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16)
2023(18807)
2022(15880)
2021(15071)
2020(12838)
2019(29735)
2018(29448)
2017(56056)
2016(30535)
2015(34845)
2014(34810)
2013(34189)
2012(31744)
2011(28547)
2010(28999)
2009(27121)
2008(26971)
2007(23687)
2006(20991)
2005(18919)
作者
(85555)
(71534)
(71404)
(68148)
(45889)
(34196)
(32673)
(27761)
(27200)
(25762)
(24383)
(24018)
(22926)
(22766)
(22516)
(22298)
(21132)
(21006)
(20617)
(20590)
(17957)
(17587)
(17453)
(16397)
(16186)
(16123)
(15757)
(15507)
(14508)
(14092)
学科
(139699)
经济(139561)
管理(89526)
(83618)
(69581)
企业(69581)
方法(60453)
数学(54002)
数学方法(53212)
(41198)
中国(37617)
(34414)
地方(28575)
业经(27904)
(27587)
(25335)
贸易(25323)
(24904)
(24615)
(22477)
财务(22401)
财务管理(22333)
农业(22169)
(21321)
银行(21290)
企业财务(21195)
理论(20711)
(20558)
金融(20555)
(20294)
机构
学院(433735)
大学(433588)
(191011)
经济(187304)
管理(167364)
研究(148773)
理学(143566)
理学院(142059)
管理学(139514)
管理学院(138710)
中国(115408)
(93219)
(90643)
科学(86190)
(74639)
财经(70868)
中心(67988)
研究所(66967)
(65771)
(65719)
(64316)
经济学(59538)
业大(58570)
北京(57867)
(55647)
师范(55122)
经济学院(53362)
(53167)
财经大学(52175)
农业(51234)
基金
项目(279777)
科学(221882)
研究(207025)
基金(204591)
(176701)
国家(175272)
科学基金(151452)
社会(132533)
社会科(125788)
社会科学(125755)
(107748)
基金项目(106108)
教育(97372)
自然(96583)
自然科(94423)
自然科学(94400)
自然科学基金(92753)
(90939)
资助(86238)
编号(83845)
成果(69491)
(63528)
重点(63029)
(60166)
课题(58723)
(58039)
教育部(55359)
国家社会(55287)
创新(54301)
大学(53690)
期刊
(213241)
经济(213241)
研究(134923)
中国(89887)
(75776)
管理(63546)
学报(60698)
(58712)
科学(58057)
教育(48916)
大学(47436)
学学(44467)
(43471)
金融(43471)
技术(40976)
农业(39454)
财经(36347)
经济研究(36055)
业经(31803)
(31289)
问题(27287)
统计(24584)
(24250)
技术经济(23137)
(21911)
(21833)
国际(20992)
世界(20870)
决策(19991)
理论(19650)
共检索到665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永友  
文章通过借助传统IS-LM模型和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平滑经济波动的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1)财政政策对经济波动的整体平滑能力较低,平均只有6.35%,财政政策的平滑能力在经济波动的不同状态之间存在明显差异;(2)财政政策工具之间的平滑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财政购买性支出能平滑掉经济初始冲击的11.48%,而财政转移性支出和收入政策整体上反而使经济波动上升近3%;(3)内生性检验表明,中国只有相机性支出政策与经济波动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不仅如此,相机性支出政策的内外时滞都较短。文章结论的政策含义是,提高中国财政政策稳定效果的关键在于提高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与相互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百毅  
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20年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将经济发展分为5个周期,并且就每个周期特点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同时深入分析了导致经济波动的原因。最后指出,中国这样一个转型社会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存在着自我膨胀的特点,宏观调控实际上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控制,中国经济波动是投资和消费需求与国家宏观调控相互作用的结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宝贵  刘东  
严格的数理分析表明:LM曲线余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效应越小;IS曲线的斜率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却未必能得出正确的判断。分析财政政策效应的正确方法是,直接采用分析影响政策效应的各参数的方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梁勤星  罗希  
统一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在不同地区有不同效果。本文运用IS-LM模型检验2003~2005三年紧货币松财政和2006上半年以来紧货币紧财政政策组合对各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就业状况的影响,以期找出不同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与地区差异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增进货币政策效应的工作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冯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分析冯煜一、经济波动的基本态势描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总量上增长很快。按现价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588.1亿元增加到1995年57733.0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5%,比改革开放前1953~1978年平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吉  范从来  
运用传统凯恩斯主义的IS-LM-PC理论模型,用SVAR方法研究了中国经济波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总供给冲击和总需求冲击对实际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方向符合IS-LM-PC模型的理论预测;实际产出主要受总需求冲击的影响,而通货膨胀受总供给冲击的影响较大;货币冲击通过影响实际利率影响实际产出,但货币冲击对实际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不如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击那么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龙  贾明德  
通过构建财政政策效应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政策的总效果即对GDP的增长率贡献约为12.23%。其中,主动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大;而主动效果中,政府购买支出效果远大于税收的效果,说明了政府财政支出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自动效果中,税收的效果大于政府购买支出的效果,说明我国的税收对经济的稳定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薛立国  杜亚斌  张润驰  徐源浩  
本文将金融加速器机制嵌入财政DSGE模型,旨在分析当忽视金融加速器时,研究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并进一步探讨了财政政策对资本市场的乘数效应。研究发现,缺乏对金融加速器的考虑,会错估财政政策对经济造成的波动。一方面,会低估劳动收入税、资本收入税以及消费税对经济造成的波动;另一方面,会高估政府支出对经济造成的波动。进一步的乘数效应分析表明,政府支出的乘数效应最大,资本收入税次之,且乘数效应随着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加强而增大,但增量不明显;另外,政府支出对资产净值具有"挤出效应"。这意味着政府在制定财政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资本市场的金融加速器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勇  纪尧  
本文定量测度了中国财政政策波动性,构建了开放条件下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中国财政政策波动性的宏观影响与微观机理,并从降低财政政策波动性的负面影响视角考察财政规则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财政政策存在较大波动性;财政政策波动性冲击通过预期渠道导致总产出、消费、投资、出口和劳动雇佣等下滑及价格上涨;封闭条件会低估财政政策波动性的负面影响,开放条件下财政政策波动性的负面影响更大;金融摩擦会降低财政政策波动性冲击的影响;在不同的财政规则下,财政政策波动性对总产出、投资和私人消费均产生负效应。不同财政规则下的财政政策波动性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从总产出和私人消费角度看,在基准财政规则下,财政波动性的负效应最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帅  温铁军  
中国在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原始积累之后,进入了以国内资源资本化为实质的产业资本扩张阶段。在这30年中,出现了3次周期性宏观经济波动,并相应地发生了财税体制的3次重大变迁及土地的3次大规模征占。本文以土地资源资本化的机制、主体及增量收益分配状况的变化为线索,分析了三者的相关关系;描述了产业资本及金融资本在这个资本化过程中形成并高速扩张的趋势;并考察了这个过程中的增值收益分配及成本分摊状况。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众  宋燕萍  
在现代经济周期理论中,投资波动被认为是导致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对我国经济周期进行划分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乘数-加速数"模型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敛散性进行定量分析,并得出结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文  曹建海  程灵沛  
文章选用我国1978年-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利用H-P滤波估计我国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通过建立VAR模型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我国经济波动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经济波动和财政政策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财政收入政策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因果关系具有不对称性,且财政政策,尤其是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反应并不敏感。因此,需要改变财政支出的刚性特征,同时调整财政收入结构,以增强财政政策平稳经济波动的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蒋伏心  林江  
本文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分权和锦标赛式的官员晋升机制并存的制度背景出发,提出了一个解释这一时期宏观经济所表现出的较显著的阶段性差异的分析框架。作为验证,本文利用1978-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政治经济周期的存在状况、政治周期的财政扩张效应以及财政政策的顺周期性这三个基本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较好地支持了上述假设。结合对改革开放以来财政体制改革的分析,本文认为,1994年推行的分税制收紧地方财政的政策是改变原有财政顺周期性特征并实现宏观经济波动趋于平滑的重要原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卢学英  白文周  
市场信心变化是否会造成经济波动,如何选择财政调控策略稳定市场信心进而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文章利用矢量自回归模型和季度数据,在控制相关变量基础上对此进行的研究表明,市场信心变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滞后影响非常显著,其中企业信心变化与消费者信心变化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的时间路径存在明显差异,虽自1999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对提振市场信心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作用效果在不同政策工具之间差异明显。紧缩性财政收入政策虽对市场信心具有反向抑制效应,但并不显著,扩张性支出政策虽在经济低迷时期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但成效在不同支出项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永友  
通过对我国经济与财政政策波动的有效度量,文章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线性回归模型对两者关联性进行的研究表明:经济与财政政策波动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互扰性;经济波动引致的财政收支波动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并成为我国自1994年财政赤字产生的主要原因;经济波动与财政政策波动之间存在不完全的双向因果关系,其中,经济波动引致的财政收支变化对经济波动的反向调节力度较小,并具有明显的时滞,而相机抉择机制引致的财政收支外生变化对经济的反向调节虽然时滞较短,但工具之间存在明显的协调失灵;财政政策波动对经济波动的作用效果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扩张性政策较紧缩性政策好,相机抉择机制较自动稳定机制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