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48)
2023(7863)
2022(6723)
2021(6385)
2020(5573)
2019(13309)
2018(12964)
2017(24963)
2016(13553)
2015(15919)
2014(15996)
2013(16370)
2012(15623)
2011(14301)
2010(14107)
2009(13274)
2008(13376)
2007(11962)
2006(10155)
2005(9268)
作者
(40674)
(34404)
(34268)
(32955)
(21800)
(16546)
(15701)
(13494)
(12923)
(12090)
(11911)
(11380)
(11075)
(10950)
(10824)
(10740)
(10452)
(10185)
(9918)
(9892)
(8578)
(8515)
(8438)
(7904)
(7815)
(7701)
(7620)
(7450)
(7046)
(6896)
学科
(64281)
经济(64227)
(34086)
管理(33773)
方法(31850)
数学(29195)
数学方法(29014)
(24537)
企业(24537)
中国(19216)
(17921)
(17146)
(14862)
贸易(14857)
(14543)
(12882)
农业(12029)
(11225)
业经(10865)
地方(10203)
收入(9845)
(9827)
银行(9795)
(9411)
(9345)
金融(9343)
(9034)
环境(8930)
(8384)
(8152)
机构
大学(208689)
学院(204704)
(96386)
经济(94815)
研究(77514)
管理(75271)
理学(64903)
理学院(64092)
管理学(63151)
管理学院(62755)
中国(59664)
科学(46306)
(45106)
(41738)
(40593)
(37271)
研究所(37227)
中心(34205)
财经(33741)
经济学(32189)
(30914)
业大(30302)
农业(29654)
经济学院(29303)
北京(29213)
(28712)
(27231)
(26395)
师范(26163)
财经大学(25122)
基金
项目(134864)
科学(106010)
基金(100627)
研究(96571)
(88914)
国家(88278)
科学基金(73813)
社会(63109)
社会科(59883)
社会科学(59865)
基金项目(52523)
(48539)
自然(46682)
自然科(45594)
自然科学(45578)
自然科学基金(44812)
教育(43635)
(42765)
资助(42396)
编号(37368)
(31984)
重点(31145)
成果(30800)
(29533)
中国(28097)
国家社会(27621)
(27201)
教育部(27173)
科研(26361)
课题(25751)
期刊
(100272)
经济(100272)
研究(62194)
中国(37648)
学报(33967)
(33155)
(31696)
科学(31344)
大学(25020)
管理(24992)
学学(23602)
农业(22568)
(18128)
金融(18128)
经济研究(17924)
财经(17373)
教育(16580)
技术(15900)
(15063)
问题(14260)
(13994)
业经(13933)
(13392)
世界(12364)
国际(12076)
技术经济(11068)
统计(10698)
资源(10173)
(9695)
理论(9368)
共检索到302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宜勇  池振合  
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突出表现为劳动收入占总产出的比重较低且呈下降趋势,同时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它既包括功能收入分配问题也包括规模收入分配问题。功能收入分配问题突出表现为劳动收入占总产出的比重较低并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规模收入分配问题则表现为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与此同时,要素收入在住户、企业和政府之间进行重新分配,从而形成不同主体间的分配格局,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甜迪  
我国各省金融与非金融业收入差距呈现特殊空间格局。对此,基于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建模分析发现:各省金融与非金融行业的空间正自相关性不断增强,且空间格局演化的两极分化趋势明显,空间互动以协同改善为主。分析发现,金融化、人力资本、金融业垄断、金融业生产率和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其中金融化和金融业生产率会同时扩大本省及周围省市收入差距;人力资本和金融垄断会扩大本省收入差距,缩小周围省市收入差距;现阶段经济增长会缩小本省收入差距,扩大周围省市收入差距,因此收入分配改革需考虑空间关联关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余文  
本文运用扩展的基尼系数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中国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不断扩大,国有单位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基本上与全国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保持一致,城镇集体单位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变化不大,其他单位①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不仅初始值比较高,而且扩大得比较快。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来自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及私有化所带来的分配不均,另一方面来自国有部门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及其国有部门行业的垄断性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华军  孙东旭  丁晓晓  
文章利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解析居民收入南北差距的来源结构,采用二次指派程序考察居民收入南北差距的驱动力量。研究发现:(1)2014~2020年,中国居民收入呈现“南高北低、南快北慢”的主要特征,南北地区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2)在均值意义上,南北地区居民收入差距从2014年的0.2万元扩大至2020年的0.5万元。在个体差异上,南方省份与北方省份的收入极差高位运行,收入差距最大达到5.2万元。(3)中国居民收入地区差距主要来自南北地区内部差距,南北地区间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逐年上升。中国居民收入地区差距主要来自工资性收入。(4)中国居民收入南北差距驱动力量从强到弱依次是经济发展、产业高级化、城镇化、市场化。最后,文章对缩小居民收入南北差距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白莹  吴建瓴  
本文运用泰尔指数的分解方法,在对收入分配数据进行时间和空间的去胀处理的基础上,用1996~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总体收入差距进行了城乡分解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近些年中国收入差距的70%以上都来自于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并且城乡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还是中国总体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要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必须注意:放松对农产品价格的各项调控措施,接受在城市化进程中农产品价格在结构上逐步上升的现实,放开农村居民收入提高的空间;增加对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的教育投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丽敏  
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既有体制的原因,又有政策的原因;既有市场的原因,又有非市场的原因;既有经济原因,又有非经济原因。1."城乡二元"制社会结构的体制因素。第一,长期以来,中国形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彬彬  李实  
本文利用CHIP2002和CHIP2013中的城镇和农村住户调查数据,研究这一时期城乡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变化以及对全国收入差距贡献的变化。一方面,伴随着21世纪以来旨在影响收入分配问题的新政策的施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基本上呈现显著缩小的趋势,教育和家庭结构等特征的系数效应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正在减小。另一方面,不平等指数分解揭示出,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对于全国收入不平等的贡献正在缩小。然而,教育的禀赋贡献仍呈现扩大趋势,这也进一步强化了人力资本对于缩小收入差距的贡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段会娟  刘军  
1985~2013年我国的区域收入差距先逐渐扩大2006年后开始缩小。分解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对全国的地区差异贡献份额很大但2005年之后开始缩小,西部地区内部省际差异2002年之后出现了明显扩大的趋势,四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对全国地区差异的贡献份额最大但2002年后轻微下降。除了发展战略、要素投入等各种传统因素外,产业集聚效应也是导致区域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玲玲  
本文首先论证了收入差距的固化是生产者的逐利动机加强和消费者对低端产品消费需求增加的原因。然后通过演化博弈分析得到结论,在存在收入差距的条件下,若监管缺位,市场将出现正常产业与制假产业并存的均衡状态;消费者的收入约束差距越大,生产者进入制假产业的概率越高。因此缩小收入差距,并对通过对制假产业分类实施市场监管,提高监管效率,才能真正减少直至消除制假产业。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薛进军  园田正  荒山裕行  
文章以中国改革开放最早、也是中国最富裕的城市深圳为例,研究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研究发现:(1)利用2006年深圳市住户调查数据测算出深圳市的基尼系数为0.56,达到中国城市最高水平。(2)泰尔指数的分解表明,户口制度和地区发展优惠政策是产生收入差距的制度性原因。(3)用Oaxaca-Blinder法进行的分解分析表明,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差距(即教育差距)可以解释城乡收入差距的将近40%。文章的结论是,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主要是由政府的差别性政策等制度性原因和教育差距等市场因素造成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中华  梁俊伟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国际垂直专业化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收入差距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了统一结论:伴随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的加深,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于中国收入差距扩大具有较大显著的正作用。对此的解释是中国承接发达国家垂直专业化生产环节所带来的技术密集度的提高增加了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进而提升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工资,扩大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玉海  
依据《中国1986年74城镇人口迁移抽样调查资料》,本文试图对中国迁移人口的经济收入进行初步分析,着重阐明经济体制改革前后经济收入对移民行为影响的变化及在我国城镇体系中二者的不同相关形态。 本文将迁移定义为:跨越城镇行政区域,伴随户口变动或不变动户口但离开原居住地一年以上的移动行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熊友云  张明军  刘园园  金爽  李瑞雪  
论文根据1978年来全国及各省统计数据,采用Theil指数、变动度等指标及岭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省区间粮食生产差距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尽管个别年份因部分粮食生产大省产量出现波动导致全国省区间粮食产量差距缩小外,1978年来我国省区间粮食产量差距总体越来越大,并形成了稳定的上升区、下降区及相对稳定区,而各区内大多中部、西南部省份粮食占全国比重与其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演变趋势一致,大多东部、西北部省份此趋势不一致。定量研究表明,省区间粮食种植比较效益、种植结构、粮食播种面积等差距的扩大推动了省区间粮食产量差距的扩大,而省区间粮食单产、财政支农资金、农业从业人员等差距的缩小也促使了省区间粮食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鲁  樊纲  
中国收入差距在过去20年中持续扩大,对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公正与稳定都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计量模型检验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是否存在,证明收入差距还有继续上升的明显趋势,但其下降阶段不能确证。同时模型分析发现有一系列因素对收入差距的扩大或缩小有重要影响。这包括经济增长方面的因素、收入再分配和社会保障、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以及制度方面的因素。这说明有可能通过合理的政策调整来控制收入差距的继续扩大。文章讨论了这些发现的政策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