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71)
2023(14295)
2022(12034)
2021(10953)
2020(9354)
2019(21825)
2018(21081)
2017(39332)
2016(21663)
2015(24455)
2014(24348)
2013(24110)
2012(22432)
2011(20595)
2010(20563)
2009(19183)
2008(19120)
2007(16831)
2006(14546)
2005(12791)
作者
(67177)
(56273)
(56099)
(53196)
(35515)
(27016)
(25466)
(22163)
(21254)
(19727)
(19151)
(18805)
(17900)
(17720)
(17646)
(17513)
(17220)
(16701)
(16199)
(15973)
(14096)
(13830)
(13620)
(12888)
(12631)
(12395)
(12321)
(12241)
(11420)
(11254)
学科
(97518)
经济(97427)
管理(58355)
(55432)
方法(47659)
(43846)
企业(43846)
数学(43201)
数学方法(42662)
中国(28251)
(23714)
(21651)
(20355)
(19872)
贸易(19865)
(19340)
业经(18613)
地方(17569)
农业(15960)
(15749)
环境(14533)
(13664)
银行(13601)
理论(13406)
(13259)
金融(13257)
(13144)
(13053)
财务(13007)
(12995)
机构
大学(325440)
学院(321393)
(137006)
经济(134415)
管理(121149)
研究(115961)
理学(106119)
理学院(104817)
管理学(102719)
管理学院(102135)
中国(85498)
科学(73971)
(69533)
(63052)
(60256)
(57968)
研究所(55646)
业大(53679)
中心(51782)
农业(50489)
财经(47599)
(45123)
北京(43680)
(43532)
经济学(43340)
(41067)
(40990)
师范(40442)
经济学院(39383)
科学院(35844)
基金
项目(222997)
科学(175306)
基金(165119)
研究(152098)
(148074)
国家(146953)
科学基金(124421)
社会(99076)
社会科(94121)
社会科学(94089)
基金项目(86977)
(85126)
自然(83147)
自然科(81375)
自然科学(81346)
自然科学基金(79906)
(73835)
教育(70027)
资助(68435)
编号(57610)
重点(51208)
(49531)
(47687)
(46147)
成果(45681)
科研(43813)
计划(43526)
创新(43341)
国家社会(42518)
教育部(41784)
期刊
(138906)
经济(138906)
研究(90322)
学报(59747)
中国(57796)
(55138)
科学(52509)
大学(43602)
(42861)
学学(41548)
管理(41380)
农业(37510)
教育(27489)
技术(25788)
(24783)
金融(24783)
经济研究(24576)
财经(23224)
(21405)
业经(20729)
问题(20217)
(20051)
统计(18547)
(17319)
(16786)
技术经济(16592)
(16559)
业大(15351)
科技(15281)
决策(15010)
共检索到458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蕊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城市整体增长和局部收缩问题已经显现,为了加深对城市收缩问题的理解,文章将我国615个建制市作为研究对象,从人口、经济、空间三个维度选择相对应的指标,从单一维度和综合维度出发,对2009—2019年各类收缩型城市进行识别,分析其收缩程度、空间分布等特征,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从人口、经济和城市建设三个方面探究收缩型城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收缩型城市在类型上以人口收缩为主,在规模上以中小型城市为主,在空间上则是东北地区的收缩程度较为严重;人口和经济因素对城市收缩的影响最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蕊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城市整体增长和局部收缩问题已经显现,为了加深对城市收缩问题的理解,文章将我国615个建制市作为研究对象,从人口、经济、空间三个维度选择相对应的指标,从单一维度和综合维度出发,对2009—2019年各类收缩型城市进行识别,分析其收缩程度、空间分布等特征,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从人口、经济和城市建设三个方面探究收缩型城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收缩型城市在类型上以人口收缩为主,在规模上以中小型城市为主,在空间上则是东北地区的收缩程度较为严重;人口和经济因素对城市收缩的影响最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钱凤魁  朱益梅  张晓霞  边振兴  石水莲  李洪兴  
研究目的:全方位探讨城市收缩现状,判别城市收缩类型及收缩发展态势,揭示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以期为辽宁省城市发展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熵值法和面板双栏模型。研究结果:(1)1998—2018年辽宁省城市发展水平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城市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2)鞍山市、抚顺市、丹东市、锦州市、盘锦市和铁岭市处于收缩状态,其中盘锦市、丹东市、抚顺市属于重度收缩,鞍山市、锦州市、铁岭市属于轻度收缩;(3)不同维度城市收缩影响排序为土地利用>资源环境>设施服务>人口结构=社会经济,在土地利用维度城市收缩最为突出,国土空间规划中需要引起关注;(4)城市类型、城市化水平及城市空间扩张等因素对城市收缩均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城市收缩已成为辽宁省城市发展必然阶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需主动适应城市收缩态势,合理规划城市国土空间布局,减缓空间扩张—人口减少悖论问题,建立辽宁省主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有效路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洁  汪甜甜  陈浩  
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重大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增速当前呈现出整体性放缓、中心城市集聚效应突显以及人口“局部收缩”的社会现象。文章采用熵值法计算了2006—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人口指数,并以人口指数的变动识别人口收缩城市,最后使用面板计量模型探究城市人口收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06—2019年长江经济带大部分城市处于人口指数缓慢增长阶段;按照收缩程度和收缩尺度进行划分发现,53个城市经历了暂时收缩,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地区,具有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并展现向下游地区扩张的趋势;3个城市表现为持续收缩,以中游南部最为集中;35个城市出现了间歇性收缩;长江经济带的人口收缩城市抱团和零星发展皆有,主要集中在中上游地区且具有向周边溢出的趋势,人口收缩城市日趋泛化;进一步通过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得出收缩城市主要受到地区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公共服务和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文新  李琴  吕国玮  
专利是衡量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的专利综合实力做出评分、排序和分级,揭示各城市间专利综合实力的差异。然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19个城市的专利综合实力做回归分析,得出影响城市专利综合实力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均科技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和人均电信业务总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鹿晨昱  成薇  黄萍  刘小莞  唐相龙  
工业化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寻求适合中国工业的绿色发展之路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基于2005—2019年中国工业数据,结合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构建测度模型和指标体系,使用熵权-TOPSIS模型、空间自相关、空间杜宾模型(SDM)等分析方法,对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时空综合测度以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空间上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发展格局。(2)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特点,且表现出由东部地区向西北内陆地区不断递减的变化趋势。(3)能源使用效率、工业化水平、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技术供给的增加,可以有效促进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鹿晨昱  成薇  黄萍  刘小莞  唐相龙  
工业化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寻求适合中国工业的绿色发展之路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基于2005—2019年中国工业数据,结合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构建测度模型和指标体系,使用熵权-TOPSIS模型、空间自相关、空间杜宾模型(SDM)等分析方法,对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时空综合测度以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空间上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发展格局。(2)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特点,且表现出由东部地区向西北内陆地区不断递减的变化趋势。(3)能源使用效率、工业化水平、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技术供给的增加,可以有效促进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晶  李立新  
收集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相关经营数据,利用非平衡面板模型来考察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因素,为商业银行经营中防范和控制风险提供一定的参考。为了综合测度商业银行的风险高低,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计算了综合风险指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维国  冯云  
综合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国内37个代表性城市的人居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研究,总结了影响我国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条件仍是决定我国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城市综合宜居水平仍然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之上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温佳楠  
综合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等方法对2010—2021年河南省城市收缩的格局特征与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出现了城市增长与收缩并存的分异现象,约51%的县(市、区)出现人口收缩现象,市辖县和距离郑州150~300 km的县(市、区)收缩现象较为严重。(2)城市收缩分布具有空间相关性,形成了高-高型、高-低型、低-高型以及低-低型四类空间聚类模式。(3)城市收缩驱动因素复杂且具有异质性,公共服务水平低、社会抚养负担重、财政自给能力差、社会消费能力弱是引发城市收缩的主要因素,但同一因素对不同类别城市收缩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任晓红   赵禾  
本文基于2010—2019年的人口、经济和社会的面板数据综合测度城市收缩度,并结合“六普”“七普”进一步分析区县收缩现象及空间演化,识别并分析收缩区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重庆市在2010—2014年,2015—2019年和2010—2019年中内部收缩依次占比55.26%、34.21%和47.37%;且两次普查数据表明重庆市内部常住人口减少与人口收缩分别占36.84%和73.68%,人口收缩严重。此外,影响区县收缩的因素和作用机制非常复杂,人口年龄结构、城市化水平、财政收支情况以及产业结构均有一定的解释力,对重庆市内部收缩的影响很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映梅  夏伦  
利用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分析近20年来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变化,发现中国存在“收入-幸福悖论”现象.构建一个基于人口学、经济、家庭、工作、人际关系和情感等因素的综合框架分析发现,这些因素对主观幸福感均有显著影响,经济、家庭、工作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较大,收入高、信任家庭、对工作满意、人际关系和谐、情感积极的人幸福感较强.这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须大力推进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科学协调好发展经济与满足居民不断提升的多层次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而切实增进居民幸福感.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韩健鹏  邵子轩  吴华章  
目的:明确我国综合医院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切实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方法: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并对2003—2018年我国主要综合医院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我国综合医院医疗效率受医院数量、医务人员数量、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等因素影响较为明显。其中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对的影响路径基本相同,且影响具有稳定性。结论:科学合理的配备医院与医务人员数量能够积极有效的提升我国综合医院医疗效率。数量配备不足与超过必要限度,均将降低我国综合医院整体效率。我国应通过科学的管理与精湛的医疗技术最大限度地提升我国综合医院医疗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积极引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雨枫  曹洪军  
城市群作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主体形态,促进了区域间城镇化建设、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本文运用城市综合发展及多元线性回归等模型,分析中国19个城市群的发展特征。结果表明:东部城市群城镇化差异指数持续下降,中部城市群稳定增长,而西部城市群在波动中上升。城镇化发展热点先升高,后降低,且由聚集状态转变为分离。城镇化综合发展整体上呈现出东部城市群>中部城市群>西部城市群。城市经济发展对全国城镇化发展均有较强的影响力度,人口规模对东部城市群作用力度最大,产业结构对中部城市群作用力度大,地理环境由沿海到内陆递减。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城市群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妍琳  李鹤  
以中国人口收缩现象突出的资源型城市为例,分析了2005年以来案例城市人口和住宅价格的时空演变特征,从住宅价格增幅和增速两个方面比较了人口收缩期内案例城市住宅价格的差异化响应特征,通过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住宅价格差异化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资源型城市人口收缩现象呈加剧态势,但人口收缩期内90%的资源型城市住宅价格呈上升态势,仅黑龙江东部、甘肃西北部、山西中部等少数资源型城市住宅价格小幅下降。(2)人口收缩背景下资源型城市住宅价格响应强度差异明显。相比之下,高强度响应等级以人口中期收缩的资源型城市、衰退型与成熟型煤炭资源城市、边境与省际边缘区资源型城市为主。(3)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的人口收缩和住宅价格响应关联并不紧密,其他影响因素与住宅价格响应的关联相对更为紧密,并随着住宅价格响应强度的不同存在显著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