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87)
2023(8834)
2022(7261)
2021(6823)
2020(5522)
2019(12382)
2018(12212)
2017(22350)
2016(12043)
2015(14156)
2014(14094)
2013(13748)
2012(13243)
2011(12624)
2010(12492)
2009(11755)
2008(11260)
2007(10097)
2006(9359)
2005(8565)
作者
(36073)
(30099)
(29979)
(28715)
(19293)
(14116)
(13542)
(11829)
(11650)
(10585)
(10519)
(9919)
(9829)
(9828)
(9699)
(9311)
(8959)
(8706)
(8617)
(8132)
(8005)
(7289)
(7279)
(6983)
(6779)
(6741)
(6516)
(6234)
(6104)
(6089)
学科
(72884)
经济(72814)
管理(29632)
方法(23287)
(22812)
数学(20840)
数学方法(20746)
中国(20143)
地方(17181)
(16986)
企业(16986)
(16072)
(13751)
地方经济(12591)
业经(11976)
(11973)
贸易(11964)
(11631)
(11628)
(11169)
(10278)
(10156)
金融(10149)
环境(9799)
(9648)
银行(9630)
(9470)
(8860)
(8824)
农业(8777)
机构
大学(187066)
学院(183399)
(91271)
经济(89760)
研究(74862)
管理(62555)
中国(56746)
理学(52477)
理学院(51792)
管理学(51085)
管理学院(50715)
科学(41691)
(40706)
(39465)
(38091)
研究所(34560)
中心(31636)
财经(31228)
经济学(30960)
(28607)
(28561)
经济学院(27601)
(26792)
北京(26545)
(26320)
(25540)
师范(25290)
财经大学(23076)
业大(22956)
科学院(22712)
基金
项目(115559)
科学(91148)
研究(86607)
基金(85340)
(74746)
国家(74208)
科学基金(61841)
社会(58597)
社会科(55517)
社会科学(55507)
基金项目(43209)
(41492)
教育(39580)
自然(35864)
(35753)
资助(35650)
自然科(35024)
自然科学(35010)
自然科学基金(34409)
编号(33026)
成果(28817)
(27383)
重点(26650)
(26427)
国家社会(26055)
中国(25503)
课题(24321)
教育部(23790)
(22984)
大学(22351)
期刊
(108275)
经济(108275)
研究(63955)
中国(40280)
学报(29167)
(29071)
科学(26764)
(26689)
管理(25128)
大学(22210)
教育(21283)
学学(20768)
经济研究(19504)
农业(18280)
财经(17522)
(17358)
金融(17358)
技术(15585)
(15473)
问题(14294)
(13493)
业经(13413)
世界(13384)
国际(12387)
(10193)
技术经济(10178)
统计(9748)
经济问题(8851)
(8151)
论坛(8151)
共检索到296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永佶  
任何国家的政治经济学,在其国度性范围内,都是由四个要件,即主体、主义、主题、主张构建的。虽然所有政治经济学及其方法论的研究者都未指出这一点,但它们却又都实实在在主导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及其理论体系。由于众多的研究者未能明确这四个要件及其关系,因而在研究中走了许多弯路,所论证的学说体系也显得难以理解。当我们进行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时,必须从方法论上明确主体、主义、主题、主张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由此设计研究的思路,建构理论研究和论述的体系。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刘永佶  
中国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关键和主要内容是以中国经济的特殊性和自主地位为依据,在主义的指导下确立主题,即规定中国现实经济矛盾系统。中国现实经济矛盾系统由从抽象到具体地展开八个层次构成。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辩证的实证抽象方法,是实现主题的主观因素。中国政治经济学主题的研究要集中对中国现实经济矛盾进行概念规定,现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形成规定中国现实经济主要矛盾的抽象核心概念。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瑞  
明确中国建构新政治经济学的实质是重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确定坐标系的定位意义。这是中国人民基于倍受推崇的西方经济学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和当代尴尬境遇,并总结中国建设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的理性的最优选择,是深度推进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国化进程和对其内核剩余价值和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创新;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造性发展,理论上适应"世情""国情"的与时俱进,对其历史遗产进行时代新采掘,并实现语言范式契合时代特点和中国人民受众心理的精确转换;这是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联动背景下以"现实经济人"为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为核心,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为重要内容,旨在增益人民幸福写就...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露平  吴岩  
马克思主义的落后国家发展理论是新时代中国政治经济学建构的理论来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经从"政治运动逻辑"转至"经济启蒙逻辑",并拓展为经济化的实践逻辑,不断呼唤着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落后国家发展理论推进了中国政治经济学建构,中国经验与中国方案丰富和发展了落后国家发展理论。就本质而言,新时代中国政治经济学从哲学维度提出了中国科学有效地发展经济的路径,实现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整体和谐,形成了人民经济学与财富经济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包炜杰  
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逆全球化思潮的兴起从侧面反映出西方世界正在衰落,而中国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并引领世界经济走向复苏,立足于基本国情和经济实践,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正当其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三大理论来源,即以价值取向为主要方面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工具取向为主要方面的西方经济学和以实践取向为主要方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此基础上,以国家治理作为理论突破点,有效回答"中国奇迹"之谜,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5月19日,由《经济纵横》杂志社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课题组共同举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国家主体性"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十多位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阐释,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尽快构建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学派"提供了新视角。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纵横》杂志社社长兼主编郭连强研究员致辞,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立胜  张弛  
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主体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国家在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一个超越不同社会制度背景的普遍现象,在后发经济体赶超、经济稳定运行、参与全球竞争等方面都需要国家参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主体性是国家主体性的应有之义,是国家主体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要从国家主体性的角度,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目的,思考我国经济发展、经济稳定和对外开放过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瑞  
中国迫切需要自己的新政治经济学,建构中国国富论的关键是要建构社会主义经济正义。这需要对经济正义进行系统的思考和对马克思的经济正义思想进行时代的重新挖掘。张雄教授说"经济活动中,如果一种状态既是平等的,而又具有帕累托效率,那它就被描述为‘经济正义’的。"这一概念精准地抓住了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内核。马克思的正义思想尤其是经济正义思想打开了现代正义讨论的新视域。他特别强调人的本质和历史发展纬度的正义评价原则,强调经济制度正义的核心地位,强调人民经济正义的人民主体价值纬度和直面现实问题寻求解决路径的务实精神,更强调历史的现实的"按劳分配"等经济正义方案的全面理解问题,这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正义的现代构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康静萍  
收入分配问题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但是,在中国近30年来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并没有很好地把收入分配问题作为核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经济增长问题逐渐成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中心;中国政治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深入研究的几次回避。由于理论上的偏差导致实践中收入分配问题令人堪忧: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拼爹"现象愈演愈烈。因此,重塑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心就显得特别迫切。今后,政治经济学要重点研究以下问题:财富分配的平等程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财富分配的平等程度对经济增长的正面、负面影响;财富分配的平等程度对劳动者就业或创业的影响;财富分配的平等程度对政治、社会稳定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方健  
文章通过分析中国社会"富国"思想的历史演变过程,探求中国社会由"富国"转向"民富"的原因,阐述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揭示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转型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潘石  
政治经济学之所以不能数学化,有以下诸方面原因:第一,经济学与数学是两门独立的科学,它们具有不同的研究领域及对象,分属不同的学科。按最一般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经济关系运动规律的,用恩格斯的话讲:"政治经济学,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规律的科学"。由于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范畴属于历史范畴,经济关系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开艳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需要构建一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分析研究新时代中国政治经济学不仅要关注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功能,更要强调其建构功能,更多着墨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体系。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具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语境表述。西方经济学主要解决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政治经济学则是解决资源配置的关系问题,这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生产关系的理论框架主要是揭示经济运行与发展中的矛盾问题,新时代中国经济运行中最主要的经济关系是资源占有的公有化和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于金富  
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历史经验与现实状况证明,要推进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科学研究与理论发展、充分发挥政治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的科学指导作用,就必须解决如何为中国政治经济学进行学科定位这一重大问题。为此,我们应当在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科学论述的指导下,根据中国基本国情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在基本功能、研究对象与历史地位等方面科学地进行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定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经济学家》编辑部  
为进一步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讲话精神,由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家》编辑部、《财经科学》编辑部共同发起的第三届"刘诗白经济学奖"颁奖典礼暨经济学创新发展高层论坛于2016年12月1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部分专家、学者针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问题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现将他们的观点摘选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作者:[匈牙利]雅诺什·科尔奈译者:张安定价:68.00元出版时间:2007年5月书号:978-7-80211-301-5版权号:01-2006-642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