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74)
2023(9358)
2022(7667)
2021(7359)
2020(5994)
2019(13774)
2018(13638)
2017(25147)
2016(13690)
2015(15745)
2014(15789)
2013(15612)
2012(15157)
2011(13732)
2010(14106)
2009(13430)
2008(13692)
2007(12071)
2006(11220)
2005(10518)
作者
(38501)
(32260)
(32240)
(31224)
(20971)
(15386)
(14623)
(12479)
(12326)
(11564)
(11319)
(10754)
(10716)
(10572)
(10449)
(9895)
(9647)
(9248)
(9008)
(8821)
(8492)
(7796)
(7739)
(7389)
(7381)
(7312)
(7005)
(6803)
(6554)
(6372)
学科
(79905)
经济(79825)
管理(40152)
(32003)
(26476)
(26468)
企业(26468)
方法(26363)
数学(23463)
数学方法(23265)
中国(22932)
地方(18859)
(17025)
(15401)
业经(13888)
(13871)
财政(13464)
(13226)
(12880)
贸易(12872)
地方经济(12667)
(12535)
(12230)
银行(12224)
(11998)
金融(11998)
(11768)
(11118)
财务(11105)
财务管理(11060)
机构
大学(204736)
学院(200940)
(101592)
经济(99910)
研究(79792)
管理(69299)
中国(63670)
理学(57819)
理学院(57129)
管理学(56335)
管理学院(55949)
(53820)
(44598)
科学(42783)
(40657)
财经(38430)
研究所(35941)
(34959)
经济学(34588)
中心(34151)
经济学院(30836)
(30414)
北京(29682)
财经大学(28086)
(27841)
(27665)
(26561)
师范(26376)
科学院(23556)
(23240)
基金
项目(118832)
科学(93838)
研究(90085)
基金(88443)
(76308)
国家(75702)
科学基金(63885)
社会(61267)
社会科(58139)
社会科学(58124)
基金项目(44701)
(41717)
教育(41055)
资助(37599)
自然(36723)
自然科(35873)
自然科学(35864)
(35506)
自然科学基金(35243)
编号(33953)
成果(30123)
(28685)
国家社会(27317)
重点(27071)
中国(26503)
(26490)
教育部(25365)
课题(24802)
(24475)
大学(23543)
期刊
(124016)
经济(124016)
研究(76265)
中国(47466)
(45626)
管理(28894)
学报(27982)
科学(26693)
(25584)
(23001)
金融(23001)
大学(22582)
教育(22136)
经济研究(22091)
财经(21969)
学学(21085)
(19209)
农业(16994)
技术(16907)
问题(16226)
(15412)
业经(14363)
世界(13981)
国际(13801)
技术经济(11615)
统计(10976)
经济问题(9922)
(9497)
会计(9492)
改革(9290)
共检索到340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江晓薇  
中国改革十七年宏观经济中的财政运行江晓薇我国“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提出振兴财政的任务。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作用,是保证今后十五年实现振兴财政的关键。解决如何提高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和发挥财政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江晓薇  
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财政政策江晓薇(财政部科研所)我国“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提出振兴财政的任务。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是保证今后15年实现振兴财政的关键。本文拟通过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财政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江  赵吉勇  
《管子》提出了“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的财政总原则和轻重论思想,主张国家运用商品市场方式以增加财政收入,减轻百姓负担,做到“见予之形,不见夺之理”,实现富国裕民,达到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强调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性,对于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许煜  张栋梁  尚长风  
本文首先指出国外关于财政分权对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在中国不适用,然后提出了中国的财政分权对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特有的作用机制,并且用协整检验方法实证的研究了1980-2005年间中国的财政分权对于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作用,得出财政分权改革以来中国式的财政分权在促进了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通货膨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夏杰长  李 朱  
中国经济2001年依然保持较劲的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消费和投资需求的拉动。在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强的情况下,2002年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放在扩大内需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但在新的形势下,需要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内容做出必要的调整,比如从过去的扩大支出为主转变到结构性减税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主。货币政策的重点是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人民币利率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夏杰长  李朱  
中国经济2001年依然保持较强劲的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消费和投资需求的拉动。在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强的情况下,2002年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放在扩大内需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但在新的形势下,需要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内容做出必要的调整,比如从过去的扩大支出为主转变到启动民间投资、实施结构性减税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主,进而放大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以提升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力。货币政策的重点是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并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军  
目前,鲜有文献讨论开放经济中的中国财政政策及其规则。文章通过构建开放经济的宏观财政DSGE模型,基于我国的宏观经济数据,研究了开放经济中的财政政策规则及其经济效应,比较了不同规则的结果。文章采取贝叶斯估计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后发现:在开放经济中,财政政策的即期"乘数效应"相对较小;"连续支出规则"与"盯住产出规则"具有相似的产出效应,在开放经济中可利用"盯住产出规则"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严格"债务约束的政策效应类似"宽松"债务约束的政策效应,为充分利用资源可采取后一政策规则。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坤  于树一  
2016年第三季度世界经济依旧低增长,通过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结构性改革进展的评估发现,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结构性改革乏力问题,这是世界经济未能摆脱低增长困境的主要原因。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初见成效,但也遭遇较大瓶颈。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能,需要在全面梳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含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找准"痛点"发力。"痛点"最终落在产业结构上,既要弥补服务业的先天不足,又要推动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在财政运行呈现若干结构性特征、财政资源相对不足的前提下,可着力打造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通过新动力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坤  于树一  
2016年第三季度世界经济依旧低增长,通过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结构性改革进展的评估发现,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结构性改革乏力问题,这是世界经济未能摆脱低增长困境的主要原因。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初见成效,但也遭遇较大瓶颈。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能,需要在全面梳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含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找准"痛点"发力。"痛点"最终落在产业结构上,既要弥补服务业的先天不足,又要推动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在财政运行呈现若干结构性特征、财政资源相对不足的前提下,可着力打造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席克正   丛树海  
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国家的两大基本政策,成为国家干预宏观经济、协调社会总供需平衡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在我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简政放权、政企分开,国家对经济的行政干预将不断减少,逐步代之以宏观间接调控。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势将成为我国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仅就宏观财政政策与宏观货币政策的运用,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选择,进行初步的探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张鹏  
2013年,世界经济步入"拐点"。传统因素和新经济因素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叠加,矛盾也变得突出和尖锐。从世界经济的特征来看,总体上表现为两个"全面":一是美国经济进入全面复苏轨道,经济开启新周期繁荣阶段的特征明显;二是中国经济逐步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期,需着力应对经济转型期、改革攻坚期、增长换档期叠加的挑战。我国财政形势保持稳定,局部风险得到控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指导下,新积极财政政策的布局基本完成,据此设计了"财政十二条"政策方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张鹏  
2012年是世界经济形势极为复杂的一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过后的深度转型期,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纷纷启动了宽松货币政策,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扰动,也给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稳定带来了冲击和影响。我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是结构性矛盾的凸显期,切实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是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的重要抓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张鹏  
2015年第四季度既是中国经济冲刺"十二五"收官的关键时期,也是面向"十三五"的重要准备期和过渡期,在经济运行、宏观政策、体制改革方面表现出一系列的新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蓄势待发。而同在这个时期,美国启动了加息进程,经济政策整体回归常态化,并为其新供给体系的建立和国际分工体系的完善创造了重要条件。当前,世界经济运行态势分化,表现不一,但国际产能合作、资产风险管理和质量效益导向,是各国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和挑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课题组  
宏观财政政策是一种公共物品 ,其有效性的标准是 ,在实现政府利益的同时 ,能够增进社会的福利。面临通货紧缩 ,政府将继续实施以财政政策为主导的扩张性宏观政策 ,在财政支出空间有限的情况下 ,就要选择能够作大投资乘数 ,提高市场效率的措施 ;同时要考虑调整税制结构 ,改变对投资征高税的税制 ,逐步变生产型增值税为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 ,并通过把内资企业税负降至外资企业的水平 ,一方面提高企业的利润预期 ,另一方面 ,消除税负不公 ,提高社会经济效率和减少资本外流 ;在运用国债政策时 ,既要重视国债的发行和使用 ,更要重视国债的交易和流通 ,推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发育和功能的发挥以及促进公用事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卢中原  
财政政策不仅是短期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促进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不仅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直接服务,也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重要支撑。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