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52)
- 2023(16551)
- 2022(14315)
- 2021(13794)
- 2020(11387)
- 2019(26789)
- 2018(26510)
- 2017(50034)
- 2016(27951)
- 2015(31633)
- 2014(31723)
- 2013(30842)
- 2012(28842)
- 2011(26433)
- 2010(26708)
- 2009(24194)
- 2008(23844)
- 2007(20889)
- 2006(18788)
- 2005(17013)
- 学科
- 济(107131)
- 经济(107001)
- 管理(73613)
- 业(68428)
- 企(55939)
- 企业(55939)
- 方法(47701)
- 数学(41368)
- 数学方法(40774)
- 中国(35439)
- 农(29313)
- 财(26833)
- 学(26218)
- 教育(23869)
- 业经(22342)
- 贸(21741)
- 贸易(21729)
- 易(21157)
- 理论(20656)
- 地方(20226)
- 制(20168)
- 农业(19098)
- 和(17255)
- 银(17236)
- 银行(17176)
- 策(16568)
- 行(16511)
- 技术(16298)
- 融(16270)
- 金融(16268)
- 机构
- 大学(397910)
- 学院(389516)
- 济(156517)
- 经济(153111)
- 管理(147154)
- 研究(142298)
- 理学(126585)
- 理学院(125064)
- 管理学(122730)
- 管理学院(122007)
- 中国(103319)
- 京(87441)
- 科学(86210)
- 财(72644)
- 所(72624)
- 研究所(66154)
- 农(62268)
- 中心(62038)
- 范(60104)
- 师范(59668)
- 江(58368)
- 财经(57389)
- 北京(56834)
- 业大(55559)
- 经(52383)
- 院(51125)
- 师范大学(48831)
- 农业(48566)
- 经济学(47461)
- 州(46421)
- 基金
- 项目(259504)
- 科学(204650)
- 研究(194722)
- 基金(187153)
- 家(163144)
- 国家(161725)
- 科学基金(137011)
- 社会(120771)
- 社会科(114260)
- 社会科学(114232)
- 省(98655)
- 基金项目(97420)
- 教育(94278)
- 自然(87877)
- 划(85963)
- 自然科(85830)
- 自然科学(85807)
- 自然科学基金(84258)
- 编号(80068)
- 资助(78421)
- 成果(69009)
- 部(59839)
- 重点(59311)
- 课题(57774)
- 发(55935)
- 创(53140)
- 教育部(51638)
- 创新(49440)
- 大学(49337)
- 科研(49157)
- 期刊
- 济(172238)
- 经济(172238)
- 研究(128286)
- 中国(83426)
- 教育(68156)
- 学报(62003)
- 科学(56981)
- 农(56470)
- 管理(54384)
- 财(53066)
- 大学(47514)
- 学学(42868)
- 农业(39338)
- 技术(35805)
- 融(34545)
- 金融(34545)
- 财经(28073)
- 经济研究(28018)
- 业经(25523)
- 经(24111)
- 图书(23497)
- 问题(22061)
- 业(21237)
- 贸(19775)
- 技术经济(18508)
- 理论(18053)
- 世界(17697)
- 坛(17632)
- 论坛(17632)
- 版(17559)
共检索到596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孙志军
文章通过对中国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的文献回顾,揭示了教育与收入、收入分配及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及其政策含义。首先说明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的意义与方法,然后依次概述了中国教育收益率的基本特征、从制度和技术角度对教育收益率估计值的解释、计量方法的改进对估算教育收益率的影响、转型期中国教育收益率的特点以及教育收益率的变化特征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文丰 尹久
"流动性"本是老概念。较早提出"流动性"的是20世纪伟大经济学家凯恩斯。次贷危机复活了这一老概念,并带来了概念变革。现在谈及的流动性主要不是资产的流动性,而是金融流动性即总体流动性;对于总体流动性,不仅讨论货币流动性,而且分析融资流动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维
微型金融组织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中,为农村发展和扶贫提供了至关重要的金融支持。相应的文献研究对微型金融组织发展的多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为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本文拟对微型金融组织研究文献进行总结,主要包括微型金融组织的偿还机制、可持续性、福利效益、政府在微型金融发展中作用以及其政策含义等。
关键词:
微型金融 偿还机制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玉宝 黄志勇
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含义主要包括这样几个问题 :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关注资产价格波动 ;货币政策如何关注资产价格波动 ;货币政策是否能够单独解决资产价格波动的不良影响。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文献综述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评价。笔者认为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是货币政策应对资产价格波动问题的最优路径。但是 ,笔者认为单靠货币政策解决不了资产价格波动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福铁 陈浪南
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测试、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通过考察国债收益率曲线坡度和央行基准利率、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国债收益率曲线坡度是否含有独立的经济信息和货币政策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龚慧云
建立在行为金融学基础上的行为股利政策理论,充分考虑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的作用,为人们研究金融市场股利分配异象提供了新的视角。我国的行为股利政策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并停留于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归纳、总结及介绍上,因而,借鉴西方行为股利政策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实际,来深入研究我国证券市场上的股利政策现象与问题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洁 武向荣 赖德胜
本文对欧洲十五个国家近期人力资本收益率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进行了评述,包括数据采编、模型构建、变量定义与控制、估计工具选择以及对人力资本收益率的定性评价等,希望能对我国人力资本收益率研究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明进 岳昌君
本文运用一种变系数部分线性模型扩展了传统的明瑟人力资本收入函数,并提出了对明瑟函数中"平行性"假设的一种检验方法,以分析个人教育收益率如何受到工龄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1991、2000以及2004等年度国家统计局城镇居民收入调查数据的分析,揭示出近20年来我国城镇居民中不同工龄的人们的教育收益率存在明显区别,其中个人教育收益率最高的始终是在1980年代中后期参加工作的群体。对导致我国教育收益率这种特殊现象的原因作了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卷 陈眷京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过渡到中高速增长,政府当前首要任务是制定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来稳定经济、促进充分就业,其前提是需要准确理解我国当前自然失业率水平及变化。本文对有关我国自然失业率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现有研究后得知,我国自然失业率经历了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下降阶段,90年代至21世纪初不断上升阶段,21世纪初至今不断下降的趋势。当前,我国自然失业率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趋势,制定并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宏观调控政策,并不会给我国带来较大的失业压力,加强实施再就业政策有利于降低自然失业率并推动经济长期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卷 陈眷京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过渡到中高速增长,政府当前首要任务是制定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来稳定经济、促进充分就业,其前提是需要准确理解我国当前自然失业率水平及变化。本文对有关我国自然失业率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现有研究后得知,我国自然失业率经历了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下降阶段,90年代至21世纪初不断上升阶段,21世纪初至今不断下降的趋势。当前,我国自然失业率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趋势,制定并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宏观调控政策,并不会给我国带来较大的失业压力,加强实施再就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毅 董丰 王思卿 孙浩宁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资产泡沫引发了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的高度关注。资产泡沫不仅是国内外宏观金融领域的前沿学术课题之一,还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现实议题。本文全面梳理了资产泡沫相关前沿文献,讨论各种资产泡沫理论模型,厘清了资产泡沫的形成机制与宏观影响。本文还逐步深入现实问题和政策应用过程,综合比较资产泡沫的识别以及房地产、股票、债券3类重要资产泡沫的形成原因与特征,分析资产泡沫与宏观波动、经济增长及金融风险的关系,并探讨相应的政策应对。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韦伟 方卫东
近几年来,国际金融市场的混乱促使一些新兴国家都在考虑试图通过经济的美元化来稳定宏观经济运行。那么,何谓美元化?美元化的形成机制是怎样的?美元化的成本和收益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围绕这些问题,人们从不同的层面对它们进行了众多的研究。本文将对这些研究状况作一回顾和简要评析,以期为国内经济学界对美元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参考。
关键词:
货币替代 美元化 形成机制 成本和收益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伯涛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排的政策工具选择问题是气候变化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对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了全面的综述,试图梳理出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工具选择问题上各种不同主张的分歧所在,为中国碳减排的政策框架制定提供启示。通过对比分析关于传统的命令-控制工具和新型的基于市场的工具效率的几种不同观点,对处于政策工具选择争论核心的两种市场型工具——碳税和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在经济效率、政治可行性、执行成本、国际合作等方面各自的优劣性进行了重点评论,并讨论了更复杂的复合工具和双轨规制方法的特征。最后探讨了中国碳减排的政策工具选择问题,并指出了气候变化政策工具选择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夏新斌
近年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继放弃了货币供应量目标,转向了利率、通货膨胀等目标,进而在我国也引发了货币供应量能否继续充当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争论。本文认为,尽管大多数实证研究均已表明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正不断降低,然而从我国当前的经济金融发展情况来看,选择利率或通货膨胀目标还缺乏可行性。因此,我国面临的现实选择只能是继续以货币供应量为目标,同时稳步推进金融体系、金融制度的改革,为中介目标的转变奠定基础。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通货膨胀目标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郭峰 熊云军
随着通信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数字金融已经渗透到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如何测度中国数字金融的发展现状和普惠程度一直是一个难题。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和蚂蚁集团研究院团队合作编制了一套"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缺乏数字金融测度的窘迫。目前该指数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应用,本文对常见的数字普惠金融测度,特别是"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后者应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可以与家庭、企业、传统金融市场以及区域经济活动等各类数据进行匹配,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但在应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时,也需要高度关注该指数存在的固有缺陷和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内生性、影响机制讨论等。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普惠金融 数字经济 影响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