
数学(20219)
数学方法(20022)
教育(19795)
地方(19102)
(18347)
(13841)
(13815)
贸易(13801)
业经(13713)
(13409)
(12799)
农业(12427)
(11227)
(11148)
银行(11139)
(10971)
金融(10971)
(10966)
环境(10955)
地方经济(10820)
(10815)
发展(10707)
机构
大学(209211)
学院(205655)
(89265)
经济(87484)
研究(85194)
管理(69264)
中国(60798)
理学(57849)
理学院(57017)
管理学(56141)
管理学院(55731)
(48539)
科学(48390)
(43320)
研究所(39245)
(38693)
(38176)
师范(37950)
中心(36121)
北京(32926)
教育(32671)
(31913)
(31495)
师范大学(31221)
(30578)
财经(30033)
经济学(28346)
(27457)
业大(25589)
(25492)
基金
项目(128991)
研究(103139)
科学(103137)
基金(90145)
(77786)
国家(77014)
社会(65176)
科学基金(64262)
社会科(61677)
社会科学(61662)
教育(53016)
(49995)
基金项目(45686)
(44458)
编号(42691)
成果(37595)
资助(37435)
自然(36687)
自然科(35813)
自然科学(35803)
自然科学基金(35137)
(34922)
课题(33972)
(31096)
重点(31001)
发展(29100)
(28568)
(27572)
教育部(27100)
国家社会(26782)
期刊
(105238)
经济(105238)
研究(78022)
中国(55903)
教育(53032)
(30062)
科学(27746)
学报(27363)
(27042)
管理(26427)
大学(22198)
农业(21498)
技术(21236)
(20640)
金融(20640)
学学(19179)
经济研究(17891)
业经(16361)
财经(15205)
问题(13742)
(13375)
职业(12935)
(12859)
(12566)
世界(12512)
国际(11874)
(11343)
论坛(11343)
(10364)
技术经济(10259)
共检索到340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微  
2015年联合国全球发展峰会上,193个成员国审议并签署通过"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议程",旨在确保全纳、公平、优质的教育和促进全民终身学习,涉及各级各类教育和全民的终身发展,为下一个15年(2016-2030年)的世界教育发展提供框架。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仁川召开峰会,最终发布了题为"迈向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这个行动框架勾勒了2015年后十五年的全球教育发展蓝图,并提供宏观方向和战略布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滕珺  
2019年初,中国政府发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计划,这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有方法论和内容的双重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表达了坚定的政治意愿,提供了强有力的政府领导;努力建构优质公平的国民教育体系;积极推动开放平等互促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遵循并实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育规划"的基本原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葛道凯   陈永可  
教育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致力科技攻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支撑性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教育的变革与经济社会的变革在辩证统一中交替进行、互为促进。基础教育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发展主题不断跃升,逐步走向普及化、规范化、个性化,开启了以优质均衡和尊重个性为特点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办学定位和培养模式在探索和实践中逐步成熟,发展方式、层次结构、专业设置不断改革升级,呈现出明显的高阶化特征;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进程高速推进,历经全方位、多轮次改革,整体实现历史性跃升和跨越式发展。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变革是教育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亟须以融合发展为路径,以多样化、个性化、终身化、国际化、数字化为任务,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引领新时代教育变革,以高水平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林莎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2009年12月14日报道,联合国(UN)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会上强调教育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进入21世纪,中国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进展。教育正在成为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1.21世纪初教育制度概览1.1对教育制度进行的主要改革和主要革新措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桂春  张琳琳  
在国际化日益加速的过程中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征程上 ,教育理论刊物肩负着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提升全民素质服务、为社会现代化服务的时代重任。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专业委员会 2 0 0 3年年会上 ,与会代表提出 ,在市场经济中 ,教育理论刊物要增强质量与品牌意识、竞争与合作意识、市场和经营意识、创新和服务意识 ,关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问题 ,明确刊物的目标定位 ,努力提高学术质量 ,不断开拓创新 ,促进教育理论刊物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移贻  张祥云  
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杨移贻张祥云1992年7月,在标志可持续发展由理论推向实践的《里约宣言》发表不久,中国政府就组织一个庞大的专家组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江泽民主席在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先武  
高校管理者要组织协调各种事务,科学利用预算、教学设备和师资等资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教育管理可持续发展。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大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越来越多,这就使得教育管理的工作方式趋于复杂。因此,为适应新形势发展,教育工作者必须创新管理方法,将原本应用于企业的目标管理评价的理论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通过分析当前的教育管理现状和不足,得出目标管理评价在教育管理中的实施路径,以此来促进教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曲福田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出发,在两个不同层次上讨论了可持续发展的衡量与评价。首先,围绕着保持不变(或增加)资本存量,分析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本理论,阐明了“持续收入”的计算方法。其次在微观上从持续性要求出发,系统阐述了投资项目如何进行持续性评价,从而保证资源环境价值在项目建设中得以考虑和可持续发展在宏观上的得以实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少平  候继雄  程声通  
本文将可持续发展研究纳入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中 ,提出复合生态系统压力论 ,并进行了我国可持续发展压力的分省实证量化。文章基于有效劳动力负担系数和发展水平指数、基于人均耕地和资源利用效率分别进行相关聚类 ,归纳出中国分省发展压力最大而资源支持能力最薄弱的省份位于中西部落后地区 ,揭示了现状下 ,我国贫穷落后和生态环境恶化具有空间相关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淑艳  谢高地  鲁春霞  肖玉  盖力强  张昌顺  
区域的系统性天然决定了其拥有居住容载、就业支持、经济发展、资源供给与生态维衡等多功能。本文基于多功能性视角,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融合自上而下的决策树技术和自下而上的指标升级技术,构建了区域功能评价框架与算法,开发了区域功能的分级与分类的判别标准。以全国2329个县域单元为基本评价单元,完成了对全国及其十大区域的功能实证评价。结果表明,在国家综合层面上,中国的空间多功能性的发展目前较为均衡,并具有潜在的巨大提升空间。十大区域的功能呈现多样性,不同功能特征的区域应采取适宜的发展模式,如均衡多功能的协同发展模式、兼顾约束功能的协调发展模式、主导功能导向的倾斜发展模式。更小尺度上,中国区域空间功能的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