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98)
- 2023(15135)
- 2022(13133)
- 2021(12709)
- 2020(10492)
- 2019(24522)
- 2018(24417)
- 2017(46560)
- 2016(25503)
- 2015(28545)
- 2014(28682)
- 2013(28077)
- 2012(25897)
- 2011(23574)
- 2010(23514)
- 2009(21523)
- 2008(21154)
- 2007(18179)
- 2006(16188)
- 2005(14559)
- 学科
- 济(99513)
- 经济(99390)
- 管理(70981)
- 业(66835)
- 企(55169)
- 企业(55169)
- 方法(44262)
- 数学(38785)
- 数学方法(38315)
- 中国(29889)
- 农(27163)
- 财(26474)
- 制(21865)
- 业经(21635)
- 学(21369)
- 贸(20545)
- 贸易(20537)
- 易(20070)
- 地方(18726)
- 农业(17566)
- 银(17357)
- 银行(17319)
- 行(16654)
- 融(16241)
- 金融(16240)
- 理论(16041)
- 策(15854)
- 和(15612)
- 务(15309)
- 财务(15242)
- 机构
- 大学(358073)
- 学院(354341)
- 济(148540)
- 经济(145499)
- 管理(139075)
- 研究(127180)
- 理学(119853)
- 理学院(118505)
- 管理学(116620)
- 管理学院(115959)
- 中国(95684)
- 京(77140)
- 科学(76287)
- 财(69400)
- 所(63981)
- 研究所(58309)
- 中心(56127)
- 农(56088)
- 财经(54626)
- 江(51170)
- 业大(50468)
- 经(49983)
- 北京(49681)
- 范(47914)
- 师范(47517)
- 院(46094)
- 经济学(45097)
- 农业(43738)
- 州(41055)
- 财经大学(40778)
- 基金
- 项目(239499)
- 科学(188819)
- 研究(177359)
- 基金(174906)
- 家(152540)
- 国家(151304)
- 科学基金(129248)
- 社会(111909)
- 社会科(106050)
- 社会科学(106023)
- 基金项目(91631)
- 省(90143)
- 自然(83245)
- 教育(81624)
- 自然科(81304)
- 自然科学(81285)
- 自然科学基金(79845)
- 划(77269)
- 资助(72884)
- 编号(71662)
- 成果(59934)
- 部(54389)
- 重点(53544)
- 发(51069)
- 课题(50002)
- 创(49326)
- 教育部(46841)
- 国家社会(46451)
- 创新(46057)
- 科研(45509)
- 期刊
- 济(162304)
- 经济(162304)
- 研究(112749)
- 中国(70373)
- 学报(54844)
- 管理(51769)
- 科学(51442)
- 农(51096)
- 财(50936)
- 教育(44027)
- 大学(41761)
- 学学(38924)
- 农业(35451)
- 融(34533)
- 金融(34533)
- 技术(29583)
- 经济研究(26982)
- 财经(26871)
- 业经(24802)
- 经(23048)
- 问题(21037)
- 业(18732)
- 贸(18418)
- 图书(18246)
- 理论(17232)
- 技术经济(16645)
- 世界(16377)
- 科技(16335)
- 国际(16235)
- 现代(15805)
共检索到532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太明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执行以后,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实质性提高。本文对Lucas模型进行扩展得到使用居民福利变动来量化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模型,并基于中国1952—2007年的居民消费数据从波动和增长福利效应的视角分阶段定量研究改革开放政策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从波动的福利效应视角来看,改革开放后第一阶段居民福利下降,第二阶段居民福利提高,总体而言居民福利收益相当于永久地每年给每一个居民21元;从增长的福利效应视角来看,第一阶段居民福利提高,第二阶段居民福利也提高,总体而言居民福利收益相当于永久地每年给每一个居民1503元。因此,无论是从波动还是从增长的福利效应视角来看,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都是非常有效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是继续有效提高居民福利水平的重要政策。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政策有效性 福利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佩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杰 王立勇
宏观调控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运行机制的重要主成部分,其主要调控目标在于熨平经济周期波动,并将通货膨胀率稳定在目标范围之内。客观评价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有助于政府反思调控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不恰当行为,不断改进宏观调控水平,更好地实现调控目标,这对于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宏观调控目标实现的角度,基于宏观调控损失函数建立了一个新的理论模型,并使用可变参数模型对"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中强调的经济增长和稳定物价两大目标之间的替代关系进行动态估计,从而定量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婧 范国睿
借助国家角色观念理论,分析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对外开放政策的变迁,进而展望其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国家角色观念变迁是教育对外开放政策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角色观念呈现突变式与渐进式两种变化模式,历经了内部发展者、崛起者和引领者三个阶段。相应地,教育对外开放政策则采取了"引进来","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三大战略,实现了历史的重大超越。在引领者角色观念的统领下,未来的教育对外开放政策将以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着力点,迈进深度影响世界教育体制的新时代。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谢海林 楼凤丹 邝健坤
开放经济条件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了复杂的影响。通过修正的Karras模型,运用中国1995年第二季度—2010年第三季度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开放度的提高将削弱我国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但2005年的汇率改革对产出的影响并不显著;货币政策对价格的影响将随着经济开放度的提高而加强,但汇率改革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的价格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万阿俊
2015年8月以来,人民币汇率一度大幅波动。基于这个特殊背景,该文深入探讨了央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汇率稳定的关系。研究表明:首先,人民币升值或贬值并非影响中国GDP增长的重要原因;其次,从月度数据层面看,我国央行对汇率干预无法改变人民币汇率的升(贬)值趋势,同时也无法明显降低汇率波动。历史经验说明,央行的货币政策可以短期干预汇率异动;但总体上,汇率不应成为央行货币政策之"锚",单纯以稳定汇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得不偿失。该文建议:我国央行应当尽量减少对汇率的干预,大力推动汇率市场化机制的形成。
关键词:
货币政策目标 汇率干预 中国央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明皓
在Hau(2000)模型中引入工资交错调整和交易成本假设,以此构建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基础模型,并通过一般均衡分析后发现,经济开放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价格稳定和产出增长都会产生影响。贸易开放程度和金融开放程度的加深,将增强货币供给对短期汇率调整的影响;而经济开放度的加深,虽然在短期内会削弱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将会对产出调整起积极作用。同时,运用校准法模拟分析后发现,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度的提高,货币政策调节短期消费和产出的能力将会下降,特别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更多地表现在汇率波动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罗金泉,白华英,杨亚妮
环境政策是协调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手段,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延伸和实现其目标的重要调控手段。本文在回顾80年代以来我国环境政策演进的基础上,发现环境政策体系是否完善对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有重要的影响。我们指出,为建立适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政策体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正确把握环境政策全息性的理论支撑;采用战略、政策、法规三位一体化的双向调控模式;遵循设计环境政策体系过程中的三大原则;借助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做出理性、非理性以及综合性的决策。
关键词:
环境政策 可持续发展 政策体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魏 马克星 刘红梅
研究目的:梳理中国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演化过程和各阶段主要特点,分析政策有待改进的方面和改革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规范分析法,根据对国务院、国土资源部等工业用地节约集约相关政策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将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演化过程归纳为4个阶段,并总结现阶段中国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的不足。研究结果: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可分为4个阶段,总体上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管理政策不断完善;在政策不断完善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应加强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创新,探索和深化节约集约利用精细化、差别化管理,并将节约集约利用政策纳入法律体系。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工业用地 节约集约利用 政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纪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民流动就业由少到多,已经成为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农民工政策是国家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策影响的评估不仅看政策的制定,还要看政策的实施效果,社会政策的实施质量与社会管理体制、适用政策的群体和政策执行的环境紧密相关。本文从农民工政策环境的变迁、政策调整及实施中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晔 胡晓红
目前世界上第七航权的开放限于货物运输领域,各国、各区域视自身情况选择双边、区域及多边航权开放模式。中国在海南省的第七航权试点开放工作以具体可行且有一定灵活性的《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开放第七航权实施方案》为指导,能够切实带动海南的经济增长,以航空运输发展驱动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是第七航权开放同时也面临着航权开放模式的选择、地区开放顺利走向全国推广,以及在维持自由竞争下进行市场监管等挑战。我国应在第七航权单边开放的新模式下结合双边和多边模式缔结开放和合作协定,坚持渐进式改革方法和中央政府在全国"试点—推广"过程的主导地位,拉动市场需求和降低交易成本,在市场化竞争中由政府引导航空运输业发展。
关键词:
第七航权 单边模式 实施方案 挑战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愿富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对日本对华经济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是日本调整对华经济政策的依据,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阶段性升级,日本对华经济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其次,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是日本对华经济政策的纠错器,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在消解日本国内外各种消极经济因素的干扰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从而保证了中日经济关系的顺利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文勇
高质量“走出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中国对外投资政策基调经历了由“严格审批”“放松规制”再到“主动作为”的演化;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为特征的中国对外投资政策体系日趋走向成熟。从国内国际环境视角分析,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是中国对外投资政策的历史与现实经验。基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与社会发展基本矛盾关系变化的视角,分析中国对外投资政策的形成逻辑,可以发现:促进工业化发展与释放工业化产能是中国对外投资政策的内在宗旨之一,对外投资政策是国内市场化制度改革的线索之一,对外投资政策正成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阶段,中国对外投资政策特征为目标价值的多元化、体系功能的“综合优势”以及原则理念的“两个结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永凯
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科技政策演变的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①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相互作用是贯穿科技政策的主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基础研究、重视产学研合作是科技政策长期关注的重点;②科技政策出现由"科技政策的单项指令"向"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配套发展"的演变趋势;③科技政策逐步由"忽视发挥市场机制"向"注重发挥市场机制"转变;④科技政策战略导向从引进、消化吸收的模仿创新逐渐过渡到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科技政策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关键词:
科技政策 创新 演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