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26)
2023(9533)
2022(7941)
2021(7719)
2020(6166)
2019(14290)
2018(13668)
2017(26710)
2016(14195)
2015(16192)
2014(15893)
2013(15711)
2012(14830)
2011(13384)
2010(13391)
2009(12558)
2008(12483)
2007(10913)
2006(9973)
2005(9182)
作者
(38399)
(32006)
(31879)
(30825)
(20658)
(15172)
(14506)
(12391)
(12278)
(11620)
(11101)
(10600)
(10426)
(10318)
(10243)
(9852)
(9587)
(9266)
(9211)
(9080)
(8111)
(7682)
(7677)
(7397)
(7251)
(7233)
(7041)
(6787)
(6482)
(6457)
学科
(58948)
经济(58871)
管理(40335)
(39112)
(29532)
企业(29532)
方法(23080)
中国(21250)
数学(20540)
数学方法(20250)
(19699)
(19402)
(15167)
贸易(15159)
(14904)
(13712)
农业(12716)
业经(12306)
(11677)
(11612)
银行(11604)
(11199)
(10535)
收入(10523)
(10294)
金融(10291)
地方(9335)
(9028)
财务(9003)
财务管理(8978)
机构
大学(204031)
学院(203177)
(98312)
经济(96677)
管理(76042)
研究(75153)
理学(64441)
理学院(63771)
管理学(63010)
管理学院(62623)
中国(60981)
(47386)
(42922)
科学(40119)
(37128)
财经(36638)
(33598)
中心(33583)
研究所(33085)
经济学(32497)
(29411)
经济学院(29159)
(28869)
北京(28159)
财经大学(27234)
(26789)
师范(26634)
(26631)
业大(23617)
(23071)
基金
项目(127638)
科学(102938)
研究(98753)
基金(96229)
(82465)
国家(81799)
科学基金(70292)
社会(66580)
社会科(63100)
社会科学(63090)
基金项目(48526)
(45143)
教育(45073)
自然(41860)
自然科(40940)
自然科学(40931)
自然科学基金(40244)
资助(40046)
(39381)
编号(38716)
成果(33645)
(30927)
国家社会(28844)
重点(28739)
(28035)
中国(27451)
教育部(27432)
课题(27311)
(26585)
(26464)
期刊
(111745)
经济(111745)
研究(71323)
中国(40565)
(35499)
管理(29577)
(27811)
科学(26096)
学报(25581)
(24640)
金融(24640)
教育(22021)
大学(20374)
经济研究(19614)
财经(19296)
学学(18910)
农业(18656)
(16873)
业经(16400)
技术(15449)
(15367)
问题(15217)
国际(13541)
世界(12944)
技术经济(9925)
(9785)
经济问题(9250)
理论(9030)
现代(9014)
统计(8902)
共检索到321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苑雪芳  
按劳分配主体地位势弱、贫富差距过大,已经成为我国收入分配面临的严峻问题。中国现行收入分配制度在设计层面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致的,但在执行层面发生异化,导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在未来比较长的时期内,收入分配问题只能控制或缓和。本文通过对中国收入分配问题成因、根源和对策的分析,试图为控制收入差距提供借鉴。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鲁琴  刘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社会实践的现实需要。然而,当前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需要给予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同样永无止境。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应该只是口号,而应该是深入持久的伟大行动,必须站在有利于国家长远发展的高度进行精心谋划。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艺明  
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试图应用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当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均等的形成机制,以及这种分配不均等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的分析框架具备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特征,包括阶级分析、劳动价值论和资本雇佣劳动等,又结合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某些特征,放宽了现有文献中"工人阶级无任何储蓄"的假设,所得到的结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1940年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财富和收入分配情况,对于分析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条件下收入和财富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巨  
生产力概念的深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非常重要,考察初次收入分配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可行的切入点。在税收收入占比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意味着资本收入占比的上升。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缩小了消费市场规模而抑制技术进步(消费效应),资本收入占比的提高使得企业技术投资面临更少的融资约束而促进技术进步(融资效应),初次收入分配与技术进步之间可能呈现出无关、线性或者倒U型关系,其具体关系要视消费效应和融资效应的相对强弱而定。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初次收入分配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倒U型关系,存在一个最有利于技术进步的初次收入分配格局,意味着当前需要同时保护劳动和资本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隋灵灵  曲丽宏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中国的未来与发展。本文以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周边的其他三所高职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情况进行实证研究,阐述了当今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及解决对策,对新形势下如何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阳  
合理适度的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深刻理解把握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理论根源,为建立科学有效的调节机制奠定基础。现有文献成果主要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计量模型验证影响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因素,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成果较少。在广泛梳理国内外文献成果、回顾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演化特征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探究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分析得出相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下农业与非农产业间的收入差距是形成这一差距的主要根源,并据此提出相关调节思路。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卓今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方法直接进入操作层面,它的功能需要进一步完善。首先是长期以来持续讨论的有关"美学和历史的"问题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从文本出发讨论历史运动和审美的一般规律,对象和参照系有时互相缺位,不能构成对立统一关系。其次是"文化研究"是一个笼统的文论现象。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与非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有待进一步区分。本文着重探索的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内部结构,尝试从打破孤立状态并回到文艺现实,批评家自身的意识形态结构以及形成批评理论的诸环节等方面来破解上述难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军  
国家治理语境中,正义是价值取向,税收是基础保障。税收正义则属于国家治理的重要价值观和制度保障。本文从两个层次讨论税收正义:一是税收促进生产关系诸环节正义,即促进生产正义、交换正义、分配正义、消费正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税收在维护代际公平、降低社会交易费用、遏制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经济主体消费行为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有力。二是税收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经济新常态对税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本文给出了马克思主义正义观视角下的税收正义的实现路径和具体对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圣明  
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研究了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消费类型、消费力的涵义与类型、资本主义消费的基本特征,对资本主义消费经济学家理论进行批判,并从消费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消费能够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消费的新常态等五个方面论证社会主义消费的进步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圣明  
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研究了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消费类型、消费力的涵义与类型、资本主义消费的基本特征,对资本主义消费经济学家理论进行批判,并从消费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消费能够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消费的新常态等五个方面论证社会主义消费的进步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春明  
2018年以来,美国频频发起对来自中国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的事端,中国方面也一一进行了相应的反制,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不断升级。美国发起贸易事端的主要理由之一,是指责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过大,从而损害了美国的国内利益。从表面上来看,似乎确实是这样,但从真正能反映实际贸易利益的增加值贸易角度来看,事实却并非如此。本文即从增加值贸易的角度来探究中美贸易利益分配的真相,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对这种分配的成因做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彦琳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国家筹集和供应社会资金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财政方式,一种是信贷方式。基于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文章从马克思财政思想的角度,对我国建国以后的分配方式进行了分析,将建国以来的分配方式变迁划分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财政分配方式占主导地位;改革开放后至90年代,信贷分配方式占主导地位;21世纪以后,财政分配的信贷化和信贷分配的财政化。我国建国后的分配方式变迁总体来说是信贷分配和财政分配交叉进行,根据不同的发展背景,不同分配方式占主导地位,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式则更多地偏重于信贷分配和财政分配互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彦琳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国家筹集和供应社会资金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财政方式,一种是信贷方式。基于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文章从马克思财政思想的角度,对我国建国以后的分配方式进行了分析,将建国以来的分配方式变迁划分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财政分配方式占主导地位;改革开放后至90年代,信贷分配方式占主导地位;21世纪以后,财政分配的信贷化和信贷分配的财政化。我国建国后的分配方式变迁总体来说是信贷分配和财政分配交叉进行,根据不同的发展背景,不同分配方式占主导地位,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式则更多地偏重于信贷分配和财政分配互为补充的综合性市场化方式。文章最后得出了现实意义的分配方式变迁研究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世露  
由杨娟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视域下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一书以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为理论视域,以当代中国贫富差距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任务为目标导向,科学地考察了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历史与现实,分析了当代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象与本质,提出了新时代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治理路径,具有创新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云飞  
一、分配是产品的分配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从一个社会的生产过程来看,产品是指当期(一般为一年)的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看,产品也就是进入一个生产过程的全部生产要素价值(C+V)加上作为全部要素产物的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