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76)
2023(10373)
2022(8786)
2021(8088)
2020(6963)
2019(16236)
2018(15819)
2017(30440)
2016(16305)
2015(18968)
2014(19165)
2013(19425)
2012(18584)
2011(17116)
2010(17124)
2009(16241)
2008(16107)
2007(14506)
2006(12779)
2005(11776)
作者
(48604)
(40801)
(40751)
(39272)
(26101)
(19465)
(18679)
(15998)
(15411)
(14469)
(14283)
(13451)
(13076)
(13001)
(12946)
(12756)
(12121)
(11979)
(11732)
(11715)
(10289)
(10064)
(9896)
(9383)
(9360)
(9258)
(8874)
(8719)
(8202)
(8199)
学科
(95064)
经济(94989)
管理(44702)
(39991)
方法(37243)
数学(33761)
数学方法(33550)
(29680)
企业(29680)
中国(24094)
(21925)
(21147)
地方(20354)
(17015)
(16577)
贸易(16569)
(16098)
业经(15824)
(14539)
农业(14339)
地方经济(13616)
环境(12567)
(12475)
金融(12473)
(12298)
银行(12278)
(11792)
(11783)
(10773)
(10454)
机构
大学(254267)
学院(250664)
(125098)
经济(123016)
研究(94132)
管理(93095)
理学(79581)
理学院(78663)
管理学(77660)
管理学院(77164)
中国(71992)
(55681)
(53590)
科学(53060)
(48236)
财经(44002)
研究所(43588)
经济学(41833)
中心(41416)
(40091)
(40070)
经济学院(37675)
(36344)
北京(34722)
业大(33353)
(32706)
财经大学(32499)
(31434)
农业(31415)
师范(31197)
基金
项目(158569)
科学(125300)
基金(118282)
研究(116552)
(102601)
国家(101846)
科学基金(86129)
社会(78401)
社会科(74511)
社会科学(74492)
基金项目(61330)
(57817)
自然(51938)
教育(51850)
自然科(50710)
自然科学(50692)
自然科学基金(49826)
资助(49516)
(49421)
编号(44737)
成果(37438)
(37430)
重点(35926)
(35726)
国家社会(34400)
教育部(32433)
中国(32177)
(31939)
课题(31053)
人文(30835)
期刊
(140858)
经济(140858)
研究(81433)
中国(47067)
(43486)
学报(36493)
(36240)
科学(34681)
管理(33185)
大学(27728)
学学(26251)
经济研究(24797)
农业(24426)
(23539)
金融(23539)
财经(23342)
技术(20405)
(20295)
问题(19041)
业经(18544)
教育(18445)
(17132)
世界(15754)
技术经济(14924)
国际(14908)
统计(14497)
(13739)
(12080)
经济问题(12000)
理论(11400)
共检索到384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旭光  
继续深化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我国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政府财政统计手册的理论框架下,对我国现行政府收入类别的经济属性进行了区分,研究认为我国政府收入的某些经济分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而在准确界定政府收入经济属性的基础上简化类别、优化结构是下一步政府收入分类改革的重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旭光  牛华  石涵琨  
明确政府支出的经济属性对于深化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意义明显。本文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政府财政统计手册的理论框架下,对我国现行政府支出类别的经济属性进行了区分,研究发现我国政府支出的分类类别和科目设置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建议通过简化分类类别、优化科目设置为有关财税管理改革提供更为科学的核算保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旭光  牛华  石涵琨  
明确政府支出的经济属性对于深化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意义明显。本文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政府财政统计手册的理论框架下,对我国现行政府支出类别的经济属性进行了区分,研究发现我国政府支出的分类类别和科目设置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建议通过简化分类类别、优化科目设置为有关财税管理改革提供更为科学的核算保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琪  
中国作为一个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其最明显的特色就是政府对于市场经济拥有强有力的影响力:政府拥有巨大的可供自己直接支配的经济资源、政府部门掌握大量的政策资源、政府本身成为市场主体,政府主导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将向何处演化?本文探讨了这些问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寇宏伟  陈璋  
基于2008—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我国政府债务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内在联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债务有助于收入分配的优化,而这恰是我国现阶段实现持续经济增长、降低政府债务风险的关键;区域间发展程度及阶段的差异,政府债务对收入分配的改善程度存在区域间的异质性,东部地区效果最弱,西部地区效果最强;现阶段我国政府债务风险并不大,要想能够更快更好地优化收入分配,中西部地区应该进一步扩大政府支出,扩张政府债务规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晨涔  许文立  
文章基于政府消费性支出影响经济波动的税收债务机制以及非需求性机制,利用中国1978—2014年宏观经济数据,应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政府消费性支出波动对经济波动影响途径的差异。结果发现:需求波动具有顺周期特征且是产出波动的根本原因;政府消费波动不是引起产出波动的原因;我国传导政府消费波动的税收-债务机制、税率机制和财政支出制度机制失效。政府制定稳定政策时应以需求管理为主,理顺财政政策传导机制,可保证各机制有效运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阳  贠杰  
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高层次的行政监察活动,绩效监察是一种对绩效管理的方向、过程及结果等方面进行的综合性的监督检查,在整个绩效管理体系中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未来应从功能定位、组织机构、实施方案及技术运用四个方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监察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阳  贠杰  
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高层次的行政监察活动,绩效监察是一种对绩效管理的方向、过程及结果等方面进行的综合性的监督检查,在整个绩效管理体系中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未来应从功能定位、组织机构、实施方案及技术运用四个方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监察体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萍  
本文拟运用新的理论框架分析中国 1 949年以来经济体制演变与政府经济职能演变的互动过程。在历史分析的基础上 ,寻求有关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经济职能变迁的启示。作者认为 ,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演变是政府经济职能模式形成与演变的逻辑结果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未来的推进取决于政府经济职能的进一步改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丹  王士东  
全面剖析了1953—2014年中国政府科技投入的规模和强度的变化态势,系统分析了政府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的变化情况。通过回归分析和协整检验,分析了1953—2014年中国政府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953—2014年中国政府科技投入的规模和强度不断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13.2%;政府科技投入与GDP增长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和长期动态均衡关系。指出: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应稳定增加政府科技投入、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完善和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桂丽  
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提出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文章分析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借鉴国际经验,从教育、法律、产业政策、技术、激励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政府的应对策略,推动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熊贤良  
探讨中国政府的经济作用问题,其逻辑前提是正确认识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及所处国际竞争环境的挑战。就中国的经济状况而言,一方面,中国由于尚未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而具有不同于一般的发展中市场经济的特点;另一方面,中国无论是在20年前开始改革时,还是改革20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世林  
本文研究了近年来中国政府经济治理主要模式——"项目体制"的基本内涵、理论与运作机制,并试图论证项目体制与经济发展及其各种经济问题的内在关联。分税制改革后,中央政府在经济治理上依靠专项项目形式自上而下来动员下级政府和市场企业,并促成了地方政府经济治理的项目化,最终演化为政府经济治理的项目体制。这种体制引发了部委、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项目竞争运动,激发了地方政府"跑项目"、"大办项目"和"拉项目"的热情,从而推动了项目经济大繁荣。虽然项目体制是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解释之一,但它仍然是一种"半计划、半市场"的经济体制,也是以政府项目垄断权为主导的粗放经济发展模式,它从市场决定领域退出势在必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岭  
探索数字经济时代中国政府监管转型路径,对政府监管效能提升和政府监管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尝试研究数字经济时代的“效率—风险”互动原理,并在分析数字经济时代新型市场失灵对政府监管挑战、政府监管体制改革成效、数字经济时代政府监管转型典型模式与现实约束的基础上,提出数字经济时代中国政府监管转型路径。研究发现:(1)数据化、平台化、智慧化和动态性是数字经济时代推动政府监管转型的重要特征。数据属性、平台属性和技术属性是“效率—风险”互动原理的驱动因素,为推动数字经济时代中国政府监管转型提供理论基础。寡头竞争型市场结构、平台数据的权属问题、产品或服务新型外部性、数字技术应用以及新时代政府监管体制改革,迫切需要推动中国政府监管转型。(2)一体化综合监管的北京模式、“一网统管”的广东模式和“制度、平台、场景”系统迭代的浙江模式具有典型性。思维约束、经济约束、技术约束、平台约束、数据约束成为制约数字经济时代政府监管转型的现实约束。(3)在数字经济时代,需要基于整体治理视角,构建“内容、载体、机制、监督和评价”5个维度的中国政府监管转型路径。本文研究为把握数字经济时代中国政府监管转型的基本方向,探索政府监管转型的实施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