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77)
- 2023(17625)
- 2022(15334)
- 2021(14438)
- 2020(12349)
- 2019(28881)
- 2018(28407)
- 2017(54522)
- 2016(29575)
- 2015(33768)
- 2014(33769)
- 2013(33479)
- 2012(30864)
- 2011(27615)
- 2010(27848)
- 2009(25929)
- 2008(25117)
- 2007(21886)
- 2006(18611)
- 2005(16467)
- 学科
- 济(121273)
- 经济(121141)
- 管理(84919)
- 业(79482)
- 企(65460)
- 企业(65460)
- 方法(60131)
- 数学(52776)
- 数学方法(52153)
- 中国(32941)
- 财(32623)
- 农(31725)
- 学(25650)
- 业经(25056)
- 贸(23751)
- 贸易(23737)
- 易(23072)
- 地方(22710)
- 制(21307)
- 农业(21077)
- 务(20088)
- 财务(20004)
- 财务管理(19927)
- 企业财务(18893)
- 和(18501)
- 理论(18466)
- 技术(18278)
- 环境(18206)
- 银(17509)
- 银行(17455)
- 机构
- 大学(424888)
- 学院(421555)
- 济(173041)
- 经济(169477)
- 管理(167575)
- 理学(146087)
- 理学院(144494)
- 管理学(142019)
- 管理学院(141255)
- 研究(140246)
- 中国(105612)
- 京(90349)
- 科学(86862)
- 财(79234)
- 所(70460)
- 农(67890)
- 中心(64275)
- 财经(64247)
- 研究所(64157)
- 业大(62994)
- 江(59536)
- 经(58585)
- 北京(56900)
- 范(54206)
- 师范(53692)
- 农业(53529)
- 经济学(52936)
- 院(50773)
- 州(48145)
- 财经大学(47989)
- 基金
- 项目(290065)
- 科学(227841)
- 基金(211962)
- 研究(209997)
- 家(184744)
- 国家(183278)
- 科学基金(157385)
- 社会(132638)
- 社会科(125795)
- 社会科学(125760)
- 基金项目(112131)
- 省(111448)
- 自然(103062)
- 自然科(100651)
- 自然科学(100622)
- 自然科学基金(98813)
- 教育(96764)
- 划(94316)
- 资助(88787)
- 编号(85093)
- 成果(68728)
- 部(64992)
- 重点(64760)
- 发(60817)
- 创(59508)
- 课题(58146)
- 科研(56107)
- 教育部(55828)
- 创新(55662)
- 国家社会(54800)
- 期刊
- 济(179955)
- 经济(179955)
- 研究(121832)
- 中国(78002)
- 学报(66972)
- 财(61486)
- 科学(61029)
- 农(60253)
- 管理(57799)
- 大学(50625)
- 学学(47698)
- 农业(41951)
- 教育(41875)
- 技术(36132)
- 融(33046)
- 金融(33046)
- 财经(30788)
- 经济研究(30444)
- 业经(28474)
- 经(26272)
- 问题(23631)
- 业(22250)
- 图书(20937)
- 技术经济(20609)
- 统计(20236)
- 理论(19887)
- 贸(19758)
- 版(19632)
- 科技(19109)
- 资源(18297)
共检索到604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小荣 程子逸 陈炳宇
审计结果公开的及时性是审计结果公开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审计结果公开时机选择是影响审计结果公开的及时性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存在明显的时机选择现象,公告年度特征表现出一定的政治周期性,公告月度集中于五月六月,公告周历集中于周一和周五;公告具有明显滞后性。为了提高审计结果公开的及时性,需要完善审计信息公开顶层设计弱化审计结果公告时机选择动机、推进审计结果公开信息化建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小荣 刘凡愚 田苗苗 邓舒宁
政府审计工作报告与政府审计结果公告是我国政府审计结果公开的两种基本形态。同其他任何形态信息传播形式一样,审计结果公开文本除了向公众告知审计结果、宣传审计工作绩效以外,还必然隐藏审计机关的情感倾向。文章首次运用文本分析法对审计结果公开文本进行了情感分析,揭示了审计结果公开文本背后的政府情感倾向。研究发现,政府审计结果公开的情感倾向具有较大波动性,这种波动既与国家的宏观政治周期相关,也与审计机关负责人的换届有关;对于审计机关如何通过审计结果公开文本向社会表达政府情感倾向,引导媒体和公众正确看待审计结果从而有序参与舆论监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小荣 夏天辰
审计结果公告内容特征既综合反映公开主体的决策思路,又深刻影响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认知、情感和态度。文章以审计署2016—2021年发布的政策跟踪审计公告为对象,从行文结构、政治属性、情感倾向和内容跨度四个维度分析了我国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特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结果表明,审计结果公告具有明显的政治属性和舆论宣传倾向,语义客观性强,问题陈述全面多样且透明度高,但缺乏对问题的原因和后果分析;语义客观性强,情感倾向正从积极向中性转变。建议审计机关优化审计结果公告结构、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内容。文章对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特征进行研究,丰富了审计结果公告特征理论,可为审计结果公告的认知后果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思源 郑田丹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审计在防范金融风险、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立足于中国实体企业金融化水平不断上升的背景,文章以2008—2020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过度金融化的视角考察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脱实向虚”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政府审计能够显著抑制国有企业的过度金融化水平。政府审计的威慑力度与揭示力度越大,对国有企业过度金融化的抑制作用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审计能够通过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抑制国有企业“脱实向虚”;在代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国有企业样本中,政府审计的抑制作用更强。文章从国有企业过度金融化的视角拓展了政府审计的治理效应研究,对于优化国有企业资产配置、完善公司治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同时也丰富了企业金融化的相关文献,为微观企业“脱实向虚”的监管与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政府审计 过度金融化 国有企业 金融风险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小荣 尹平
审计结果公告机制包括公告质量、公告行为、公告利益和公告期望四个要素,是公告利益相关者的权利或权力的实现和互动机制。公告对象的公告行为变化既是公告对象对公告利益的理性反应,又是公告机制效果的直接体现。公告对公告对象的利益影响程度由审计公告触发的舆论强度决定,并进一步由公告质量、公众的舆论监督倾向和权力意识强度决定。而公告质量是公告提供者综合权衡公告利益和公告风险的结果。提高审计公告机制效果的基本途径包括提高公告的信息含量、公众的舆论监督水平和公民意识;改善公告环境,降低公告风险,保证公告提供者的利益。
关键词:
公告机制 公告利益 公告期望 公告行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曾莲 刘一婷
本文以2007~2017年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PSM-DID实证分析政府审计对中央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于社会期望,现阶段政府审计无法改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内控设计及其运行;相反地,经过审计署介入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可能会降低。其原因在于政府审计机制问题以及央企本身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较差。因此,应从这两个角度考虑,帮助政府审计发挥其应有的建设性功能。
关键词:
政府审计 内部控制 中央企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聂萍 徐钦英
自2003年"审计风暴"以来,审计机关的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公众在期待审计结果公告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审计机关的审计质量。我国政府审计质量不仅取决于审计报告的质量,还取决于审计结果的执行情况,其中审计调查出的主要问题情况是衡量审计报告质量的关键因素。受到可获取数据完整性的限制,本文仅选取审计署特派办2002~2008年审计处理结果的执行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审计结果执行情况与审计处理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司法机关对违规人员的处理能够起到很好的震慑作用;审计结果的执行效果会对政府审计质量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
审计质量 审计结果 执行与监督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小荣 何瑞铧 曹源
审计公告的信息含量是审计结果公告质量和审计结果公告力度的核心,也是增强审计结果公告预期效果的关键要素。利用熵权法对2004—2014年间全国26个省共138个地级行政单元审计结果公告的信息质量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审计结果公告的信息含量普遍较低且审计结果类型和地区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并具有政治周期性和数量相关性。为此,应增强被审计单位财经违规动机、违规后果和违规过程的信息披露,坚持全面公告、完整公告和实名公告,禁止策略性公告、选择性公告和匿名公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小荣 陈雪
政府审计结果公开是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和参与监督权的有效途径,而审计报道是舆论监督的基本途径。以2003—2017年103份公告和86篇审计报道为基础,实证分析审计结果公开与审计报道的关系,探究审计结果公开对媒体议程设置的功能。研究表明,政府审计结果公开具有议程设置的作用,审计结果公开力度越大审计报道力度越大。文章对于完善审计结果公开制度、推进审计在国家监察体制中作用、发挥审计结果公开的舆论监督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运用议程设置理论研究了审计结果公开与审计报道的关系,拓展和深化了审计结果公开的作用研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小荣
2024年是我国通过《审计法》建立审计公开制度的30周年。30年来,政府审计结果公开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文章从学术史和主题两个维度对我国审计公告理论研究文献进行详细的考察和评估,以期为推动中国政府审计结果公告的深入研究提供启发。学术史梳理表明,我国的政府审计结果公开理论研究经历了零星关注、初步探索、主题拓展和聚焦深化四个阶段,基本属于实践驱动型,阐释性和描述性研究多,解释性和前瞻性少;主题分析表明,审计结果公开基本理论研究不充分,研究视角单一,没有形成专门的研究范式指引。建议加强基本理论研究,开展审计公告现状调查、审计公告风险研究,深化审计公告质量评价研究,强化审计公告影响因素研究,拓展审计公告后果研究,并借鉴多学科的研究范式,科学选择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成果的解释力和预测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春华 叶嘉政 傅文怡
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财政部批准的中央部门年度预算的执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情况进行的审计监督。该项审计是维护中央财政预算的法律严肃性、促进中央各部门严格执行预算法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财政体制改革、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选取2013~2022年审计署发布的10份中央部门单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公告作为研究样本,在厘清中央部门单位预算执行现状,剖析预算编制、执行与调整、决算编报、预算绩效管理等方面的违法违规特征与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以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有为政府的建设进程和国家治理效能的提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郑小荣
本文从目标受众立场出发,采用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并证实了公告质量特征对审计公告质量的影响、公告质量特征水平与其重要性水平的关系,以及审计机关策略性公告行为的存在性。实证结果表明,审计结果公告质量特征对于公告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审计结果公告质量特征水平与其重要性负相关;审计机关公告行为具有明显的策略性特征。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小荣 何瑞铧
2014年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审计结果公告力度",这是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提到审计结果公告问题。然而,我国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公告力度明显偏低。因此,研究地方政府审计结果公告意愿影响因素,揭示地方政府审计结果公告的决策逻辑,解释地方政府公告力度偏低的原因,推动地方审计结果公告发展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此,这里以审计环境决定论为基础,运用logist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审计环境和公告需求对政府的审计结果公开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权力腐败和社会稳定会提高政府审计结果公开意愿;公告需求、法治水平和对外经济开放会降低政府的审计结果公开意愿。研究发现,省级...
关键词:
审计结果公告 审计环境 影响因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凤元 吕平章
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稳定的核心保障,是社会稳健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国家高度重视金融安全问题,把防范金融风险放到突出位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文章对2013—2018年审计署金融审计结果公告进行汇总,分析了金融审计开展的现状、取得的效果以及存在的缺陷,从加大关注系统性金融风险,健全金融审计问责制度,搭建区块链技术审计平台,建立金融监管协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金融审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金融安全 金融审计 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和均 罗凤千 王志刚 宋飞遗
安全规范管理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是社会救助体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求。本文基于审计署2017—2022年审计结果公告,对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审计结果公告的现状、内容等进行分析,进而发现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管理中存在民生底线兜不牢兜不准、政策落实和执行不到位、资金分配和管理使用不规范、机构职责履行不够高效有力等问题。文章建议在救助补助资金审计过程中,应牢固树立研究型审计思维、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加大绩效审计力度及促进审计成果转化等改进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