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59)
- 2023(9529)
- 2022(7937)
- 2021(7682)
- 2020(6100)
- 2019(13889)
- 2018(13299)
- 2017(25639)
- 2016(13650)
- 2015(15592)
- 2014(15430)
- 2013(15250)
- 2012(14191)
- 2011(13184)
- 2010(13094)
- 2009(12133)
- 2008(11849)
- 2007(10570)
- 2006(9560)
- 2005(8512)
- 学科
- 济(68338)
- 经济(68173)
- 管理(39157)
- 业(33539)
- 企(27543)
- 企业(27543)
- 方法(27407)
- 数学(22595)
- 数学方法(22470)
- 中国(21723)
- 农(18208)
- 地方(15504)
- 业经(14599)
- 财(14220)
- 贸(13027)
- 贸易(13016)
- 制(12676)
- 易(12647)
- 学(11673)
- 农业(11672)
- 和(11103)
- 体(10021)
- 环境(9669)
- 理论(9475)
- 地方经济(9456)
- 融(9429)
- 金融(9427)
- 关系(9419)
- 银(9288)
- 银行(9273)
- 机构
- 大学(202234)
- 学院(199442)
- 济(92887)
- 经济(91324)
- 管理(76338)
- 研究(75051)
- 理学(66065)
- 理学院(65260)
- 管理学(64487)
- 管理学院(64094)
- 中国(57176)
- 京(42633)
- 科学(42275)
- 财(42068)
- 所(37186)
- 研究所(33807)
- 财经(33453)
- 中心(32401)
- 经(30715)
- 经济学(30122)
- 农(29306)
- 江(27937)
- 北京(27385)
- 范(27105)
- 经济学院(27079)
- 院(26950)
- 师范(26914)
- 业大(25161)
- 财经大学(25037)
- 农业(22465)
- 基金
- 项目(134706)
- 科学(109273)
- 研究(101667)
- 基金(101504)
- 家(88204)
- 国家(87499)
- 科学基金(75003)
- 社会(70885)
- 社会科(66284)
- 社会科学(66267)
- 基金项目(52974)
- 省(49114)
- 教育(46430)
- 自然(44802)
- 自然科(43795)
- 自然科学(43785)
- 自然科学基金(43061)
- 划(42500)
- 资助(40805)
- 编号(39317)
- 成果(33067)
- 部(32357)
- 重点(30744)
- 国家社会(30435)
- 发(30266)
- 教育部(28301)
- 创(28284)
- 中国(27799)
- 课题(27777)
- 人文(26870)
共检索到302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传铭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组织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社会救助领域,政府与社会组织建立平等合作的新型伙伴关系是大势所趋。本文着眼于社会救助领域,分析中国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发展过程、角色扮演及相互合作存在的问题,对二者建立合作关系面临困境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研究,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新型合作关系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社会救助 社会组织 平等合作 路径选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国萍
本文运用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双向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认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无论是权威关系还是信任关系,政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关键词:
政府 社会组织 关系 理性 选择理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鹏 孙燕茹
文章结合自2004年以来中国政府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和政策改革进行了大致的梳理,并基于这些政策分析与经验研究,提出当代中国政府在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方面逐步转向嵌入型监管的观点,同时从监管意愿与监管能力两个方面,以及社会组织的吸纳能力、社会组织管理重点的分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化水平提高、社会组织管理手段多元化四个维度对嵌入型监管进行了深度解析,并论证为什么嵌入型监管的概念能够更好地描述和解释当代中国的国家—社会关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谷成
作为分权化财政体制的组成部分,政府间转移支付在不同制度环境下产生的效果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自上而下的财政分权强调更多的是发挥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和保证中央政府取得足够的财政资源,因此转移支付在很大程度上被用于弥补地方财政缺口,成为中央政府实现纵向控制的重要手段。改进中国转移支付体系的策略应当是进一步完善以公式为基础的分配标准,并在政治上可行的情况下促进均等化。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转移支付 公共服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林 刘佳
政府对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管理逐步放开,使得社会组织参与救助的范围逐步扩大、能力逐步增强、救助内容更丰富、参与成员越来越多。但也应该看到,政府对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管理机制不规范,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扶持资金不充足,培训体系不专业,协调模式不科学这些主要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组织 社会救助 政府管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莎
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我国政府可从推动社会服务政府购买等方面入手,更多地让社会组织参与对各类弱势社群的救助,对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人群都给予一定的关注。塑造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良好合作关系,构建新型救助体制,既可避免政府包办社会救助事业的弊端,促进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化,也可改善社会治理结构,推动公民社会走向成熟,推动社会走向和谐与稳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沛锟
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是实现公共治理主体多元化的重要实践,在政府改革、社会组织发展、公民政治社会化、应对危机、加强监督、促进公益、等方面颇有意义。当前,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虽有成就却成效受限,面临政社不分、互信不足、合作不深入、法律不完备等困境。善治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之路的最终走向。协同治理的顺利发展有赖于按照动员和同化路径发展组织能力、扩大参与范围、拓宽参与渠道、普及政策法规、培育公共精神、积累社会资本,也需要完善法规立法和制度安排、推动信息公开和问责制度、杜绝封闭合作与交易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协同治理 善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德军
<正>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尤其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促成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参与主体。为人民群众提供符合其实际需要的、优质又高效的公共服务,真正提高人民群众的民生水准,是当前政府的重要职能。推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是政府在转变职能的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实际问题。在这一背景下,由马玉丽撰写的《地方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一书对地方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理论、现状与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于厘清社会组织参与地方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斌 顾新 赵红梅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我国PPP项目可融资性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使用1,010份调查问卷获取数据,利用SPSS22.0、AMOS17.0等量化工具实证研究了中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可融资性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公司融资能力相适性、项目可实现性和财务可持续性对PPP项目可融资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财务可持续性分别在公司融资能力相适性、项目可实现性、政府履约保障可靠性、增信措施有效性与PPP项目可融资性之间具有中介作用,而在金融生态环境稳定性与PPP项目可融资性之间不具有中介作用。最后,分别从政府方、社会资本方和银行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宪春
本文对近些年来中国政府统计重点领域的改革进行梳理,阐述建立地区GDP统一核算制度的原因、目标和方法,编制国家和地方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意义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意义、目前开展的工作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统计调查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常规性服务业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原因和主要内容,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的原因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建立全国月度劳动力调查制度的目的和主要内容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宪春
本文对近些年来中国政府统计重点领域的改革进行梳理,阐述建立地区GDP统一核算制度的原因、目标和方法,编制国家和地方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意义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意义、目前开展的工作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统计调查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常规性服务业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原因和主要内容,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的原因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建立全国月度劳动力调查制度的目的和主要内容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欣
在有限政府之下,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政府职能相对于社会、市场的定位。政府、社会、市场三者在公共任务体系中的地位各不相同,应根据三者各自不同的特点,遵循"功能匹配"的基本原则,构建政府职能转移的概括性框架:政府的合法性与可问责性使其适合承担强制性职能,这类职能只能限于政府亲自履行。而服务性的职能,政府可通过合同的方式委托给社会,也可委托给市场主体。不同的是,委托给社会的职能往往包括金钱以外的更重要的价值指标,如同情心;而委托给市场的职能有清楚的金钱指标。对于社会可以自治的职能和竞争性私人产品的提供,政府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放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开银 胡志勇
现有国内研究政府会计路径的文献大都采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笔者选用政府会计权变模型分析中国政府会计演化路径与法治性问题,将新中国政府会计演化分为"簿记式会计"、"预算会计"、"预算会计"修订、"政府会计"四个阶段,分析中国政府会计演化路径一直以来的"弱法治性"原因,解析法治对政府会计演化路径的影响,提出关于提高中国政府会计演化路径法治性的建议。
关键词:
政府会计 演化路径 法治性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志红
政府职责体系建设从"同构"向"重构"的路径转换,是中国改革实践行至当前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政府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职责同构"具有提高政策执行效率,稳定统治秩序,体现政府政治弹性等体制机制优势。当前政府职责体系构建意在"重构",以夯实党内归口管理强化政府责任落实,以"放管服"改革厘清政府职责边界,以数字政府建设优化改革路径等。从改革实践来看,以财政体制改革为核心的中央事权正逐步形成,属地"以责履职"得到强化,中小城市成为职责体系改革的"夹心层",基层治理的"异构"特征开始显现。总体上讲,当前政府职责体系建设的任务仍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需更多关注政府职责体系与权责清单制度的关系,城市化进程中政府的特殊性职责,职责体系构建的整体性、有机性及建设路径整合等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黎元生 胡熠
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生态服务机制,是加快我国政府生态管理职能转变、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建设、进而提升生态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政府购买生态服务呈现出购买主体碎片化、购买对象内部化、购买形式随意化和绩效评估形式化等特征。为此,要进一步明晰生态服务购买清单、培育生态服务交易市场体系、探索适合国情的生态服务购买方式、加强生态服务购买的绩效评估等。
关键词:
生态服务 公私伙伴供给 政府购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