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67)
- 2023(8606)
- 2022(7104)
- 2021(6797)
- 2020(5495)
- 2019(12545)
- 2018(12249)
- 2017(22729)
- 2016(12305)
- 2015(14204)
- 2014(14115)
- 2013(13995)
- 2012(13447)
- 2011(12501)
- 2010(12688)
- 2009(11522)
- 2008(11463)
- 2007(10574)
- 2006(9592)
- 2005(8724)
- 学科
- 济(59466)
- 经济(59413)
- 管理(33355)
- 业(29184)
- 企(22809)
- 企业(22809)
- 中国(21239)
- 方法(19592)
- 数学(17195)
- 数学方法(17051)
- 地方(16291)
- 农(16180)
- 贸(12601)
- 贸易(12588)
- 制(12459)
- 易(12271)
- 业经(11885)
- 农业(10470)
- 财(10438)
- 银(9946)
- 银行(9943)
- 行(9708)
- 地方经济(9407)
- 融(9096)
- 金融(9095)
- 体(9073)
- 环境(9064)
- 学(9005)
- 发(8773)
- 策(8564)
- 机构
- 大学(174466)
- 学院(173236)
- 济(80524)
- 经济(78943)
- 研究(67826)
- 管理(63785)
- 中国(54227)
- 理学(53096)
- 理学院(52418)
- 管理学(51783)
- 管理学院(51418)
- 京(38870)
- 科学(36845)
- 财(35754)
- 所(33093)
- 中心(30695)
- 研究所(29769)
- 江(27715)
- 财经(27312)
- 北京(25490)
- 经济学(25433)
- 范(25100)
- 师范(24948)
- 经(24944)
- 院(24822)
- 农(24682)
- 经济学院(22746)
- 州(21969)
- 师范大学(20208)
- 财经大学(20126)
- 基金
- 项目(109707)
- 科学(88009)
- 研究(85930)
- 基金(80197)
- 家(69335)
- 国家(68773)
- 科学基金(58484)
- 社会(56553)
- 社会科(53625)
- 社会科学(53618)
- 基金项目(40831)
- 省(40130)
- 教育(39913)
- 划(34958)
- 编号(34810)
- 自然(34145)
- 自然科(33336)
- 自然科学(33328)
- 资助(33052)
- 自然科学基金(32757)
- 成果(29931)
- 部(26116)
- 发(25735)
- 课题(25656)
- 重点(25527)
- 国家社会(24387)
- 中国(23880)
- 教育部(22766)
- 创(22494)
- 性(21942)
共检索到288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全毅 柯原
我国加强区域合作与建设FTA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缺乏整体的FTA发展战略,实际的经济效益也很有限。有必要在总结区域合作和建设FTA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我国参与区域合作的战略目标、伙伴选择、合作内容以及推进策略,以便更好地参与区域合作和地区秩序的构建。
关键词:
区域合作 FTA战略 推进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段锡平
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相对欧洲与北美日益成熟和扩大的区域集团化趋势,东亚的区域合作机制显得零散而脆弱。作为东亚地区日益开放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大国,中国的崛起不仅会影响东亚的振兴,同时也会受东亚地区各种经济、政治、安全等因素的制约。因此,积极参与并推进东亚区域合作,通过寻求共同利益达到“双赢”和“共赢”,以获取自身发展的最适环境,是中国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娟 王荣艳 王学成
入世后中国开始重视建立与东亚区域各经济体的多领域合作,总体来看中国的东亚区域战略始终与其在该地区生产网络的地位紧密相关。随着中国在该区域的经济地位愈发重要,中国所采取的区域战略对其区域和全球化发展就愈发关键。不可否认中国当前所达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栋生
今年2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把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贯彻好、落实好"。国民经济是各地区区域经济有机耦合而成的整体,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与任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作为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多民族大国,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亦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国家安全问题;所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皓 许佳
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实质上是对各国自贸区战略进行整合的过程,使中日韩自贸区战略目标能被纳入到三方自贸区战略框架中。尽管三国经贸合作密切,但是经济结构的差异以及地缘政治的压力致使三方的谈判进展缓慢。当前,在促进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安全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应进行东北亚FTA的整合,签署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释放东北亚经济活力,符合各方利益诉求。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王凤玲,于潇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周边环境对于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边疆地区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周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十分复杂。改革开放的20多年里,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得到了极大改善,经济合作不断发展。但亚太地区安全格局还处于调整时期,特别是美国的介入导致中国周边事态日趋复杂化。
关键词:
中国 周边国家 区域合作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范恒山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区域合作意义重大。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区域合作进展显著,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新时期深化区域合作具有良好机遇,也面临深层挑战。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进一步创新思维与方式,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工作,深化重大问题研究,实现区域合作全面跃升和整体深化。
关键词:
区域合作 形势 思路 任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宏岳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的经济环境更加开放,进一步走向国际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演变整合中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当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特别是区域经济合作突飞猛进,在国际经济格局和对外经济战略中的地位凸显,成为国际经济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文从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现实意义和特征入手,深入研究了目前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典型模式,在分析我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现存问题基础上,对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战略选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中国 意义 模式 战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海峰
次区域合作是特定区域内几个国家陆域相邻地区在经贸、社会、安全以及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的多边区域合作。次区域合作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功能性领域合作为重点,核心是经贸和基础设施方面的项目合作。我国参与的三个亚洲次区域合作涵盖了与我国接壤的13个发展中国家,既是推进"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宾
一、构建中国—东盟反洗钱区域合作机制的必要性(一)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需要。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立,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与东盟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一方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全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其成员国的法制健全程度和风险抵御能力都处于弱势。另一方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各类优惠政策在吸引投资、扩大进出口,增加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志恒 崔健 廉晓梅 胡仁霞 姜梅华 吴昊
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和开展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亚地区对我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缘政治与经济利益,同时也是我国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和开展区域开发合作的重点地区。然而,受各种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矛盾的制约,东北亚区域合作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近一段时期,东北亚区域合作既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同时原有的制约东北亚区域合作深入发展的一些因素也在不断强化。为此,非常有必要对东北亚国家区域合作战略走向展开前瞻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我国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战略和路径。2014年4月5日,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召开"东北亚区域合作新形势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专题研讨会,部分长期从事东北亚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并且近期承担相关国家、教育部以及吉林省相关研究项目的课题负责人,报告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本刊对与会专家发表的观点进行梳理和整理,并经各位专家的修改和确认,在此辑要发表,以期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问题的学术研究,并为国家及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曲凤杰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八字方针,进而又提出推进周边外交的两个方向,一是加强睦邻友好,二是加强区域合作。区域合作首次出现在党的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首次与双边关系并列,成为中国周边外交的另一主要方向。亚洲周边国家是我国开展区域合作的重点对象,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占我国外贸总额的60%以上,从周边国家和地区获得的投资多年来占我国吸引外资总额的70%以上。本文研究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和非机制化合作形式,内容涉及经济、安全、人文合作,重点集中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为我们把握我国的亚洲区域合作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肖金成
区域经济合作作为改革开放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手段,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力,制定合理的战略思路和空间构想是加强京津冀经济合作的基础。本文就加强京津冀经济合作的基本思路、京津冀空间布局优化的基本设想、京津冀城市群的合作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京津冀虽在行政区划上分为一省两市,但在经济、文化、地理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空间布局的优化要淡化行政区划,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园区向轴带靠拢,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功能应向外扩散,培育更多的二级城市和三级城市,形成城市规模、空间布局都比较合理的城市体系和功能区。从总体上...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顾家騟 刘理才
中国西北地区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地区的合作,在两国地方合作中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中俄"两西"区域幅员辽阔,自然资源富集,在两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该区域合作当前正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应充分认识其重要作用,建立务实、高效的合作机制,多途径、多方式地推进务实合作,尽快修建中俄喀纳斯直通公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陆南泉
从长远来看,把业已建立起来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进到新的高度,需要积极与务实地发展两国经贸关系,不断提高两国之间经济利益的依存度,而加强中俄间的区域合作是提升两国经贸合作水平的重要一环。这几年来,中俄区域合作有利因素在增加,突出表现在:两国相互战略依托关系不断强化;两国发展战略经济利益切合点在增多;确定了区域合作的重点领域。因此,可以认为,中俄面临区域合作的战略机遇期。
关键词:
中俄区域合作 战略利益 重点领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