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09)
2023(12737)
2022(10419)
2021(9570)
2020(8093)
2019(18144)
2018(17788)
2017(33634)
2016(17960)
2015(20321)
2014(19952)
2013(20072)
2012(18765)
2011(16900)
2010(17159)
2009(16218)
2008(16267)
2007(14848)
2006(13374)
2005(12332)
作者
(52890)
(44640)
(44235)
(41755)
(28399)
(21284)
(19818)
(17376)
(17004)
(15892)
(15363)
(14894)
(14452)
(14309)
(14098)
(13568)
(13225)
(12913)
(12820)
(12813)
(11129)
(11031)
(10921)
(10389)
(9992)
(9977)
(9971)
(9943)
(9132)
(9092)
学科
(87893)
(84291)
经济(84185)
(70385)
企业(70385)
管理(62694)
(46080)
方法(35200)
农业(30586)
业经(29583)
数学(27317)
数学方法(27168)
(25862)
中国(24413)
技术(20478)
(18843)
(18258)
财务(18242)
财务管理(18221)
(17430)
贸易(17419)
企业财务(17243)
(17075)
(16105)
(14763)
(14276)
(14011)
理论(12644)
(12626)
银行(12596)
机构
学院(270292)
大学(264652)
(125837)
经济(123873)
管理(107187)
研究(94685)
理学(91800)
理学院(90973)
管理学(89944)
管理学院(89465)
中国(77457)
(60777)
(56224)
(54768)
科学(54214)
(48271)
农业(46737)
研究所(43453)
财经(43294)
业大(43223)
中心(43195)
(41849)
(39582)
经济学(38674)
北京(35564)
经济学院(34996)
(33029)
(31894)
经济管理(31768)
财经大学(31641)
基金
项目(174920)
科学(139667)
基金(130102)
研究(129623)
(113939)
国家(112847)
科学基金(97007)
社会(86903)
社会科(82190)
社会科学(82169)
基金项目(68012)
(67405)
自然(60346)
自然科(59005)
自然科学(58986)
自然科学基金(58046)
教育(56444)
(55614)
资助(52529)
编号(50590)
(40888)
(40628)
(39788)
成果(39759)
(39374)
重点(39217)
国家社会(37407)
创新(36567)
(34716)
教育部(34626)
期刊
(147991)
经济(147991)
研究(81533)
(63072)
中国(57276)
(43785)
农业(42963)
管理(42524)
科学(41288)
学报(40861)
大学(32318)
学学(30991)
(29149)
金融(29149)
业经(28828)
技术(25629)
(23044)
经济研究(22747)
财经(22408)
教育(20708)
问题(19633)
(19522)
世界(17928)
技术经济(17250)
(16150)
农村(14433)
(14433)
国际(14334)
农业经济(13858)
(13798)
共检索到419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佳  徐恒永  郭玉秋  吴建军  尹庆良  
中国援助苏丹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2008年由商务部立项,总投资4 000万元,由山东高速集团下属的山东外经集团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联合承担。项目于2011年竣工进入3年技术合作期,目前已完成技术合作期的任务目标顺利进入可持续发展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阐述了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分析了其经验和做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瑾  刘天乔  王战  
对非洲农业援助是当代中国外交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和全球减贫的重要抓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作为中国对非洲农业援助的新形式,通过示范、培训等活动,带动当地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和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应有的技术示范效应。由于受到受援国本身农业发展体系、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低水平的商业化等因素的限制,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普遍面临诸多问题。中国对外农业援助的可持续发展需根据受援国国情,重新审视示范中心不同功能定位与受援国的互动关系:参与受援国农业发展顶层设计,系统性布局中国农业对外援助;积极融入多边援助,参与受援国全面建设;结合援助实际需求,争取受援国政策支持;注重资源整合,促进产业链建设;重视经营当地社会网络,适应受援国的政治关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月季  周德翼  汪普庆  
在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迅速变化的新形势下,中国与非洲的长期发展合作已经在双边政府层面达成共识。技术援助是中非农业合作的重要途径,配套建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是中国对非洲进行技术援助的重点项目,然而,该项目的具体运行尚无可借鉴的成熟模式。本文通过对中国首个在非洲建成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进行实地考察,以此作为典型案例,分析了当前中国对非洲农业技术援助项目运行的现状,指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运行存在政府层面的后续跟进支持不足、运营过程物资进口效率低下、硬件设施规划不完善、中方人员物资安全保障有待加强、与当地部门或研究机构实质合作力度不够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汉武  
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以下简称示范中心)自提出和实施以来即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项目在运营过程中普遍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可持续发展问题一直是项目的难点所在,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示范中心拥有的资源条件和其承担的任务职责并不匹配。推动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科学看待示范中心的目标定位,强化示范中心的技术试验、研究和分享工作,支持示范中心运用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方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嘉莉  
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作为中非农业合作新阶段的标志,在将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于受援国农业生产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示范中心在示范推广的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示范推广的持续性、技术品种的适用性以及技术推广的有效性等方面。为使示范中心更好地发挥技术推广作用,本文从中国政府、受援国政府,以及实施单位等不同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秦路  楼一平  
为引导和扶持农业"走出去",解决援非农业项目可持续发展问题,商务部和农业部设计了新的援助方式——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经过10年的建设和运营,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在促进非洲国家农业发展、配合经济外交和推动对非农业投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我国优势外交资源和南南合作的"知名品牌"。但是,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反映出一些问题,影响了援助效果。本文通过对商务和农业部门、驻外使馆和经商处、涉农企事业单位的调研,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继峰  秦路  
本文对援助非洲(以下简称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为后续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林屾   崔静波  
本文以中国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为拟自然实验政策,运用2000—2018年非洲各国粮食作物产出、贸易、价值面板数据,采用三重差分方法,考察其对受援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对受援国示范粮食作物的收获面积、产量、生产者价格、降低对外依存有显著促进作用,结果稳健。进一步发现援助方式为独立技术援助、实施机构为国企时,政策更有效地促进受援国示范粮食作物产出。最后,政策对当地的农业、农村、农民产生了积极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静怡  张帅  陈志钢  毛世平  
中非农业合作是中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非农业合作经验加以总结,有利于为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以及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大范围的农业国际合作提供借鉴。中非农业合作已逐渐发展为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企业为主体的模式。中国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是当前中非农业合作的重要形式,从建设期到技术合作期全程体现了其采用的"公私合作模式"(PPP模式)。与早期政府间合作模式相比,其成效明显得以提升,但依然面临经营不可持续的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完善中非农业合作的PPP模式的建议:公私双方应建立真正的伙伴关系,拥有共同的目标,共担权责;根据合作国经济状况灵活设置对企业的补贴时间,并通过多种形式最大化利用补贴款;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私营部门的沟通对接,将PPP项目嵌入当地的社会经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海川  
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作为中非农业合作新阶段的标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集中在可持续发展上,本文分别从项目实施进度、实施内容、所取得成就、可持续发展探索等方面研究了首批1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实施状况,并分析了这些农业中心面临的目标定位、资金、土地、沟通、项目监测评价等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目标定位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鼓励有实力和能力的单位组成联合体共同实施项目,建立援非签证、种子(苗)等绿色通道和合作交流平台,进一步健全金融保障机制和监督评价系统。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晨  秦路  
推动我国农业援助项目可持续发展是服务新时代国家对外援助战略,全面深化援外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笔者基于对当前中国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建设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从援助项目的最终目标、实施单位、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建议我国农业援助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应以我国先进适用农业技术为切入点,以公益功能和经济功能可持续为路径,做到我国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与受援国农业发展需求相结合、我国国家战略发展目标与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相结合。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截至目前,中国已在非洲19个国家建立了20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示范中心在品种试验、技术推广、人员培训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为受援国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占熺  林冬梅  孙红英  林占森  林应兴  胡应平  
选取大豆和巨菌草,在丘陵地区的坡地开展传统顺坡种植大豆与梯田豆草混种的比较实验,考察大豆单种和大豆与菌草混种对大豆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梯田大豆与菌草混种系统的大豆年产量为9 355 kg·hm~(-1),低于传统顺坡大豆系统(P0.05).收割后的巨菌草无论是直接出售还是用来培养紫孢平菇,大豆与菌草混种系统的经济效益都显著高于大豆单种系统(P<0.01).大豆与菌草混种虽然降低大豆产量,但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贵现  
本文充分阐释了中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功能定位,并指出了其4个主要功能,即农业技术示范和技术培训、农业技术试验、推动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4个功能是相互依赖,互为补充的统一整体。已建成的中非农业示范中心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源自于在这4个功能实现方面有所偏颇。最后,针对中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问题提出了充分发挥中方人员积极性,积极开拓资金来源、协调推进示范中心各功能的实现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辉  李小芹  李同升  
本文介绍了农业扩散的框架理论、沟通理论、农户行为改变理论和技术创新扩散理论。以杨凌农业示范区为例,分析了自然条件决定农业技术扩散内容和方式;历史基础和人文条件决定了技术扩散的速度和效果;政治、市场机制对农业技术扩散的起到加速或减缓作用;另外分析了农业技术扩散的动力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