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93)
- 2023(6539)
- 2022(5443)
- 2021(5295)
- 2020(4522)
- 2019(10671)
- 2018(10367)
- 2017(20002)
- 2016(10816)
- 2015(12341)
- 2014(12042)
- 2013(12389)
- 2012(12088)
- 2011(11111)
- 2010(11156)
- 2009(10314)
- 2008(10404)
- 2007(8845)
- 2006(7933)
- 2005(7428)
- 学科
- 济(52095)
- 经济(52035)
- 业(25186)
- 管理(24302)
- 方法(23840)
- 数学(21236)
- 数学方法(21059)
- 企(17928)
- 企业(17928)
- 中国(16703)
- 财(14494)
- 贸(13781)
- 贸易(13776)
- 易(13547)
- 农(13171)
- 学(11060)
- 融(10186)
- 金融(10185)
- 制(10029)
- 收入(9510)
- 银(8998)
- 银行(8976)
- 农业(8865)
- 行(8743)
- 业经(8651)
- 出(8107)
- 关系(7445)
- 地方(7423)
- 体(7397)
- 产业(6823)
- 机构
- 大学(169731)
- 学院(162757)
- 济(81537)
- 经济(80490)
- 研究(67044)
- 管理(57510)
- 中国(51418)
- 理学(49499)
- 理学院(48836)
- 管理学(48119)
- 管理学院(47805)
- 科学(37823)
- 京(37193)
- 财(35767)
- 所(34633)
- 研究所(31857)
- 财经(28931)
- 经济学(28519)
- 中心(27473)
- 农(26875)
- 经(26724)
- 经济学院(25813)
- 北京(24471)
- 院(23679)
- 范(22072)
- 江(21922)
- 师范(21839)
- 财经大学(21823)
- 业大(21591)
- 农业(21278)
- 基金
- 项目(106930)
- 科学(85274)
- 基金(82202)
- 研究(76847)
- 家(73305)
- 国家(72829)
- 科学基金(60589)
- 社会(52487)
- 社会科(50000)
- 社会科学(49989)
- 基金项目(41828)
- 自然(37151)
- 自然科(36353)
- 自然科学(36338)
- 自然科学基金(35774)
- 省(35455)
- 资助(35304)
- 教育(34732)
- 划(32758)
- 编号(27409)
- 部(26627)
- 重点(25115)
- 中国(24827)
- 成果(24131)
- 国家社会(24079)
- 发(23503)
- 教育部(22956)
- 创(21430)
- 人文(20805)
- 大学(20742)
共检索到249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肖红叶 郝枫
本文综合利用UNSD、BEA和NBS的国民核算资料,对中外初次分配格局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中国初次分配结构的内在特点及动态演进规律。研究发现,2004年前后中国国民经济初次分配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经数据可比性调整之后认为:以国际经验判断,中国初次分配中劳动份额偏低,政府介入初次分配的程度很高。中国初次分配结构中,劳动份额(sl)与人均实际GDP(y)呈反向变动关系。这既与"要素收入份额具有时间稳定性"之"典型事实"不符,更与大量研究中二者具有同向关系之经验结论大相径庭。根据国民经济sl形成机制进行因素分解,发现sl与y的长期反向关系主要由产业结构变化引起;而短期反向关系则揭示出我国经济增长以sl...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国强
一、我国初次收入分配格局通过对1978~2004年中国的初次分配格局进行细化研究,把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要素分配份额特征进行总结,可以得出我国国民经济要素分配份额的产业特征。在中国初次分配结构特征表中(见表1),sl定义为劳动份额,是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乔榛
初次收入分配的劳动份额通常随经济持续增长呈现一种U型变动的趋势。然而,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劳动份额呈现出一个前期稳定提高,后期逐步下降的倒U型变动趋势。这种趋势表明我国的初次收入分配结构还处于不平衡的状态,造成我国初次收入分配结构如此演进的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后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两种转型形成了影响初次收入分配结构的特殊机理。为此,在努力实现我国初次收入分配结构转型的道路上要立足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时要加强国家调控中的劳动者保护。
关键词:
初次收入分配 劳动份额 分配结构变迁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柏玲 李慧
收入初次分配问题是当前理论和实践中的难点问题,它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对公平效率悖论的解决方式,每个国家都在努力探索中前行。作为我国收入分配基本原则的"按劳分配",体现着一个社会对劳动者的尊重和依赖;而"按要素贡献分配"则是市场经济国家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通行规则。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深入发展,两种收入分配机制被日益统一在一起,指导着我国要素所有者的初次分配。但这两种收入分配准则的有效运行都需要通过充分竞争的市场才能实现。现实中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必然存在各方的利益博弈和冲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按劳分配 按要素贡献分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刊 范德成
初次收入分配结构调整是指调整国民收入在各项目之间的分配比例,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文章对投入产出模型进行扩展,深入透析投资倾向的变动对初次收入分配中各项目的影响,以及对初次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作用。研究表明,投资倾向对初次收入分配的影响与各产业的项目系数、生产直接消耗系数,以及国内收入总额密切相关;在现有的要素价格和投资结构情况下,提高投资倾向会使国民收入中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的比例降低,会使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的比例提高。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瑾
基于双重结构视角,利用2000~2013年间资金流量表,对中国中等收入阶段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演化趋势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原有资金流量表低估了企业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比重,高估了政府和住户初次分配占比;(2)2000~2013年期间,居民收入占比下降幅度并不显著,政府而不是企业挤占了住户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3)在分析期间中国劳动报酬占比先下降再上升,整体上呈现出U型演化特征。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柏玲 李慧
收入初次分配问题是当前理论和实践中的难点问题,它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对公平效率悖论的解决方式,每个国家都在努力探索中前行。作为我国收入分配基本原则的"按劳分配",体现着一个社会对劳动者的尊重和依赖;而"按要素贡献分配"则是市场经济国家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通行规则。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深入发展,两种收入分配机制被日益统一在一起,指导着我国要素所有者的初次分配。但这两种收入分配准则的有效运行都需要通过充分竞争的市场才能实现。现实中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必然存在各方的利益博弈和冲突,意味着理论上有效的收入分配准则失去了现实的依托,必须通过社会建设、再分配以及其他创新性政策加以应对和弥补。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按劳分配 按要素贡献分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春丽 陆江源
优化初次分配结构、推进共同富裕必须运用系统思维,注重供需联动、协同发力。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对初次分配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从产业结构看,服务业成为劳动者报酬的主要来源,但技能服务业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需求结构看,三大需求拉动的劳动者报酬都呈现上升趋势,单位消费拉动的劳动者报酬最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初次分配结构中存在部分行业劳动者报酬被挤压、劳动者报酬的部门填补缺位、部门收入错配等问题。为此,要优化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发挥需求结构优化对供给结构的牵引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对需求的支撑作用和对就业的吸纳作用,形成以供需结构更高水平动态均衡来促进初次分配结构改善的格局。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范德成 张伟
构造了考虑产业结构影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利用我国1990-2009年的跨产业部门时间系列数据,采用岭回归的方法计算出三次产业比重对要素产出弹性的影响系数,以2009年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对初次分配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是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原因,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稳步推进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转型有助于改善初次分配恶化的局面。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邹士年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大幅提高,社会财富急剧增加。同时,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出现了拉大的趋势,社会贫富悬殊倾向比较突出。收入分配的不公是造成这种现象的祸首,而初次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又是收入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常进雄 孙磊 张灵弟
利用企业层面的数据,从行业视角对中国的劳动份额及其变化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与当前普遍认为劳动份额持续下降的看法不同,近年来中国劳动份额处于上升态势,这说明初次分配的恶化态势正得以改善,但是劳动份额仍然偏低,劳动者在初次分配中仍然处于不利地位;总体劳动份额的波动主要来源于行业内劳动份额的波动,两者表现为"齐升齐降",只是波动幅度有差异而已。对劳动份额波动的进一步分解表明,对于总体劳动份额的变化,行业内效应贡献了82.83%,而结构效应仅仅贡献了17.17%。
关键词:
结构变化 行业 劳动份额 初次分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彭海艳
文章运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实证分析了2000-2012年间,江西省城乡居民初次分配及转移性收入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初次收入分配差距呈上升趋势,工资性收入是主要贡献来源,但主体地位呈下降趋势;农村居民初次收入分配差距也呈上升趋势,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是两大收入来源,但各收入来源贡献率变化不明显;转移性收入对城乡居民都产生了由扩大转变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不过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比重明显偏低,因而作用非常有限。文章深入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涛 王娜
《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于2008年12月发布。其第六版账户的调整将会对我国现有的国际收支统计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国家外汇管理局湖北省分局以其第六版初次分配收入账户为例,研究初次分配收入账户调整的新变化、影响及对策。
关键词:
初次分配收入 国际收支统计 影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左冰 李郇 保继刚
本文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2004年湖南旅游业国民收入及其初次分配主体格局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旅游业为湖南省当年直接贡献了3.06%的国民收入,旅游产业附加值率为0.4536,处于全社会中等水平;旅游业资本利润率高于为其提供中间产品行业的资本利润率。政府、企业和从业者在旅游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6%∶68%∶16%。与国内外经验水平相比,湖南旅游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出现了严重失衡,主要表现为企业收入比重过大,劳动报酬偏低,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获益者是资本所有者而非旅游从业者,政府从旅游业发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车伟 张士斌
文章收集并使用1978年以来有关数据,具体研究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报酬占GDP份额的变动状况。按照国际通用的方法,文章对中国劳动报酬数据进行了调整,结果发现,与调整前劳动报酬占GDP份额出现显著下降不同,调整后劳动报酬份额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部分时间内保持了相对稳定,仅仅在最近几年开始出现明显下降。中国初次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的问题不是劳动报酬占GDP份额的下降,而是这一比例水平长期过低,初次收入分配格局似乎陷入了一种低水平稳定状态。作者认为,劳动报酬占GDP份额低是一种不利于劳动者的收入分配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