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41)
2023(7414)
2022(6040)
2021(5666)
2020(4585)
2019(10364)
2018(10039)
2017(18588)
2016(9546)
2015(11308)
2014(11201)
2013(11208)
2012(10857)
2011(10434)
2010(10363)
2009(9860)
2008(9423)
2007(8246)
2006(7728)
2005(7350)
作者
(29206)
(24466)
(24464)
(23521)
(15738)
(11550)
(11000)
(9626)
(9425)
(8742)
(8528)
(8048)
(8018)
(7964)
(7885)
(7699)
(7302)
(7082)
(6971)
(6478)
(6394)
(5888)
(5836)
(5633)
(5619)
(5549)
(5220)
(4965)
(4858)
(4797)
学科
(68628)
经济(68582)
管理(24506)
方法(22516)
数学(20320)
数学方法(20236)
(19283)
中国(17950)
地方(15714)
(14290)
企业(14290)
(13810)
地方经济(12067)
(11265)
(11158)
贸易(11148)
(10852)
业经(10733)
环境(9390)
(9066)
(8996)
(8866)
金融(8866)
(8401)
银行(8391)
(8240)
(8195)
关系(7889)
(7651)
农业(7507)
机构
大学(159064)
学院(154444)
(83009)
经济(81846)
研究(63419)
管理(54423)
中国(49180)
理学(45845)
理学院(45278)
管理学(44731)
管理学院(44421)
(34439)
(34366)
科学(34282)
(31747)
经济学(28834)
研究所(28790)
财经(27676)
中心(26751)
经济学院(25711)
(25375)
北京(22839)
(22098)
(21305)
(20772)
财经大学(20617)
(20463)
师范(20295)
科学院(19854)
研究中心(18117)
基金
项目(96866)
科学(77405)
基金(73827)
研究(71687)
(64385)
国家(63969)
科学基金(53985)
社会(50478)
社会科(48068)
社会科学(48061)
基金项目(37359)
(32908)
教育(32008)
自然(31389)
资助(31069)
自然科(30648)
自然科学(30639)
自然科学基金(30132)
(28800)
编号(25810)
(23474)
国家社会(23159)
中国(22875)
(22339)
重点(22290)
成果(22110)
教育部(20677)
人文(19246)
(19228)
大学(19013)
期刊
(96420)
经济(96420)
研究(54701)
中国(30649)
(24739)
管理(22404)
学报(22313)
科学(21791)
(18880)
经济研究(17638)
大学(17346)
学学(16170)
财经(15710)
(15080)
金融(15080)
(13880)
技术(13576)
农业(13344)
问题(12796)
教育(12626)
(12525)
世界(12271)
国际(11527)
业经(10766)
技术经济(9709)
统计(8821)
经济问题(7898)
(7694)
(7278)
经济管理(6823)
共检索到248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刘永佶  
中国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关键和主要内容是以中国经济的特殊性和自主地位为依据,在主义的指导下确立主题,即规定中国现实经济矛盾系统。中国现实经济矛盾系统由从抽象到具体地展开八个层次构成。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辩证的实证抽象方法,是实现主题的主观因素。中国政治经济学主题的研究要集中对中国现实经济矛盾进行概念规定,现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形成规定中国现实经济主要矛盾的抽象核心概念。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永佶  
任何国家的政治经济学,在其国度性范围内,都是由四个要件,即主体、主义、主题、主张构建的。虽然所有政治经济学及其方法论的研究者都未指出这一点,但它们却又都实实在在主导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及其理论体系。由于众多的研究者未能明确这四个要件及其关系,因而在研究中走了许多弯路,所论证的学说体系也显得难以理解。当我们进行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时,必须从方法论上明确主体、主义、主题、主张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由此设计研究的思路,建构理论研究和论述的体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儒  贺升杰  
深刻诠释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关键议题,也是开创新时代伟大历史新征程、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本文在简要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和现实维度具体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渊源、本质属性和破解之道。从历史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历史嬗变,是以中国当下社会发展与变革为事实依据,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的历史内在逻辑,更是顶层设计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目标、新任务、新安排、新要求充分结合的完美阐释;从理论维度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成果,社会主要矛盾内涵的科学转变具有其鲜明特色,主要表现为人民性、继承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从现实维度看,破解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主要是推动经济高质优质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牢牢把握和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和客观实际,适应新常态,落实新理念,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质量、高效率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易淼  赵磊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出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利益分析方法在对马克思利益分析方法的继承与发展中呈现出当代流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利益分析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得到整体运用,体现了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借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利益分析方法可以发现,旧常态发展导致新的利益失衡形成,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内在动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方健  
文章通过分析中国社会"富国"思想的历史演变过程,探求中国社会由"富国"转向"民富"的原因,阐述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揭示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转型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潘石  
政治经济学之所以不能数学化,有以下诸方面原因:第一,经济学与数学是两门独立的科学,它们具有不同的研究领域及对象,分属不同的学科。按最一般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经济关系运动规律的,用恩格斯的话讲:"政治经济学,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规律的科学"。由于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范畴属于历史范畴,经济关系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开艳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需要构建一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分析研究新时代中国政治经济学不仅要关注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功能,更要强调其建构功能,更多着墨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体系。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具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语境表述。西方经济学主要解决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政治经济学则是解决资源配置的关系问题,这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生产关系的理论框架主要是揭示经济运行与发展中的矛盾问题,新时代中国经济运行中最主要的经济关系是资源占有的公有化和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于金富  
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历史经验与现实状况证明,要推进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科学研究与理论发展、充分发挥政治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的科学指导作用,就必须解决如何为中国政治经济学进行学科定位这一重大问题。为此,我们应当在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科学论述的指导下,根据中国基本国情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在基本功能、研究对象与历史地位等方面科学地进行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定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经济学家》编辑部  
为进一步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讲话精神,由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家》编辑部、《财经科学》编辑部共同发起的第三届"刘诗白经济学奖"颁奖典礼暨经济学创新发展高层论坛于2016年12月1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部分专家、学者针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问题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现将他们的观点摘选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新庚  肖继军  
西方经济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既有推进中国政治经济学多元发展积极的一面,又有排斥阻碍发展的消极影响。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去意识形态论、鼓吹自由化和私有化等思想严重冲击了中国政治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干预、福利国家、经济制度等思想对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永佶  
张问敏同志新著《中国政治经济学史大纲(1899—1992)》一书,对近一个世纪以来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历史行程,做了全面的探讨。这是一项很复杂困难的工作,也正因此。其价值也就更为明显。读过该书,感触颇多,欣喜之余,有些想法,写出来以证之经济学界同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谢四德  
本文研究分析认为,澳门当前发展的主要经济矛盾有博彩业独大与经济适度多元的矛盾、博彩财政与国家利益的矛盾和利益最大化的矛盾。制度缺陷是澳门当前矛盾的根源,而矛盾向深层扩大化必定促使政治改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逄锦聚  
坚持运用政治经济学基本原则分析和判断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可知,虽然经济发展困难客观存在,但有理由对我国经济充满期待和自信。首先,几十年来我国已经形成的物质基础,为国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提供了坚实保证。其次,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发轫、产业结构的调整给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再次,以经济体制为重点的全面改革不断深化,为国民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证。最后,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为国民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提供了全局性保证。在肯定有利因素、把握基本态势的同时,也应正视我国经济面临的一些新问题、新矛盾。这些矛盾是结构性的而不是总量性的,是相对过剩矛盾而不是绝对过剩矛盾,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齐秀琳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理论经济学科,其核心思想源自《资本论》,曾受苏联理论界的深刻影响,并随着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逐步形成现有的学科状态。政治经济学理论指导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并将继续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以改革开放40年来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为线索,系统梳理政治经济学学科的起源、演进、中国化等问题,并对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进行展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家勇  任太增  乔俊峰  
2014年4月27—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承办的中国政治经济学论坛第十六届年会在河南省新乡市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西北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以及《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社、《经济学动态》杂志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网等新闻出版单位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届论坛年会。本届论坛年会的主题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