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34)
- 2023(18015)
- 2022(15342)
- 2021(14509)
- 2020(12151)
- 2019(28036)
- 2018(27406)
- 2017(52994)
- 2016(28772)
- 2015(32187)
- 2014(31801)
- 2013(31751)
- 2012(29516)
- 2011(26681)
- 2010(26540)
- 2009(24396)
- 2008(24008)
- 2007(20891)
- 2006(18581)
- 2005(16576)
- 学科
- 济(117531)
- 经济(117399)
- 管理(79852)
- 业(78350)
- 企(62829)
- 企业(62829)
- 方法(53079)
- 数学(46179)
- 数学方法(45696)
- 中国(33876)
- 农(32624)
- 财(31821)
- 贸(31101)
- 贸易(31085)
- 易(30272)
- 学(24990)
- 业经(24856)
- 地方(23880)
- 农业(22089)
- 制(21375)
- 银(18293)
- 银行(18221)
- 策(17748)
- 技术(17665)
- 环境(17594)
- 和(17534)
- 务(17500)
- 行(17459)
- 财务(17432)
- 财务管理(17401)
- 机构
- 大学(412870)
- 学院(409279)
- 济(174796)
- 经济(171484)
- 管理(159122)
- 研究(146384)
- 理学(137931)
- 理学院(136366)
- 管理学(134178)
- 管理学院(133438)
- 中国(108742)
- 科学(88972)
- 京(88018)
- 财(78290)
- 所(74315)
- 农(71338)
- 研究所(67948)
- 中心(64348)
- 财经(62663)
- 业大(62639)
- 江(58789)
- 经(57255)
- 农业(56277)
- 北京(55910)
- 经济学(53560)
- 院(53014)
- 范(52961)
- 师范(52376)
- 经济学院(48574)
- 州(46918)
- 基金
- 项目(279540)
- 科学(218950)
- 基金(204195)
- 研究(200965)
- 家(180242)
- 国家(178798)
- 科学基金(151551)
- 社会(128455)
- 社会科(121888)
- 社会科学(121860)
- 基金项目(107175)
- 省(106136)
- 自然(98637)
- 自然科(96327)
- 自然科学(96299)
- 自然科学基金(94603)
- 教育(91281)
- 划(90765)
- 资助(85143)
- 编号(79769)
- 成果(64887)
- 重点(63024)
- 部(62648)
- 发(60286)
- 创(57609)
- 课题(55331)
- 创新(53849)
- 科研(53698)
- 国家社会(53691)
- 教育部(53443)
- 期刊
- 济(186680)
- 经济(186680)
- 研究(124618)
- 中国(75825)
- 学报(68999)
- 农(64040)
- 科学(61782)
- 管理(58062)
- 财(57308)
- 大学(51622)
- 学学(48777)
- 农业(44254)
- 教育(41453)
- 融(36272)
- 金融(36272)
- 技术(32346)
- 经济研究(32311)
- 财经(30289)
- 业经(29347)
- 贸(26305)
- 经(26096)
- 问题(25367)
- 业(23863)
- 国际(23273)
- 世界(19783)
- 科技(19715)
- 技术经济(19696)
- 图书(19274)
- 版(18981)
- 理论(18389)
共检索到606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徐强
分区计算对比其他国家的出口相对绩效指数表明,2003年后,中国不同区域指数值走向差异明显,低收入区绩效指数振荡攀升至历史高位。在基于收入水平的要素成本率指标和出口相对业绩、出口发展指数指标之间建立回归方程,其计量参数表明,只有高收入区省份从2007年始,上年收入水平才对当年出口增长发生具统计显著性负弹性影响。预计未来中国出口增速会下降,但并不会发生增长逆转。高收入区出口转型升级、中低收入区充分发挥成本优势、加强高中低收入区经济联系,有助于强化中国货物出口增长可持续性,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强
20世纪8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非发达经济体发展业绩分化,仅有为数不多者成功跨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本文选择那些产业结构遵循正常工业化模式的经济体作为比较对象,主要分析不同经济体货物出口产业结构转变趋势中表现出的差异,从中总结规律,并对照中国情况,研判中国跨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的前景和策略。一、经济体分类出口结构趋势对比彰显重化工业重要性(一)发达经济体只有重化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强
本文借鉴钱纳里方程,在全球范围遴选经济体组构样本,基于样本经济体1970~2011年间的数据,建立出口相对规模和相对收入水平之间的截面回归方程,再基于回归方程进行赶超度的国际比较。研究表明,代表出口相对规模赶超程度的截面方程赶超度和经济体相对收入水平最大值正向关联,发达国家关联统计显著性较高,发展中经济体关联统计显著性较勉强;赶超度持续显著正值是发展中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1981年后中国赶超度持续显著正值,表明中国出口相对规模条件符合跨越要求。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徐强
文章借鉴钱纳里方程,在全球范围遴选经济体组构样本;基于样本经济体1980~2012年数据,在货物出口产业结构和相对收入水平之间建立截面回归方程;并基于方程开展赶超度国际比较。结果表明,度量经济体"机电装备出口占比(PME)"赶超程度的指标和经济体相对收入水平最大值及其峰后均值正向关联;该占比赶超度大部分年份正值且其平均值为正,是非发达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1984后中国PME赶超度持续正值,表明中国出口产业结构符合跨越条件要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昕东 吴宇
将世界上153个国家(地区)按照收入水平和是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两个维度进行分组,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教育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为中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阶段提供理论与实证基础。此外,还使用无监督学习法对部分发达国家教育政策演变进行关键词提取,查找和分析发达国家历史上教育政策的演进及其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教育对收入的贡献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不显著,但是在中高收入组和高收入组显著;中高收入陷阱国家的教育贡献低于越过陷阱国家;发达国家的教育政策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前瞻性,且随着发展的不同阶段不断调整。得出结论:教育将对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教育政策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做出调整。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程文 张建华
本文构建了一个连续收入分布和创新不确定环境下企业产品创新的数理模型,突破了以往研究中收入两分法、不区分企业类型及消费者匹配的局限性。通过模型推导和数值模拟发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消费者收入水平与收入差距的不同组合对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会产生迥然不同的影响:当经济体处于中低收入阶段时,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不会抑制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但当进入中高收入阶段后,如果收入差距未能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缩小,不仅自主创新将会受到抑制,经济增长也将陷入停滞。这一微观机制解释了许多贫富分化严重的后发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水平的发展阶段后,无法顺利转型为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本文还运用中国内资企业分行业面板数据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推论。本文有助于厘清收入水平与收入差距的不同组合对内资企业自主创新的不同影响机理,为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方大春
2009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600美元,开始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如何在发展中避开"中等收入陷阱",是我国必须面对的挑战。"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英 屈丽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课题之一。在这一过程中,金融如何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便支持国民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重要问题。"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现状"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万青 史怡好
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7 259美元,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通过总结韩国和巴西的经验教训,本文从国企改革、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腐败治理和收入差距调节等角度,分析政府转型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性。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先海 宋学印
驱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在于技术进步,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深层机制是在国家技术差距基本面发生阶段性变化后,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未能适时转换而陷入“技术追赶陷阱”。对于技术差距已处于准技术前沿阶段的发展中经济体,应加快由追赶导向型转为竞争导向型的新增长战略,即通过扩大市场和要素竞争、构建阶梯递强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由引进资本到引进竞争的外资利用环境,以及实施竞争兼容型的创新补贴政策等,支撑较快的技术进步率及经济增长率,从而跨越“陷阱”,继续向国际前沿经济体逼近。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方棫 李振明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这对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无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期编发几篇学习《建议》的体会论文,以飨读者。
关键词:
中共中央 “十二五”规划 建议 体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晓晶
导致一个经济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因素很多,包括技术、产业、收入等,增长的"极限","均值回归",社会矛盾等等。从拉美国家的经历,可得到如下教训:开放中没有制定合适的政策,城市化与工业化错位,民粹主义带来发展的波动。中国的改革在很多方面获得了效率的提升,下一步效率与竞争力的源泉在于重置社会存量资产:一是改革庞大的行政事业部门,释放生产性资源,为财政减压;二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经济主体在资源选择和获取上的机会公平,削弱资本、技术的行政垄断力量,促进全社会资源的更加高效利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金兴 胡映
文章选择拉美、东南亚和东亚的代表性经济体,从长期经济增长与收敛的角度比较其陷入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和特征,从经济、社会与制度等方面考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时遭遇的主要困难及其对长期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并分析这些经验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赶超指数 典型地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在对"中等收入陷阱"概念进行一般概括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并进一步提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所需采取的几个重要战略性对策:(1)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2)经济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合理增长;(3)抓住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推进体制改革;(4)加快推进分配制度改革;(5)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