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38)
- 2023(15680)
- 2022(13445)
- 2021(12517)
- 2020(10496)
- 2019(24103)
- 2018(23480)
- 2017(44798)
- 2016(24296)
- 2015(27297)
- 2014(26709)
- 2013(26796)
- 2012(24475)
- 2011(22270)
- 2010(21661)
- 2009(19776)
- 2008(19184)
- 2007(16388)
- 2006(14151)
- 2005(12223)
- 学科
- 济(98669)
- 经济(98567)
- 管理(66537)
- 业(64582)
- 企(51632)
- 企业(51632)
- 方法(48015)
- 数学(42458)
- 数学方法(42049)
- 中国(27570)
- 农(26603)
- 财(25159)
- 学(22025)
- 业经(21022)
- 贸(20585)
- 贸易(20577)
- 易(20063)
- 农业(18262)
- 地方(17630)
- 制(16359)
- 环境(15756)
- 技术(15339)
- 和(14925)
- 理论(14447)
- 银(14276)
- 银行(14204)
- 务(14150)
- 财务(14089)
- 财务管理(14069)
- 融(13831)
- 机构
- 大学(352126)
- 学院(347626)
- 济(144319)
- 经济(141685)
- 管理(136725)
- 研究(121995)
- 理学(120463)
- 理学院(119113)
- 管理学(116985)
- 管理学院(116393)
- 中国(89031)
- 科学(78154)
- 京(74729)
- 农(64247)
- 所(62066)
- 财(61504)
- 研究所(57689)
- 业大(57668)
- 中心(53434)
- 农业(51024)
- 财经(50953)
- 北京(47123)
- 经(46823)
- 江(46666)
- 经济学(44770)
- 范(44441)
- 师范(43897)
- 院(43866)
- 经济学院(40703)
- 财经大学(38372)
- 基金
- 项目(249964)
- 科学(196036)
- 基金(184066)
- 研究(174901)
- 家(164310)
- 国家(163037)
- 科学基金(138398)
- 社会(112361)
- 社会科(106655)
- 社会科学(106627)
- 基金项目(97890)
- 省(95015)
- 自然(92095)
- 自然科(90025)
- 自然科学(89997)
- 自然科学基金(88394)
- 划(81504)
- 教育(79393)
- 资助(75931)
- 编号(67967)
- 重点(56351)
- 部(55382)
- 成果(53615)
- 发(52684)
- 创(51898)
- 创新(48571)
- 科研(48563)
- 国家社会(47432)
- 教育部(46988)
- 课题(46748)
- 期刊
- 济(145210)
- 经济(145210)
- 研究(99369)
- 学报(64649)
- 中国(60211)
- 农(57210)
- 科学(56876)
- 大学(47824)
- 管理(47491)
- 学学(45428)
- 财(43598)
- 农业(40122)
- 教育(32821)
- 技术(26553)
- 融(25706)
- 金融(25706)
- 经济研究(25461)
- 财经(24576)
- 业经(22805)
- 业(21511)
- 经(21121)
- 问题(19355)
- 科技(18129)
- 业大(17183)
- 版(17168)
- 图书(16616)
- 技术经济(16581)
- 贸(16551)
- 理论(15497)
- 资源(15490)
共检索到486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柴建 王瑶瑶 李晓芬 张晓空
聚焦收入差距扩大问题,运用贝叶斯结构方程模型和通径分析法刻画中国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并提取出核心影响因素,构建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收入差距与其核心影响因素间的非线性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增长、人口因素、社会保障与基础设施均不同程度扩大了中国收入差距。(2)收入差距对储蓄率、失业保险覆盖率以及人均受教育水平的变动非常灵敏。短期内失业保险覆盖率增加对收入差距产生较大的正向冲击,长期中失业保险的收入分配调节效应显现。(3)时点脉冲响应结果表明,利率越低,储蓄率恶化收入差距的效果越显著;社保制度的改革完善短期会使失业保险覆盖率恶化收入差距的作用增强,长期来看随着覆盖群体的扩大,失业保险的收入再分配效果逐渐增强;技术知识领域投资增加,在长期将使人均受教育水平进一步恶化收入差距。据此,缩小收入差距的主要着眼点应是努力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并逐步提升保障水平,不断完善收入再分配制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江春 司登奎 苏志伟
在新古典二元经济理论框架下度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按照产业的耦合程度将我国30个省划分为4个综合经济区,并采用灵活性傅立叶函数对我国省际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大西南综合经济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稳定收敛的特点,二元结构发展模式弱化,符合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特点。而大西北、中南(未含广东和海南)和中北综合经济区(未含陕西)的城乡收入差距均表现为发散的趋势,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洪海 孙璐
构建了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核心影响因素筛选模型,筛选出1991—2009年和1991—2013年两时段的核心影响因素。通过对比,挖掘了不同时段核心影响因素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城乡二元结构、经济增长速度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占GDP比例始终是影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核心因素;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是新增的核心影响因素。
关键词:
城乡居民 收入差距 影响因素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毛军 刘建民
为了验证财税政策对居民消费存在的非线性效应,文章系统考察了因城乡收入差距的第三方外部因素存在差异时,财税政策对居民消费影响效应的变化情况。面板门槛计量模型研究发现,以城乡收入差距门槛值作为外生变量构建的分段函数中,税收负担和财政支出规模促进居民消费的城乡收入差距绝对数最优区间分别为4015元-7016元和7912元-10323元;税制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的城乡收入差距相对数最优区间分别为0.126-0.171和0.127-0.172。因此,应当辩证看待政府财税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的关键点在于财税政策的合理制定与实施。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超 商玉萍
将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分解为对外开放程度、教育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采用2005—2015年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进行夏普利值分解,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市场化和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较大,而对外开放、教育发展和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较小。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快经济和金融发展以及推进城镇化均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采用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模型的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呈现倒U形曲线,而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教育发展、金融发展、经济发展、市场化和城镇化等因素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越大。因此,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外开放、金融发展以及市场化和城镇化进程。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超 商玉萍
将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分解为对外开放程度、教育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采用2005—2015年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进行夏普利值分解,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市场化和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较大,而对外开放、教育发展和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较小。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快经济和金融发展以及推进城镇化均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采用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模型的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呈现倒U形曲线,而且经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傅元海 李文星
理论上,外资经济与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运用平滑转移回归模型对外资经济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间的关系进行了阈值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外资经济与全国基尼系数之间存在阈值协整关系;市场化水平低于0.668,外资经济扩大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接近或达到最大;市场化水平上升至0.668,外资经济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效应发生非线性转移;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2000年左右外资经济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发生性质变化,2002-2010年外资经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接近或达到最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素 宋云河
本文基于1997—2008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城乡居民收入数据的研究表明,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沿东、中、西部递增。养老、医疗等转移支付收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表明,转移支付收入并未起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其对城乡收入的贡献沿东、中、西部递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分析结果表明,除西藏外,其他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借鉴市场化指数的方法,构建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地区公平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区域性特点。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财政偏向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影响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转移支付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薛继亮 李录堂
文章通过测算转型期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MLD指数,发现中国行业收入分配差距总体上呈持续上升趋势,但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分解后的组间差距和组内差距呈交互占先的情况。实证研究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改革政策和要素市场不健全的影响;其次是受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引起的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及外资和民营企业等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此外,财政支出速度也促进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文章认为,行业收入分配差距的根本原因是弱势劳动与强势资本及土地在转型期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对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收入差距较大。
关键词:
MLD指数 行业收入差距 转型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石柱鲜 孙皓 宋平平
利用局面转移模型能够刻画我国物价及其影响因素的波动特征,并且可以对比不同局面下各因素对物价波动影响的变动情况。从研究结果上看,我国物价和影响物价的产品市场因素、货币市场因素和海外市场因素的波动均具有明显的局面转移特征;各种物价影响因素对物价的影响依赖于经济局面的变动,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点;模型所划分的两种局面均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局面间的转移具有非对称性;货币市场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分别在两种局面中对物价具有相对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物价波动 影响因素 局面转移模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魏华林 宋平凡 郭静艳
基于非一致风险偏好现象对微观个体保险购买意愿的作用,本文从宏观理论层面阐述了收入差距影响保险需求收入效应的内在机理,并利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方法和OECD 29个国家(和地区)1990-2012年的数据,建立多个模型实证检验了收入差距与保险需求收入效应的非线性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收入差距轻微增加对保险需求收入效应影响不确定,但当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时,无论是寿险还是财险的需求,其收入效应都会削弱。这表明,过大的收入差距对保险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文章最后指出:保险业的发展水平体现了社会公平程度,发达的保险业是社会高度均富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保险需求 收入效应 收入差距 PSTR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向达 张家平
寻求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财产性犯罪率产生非线性影响的经验证据对进入经济新常态的中国收入分配格局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比起二者之间的线性影响,分析非线性效应能够更好地揭示中国转型期复杂的经济社会因素在城乡收入差距对财产性犯罪率产生影响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本文使用中国1981-2012年的数据,运用非线性STR模型对此问题开展经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是财产性犯罪率变化的单向Granger原因,两者存在的非线性的非对称效应表现出了阶段性的变化特征。我们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包括1987年以前的平衡I期、1987-1991年的迁移I期、1991-1997年的平衡II期和1997-2012年的迁移II期。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财产性犯罪率 非线性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世军 范立夫 周亚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出口导向战略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繁荣,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的进口需求。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出口和美国的需求之间存在一种稳健的依存关系。但是,伴随美国经济此轮复苏,中国出口贸易并未像人们预期的那样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2015年的中国对美出口状况依然差强人意。本文采用非线性平滑转移模型(STR),根据2000年至2015年的月度数据,对可能影响中美贸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试图找到深层次原因。结果发现:东南亚等国家的出口替代、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美国"再工业化战略"以及美国居民消费需求等因素,都会以线性或非线性的方式影响中美贸易。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世军 范立夫 周亚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出口导向战略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繁荣,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的进口需求。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出口和美国的需求之间存在一种稳健的依存关系。但是,伴随美国经济此轮复苏,中国出口贸易并未像人们预期的那样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2015年的中国对美出口状况依然差强人意。本文采用非线性平滑转移模型(STR),根据2000年至2015年的月度数据,对可能影响中美贸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试图找到深层次原因。结果发现:东南亚等国家的出口替代、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美国"再工业化战略"以及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小梅 欧阳玲
本文选取2005-2012年间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估计方法分别考察了货物劳务税与所得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效应。研究表明,税制结构在第三方外部因素—经济发展水平门槛最优值两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税制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先抑制后促进的非线性作用效果,呈现出正"U"型的阀值转换特征,且货物劳务税与所得税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门槛效应存在差异性。参数异质性假设条件下的实证结果为我国未来税制改革提供了思路,即应逐步建立与经济新常态相适应的现代税制结构体系、明确定位不同税种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的切入点、实现税收与其他调节工具的协同配...
关键词:
税制结构 收入差距 非线性效应门槛回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刑事犯罪率的非线性效应研究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居民消费差距的非线性关系研究
城乡收入差距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非线性作用研究——基于动态面板与门限面板模型
中国省际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性及其非线性──基于动态面板模型和门限面板模型的研究
中国短期资本流动驱动因素的非线性效应研究:基于MSVAR模型的动态分析
休闲农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效应研究——基于中国249个县域的面板数据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核心影响因素筛选模型及实证
基于收入结构视角的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分析——基于EBA模型的实证研究
通货膨胀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影响——基于STR模型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