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6)
- 2023(11973)
- 2022(9957)
- 2021(9412)
- 2020(7719)
- 2019(17944)
- 2018(17559)
- 2017(33085)
- 2016(18097)
- 2015(19872)
- 2014(19395)
- 2013(18966)
- 2012(17535)
- 2011(16015)
- 2010(15900)
- 2009(14822)
- 2008(14855)
- 2007(12725)
- 2006(11524)
- 2005(10241)
- 学科
- 济(71607)
- 经济(71507)
- 管理(51810)
- 业(48550)
- 企(38699)
- 企业(38699)
- 方法(30418)
- 数学(27663)
- 数学方法(27377)
- 中国(23573)
- 财(21843)
- 农(21093)
- 贸(17692)
- 贸易(17686)
- 制(17525)
- 易(17356)
- 业经(15234)
- 学(13555)
- 农业(13522)
- 银(13200)
- 银行(13166)
- 行(12671)
- 策(12420)
- 体(12057)
- 融(12011)
- 金融(12011)
- 务(12006)
- 财务(11987)
- 财务管理(11963)
- 地方(11248)
- 机构
- 大学(252187)
- 学院(250803)
- 济(114805)
- 经济(112883)
- 管理(94826)
- 研究(94371)
- 理学(81750)
- 理学院(80860)
- 管理学(79568)
- 管理学院(79108)
- 中国(73343)
- 科学(54841)
- 财(54036)
- 京(53531)
- 所(47933)
- 农(46056)
- 研究所(43602)
- 财经(41750)
- 中心(41367)
- 经(38351)
- 业大(37274)
- 江(36449)
- 经济学(36366)
- 农业(36071)
- 北京(34574)
- 院(33894)
- 经济学院(32772)
- 范(31767)
- 师范(31410)
- 财经大学(31087)
- 基金
- 项目(167087)
- 科学(132491)
- 基金(124862)
- 研究(119297)
- 家(111269)
- 国家(110387)
- 科学基金(93376)
- 社会(79228)
- 社会科(75320)
- 社会科学(75305)
- 基金项目(64493)
- 省(61096)
- 自然(60243)
- 自然科(58886)
- 自然科学(58867)
- 自然科学基金(57897)
- 教育(54601)
- 划(53475)
- 资助(51909)
- 编号(45174)
- 部(38944)
- 重点(38170)
- 成果(37100)
- 发(36051)
- 创(34524)
- 国家社会(34346)
- 教育部(33382)
- 创新(32454)
- 中国(32285)
- 课题(32231)
共检索到384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鸿敏 刘求实
通过对建国后我国高校地区分布格局形成和变迁的定量分析发现,50多年来高校地区间分布差异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目前非均衡程度仍然很高。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在实行新生来源计划制度的情况下,高校地区分布的不均衡是造成地区间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潜在影响。
关键词:
高校分布 地区差异 高等教育机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祥晶
2005年中国在业人口总体、第一、三产业人口分布相对不均衡,第二产业人口分布较不均衡。1982—2005年集中指数变动表明,在业人口总体和第一、三产业人口保持相对不均衡的分布格局,第二产业人口分布由相对不均衡跃升为较不均衡。相对于1982年,在业人口总体和第一产业人口分布的非均衡性下降,第二、三产业人口分布的非均衡性提升。2000年资源因素、经济因素和综合因素的在业人口分布的相对偏差度在1%以下,东、中、西部各种因素的偏差系数在9%以下,南、北方各种因素的偏差系数在4%以下,表明中国在业人口非均衡分布具有内在合理性;资源因素和经济因素对中国在业人口非均衡分布影响的贡献度为65对35。
关键词:
在业人口 非均衡分布 合理性评价 贡献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华军 张权 杨骞
本文利用中国大陆的分省数据,采用高校数、学生数、教育经费投入、师生比、生均经费等五种指标对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的非均衡与极化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GIS表明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2)基尼系数测算及分解结果表明,以总量指标衡量的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地区差距要远远高于相对指标衡量的地区差距;地区间差距是造成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3)极化测度表明,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极化程度呈明显上升趋势。
关键词:
高等教育资源 空间分布 非均衡 极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华军 何礼伟 杨骞
基于1989~2011年30个省份的数据,以老年人口比重和老少比两种指标,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非均衡及分布动态演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利用GIS绘制的老年人口比重和老少比的分布图直观地展示出中国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具体表现为中、西部地区老龄化程度低而东部地区老龄化程度高的梯度分布态势。第二,基尼系数测算及其分解结果表明,中国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差距呈波动趋势,地区间差距是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超变密度对我国老龄人口分布总体差距的影响也不断增强;第三,Kernel密度估计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地区差距亦呈现持续扩大趋势,并出现一定的两极分化现象。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继勇 彭巍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地区非均衡增长现象由来已久。已有的研究表明,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区域的地理位置、投资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文章在企业学习能力与区域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知识溢出与FDI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知识溢出的学习能力及区域创新能力是影响FDI地区分布非均衡增长的重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西部地区应着力提高自身经济水平与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区域间溢出效应等政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继勇 雷欣
本文根据不同地区知识溢出效应的差异实证分析了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与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存量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要改变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地区非均衡分布的现状,必须深入研究知识溢出对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通过促进各地区间的知识溢出和提高各地区的知识溢出吸收能力,逐步实现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地区均衡分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瑞君 朱宝树
"胡焕庸线"是中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基线。文章基于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和相关统计数据,通过对"胡焕庸线"两侧,以及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人口迁移和分布变动的分析比较,发现改革开放以来"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比例基本稳定,但人口非均衡分布变化呈现新特点:(1)人口迁移的主流向,按东、中、西部区分,表现为由中西部向东部"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趋势,而按"胡焕庸线"两侧东、西半壁区分,却表现为"涓涓细水向西流"。(2)近年来中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沿海地区持续高强度集聚的趋势有所转变,"胡焕庸线"两侧的"中间地带"(中部和西南部)成为中国人口净迁出不对称的"分水岭"。(3)中西南部的人口"空心化"受制于东部的空间极化效应,"胡焕庸线"的稳定对中国人口的均衡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差异化充分反映了中国人口分布均衡与非均衡的矛盾统一,人口均衡分布的要义在于"均而不衡,衡而不均",因此,要实施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区域和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均衡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建德
文章认为,制约我国渐进式改革的首要问题是失业,这一问题处理不好,有可能使渐进式改革被迫中断,并转向激进式改革。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局面,必须在整个改革时期内合理分配改革成本和改革收益,分解代价最高的出台措施的成本,力求实现改革中的边际成本下降和边际收益递增。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江钰媛 孙绍荣
人才分布不均是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本文以博弈均衡理论为基础,考察了人才对于工作区域的选择规律,发现当前人才分布不合理的实质是博弈混合均衡,而这种均衡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文章探讨了导致这种混合均衡的原因,提出改变这种混合均衡为合理的分离均衡,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社会公平水平。文章进一步研究了人才分布实现分离均衡的参数条件,提出了改变这些参数以促进分离均衡实现的可操作建议。
关键词:
人才 博弈 混合均衡 分离均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慈向阳
本文从制度均衡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的电价改革,为中国的电价改革提供新的思路。研究认为:经过长期的制度变迁,当前中国的电价制度处于非均衡状态,电价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进一步的制度变迁,即电价制度从非均衡走向均衡。
关键词:
电价改革 制度 非均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钟昌标 胡亮
一、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特征分析 中国市场取向的金融制度变迁,是从打破“大一统”的金融垄断体系,引入竞争机制开始的。其路径大致可描述为:突破银行业务禁区→恢复和分设国家专业银行→建立中央银行→开放金融市场→专业银行企业化→调整和集中→专业银行商业化→建立间接金融调控体系→强化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其制度变迁过程与众不同,可以归纳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琪 易先桥 张丽娟
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分布从东部到中西部,渐次减少,呈现非均衡分布的特征。形成非均衡分布的主要因素有:政策法规、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和市场因素。研究我国跨国公司分布情况的成因,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中西部地区应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软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从而吸引跨国公司的进驻,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分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范文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区域之间发展水平呈现明显异质性。本文基于我国2010-2017年面板数据探究电子商务的空间非均衡及分布动态演进,结果表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但是省际之间呈现较大差异,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由东向西逐步递减,南北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呈现较大差异,南部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明显优于北部地区,南部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多位于较高的前两档,而北部地区多为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后三档,整体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呈现不均衡上升态势;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对外贸易水平、城镇化水平、人口总量与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之间为显著正相关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小高 余骥超
指数分布的数据特征存在广泛,在风险预警中,正负样本是非均衡的,传统的算法不能满足该类数据特征选择的效率和准确率。为了提高指数分布的非均衡数据特征选择的效率和准确率,文章首先改进了SMOTE,消除过拟合问题,其次采用皮尔逊相关性,计算特征的相关度,选出最优特征子集,最后给出了具体算法。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提高指数分布的非均衡数据特征选择的效率和准确率,增强了预警模型的性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