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46)
2023(5730)
2022(4684)
2021(4584)
2020(3966)
2019(9099)
2018(8752)
2017(16944)
2016(8740)
2015(9878)
2014(9655)
2013(9835)
2012(9165)
2011(8499)
2010(8346)
2009(8061)
2008(8098)
2007(6999)
2006(6078)
2005(5749)
作者
(23504)
(19600)
(19582)
(18908)
(12612)
(9272)
(8944)
(7655)
(7582)
(6893)
(6801)
(6484)
(6321)
(6259)
(6213)
(6130)
(5930)
(5686)
(5629)
(5239)
(4787)
(4740)
(4539)
(4480)
(4434)
(4421)
(4233)
(3944)
(3827)
(3816)
学科
(41977)
经济(41934)
(26853)
管理(24946)
方法(21881)
数学(20330)
数学方法(20256)
(20178)
企业(20178)
中国(16009)
(12127)
(11172)
贸易(11165)
(11046)
(10952)
保险(10861)
(10018)
银行(10018)
(9608)
(9581)
(9046)
金融(9046)
(8559)
(8005)
财务(8002)
财务管理(7987)
企业财务(7738)
关系(6650)
业经(6538)
(5928)
机构
大学(132095)
学院(127179)
(68259)
经济(67417)
管理(51098)
研究(46164)
理学(43509)
理学院(43108)
管理学(42699)
管理学院(42458)
中国(42443)
(32736)
(27699)
财经(26343)
(24439)
经济学(23378)
科学(22199)
(21985)
经济学院(21163)
中心(20663)
财经大学(20173)
研究所(19815)
北京(18548)
(16289)
(16246)
金融(16072)
(15814)
商学(15379)
商学院(15257)
(14919)
基金
项目(81277)
科学(66508)
基金(65595)
研究(59460)
(56423)
国家(56048)
科学基金(48855)
社会(43026)
社会科(41044)
社会科学(41034)
基金项目(33456)
自然(30243)
自然科(29650)
自然科学(29642)
自然科学基金(29186)
资助(28582)
教育(26666)
(25171)
(22871)
(21228)
编号(20996)
中国(20134)
国家社会(19715)
教育部(19131)
人文(17816)
重点(17798)
成果(17120)
社科(16390)
大学(16387)
(16220)
期刊
(69132)
经济(69132)
研究(45892)
(24448)
中国(23987)
(20173)
金融(20173)
管理(19499)
科学(16372)
学报(14989)
财经(14019)
经济研究(13061)
(12627)
大学(12563)
(12035)
学学(11967)
(11341)
国际(10884)
世界(9756)
问题(9358)
农业(8662)
技术(8553)
业经(7480)
统计(7134)
技术经济(7034)
教育(6387)
(6025)
(5968)
理论(5825)
决策(5486)
共检索到197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莉莉  李泉  
投资者如何分配家庭资产,为个体的风险偏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本文采用奥尔多投资研究中心《城市投资者行为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从投资者对风险资产需求这一角度,详细研究哪些因素会显著影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以及不同群体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异质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的财富水平、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收入水平和是否抚养小孩都是影响投资者风险偏好的重要因素。同时,不同群体风险偏好的表现有差异。研究中国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异质性,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投资者的金融资产决策、储蓄行为、财富积累过程以及不同群体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反应提供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韦增欣  韦鑫  周智超  
根据投资者不同的风险偏好程度,将投资者分为三大类:风险偏好型投资者,风险厌恶型投资者,风险中性型投资者。在实际的证券投资过程中,交易成本不可避免。文章在马柯威茨的证券组合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交易成本,构建三个证券组合模型,并运用优化算法求解。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圣尧  李怡宗  杨云红  
股价崩盘作为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并且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极端现象,对股票的定价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股市中股票的崩盘系统性风险,研究发现:(1)股票的崩盘系统性风险与预期收益率显著正相关,并且对冲组合可以获得8.86%的年化收益;(2)投资者的博彩型股票偏好和吉祥数字偏好都会显著影响崩盘系统性风险与预期收益率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对于进行投资决策、风险管理以及理解投资者行为都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宋唯实  
本文利用P2P网站"人人贷"的实际交易数据,探究P2P借贷模式下投资者群体的风险偏好。实证结果表明,P2P借贷中投资者群体是风险厌恶型的,当利率大于11%时,投资者群体的风险厌恶特性会显著表现出来。当投资者群体显著表现出风险厌恶特性时,随着利率的升高,投资者对优质标的的筛选力度变大,使得成交标的中借款人的潜在违约风险不再随利率上升而上升,标的的实际违约率同样不再与利率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利率对违约率反映能力的部分失效,造成产品收益与产品风险的失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宋唯实  
本文利用P2P网站"人人贷"的实际交易数据,探究P2P借贷模式下投资者群体的风险偏好。实证结果表明,P2P借贷中投资者群体是风险厌恶型的,当利率大于11%时,投资者群体的风险厌恶特性会显著表现出来。当投资者群体显著表现出风险厌恶特性时,随着利率的升高,投资者对优质标的的筛选力度变大,使得成交标的中借款人的潜在违约风险不再随利率上升而上升,标的的实际违约率同样不再与利率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利率对违约率反映能力的部分失效,造成产品收益与产品风险的失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莉娟  胡亦佳  
文章通过分析分级基金变化的杠杆水平对投资者的影响来讨论中国投资者对杠杆型金融产品的风险偏好。分级基金的杠杆水平有随基金价格变动的特点,使得不同的杠杆水平得以在同一种金融工具上得到体现。通过联立方程组的方式建立分级基金与市场指数之间的关系,剔除了干扰变量,得到了杠杆水平和投资者需求的直接关系,并过线性回归方程得到结果。结论显示,我国的分级基金投资者存在较强的风险偏好特性,投资者愿意为杠杆融资付出额外的成本。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孟辰星  
以股票投资者的基本情况为起点,通过调查个人投资者的行为特征来分析他们的风险偏好。在此基础上,初步设定年龄、性别、学历、职业、股龄、风险承受能力为风险偏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个人投资者中,风险中立者的比例最大,风险厌恶者其次,风险爱好者最少。当股市处于正常周期时,投资者有预期为正的、较小的未来收益,因此其呈现弱风险规避的特征,表现出相对较强的理性特征和一定的投机心理。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学历和职业是影响股票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主要因素,而年龄、性别、股龄、风险承受能力对股票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莉娟  胡亦佳  
文章通过分析分级基金变化的杠杆水平对投资者的影响来讨论中国投资者对杠杆型金融产品的风险偏好。分级基金的杠杆水平有随基金价格变动的特点,使得不同的杠杆水平得以在同一种金融工具上得到体现。通过联立方程组的方式建立分级基金与市场指数之间的关系,剔除了干扰变量,得到了杠杆水平和投资者需求的直接关系,并过线性回归方程得到结果。结论显示,我国的分级基金投资者存在较强的风险偏好特性,投资者愿意为杠杆融资付出额外的成本。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田宝新  王建琼  
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较晚,发展程度不高,上市公司融资决策及股利分配政策与西方成熟市场仍有一定差距,投资者的理性水平也尚未达到西方国家成熟市场上的投资者水平。在我国市场上,投资者对融资方式和股利政策的偏好与国外投资者有很大的区别,上市公司对于再融资方式和股利分配的选择也与其他国外市场大相径庭。那么,我国资本市场上这些特殊的投资偏好是如何形成的?本文试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加以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战波  贺楦栋  孟雪井  
通过对马克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的规划目标和约束进行了改进,在模型分析中加入了风险偏好系数,利用风险偏好系数的不同赋值,观察投资组合结果随系数的变化程度,最后将风险偏好系数模糊化为保守、谨慎、较谨慎、较激进、激进五个区间。针对不同的股市行情,采取不同的模糊区间进行分析,中选取了"较谨慎"区间为例进行求解,得出了在该风险偏好水平下的最优投资组合,给出了一种新的最优投资组合方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马天平  卢旭蕊  李沁洋  
对投资者风险偏好是否内生不变的理论之谜,本文利用国原油宝事件,根据真实的交易数据,分析投资者在损失后风险偏好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在经历损失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易发生改变。尽管亏损数额越大,越易变为风险规避,但是该变化还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家庭整体受冲击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这种变化,二是较强风险认知水平会加强此种变化。这揭示出:在金融市场中,要完全绝对意义上做到买者责任自负,不符合投资者的行为金融本性。为维持金融稳定,应对产品供给进行监管,而不单是强调买者责任自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程华  杨威  
本文通过构造一个包含投资者、贷款者和P2P平台三方的网络借贷模型,关注投资风险偏好程度和平台中介费率对三方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提高融资成功率和平台稳定运营的条件,同时指出了平台道德风险行为存在的可能。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P2P运营风险不仅来自于贷款方,也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相关,平台和监管机构应关注投资者的类型选择。平台企业的中介费率选择是平衡三方利益和融资成功率的有效手段,应赋予平台企业充分的定价权。作为监管机构的政府,强化资产隔离制度,提高对平台企业的审查和惩罚力度,是管理P2P行业的最根本的手段,但不应对P2P平台的定价和运营模式的创新设置过多限制。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玲玲  王宗军  毛磊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我国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社会绩效的互动关系,以剖析机构投资者的道德偏好能力和道德改善能力。基于2006-2010年沪深两市918家样本的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偏好持股企业社会绩效好的公司,表明机构投资者具有道德偏好能力;(2)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社会绩效存在微弱的正面影响,表明机构投资者具备道德改善能力,但非常有限;(3)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社会绩效的互动关系差异较大,仅基金表现出道德偏好能力和道德改善能力。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虹玉  
本文构建基于CCAPM的风险偏好度量模型,以2000-2012年AB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制度环境和投资者结构对于市场风险偏好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2006年之前,A股市场风险偏好过高,但呈现逐年下降趋势;B股市场风险偏好总体低于A股,在2005年之后略有升高。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有利于降低A股市场风险偏好,但没有充分证据支持以股权分置改革为代表的制度性变革令市场风险回报发生了实质性改变。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粟立钟  
出资者投资风险偏好决定出资者的投资方向和投资规模。终极出资者的所有权性质影响出资者的投资风险偏好,自然人出资者的风险偏好具有多样性、商业性和竞争性等特征;而国家出资者的风险偏好具有国家安全性、国家宏观性、国家战略性和公共服务性等特征。这些差异导致国家出资者的投资行为不是完全遵循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原则。中间出资者的经营权属性也将影响到相应出资者的投资风险偏好,资本经营主体的投资由于面临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双重风险以及较高的未来风险等,投资主体的风险偏好较高;资产经营主体的投资主要面临商品市场的风险以及较低的未来风险等,投资主体的风险偏好相对较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