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17)
- 2023(7610)
- 2022(6511)
- 2021(6401)
- 2020(5326)
- 2019(12489)
- 2018(12719)
- 2017(22676)
- 2016(12570)
- 2015(14404)
- 2014(14427)
- 2013(14002)
- 2012(13016)
- 2011(12093)
- 2010(12256)
- 2009(11386)
- 2008(11471)
- 2007(10179)
- 2006(9400)
- 2005(8949)
- 学科
- 济(50453)
- 经济(50371)
- 管理(31420)
- 业(28081)
- 企(21550)
- 企业(21550)
- 中国(20822)
- 方法(18261)
- 数学(15899)
- 数学方法(15740)
- 制(15190)
- 农(15066)
- 财(13386)
- 贸(12133)
- 贸易(12121)
- 易(11902)
- 银(10875)
- 银行(10867)
- 业经(10630)
- 行(10522)
- 体(10262)
- 农业(9731)
- 融(9401)
- 金融(9398)
- 地方(9259)
- 学(9023)
- 教育(8767)
- 体制(8558)
- 理论(8183)
- 发(7476)
- 机构
- 大学(174287)
- 学院(170815)
- 济(79052)
- 经济(77550)
- 研究(66430)
- 管理(60119)
- 中国(54231)
- 理学(49398)
- 理学院(48786)
- 管理学(48176)
- 管理学院(47824)
- 财(39452)
- 京(38876)
- 科学(34937)
- 所(33334)
- 中心(30055)
- 财经(29558)
- 研究所(29423)
- 江(27942)
- 经(26955)
- 经济学(26289)
- 北京(25952)
- 范(25083)
- 师范(24908)
- 经济学院(23491)
- 院(23368)
- 农(23129)
- 州(21946)
- 财经大学(21779)
- 师范大学(20288)
- 基金
- 项目(101482)
- 研究(80820)
- 科学(80451)
- 基金(74371)
- 家(63974)
- 国家(63403)
- 科学基金(53606)
- 社会(52630)
- 社会科(49801)
- 社会科学(49793)
- 教育(38404)
- 基金项目(37605)
- 省(35777)
- 编号(33255)
- 资助(31055)
- 划(31046)
- 自然(30768)
- 自然科(30055)
- 自然科学(30048)
- 成果(29934)
- 自然科学基金(29557)
- 部(24527)
- 课题(23897)
- 中国(23219)
- 重点(23177)
- 国家社会(23046)
- 发(22163)
- 教育部(21856)
- 性(21746)
- 大学(20837)
共检索到292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桂新 徐丽
文章引入人口迁移重心的概念,并以此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区域模式及其变化。作者通过考察人口迁移重心与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位移的联动变化,发现相对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更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的省际人口迁移,对中国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认为,促进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仍然是未来中国实现人口与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郎晓波
改革开放以来以农民工流动为主的中国"乡—城"迁移一直持续至今,与之相对的是国内外学者对中国乡城移民及其城市融入问题的追踪研究。在社会空间和归属感两级框架主导下,学界就中国"乡—城"迁移模式及代际差异演变基本达成共识,即,模式上从"单枪匹马"转变为"链式迁移"、代际上从"返乡务农"进入到"留城发展"的新阶段。受制于迁移前群体特质和流入地城市特征的双重影响,学界集中从二元分割的宏观制度及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中观路径这两大方向提出完善策略。国内外相关成果为理解和化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乡—城"迁移及其城市融入
关键词:
“乡—城”迁移 城市融入 改革开放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桂新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的地域结构变得复杂。用传统的定性方法分析、把握比较困难。本文主要采用多变量分析的因子分析方法,对80年代后半期(1985~1990年)省际人口迁移的地域结构进行定量分析。首先,根据因子分析方法,分别从迁入地群和迁出地群出发,提取了省际人口迁移的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再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根据提取的迁入地域和迁出地域之间人口迁移的相似性,分别组合、划分成人口迁移圈,并确定出其迁移中心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梓桢
广东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在改革开放洪流汹涌澎湃、高潮迭起的背景下,人口迁移流动空前活跃,呈现出独有的态势;并且在人口迁移流动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理论上和实践上亟须回答的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忠东
文章基于1982~2015年人口普查和1%人口调查数据,计算了所有普查年5年跨县迁移量,从1982年到2010年再到2015年,人口总迁移量从2 863万升到1.46亿,再下降到1.32亿。其中,户籍迁入的永久迁移从2 420万下降到1 976万后,继续下降到1 432万;离开户籍县的临时迁移从443万增长到1.26亿,然后微降至1.18亿;临时性的务工迁移从不足200万增长到7 033万后,再下降至5 707万。文章发现,人口迁移已实现从计划性的永久迁移向市场性的临时迁移的转变,对市场转型、城镇化和工业化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人口迁移实现了从个人行为向家庭行为的转变。与2000年相比,2010年劳动力峰值受高校扩招影响,从5.9%上升到9.5%,已婚青壮年的迁移率比10年前大幅提高,并取代未婚青年人群成为迁移的主流。此外,由累积值计算的2010年儿童留守率高达62.8%,中青年妇女净留守率为21.7%,表明市场化后风险的提高迫使家庭居住分离以劳动力迁移的方式来分散风险。一旦克服风险约束后,回流增加较快。文章建议,政府在政策上营造宽松环境,以保障未来迁移向优质化、家庭化和长期稳定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人口迁移 经济转型 中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皓
本文利用1995年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在描述省际迁入或流入北京市的老年人口的人口学特征,并与北京市非迁移老年人口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应用Logistic回归,从家庭户层次对有老年人迁入的家庭户的部分特征对老年人迁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宝树
根据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求得各省省内城乡与省外城乡之间的各项人口净迁移流向和流量,据此将中国大陆各省的省际城乡人口迁移流态模式划分为若干类型。分析表明,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以由农村向市镇的迁移为主流,其流态模式形态各异、复杂多样;但从地域差异、影响因素和动态变化等方面看,皆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特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单干银
近年来我国人口的迁移趋势,一改过去由沿海向内地迁移的模式,而逆转为内地向沿海迁移。江苏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人多地少矛盾十分尖锐,80年代出生人口年均在110万以上,然而,省际间人口迁移不但没有减轻新增人口带来的压力,反而自1973年起,连续19年差进,累计净迁入115万人,相当于1954—1972年压缩江苏人口净迁出的84%。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桂新
距离是阻抗人口迁移的重要地理因素。一般地说,随着距离的增大,人口迁移量趋向减少。但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地域层次的人口迁移,由于所受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差异,距离因素影响的大小将有所不同。本文拟对上海省际人口迁移与距离影响的关系进行探讨。具体地说,即从迁入与迁出两个方面,分析距离因素对上海省际不同地域层次人口迁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抄军 罗能生
本文以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全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相关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中国2000年以来城市化及人口迁移的特征。从全国整体上看:2000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增长速度较快,但有减缓的趋势;新增城镇人口和农村—城镇净迁入人口规模仍然较大,但都趋于递减,且净迁入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率也在下降。从城市层面上看:城市规模越大,对迁移人口的吸引力、净迁移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就越大;东、西部城市的净迁入率、净迁入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率都大于中部城市。进一步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 城市化 人口迁移 人口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平忠 刘传江
人口迁移对地区差距影响的程度和趋势目前并没有一致的结论,学术界称之为"迁移谜题"。国内学者们大多数更倾向于认为人口迁移可以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并因此可以促进地区差距的进一步缩小,但是也有一部分学者不这样认为,单就劳动力投入要素来说,他们认为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将最终导致地区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而不是缩小。本文基于人口迁移提出了一个对人均产出进行剥离的分析框架,考察在去掉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前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人均产出及总产出的变化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内部差距以及三大地带间增长差距的变化。结论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显著地扩大了东部地区的内部差距、中部地区的...
关键词:
人口迁移 地区差距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望保 汪丽娜 陈忠暖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引发了大规模的省际人口迁移。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和2000年的10%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近10年来的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场及其空间差异。研究发现,近10年来省际人口迁移规模逐步增加,以从四川、湖南、江西、河南和安徽等重要辐散区向东南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等沿海发达地区迁移为主,且有增强的趋势。长三角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区域迁入规模增加,迁入总量接近广东省,而广东省的迁入规模在大规模增加的同时,向周边省区迁出的人口规模也在大规模增加。
关键词:
省际人口迁移 区域差异 演化趋势 中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平忠
在一个动态收敛框架下应用经典收敛理论分析了中国省际间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动态收敛的影响,通过横向对比发现:越是相对发达地区,其经济增长单纯受人口要素流动的影响越弱;越是相对落后地区,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也越大。其次,由于相同时期的人口迁移所引致的不同经济集团到达各自的稳态存在时间差,从而加剧了不同集团间的增长不均衡,并最终造成了中国经济增长总体差距的不断扩大。纵向的对比也发现,富裕地区的经济受人口迁移的影响不大,但是影响趋势却逐渐由促进收敛转向减缓收敛;中等发达地区的经济受人口迁移影响的趋势也是由促进收敛逐渐转移到减缓收敛甚至于增加发散,与富裕地区相比较,其影响的程度增强了;贫穷地区的经...
关键词:
人口迁移 经济增长 动态收敛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伯华,梁春龙
近年来,在死亡率、生育率均已显著下降的背景下,中国人口的迁移和流动问题正日益受到重视。1988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2‰人口生育、节育抽样调查。在该调查的住户调查表中,包括了一部分人口迁移流动的信息。本文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