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74)
2023(15636)
2022(13526)
2021(12851)
2020(10578)
2019(24656)
2018(24636)
2017(46068)
2016(25063)
2015(28357)
2014(28526)
2013(28208)
2012(26232)
2011(24065)
2010(24005)
2009(21933)
2008(21446)
2007(18504)
2006(16694)
2005(15330)
作者
(71636)
(59532)
(58899)
(56135)
(38078)
(28384)
(26976)
(23298)
(22648)
(21219)
(20317)
(20306)
(19024)
(18905)
(18433)
(18227)
(17605)
(17181)
(17002)
(16791)
(14976)
(14583)
(14177)
(13515)
(13299)
(13292)
(13257)
(13055)
(12058)
(11692)
学科
(107251)
经济(107136)
管理(65916)
(62663)
(50352)
企业(50352)
方法(42326)
数学(36607)
数学方法(36260)
中国(34487)
(28587)
地方(26013)
业经(23895)
(23553)
(21532)
(21465)
(21036)
贸易(21019)
(20409)
农业(18936)
(18412)
银行(18372)
(18015)
金融(18014)
(17821)
(16600)
环境(16435)
理论(15967)
(15643)
技术(15631)
机构
大学(353361)
学院(349075)
(147808)
经济(144790)
管理(134922)
研究(130169)
理学(115165)
理学院(113785)
管理学(112073)
管理学院(111426)
中国(99402)
(78264)
科学(77526)
(67288)
(66063)
研究所(59856)
中心(57511)
(55709)
财经(52270)
北京(51210)
(51200)
(49160)
业大(48862)
师范(48738)
(47754)
(47019)
经济学(44490)
农业(43080)
(41688)
师范大学(39850)
基金
项目(232503)
科学(182715)
研究(173854)
基金(168030)
(146419)
国家(145172)
科学基金(123453)
社会(109405)
社会科(103603)
社会科学(103578)
基金项目(88518)
(88097)
教育(79293)
自然(78021)
自然科(76177)
自然科学(76161)
(75414)
自然科学基金(74798)
编号(70740)
资助(69309)
成果(59105)
(53371)
重点(52426)
(52205)
课题(49742)
(47899)
国家社会(45325)
教育部(44917)
创新(44729)
科研(43629)
期刊
(169222)
经济(169222)
研究(115019)
中国(77185)
学报(53165)
管理(51873)
(51666)
科学(50949)
(48766)
教育(46355)
大学(40611)
学学(37423)
农业(36166)
(35371)
金融(35371)
技术(30469)
经济研究(27686)
业经(26545)
财经(25653)
(22064)
问题(21887)
图书(20472)
(19582)
(18749)
理论(17759)
世界(17753)
国际(17231)
技术经济(16794)
科技(16438)
实践(15959)
共检索到547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常修泽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既是中国的经济力量不断壮大的30年,也是中国的人格力量逐步升华的3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关系,同时也解放人、促进"人"自身发展的新纪元。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人自身的发展和变化,突出表现在人的"主体性"的增强和发展方面。把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改革的核心价值并指导改革实践,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最可宝贵的经验之一。下一步应深化五个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为促进人的发展提供新的体制保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魏婕  任保平  
传统的"唯GDP"的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桎梏,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倡导共享式、包容性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主题,而这种发展模式的基本导向就是促进"人的发展"。基于这样一个视角,本文依据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要求,从人的素质、人的福利、人的保障、人的迁移4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改革开放30年人的发展程度进行了测度与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30年间中国人的发展状况得到明显提高,但是人的发展指数以及人的素质指数、人的福利指数、人的保障指数、人的迁移指数、经济状况指数、资源环境指数仍需不断改善。未来中国在提高增长质量的过程中要促进人的发展,强调经济发...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彭斐章  彭敏惠  
在调查统计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目录学论文发表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概括目录学理论、目录学史和目录学应用三个方面研究的趋势和对其原因的分析,探讨中国目录学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中对传统的反思和在新技术环境下的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金昌  徐璐  
本文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统计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充分肯定了在学科认识、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和展望,认为:要从历史的角度客观看待我国统计学的发展成就;要珍惜已经达成的某些共识,促进我国统计学全面发展;要着眼于中国统计学发展的未来,进一步提高我国的高等统计教育水平;要从创新与应用相结合的角度,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统计研究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创琳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30年,30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年均提升0.93个百分点,现已稳步迈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化发展速度比世界平均水平快2.14%,但城市化水平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8.40%,花了近半个世纪进入城市化加速成长的中期阶段,约25年后进入城市化发展的成熟期。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数度调整有力地推动着我国城镇化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产业分工合理、空间竞争有序、市场运行高效的城镇体系,城镇体系的合理化使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阵地,主宰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城市化研究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相关研究机构与人才不断涌现。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也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在新一轮发展中得以解决,直接影响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未来和美好前景。未来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将立足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不断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为核心内容,形成由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及城乡协调发展的健康城市化格局,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市化健康发展新格局,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健康城市化道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范文曜  王建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育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教育规模迅速扩展,教育普及水平大幅度提升,国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教育投资取得较高回报。在教育思想、战略规划、教育结构、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形成了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发展模式。中国30年教育改革开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要正确处理教育发展满足经济社会需要与人民群众需要的关系,正确处理教育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确处理教育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遵循教育自身规律的关系,正确处理教育的本土化发展与教育国际化的关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阚阅  乔鹤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比较教育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蓬勃发展。在此期间,我国比较教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我国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刚刚起步,比较教育研究处于对外国教育的描述和介绍阶段;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比较教育研究已经进入了国别研究和专题研究阶段;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这时我国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比较教育研究也更为广泛和深入。通过对各个时期学科建设情况的回顾和对所发表著作、论文以及承担的课题情况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胡晋芳  
该文首先回顾我国票据市场所经历的推广使用、制度建设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以及1994年以来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票据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还存在信用基础薄弱、市场主体缺位、品种单一、法规滞后、市场分割明显等问题;进而指出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可借鉴英国、日本的市场模式,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的各自优势,逐步形成一个稳健有序的票据市场,传递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小红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特殊教育在政策、体系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大发展,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在新时期还需加快特殊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并采取相关措施,促进中国特殊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晓平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中国工业生产能力和总量规模居世界前列,并已成为全球工业品消费市场的生产加工基地,但出口制成品所具有的国际竞争优势仍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国内居民消费升级、城市化进程推进、国际产业转移等因素推动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并于近年来呈现显著的重型化特点。过去30年间,中国工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呈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集中体现在沿海与内陆地区的差异。国际分工、技术进步、资源环境约束、政策体制等因素是影响中国工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其中中国坚持对外开放、适时调整区域经济政策的成效尤为显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中国工业改革最真切地体现和反映了迄今为止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丰富内容和艰难经历,以及改革的主要成就和须继续解决的问题。第一阶段的工业改革,开始了奠定市场经济发展基础的观念革命:摆脱贫穷必须依靠自救自利,整个社会开始承认:个人和企业追求收入、利润和财富不仅是正当的个体理性行为,而且是对社会有益的合理行为。这一深刻的观念革命对于突破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第二阶段的工业改革,开始向计划经济的各个环节大胆突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体制改革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工业树立起了向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迈进的勇气、信心和决心。中国终于可以向世界宣称:我们不仅不害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邬沧萍  于学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改革开放30年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社会和人口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的低生育率和长寿水平都已经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本文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生育率、死亡率的重大转变,刻画我国人口转变的主要特征,讨论我国未来人口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中国所经历的迅速而重大的人口转变,在人类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伟大的实践创造出伟大的模式。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为世界人口转变的理论与实践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口转变必将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留下波澜壮阔的一页。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宗胜  任重  周云波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居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30年的经济发展实践显示,中国经济增长的本质是成功的二元经济转换;经济增长表现出中国式综合效率提高驱动型的特征;经济增长正在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未来我国应当在深化体制改革的同时继续推动结构转换,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以进一步提高综合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