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75)
2023(6383)
2022(5409)
2021(5457)
2020(4581)
2019(11017)
2018(10837)
2017(20840)
2016(10861)
2015(12822)
2014(12462)
2013(12264)
2012(11012)
2011(10320)
2010(10284)
2009(9475)
2008(9194)
2007(7706)
2006(6767)
2005(6221)
作者
(29369)
(24519)
(24406)
(23437)
(15506)
(11500)
(11019)
(9597)
(9378)
(8590)
(8474)
(8222)
(7933)
(7739)
(7652)
(7597)
(7342)
(7024)
(7016)
(6695)
(6169)
(5962)
(5889)
(5564)
(5555)
(5443)
(5338)
(5056)
(4878)
(4743)
学科
(51946)
经济(51900)
方法(27064)
管理(27013)
数学(25220)
(24744)
数学方法(24731)
(19588)
企业(19588)
中国(15692)
(12094)
贸易(12084)
(11908)
(11179)
(8763)
(8568)
业经(8388)
(7830)
(7492)
理论(7436)
环境(7242)
(7179)
银行(7177)
(7014)
金融(7012)
(6982)
农业(6930)
(6509)
关系(6434)
(6321)
机构
大学(158018)
学院(154691)
(73697)
经济(72654)
管理(60103)
研究(55646)
理学(52315)
理学院(51782)
管理学(50717)
管理学院(50446)
中国(44255)
(33994)
科学(30941)
(30286)
(27019)
财经(24888)
研究所(24769)
经济学(24442)
中心(24418)
(23086)
北京(22404)
经济学院(21961)
(20438)
(19760)
(19746)
(19565)
师范(19424)
业大(19391)
财经大学(18805)
科学院(16747)
基金
项目(103639)
科学(83071)
基金(78653)
研究(76139)
(68635)
国家(68209)
科学基金(58718)
社会(51042)
社会科(48664)
社会科学(48653)
基金项目(40000)
自然(36752)
(36174)
自然科(36019)
自然科学(36012)
教育(35870)
自然科学基金(35408)
资助(34308)
(31889)
编号(29161)
(24909)
成果(23979)
重点(23395)
中国(22615)
国家社会(22600)
教育部(21947)
(21736)
(21409)
大学(20590)
人文(20489)
期刊
(74750)
经济(74750)
研究(47595)
中国(29908)
管理(23195)
(21483)
科学(21433)
学报(21263)
(18193)
大学(17243)
教育(16711)
学学(15650)
技术(14441)
经济研究(14222)
农业(13234)
(12792)
金融(12792)
财经(12716)
(11141)
世界(11004)
(10670)
统计(10378)
国际(9850)
问题(9734)
业经(9561)
(9014)
(8751)
图书(8692)
技术经济(8442)
决策(8187)
共检索到229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翁杰明  
中国政治模式具有原则性、全面性、衡定性相统一的特性,系集政治制度、运行机制、工作方法于一体的综合体系。它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回答世界政治发展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有力促进了人类政治文明建设,为世界政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文永林  
研究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弄清楚政治文明的价值取向,因为价值取向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决定了政治文明的建设高度。文章站在人民当家作主、公平正义、依法治国、有限政府、政治稳定的角度,研究政治文明的价值取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续添  
从制度的意义上界定,"中国政治模式"应是指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总括。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从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机理或动力机制——内部因变量和内在结构——自变量上,可以分为中心主义政治制度和非中心主义政治制度两大类。文章认为,"中国政治模式"凸显了中心主义政治制度的表征。中国未来政治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在中心主义政治制度体系下,一方面,优化纵向结构抑或纵向民主;另一方面,借鉴非中心主义制度的优点,完善横向结构抑或横向民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阎铁力  
文章从政治文明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三个层次论证了民主政治是政治文明的标志。首先,民主政治是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论述了政治文明具有动态性,总是与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其次,民主政治可以借鉴人类的有益成果,论述了国家间在正确认识政治文明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前提下,根据各自的国情,有选择地吸取与己有利的成分,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第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论述了民主的价值,不仅可以从政治上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且可以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国权  原桂楠  
现代政治文明是人类在政治活动中取得的伟大成果,民主、自由、法治、清廉等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价值,而分权是实现民主、自由、法治、清廉等价值的制度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西方经济基础的显著差别造就了不同的政府、市场和社会关系,西方三权分立的分权理论无法指导中国的实践。功能性分权理论力图从中国实际出发,基于中国特色公有制的经济体制、中国政党与政府的整体性关系,提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框架,探索中国政治自洽的内在逻辑、权力结构和运行机理,并致力于解决公权力体系与民主、自由、法治、清廉等价值的统一,构建中国现代政治文明的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凯飞 ,于景元  
钱学森、孙凯飞、于景元曾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问题。“政治文明”的概念马克思、列宁虽使用过,但长期以来这方面的思想理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我们想在此进一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以求教于同行们。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郑永年  
和西方近代政治经济分离模式不同,东方文明尤其是中国演化出了另一类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中国文明从来没有在知识层面把经济视为一个独立领域,在经验层面,经济也从来不是一个独立领域。尽管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不同历史阶段表现形式不同,但经济活动是政府的责任这一政治经济哲学,从古代到当代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在社会层面,老百姓的文化心理,直到今天仍然对政府的经济责任抱有高度认同。中国一直以来存在一个至少有三个市场共存(或者有三层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杰  曾华锋  
党内政治文化本质上是党的政治理论和实践的集中反映,是政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形成发展的党内政治文化,为党的自身建设、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党的领导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党内政治文化助力思想建党、制度建党、从严治党,为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精神滋养;蕴含的真理力量、人格力量、组织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文化支撑;引领奋进目标、凝聚一切力量、形成政治认同、塑造先进性形象,为实现党的领导提供了鲜明价值引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杰  曾华锋  
党内政治文化本质上是党的政治理论和实践的集中反映,是政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形成发展的党内政治文化,为党的自身建设、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党的领导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党内政治文化助力思想建党、制度建党、从严治党,为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精神滋养;蕴含的真理力量、人格力量、组织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文化支撑;引领奋进目标、凝聚一切力量、形成政治认同、塑造先进性形象,为实现党的领导提供了鲜明价值引领。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黄琪轩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历了"平靖进程",具体体现为:"大国罕有战事""国家罕有消亡"。本文融合国际政治经济学与国际安全研究,展示二战后的技术变迁改变了大国的"意愿"与"能力",支撑了世界政治新变化。在马尔萨斯时代,由于技术水平低下,生存物资稀缺,生存保障匮乏,人类面临持续的安全难题。二战后,技术发展影响了当代大国的"意愿"与"能力",让世界政治呈现新变化。技术变迁给大国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选择,让大国使用武力征服的意愿降低;同时,随着技术变迁,尤其是在"核革命"后,大国确保自身安全的能力更强,使得"大国罕有战事"。得益于技术变迁,大国利益半径扩大,即便距离遥远地域的变化也与自身息息相关,大国保障遥远海外利益的意愿提升;同时,技术变迁扩大了大国的权力投射,让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保障体系稳定的能力更强,致使"国家罕见消亡"。随着技术变迁,世界政治已呈现出很多与传统智慧不同的方面,孕育国际交往的新理念。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文木  
本文认为:苏联解体后雅尔塔体系在欧洲结束,但在远东没有结束;西方针对苏联的冷战结束了,但冷战在世界范围内不仅没有结束反而有所强化。战后日本问题,本质上说就是雅尔塔体系问题。苏联解体后日本的实际表现告诉我们:日本再次导演"大东亚"的剧幕已经开始并一定要被日本右翼推到高潮。新世纪的日本在这方面将有大动作。而中美在稳定太平洋方面担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付晓东  
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体现为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有助于实现民主法制化的进程。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表现为加强对公民政治参与的正确引导,创建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公民政治参与制度化、程序化;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直接民主领域,真正体现民主的真实内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学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主要表现在: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更鲜明的人民性;揭示绿色化蕴含着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态经济学”内涵;把生态环境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因素,超越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理论;将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资源的社会价值与人类财富联系在一起,突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观和财富观;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和新发展观,创新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方式理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学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主要表现在: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更鲜明的人民性;揭示绿色化蕴含着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态经济学”内涵;把生态环境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因素,超越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理论;将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资源的社会价值与人类财富联系在一起,突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观和财富观;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和新发展观,创新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方式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