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81)
2023(10169)
2022(8106)
2021(7609)
2020(6178)
2019(14296)
2018(14380)
2017(26471)
2016(14695)
2015(16543)
2014(16478)
2013(15875)
2012(14562)
2011(13422)
2010(13664)
2009(12746)
2008(12803)
2007(11326)
2006(10570)
2005(10094)
作者
(39939)
(33310)
(33177)
(32001)
(21600)
(15796)
(15192)
(12812)
(12784)
(11836)
(11585)
(11147)
(10880)
(10840)
(10672)
(10470)
(9969)
(9672)
(9608)
(9388)
(8629)
(8089)
(8067)
(7630)
(7550)
(7526)
(7453)
(7274)
(6693)
(6676)
学科
(64901)
经济(64820)
管理(38345)
(35470)
(28545)
企业(28545)
中国(25440)
方法(21546)
数学(18591)
数学方法(18420)
(17736)
(16356)
业经(15084)
地方(14383)
(13900)
(13187)
贸易(13175)
(12875)
(11904)
银行(11898)
(11838)
(11535)
农业(11260)
(11100)
(10584)
(10434)
金融(10434)
体制(9559)
(9462)
环境(9245)
机构
大学(205611)
学院(202908)
(92804)
经济(90929)
研究(79778)
管理(73370)
中国(62709)
理学(61265)
理学院(60468)
管理学(59637)
管理学院(59204)
(46076)
科学(44195)
(43358)
(39424)
研究所(35396)
中心(34974)
财经(33161)
(31926)
(30287)
北京(30115)
经济学(30036)
(29815)
(29559)
师范(29348)
(28806)
经济学院(26821)
(25227)
财经大学(24476)
业大(24130)
基金
项目(127195)
科学(101887)
研究(96432)
基金(94504)
(81998)
国家(81352)
科学基金(69590)
社会(64403)
社会科(61182)
社会科学(61169)
基金项目(48495)
(45719)
教育(44348)
自然(41686)
自然科(40786)
自然科学(40778)
自然科学基金(40082)
(39908)
资助(38190)
编号(37816)
成果(32526)
(29567)
重点(29195)
(28722)
国家社会(28179)
课题(27760)
中国(26750)
教育部(25916)
(25673)
(24777)
期刊
(109757)
经济(109757)
研究(73686)
中国(47921)
(32421)
管理(30201)
(28515)
科学(27826)
教育(27569)
学报(27014)
(23646)
金融(23646)
大学(21421)
学学(19373)
农业(18860)
经济研究(18451)
财经(17343)
技术(16762)
问题(16252)
业经(15870)
(15226)
(14045)
国际(12786)
世界(12651)
(11083)
图书(10657)
现代(10269)
(10012)
(9660)
论坛(9660)
共检索到333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高云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主要以"小城镇战略"为主,直到"十一五"时期,相应的城市化战略才开始凸显大城市的作用并积极倡导城市群的建设。无疑,现阶段的实际国情要求我国必须选择集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同时,应重视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在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当然,制度创新是城市化战略得以实施的关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翠玲  王建红  
在我国城市化问题研究中长期存在着一些论争,这些论争主要是基于研究者的不同立场和研究视角而导致的。这些论争所以存在,在于其未充分考虑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和历史性。基于此,应制定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市、不同类型乡镇和农村基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洪平  
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全域城市化是探索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和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城市化发展新路径。它的内涵就是对一个地区的全域进行城市化的整体规划,准确定位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功能,通过对新城和新市镇的优化布局,适应功能区和行政区融合发展的要求,经过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市场扩张和政府推进,在全域逐步形成科学合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功能完善、城乡对接与协调发展的城镇网络体系。实现全域城乡一体化、全域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全域村镇社区化和农民市民化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规划在先,掌控节奏,产业支撑及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尹虹潘  刘渝琳  
本文将城乡二元制度元素引入城市化普遍规律建立了一个数理模型,分别从城乡差距、乡城转移就业等动力来源和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变等发展绩效入手,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式"城市化演进机制和路径,基于理论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统计数据在改革开放至今的演进趋势和主要特征上相吻合。而未来情景模拟预示了多种可能的演进路径和均衡状态,在农民、农民工与市民三者的工资中,如果前两者趋同快于后两者收敛,将可能在未达到城乡均衡前落入城市化停滞陷阱,反之则可以最终实现城乡均衡。研究认为城市化仍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政策选择上应根据相关规律把握侧重点。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蔡继明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我国过去偏重于城市空间扩展的模式而言,所强调的是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无论是相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还是工业化进程,也无论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和周边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都严重滞后。鉴于土地资源相对稀缺、人地矛盾突出的国情,中国的城市化应该采取以特大和超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模式,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允许农民自主推进城市化进程,用土地利用规划和用途管制取代所有制歧视,并相应建立保护基本农田的机制、土地开源节流机制和加快人口城市化的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戴文标  
浙江经济在实现城市化发展战略时首先要进行区位调整,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区际归并。在进行区际归并的过程中,需要从传统的临江而居向“夹江而营”转变。针对浙江的实际应该有这样一些内容:杭州市的城市发展要摆脱对西湖的依赖,转到以钱塘江两岸发展为主,在此基础上再向杭州湾推进;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大城市以集聚各种资源;在增强宁波、温州城市功能外,要根据实际情况再建一至两个大城市;在完成区际归并基础上,政府要着力资源整合与政策引导。要防止因盲目的区际归并造成许多后遗症,避免“城市病”,使浙江的城市化发展为浙江经济、社会在新世纪里再上一个新台阶服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茂松  
(一)农村城市化并非小城镇化 第一,目前有一种十分流行且又被社会广泛接受的主张:实现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基本途径就是全面发展农村小城镇即小城镇化,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的就地转移。表面看来似乎颇有道理,实际上这仍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江又明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反映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本文结合安徽省情 ,就如何推进安徽城市化进程问题 ,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和方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管卫华  林振山  陆玉麒  甄峰  
本文从城市与区域关系的角度出发,建立反映城市化水平的复合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分别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省区在1982、1990和2000年城市化综合水平差异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规模是反映和影响区域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但体现城市化水平的因子却发生了较大变化,上世纪80年代以城市中心性因素为主导,上世纪90年代以区域发展为主导,当前以城市与区域的互动为主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博辉  
入关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一个历史性转折.这一转折必然带来市场经济的大冲击,也必将强有力地冲击着中国的会计改革. 一、入关对中国会计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对会计目的的挑战.会计目的是指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结果,它具有主观见于客观的性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会计目的,主要取决于会计报告使用其信者及
[期刊] 改革  [作者] 苗壮  
一、改革的三个历史时期。改革是一个历史过程。研究改革的战略问题,首先要对改革过程有一个总体把握。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初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科学地制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现在看来,改革大体上也要经历三个历史时期...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尹文耀,邹彬,刘庆春  
一、改革开放以来辽宁人口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建国以来,辽宁人口城市化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949~1960年为迅速发展时期;1961~1970年为城市化水平下降时期;1971~1977年为停滞时期;1978年开始进入再发展时期。第四时期正值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新时期。这一时期,辽宁人口城市化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城市市区规模扩大,新建市镇大量增加,农业人口中非农经济活动人口大量出现,城乡人口比重发生了重大逆转。1978年除后来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及其所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俞燕山  
通过城市化格局的国际比较 ,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格局的变动态势 ,以及形成这一格局的制度成因。指出 1978年以来以分散化为特征的城市化格局并不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而是在一系列制度和政策作用下形成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琼  
改革开放以后的 2 0多年来 ,城市化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 ,城市化道路选择问题也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本文以 1 997年中国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为界 ,将关于城市化道路选择问题的讨论划分为两个阶段 ,分别对这两个阶段出现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简要阐述。在此基础上 ,文章还对各种观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提出了自己对城市化道路选择问题的一点思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文杰  
FDI为东道国服务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资本活力,城市化为服务业创造需求和劳动力供给,二者共同促进了服务业的高速增长。本文采用1979年以来的数据,使用VAR等计量方法对该机制予以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化是推动服务业增长的重要动力,城市化引致的非农人口比重的提高极大刺激了对服务业的需求,劳动力就业的服务化直接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对外开放下的FDI为服务业增长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