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09)
- 2023(10478)
- 2022(9045)
- 2021(9039)
- 2020(7568)
- 2019(17892)
- 2018(17446)
- 2017(33468)
- 2016(17859)
- 2015(20313)
- 2014(19862)
- 2013(19379)
- 2012(17883)
- 2011(16349)
- 2010(16414)
- 2009(15140)
- 2008(14833)
- 2007(12743)
- 2006(11228)
- 2005(9975)
- 学科
- 济(76862)
- 经济(76775)
- 管理(48286)
- 业(45470)
- 方法(36811)
- 企(35032)
- 企业(35032)
- 数学(33253)
- 数学方法(32675)
- 农(22505)
- 中国(21943)
- 财(17978)
- 贸(15482)
- 贸易(15472)
- 农业(15249)
- 易(15060)
- 业经(14842)
- 学(14536)
- 地方(14059)
- 制(13713)
- 理论(11471)
- 环境(11307)
- 银(10465)
- 融(10446)
- 银行(10444)
- 金融(10442)
- 和(10397)
- 体(10146)
- 行(10080)
- 划(10062)
- 机构
- 大学(254497)
- 学院(250972)
- 济(107226)
- 经济(105264)
- 管理(95960)
- 研究(88656)
- 理学(83647)
- 理学院(82603)
- 管理学(80936)
- 管理学院(80477)
- 中国(68029)
- 京(54643)
- 科学(52887)
- 财(48847)
- 所(43759)
- 研究所(40078)
- 中心(39440)
- 财经(39129)
- 农(38296)
- 经(35864)
- 江(34882)
- 北京(34768)
- 范(34766)
- 业大(34625)
- 师范(34512)
- 经济学(34336)
- 院(32194)
- 经济学院(30888)
- 农业(29821)
- 财经大学(29266)
- 基金
- 项目(170728)
- 科学(136087)
- 基金(127135)
- 研究(125055)
- 家(111314)
- 国家(110454)
- 科学基金(94542)
- 社会(81868)
- 社会科(77576)
- 社会科学(77558)
- 基金项目(66371)
- 省(63021)
- 自然(60210)
- 自然科(58898)
- 自然科学(58882)
- 教育(58345)
- 自然科学基金(57858)
- 划(54784)
- 资助(52868)
- 编号(49087)
- 成果(40812)
- 部(39477)
- 重点(38827)
- 发(36214)
- 创(35156)
- 国家社会(34949)
- 课题(34606)
- 教育部(34283)
- 创新(33065)
- 大学(32562)
共检索到367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向达 祖俊涛 梁超
基于行政授权的理论视角,提出一个中国政府间关系及其治理模式的分析框架,以此揭示中国政府“集权-分权悖论”治理特征形成的因果逻辑。在此框架下,作为政府分权治理的一种有效形式,行政授权程度及其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政府组织内部委托方关于代理方“治理效率-治理风险”的动态权衡,进而决定了授权边界范围和具体内容中诸种剩余控制权的不同分配组合形态,由此塑造出相应的中国政府间关系及其治理模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红军
文章探讨了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传统政府治理模式,分析了未来中国政府治理模式与传统模式之间的关联,讨论了未来中国政府治理模式的可能取向与基本特征,进而展望了中国创造一种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的可能性以及未来中国政府治理模式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的四大挑战,最后归纳了中国针对这些问题的应对举措等。
关键词:
政府治理 服务型政府 治理模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文东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初步理顺了中央与各省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体制运行十余年来,在取得巨大成效的背景下,暴露出以基层财政困难、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异显著等为典型的现实问题。从地方视角而言,应以增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均衡地方公共服务水平为基本出发点,逐步建立收入划分与支出划分相匹配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安排。
关键词:
分税制 财政分权 转移支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毛晖 邵稳重
在中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存在博弈关系。分税制后,中央下放了更多的支出责任,地方财政谋求制度外收入的动机增强。在分析中国的地方财政活动时,不应局限于地方政府的预算表,完全意义上的地方财政体系应包括有关的准财政活动。
关键词:
政府间财政关系 财政体制 地方财政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杨志勇
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处理要特别注意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形成激励相容的财政体制。1994年中国初步建立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这基本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但是,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收入的划分以及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均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政府间财政关系要特别注意制度的稳定性,以充分发挥激励约束功能。与现代财政制度相适应的应该是分级财政管理体制,按照这种体制的要求,中国需要进一步规范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政府收入的划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形成分税、分租与分利相结合的分级财政管理体制。
关键词:
大国财政 政府间财政关系 财政体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朝睿
1.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的制度性分权为反贫困的合作治理提供政治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整体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带来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腾飞,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在同步提高,但是西部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形不容乐观。从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至今,中央政府确定的区域协调发展总战略逐步实施,尤其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更是为反贫困事业注入了政治性活力,促使反贫困进入平衡发力的深水期。下一步需要改革中央与地方在事权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朝睿
1.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的制度性分权为反贫困的合作治理提供政治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整体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带来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腾飞,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在同步提高,但是西部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形不容乐观。从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至今,中央政府确定的区域协调发展总战略逐步实施,尤其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更是为反贫困事业注入了政治性活力,促使反贫困进入平衡发力的深水期。下一步需要改革中央与地方在事权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厚义
消除贫困的一部力作——读《中国政府消除贫困行为》张厚义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消除贫困的历史。到了本世纪的80年代,各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取得了大小不等的成就。其中,中国政府消除贫困的行为,中国贫困人口减少的数量,中国人民生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卢洪友 龚锋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地方财政收支缺口呈不断扩大之势,基层政府逐步陷入严重的财政困境。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构建合理的政府间税权分配制度。根据财政联邦主义理论,政府间税权分配必须遵循“配置效率原则”、“制度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然而,现阶段中国“税收分享”型的政府间税权分配模式既有悖于效率原则,也不符合公平原则,业已不适合我国目前的财政经济实践。把“税收分享”型税权分配模式转换为“税基分享”型税权分配模式,是中国政府间税权分配制度重构的理性思路。具体而言,应从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和财产税入手,在中央、省(市)、县三级政府间合理划分税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谷成
作为分权化财政体制的组成部分,政府间转移支付在不同制度环境下产生的效果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自上而下的财政分权强调更多的是发挥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和保证中央政府取得足够的财政资源,因此转移支付在很大程度上被用于弥补地方财政缺口,成为中央政府实现纵向控制的重要手段。改进中国转移支付体系的策略应当是进一步完善以公式为基础的分配标准,并在政治上可行的情况下促进均等化。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转移支付 公共服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晋武
本文旨在纠正目前流行的政府间收支权责配置原则的理论偏颇与欠科学之处,为构建合理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和进一步改革、完善财政体制提供正确的指导规范。本文认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的转型,流行于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的"财权与事权统一"原则已不再适用,但代之而起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原则也是欠科学和不全面的,且对其中的"事权"概念存在误解。按照分级财政体制的要求和对"事权"概念的正确解释及解决我国分税制改革后政府间财政关系矛盾的现实需要,科学、全面的政府间收支权责配置原则应当是"公共服务职责划分清晰,事权财权与出资责任相匹配,财力与支出责任相匹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燕继荣
文章总结了中国学界对于中国政府治理及其变化的不同评价,分析了全能主义政府治理的遗产及其特点,依据公共治理的精神,论证了中国政府创新的努力方向在于: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建立有效且有限的政府,本着"公共事务公共治理"的原则,重塑社会管理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魏后凯
本文认为: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分权模式一直未能理顺关系,从而导致了在集权与分权上的不断重复,其结果造成国民经济要么被管死、要么宏观经济失控。作者在总结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变更经验后提出中央适度集权和地方适度分权。作者还就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分配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玲
经济增长,在最近10多年来一直是中国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而社会发展在讨论中则常常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产生这种倾向的原因也许在于,认为若无经济增长,就不具备支撑社会发展的实力。这种认识并非谬误,问题是它只道出了事物的一个方面。社会发展应该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在决策中忽视这一点就可能导致“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弊病”。国内外的历史经验都已经证明,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导致社会发展。缓解贫困和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活质量,还有赖于政府运用收入再分配和公共投资手段进行干预。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学者依据二次大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历,把社会发展战略区分为“增长传递式”(Growth—mediated)和“公共支持式”(S...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