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54)
- 2023(16761)
- 2022(14454)
- 2021(13576)
- 2020(11347)
- 2019(26412)
- 2018(25740)
- 2017(49750)
- 2016(26640)
- 2015(29831)
- 2014(29606)
- 2013(29282)
- 2012(26779)
- 2011(24000)
- 2010(23497)
- 2009(21447)
- 2008(20700)
- 2007(17557)
- 2006(14833)
- 2005(12790)
- 学科
- 济(109874)
- 经济(109754)
- 管理(74913)
- 业(72181)
- 企(58493)
- 企业(58493)
- 方法(55365)
- 数学(49394)
- 数学方法(48817)
- 中国(29788)
- 财(29117)
- 农(28658)
- 业经(22646)
- 学(22457)
- 贸(21227)
- 贸易(21219)
- 易(20662)
- 农业(19553)
- 地方(19347)
- 制(18323)
- 务(17591)
- 财务(17519)
- 财务管理(17484)
- 企业财务(16640)
- 技术(16550)
- 理论(16483)
- 环境(16379)
- 和(16283)
- 融(15986)
- 金融(15984)
- 机构
- 大学(377773)
- 学院(373907)
- 济(156806)
- 经济(153892)
- 管理(150388)
- 理学(132172)
- 理学院(130773)
- 管理学(128470)
- 管理学院(127802)
- 研究(125114)
- 中国(93050)
- 京(79195)
- 科学(76540)
- 财(69484)
- 所(61107)
- 农(58865)
- 财经(57447)
- 中心(56344)
- 研究所(56326)
- 业大(55947)
- 经(52743)
- 江(50155)
- 北京(49684)
- 经济学(49025)
- 范(47969)
- 师范(47495)
- 农业(46341)
- 院(45855)
- 经济学院(44505)
- 财经大学(43322)
- 基金
- 项目(266222)
- 科学(210878)
- 基金(197017)
- 研究(192165)
- 家(172226)
- 国家(170887)
- 科学基金(147654)
- 社会(123979)
- 社会科(117733)
- 社会科学(117705)
- 基金项目(103770)
- 省(100623)
- 自然(96306)
- 自然科(94155)
- 自然科学(94129)
- 自然科学基金(92446)
- 教育(88214)
- 划(85779)
- 资助(82177)
- 编号(75942)
- 成果(60491)
- 部(59940)
- 重点(59290)
- 发(55710)
- 创(55029)
- 国家社会(52420)
- 教育部(51818)
- 课题(51774)
- 科研(51461)
- 创新(51449)
- 期刊
- 济(156092)
- 经济(156092)
- 研究(107445)
- 中国(63472)
- 学报(59674)
- 科学(55362)
- 管理(52765)
- 农(51882)
- 财(51388)
- 大学(45879)
- 学学(43367)
- 教育(36809)
- 农业(36553)
- 技术(31623)
- 融(29349)
- 金融(29349)
- 财经(27697)
- 经济研究(27010)
- 业经(24334)
- 经(23686)
- 问题(20693)
- 业(19348)
- 统计(18788)
- 技术经济(17880)
- 图书(17490)
- 贸(17410)
- 科技(17357)
- 版(17193)
- 理论(17171)
- 策(16830)
共检索到523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朝明 胡棋智
本文精选了7个收入流动性测度指标,基于CHNS数据测度了我国的收入流动性,结果表明:第一,从统计口径的影响来看,King指标更容易受到样本量或极端值的影响,而其他指标的较不容易受到影响。第二,我国居民在1991~1997年间的收入较缺乏流动,而在2000~2004年间的收入较富于流动。以1997年为界,城市与农村地区的收入流动模式都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典型两阶段特征。第三,从总体走势看,King指标的走向与其他6类指标相反,呈向下走势,说明收入流动性对社会总体福利的改善非常有限。第四,农村的收入流动性总体要高于城市,但这种高收入流动性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较之城市而言更大的收入水平波动带来的,而不...
关键词:
收入流动性 测度 农村 城市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潘从文 胡棋智
本文通过转换矩阵考察我国城乡低收入状态在两期之间转移的情况研究以及决定我国城乡居民当期免于低收入的因素。从城乡之间的相同点来看,人力资本对于城乡低收入者脱贫以及非低收入者免于贫困都有着显著作用。市场化改革以后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在城乡中依然存在,女性低收入者更容易处于"显性持续低收入状态"中;从区域来看,无论城乡,东部地区的低收入者最容易改善其收入地位,其陷入"显性持续低收入状态"发生概率较低;从城乡之间的差异来看,人力资本对城乡低收入者发挥作用的具体方式存在差别,农村地区进行高等教育的回报要高于城市地区;从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角度来看,城市女性比农村女性劣势更大;从区域来看,低收入动态体现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尚娟 王璐 刘延平
文章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从收入流动性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的结构与流动趋势,研究发现:总体上居民收入流动性在下降,农村与城市的居民收入流动性均是先上升后下降,这与我国同时期的经济政策走向趋同。农村居民脱离贫困的概率大于城市同期,但农村居民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福利的提高,这与收入水平的波动、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有着直接的关系。
关键词:
收入流动性 CHNS数据 城乡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朝明 胡棋智
本文以对收入流动性的测度为中心展开综述,介绍了收入流动性与收入流动性测度的基本概念,对收入流动性测度的重要的工具——转换矩阵做了详细说明。重点介绍了两种代表性的测度路线——收入流动性测度的公理方法和福利方法,并进一步评介了公理方法中的相对收入流动性与绝对收入流动性的测度方式,以及福利方法中的King指标和Chakravarty-Dutta-Weymark指标。此外还简介了收入流动性排序的不同做法,并简要介绍了其他非主流的测度方式。最后做了简单的评论与展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贺建风 吴慧
收入流动性是衡量经济社会中微观个体收入固化、机会均等的重要指标。为了更全面地反映居民的收入流动性状况,将Konsy等提出的列联表方法从单一水平维度的测度扩展到包含水平与结构多角度的立体化测度框架,并利用该方法针对1989―2015年中国居民的收入流动性水平与结构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1)传统的两期测度结果波动较大,利用列联表方法的多期测度结果更加平滑,更能反映收入流动性的持续变化状况,且列联表方法的测度结果具有稳健性;(2)测度样本期内,中国居民收入流动性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即存在收入固化的态势;(3)从不同维度的分组来看,城市、东部地区居民的收入流动性水平分别显著低于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工作性质为自雇类型的收入流动性水平远高于他雇类型,但不同性别分组的收入流动性没有显著差异;(4)中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的结构并不理想,明显阻碍了社会不平等程度的降低。为此建议各地区根据其收入流动性的特点实行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程小纯 龙莹
本文以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中连续抽取的家庭为样本,从收入流动的视角,用公理化方法和福利评价法,对我国1988—2008年间家庭收入流动性水平与结构进行了测度和分解,并估计出收入流动对中长期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家庭的相对收入流动性和绝对收入流动性的变化及其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不同。绝对收入流动性呈上升趋势,而相对收入流动性呈周期变动。绝对收入增长具有"马太效应",相对收入等级流动具有"粘性"。绝对收入流动降低了中长期的绝对收入不平等,但相对收入流动加剧了相对收入不平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白帆 林燕 胡棋智
通过多变量Prob it模型考察了我国农村贫困在两期之间的状态依赖性,同时分析了决定我国农村居民当期免于贫困的因素,研究发现:(1)人力资本投资中的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的反贫困效果最好;(2)从贫困的状态依赖性来看,我国农村低收入者没有陷入明显的持续贫困,收入流动性较强;(3)农村女性收入状况逐年改善,婚姻状况有利于缓解贫困,国家公务员或者企业经理,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性质的员工陷入贫困的概率更低,东部地区居民容易免于贫困;(4)改革开放的制度变迁给农村居民带来收入变动的机遇,同时也增加了他们收入的不稳定性;(5)回归结果对低收入门槛的定义比较敏感,有必要在收入分布的"绝对贫困"区域上方再划...
关键词:
收入流动性 低收入者 状态依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棋智 王朝明
本文利用CHNS提供的中国9省区经验数据,研究了我国1989~2004年期间的收入流动性及不同收入阶层居民经济地位的动态演化情况,发现宏观经济景气度显著影响了居民收入流动性,2000~2004年期间的收入流动性在本文考察的历年中最高,而1997~2000年期间的收入流动性则较低;相对其他收入阶层而言,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经济地位更加脆弱,其经济地位得到改善的前景不明朗;无论是从流动性水平还是流动性结构来看,农村收入流动性总体优于城市。
关键词:
收入流动性 经济地位演化 城乡比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超 商玉萍 李芳芝
文章基于1988—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使用双样本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S2SLS)获取父辈收入,估计了中国居民2013年的代际收入流动性水平。结果表明:中国居民的代际收入流动性水平存在异质性,城镇居民高于农村居民,父子高于父女,中等收入群体高于高收入群体和贫困群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洪亮
本文运用1978~2005年中国分省市分城乡面板数据,采用收入转换矩阵、新构造的收入流动性指数和收入年际相关系数等方法对中国区域居民收入流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探讨了收入转换矩阵方法的一些不足,并尝试采用其他方法对区域居民收入流动性做进一步分析,其一是新构造的收入流动性指数,该指数具有良好性质,其介于0和1之间,同时能够对收入流动性的来源进行分解;其二是采用收入年际相关系数来分析区域居民收入流动性,在计算出相邻任意年份的收入相关系数基础上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区域收入流动性的大小。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居民收入流动性越来越低,但不同地区居民收入流动性强弱有别。从城乡看,1985年前居...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收入流动 收入分配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权衡
文章认为引入收入流动性以后,传统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替代论的分析框架将会被拓展为"经济增长—收入差距—收入流动—收入平等"的新框架;新框架的实质在于强调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过程中的机会均等,特别是强调公民的教育机会与基本医疗和健康机会的公平,这不仅有利于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效率,而且还可以通过促进收入流动来缓解收入差距过大所带来的社会冲突与压力。文章在此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1989-2006年CHNS的数据,计算了中国居民相对和绝对收入流动性的大小、方向,并将绝对收入流动性分解为增长和转移部分,并进一步探讨了收入流动性与长期不平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收入流动受宏观经济景气度、长期经济增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常亚青
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收入分配差距却存在着持续扩大的趋势,收入分配问题倍受社会各界关注。收入流动性关注收入分配的动态变化,是收入分配研究领域中的新亮点,然而国内据此所进行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将实证分析我国居民的绝对收入流动性,并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绝对收入流动性与GDP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笔者发现:在起始年相同的时期中,绝对收入流动性的大小随时间间隔的增加而增加;经济长期稳定增长能明显增强居民的绝对收入流动性,在短期内收入转移能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较大作用,而在长期中调节收入分配则主要依靠收入增长;收入转移容易挫伤人们的积极性,对GDP的增长产生明显的阻碍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权衡
本文从居民收入流动角度研究收入不平等。本文指出,收入流动是指某个特定的收入组人员的收入在经过了一个时间序列变化后,其所拥有的收入份额或者所在的收入组别(以五等份分组来计)所发生的位置变化;收入流动性不仅可以从实质上改善收入不平等的状况,而且也可以减少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由于收入分配不平等所产生的社会心理压力以及社会矛盾。本文对收入流动性理论内涵、测度标准以及实证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初步提出了收入流动性理论与实证分析框架。
关键词:
收入流动性 理论与实证 分析框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长根 张力
文章使用CFPS 2010、2012、2014、2016四个年度的微观数据,运用收入转换矩阵和有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对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及其时间趋势,并展开了异质性和机制分析,最后利用家庭层面数据和倾向性得分匹配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互联网学习、工作、社交对居民收入阶层的提升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出作用增强的特征;互联网使用对居民收入流动性影响有异质性特征;互联网对农村居民和女性居民的影响要分别大于对城镇居民和男性居民的影响;在中国不同地区,使用互联网促进居民收入向上流动效应最显著的地方为西部地区,其次是中部和东北地区;互联网可通过信息渠道、金融产品、教育、社会网络、就业等途径对居民收入流动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繆鸿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经济结构正处于转型阶段。居民收入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收入分配与市场经济增长不相匹配,社会经济处于这种发展环境中极易导致一些社会问题的发生。基于此,需对社会居民收入分配进行优化,从而促使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良性增长。本文基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对中国家庭追踪数据,通过转换矩阵对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基本情况进行系统性的分析,随后通过Logit模型对影响我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具体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主要影响因素如教育培训、幸福指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平衡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