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11)
- 2023(6969)
- 2022(5642)
- 2021(5219)
- 2020(4235)
- 2019(9763)
- 2018(9446)
- 2017(17824)
- 2016(9100)
- 2015(10414)
- 2014(10296)
- 2013(10599)
- 2012(10425)
- 2011(9817)
- 2010(9787)
- 2009(9407)
- 2008(9094)
- 2007(7971)
- 2006(7479)
- 2005(7055)
- 学科
- 济(71788)
- 经济(71741)
- 管理(25120)
- 方法(24275)
- 数学(22574)
- 数学方法(22523)
- 业(21702)
- 中国(17434)
- 企(16395)
- 企业(16395)
- 地方(16099)
- 地方经济(12413)
- 财(11614)
- 贸(11540)
- 贸易(11529)
- 易(11226)
- 农(10971)
- 业经(10524)
- 学(9819)
- 融(9341)
- 金融(9340)
- 环境(9039)
- 制(8978)
- 关系(8753)
- 银(8102)
- 银行(8102)
- 发(7955)
- 行(7947)
- 农业(7481)
- 体(7444)
- 机构
- 大学(150519)
- 学院(146597)
- 济(86650)
- 经济(85605)
- 研究(60247)
- 管理(53399)
- 中国(47278)
- 理学(45373)
- 理学院(44881)
- 管理学(44504)
- 管理学院(44226)
- 财(36286)
- 京(31585)
- 经济学(30207)
- 所(29886)
- 科学(29634)
- 财经(29133)
- 经济学院(27026)
- 研究所(26868)
- 经(26738)
- 中心(24716)
- 财经大学(21790)
- 北京(21093)
- 院(21038)
- 江(19420)
- 科学院(18798)
- 社会(17666)
- 农(17354)
- 研究中心(17276)
- 范(17180)
- 基金
- 项目(89674)
- 科学(72735)
- 基金(70286)
- 研究(66525)
- 家(60637)
- 国家(60248)
- 科学基金(51577)
- 社会(48736)
- 社会科(46586)
- 社会科学(46575)
- 基金项目(35618)
- 资助(29980)
- 自然(29639)
- 省(29260)
- 自然科(28985)
- 自然科学(28977)
- 教育(28858)
- 自然科学基金(28512)
- 划(25679)
- 编号(23111)
- 国家社会(22625)
- 部(22525)
- 中国(22258)
- 发(20827)
- 重点(20344)
- 教育部(20153)
- 济(19560)
- 经济(19408)
- 成果(19103)
- 人文(18920)
共检索到236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燕
21世纪以来,得益于较好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各国经济改革进程,非洲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步伐。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1989年至1998年,非洲大陆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2.2%,而1999年至2007年,非洲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4.6%,相当于过去10年的两倍以上。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迈克
最近,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对非洲大陆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溢出效应。具体来说,虽然中国的投资有益于非洲经济的可获得性和消费品价格的降低,但许多非洲经济体由于中国企业的巨大竞争而遭受着生产和就业的冲击。研究发现,中国在非洲的直接投资存量每增长1%,非洲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就上升0.607%。为了刺激中国在非洲的直接投资,必须向入境非洲大陆的中国投资者提供免费签证,对中国的投入和中间商品征收低关税,并向中国投资者出具经营许可证,减少官僚主义的干涉。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经济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晨 葛顺奇
近年来,中国企业投资非洲增长迅速,对东道国的影响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全面考察了中国企业在非洲的经营活动,分析了其对非洲国家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的作用。我们发现,中国对非洲投资增长迅速、行业和国家分布日益广泛,且私营企业已成为对非投资企业的主体。对于经济增长而言,中国投资增加了东道国的资本存量、提升了就业水平、改善了基础设施,为其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对东道国市场、环境等方面产生了一定外部效应。对结构转型而言,中国公司促进了对东道国的技术溢出和关联企业的发展,有利于非洲国家融入世界市场。然而,中国企业也面临东道国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企业生产成本、政府政策波动大等制约因素。因此,中国政府应加强与东道国政府的沟通与合作、促进非洲国家改善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同时对中国企业给予政策支持;中国投资企业应遵守国际规则、推广技术转移和劳动力培训,注重产业链建设,为非洲工业化和包容性增长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金文莉
非洲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块尚待全面开发的"市场处女地",是能够让投资者获得丰厚经济回报的最后一个充满商机的大市场。中国通过对非洲市场的开拓,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投资领域包括农牧渔业、轻纺工业、石化、能源、交通运输、广播通讯、水利电力、机械、公用民用建筑、文教卫生、工艺和手工业、食品加工等。中国企业通过在非投资,带去了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金波
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运用CCR模型与BCC模型对中国对非投资促进非洲东道国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进行了评价。从中国企业的对非投资决策、适应市场环境能力和实现经营规模等方面来看,中国对非投资的总体发展趋势是逐步扩大经营规模,但对部分国家的生产要素投入应有所控制。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投资效率 效率评价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任培强
针对国际上某些对中资企业在非洲投资就业效应的质疑,本文分析了外资在东道国的就业创造效应和就业质量效应,研究了中资企业在非洲投资的就业效应。在创造就业岗位方面,中资企业为非洲东道国创造了较多的普通就业岗位,并不存在大范围雇用中国籍劳工的现象,中国投资有利于缓解非洲各国大量低技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申晓方 杜群阳 温静 倪云蕾
近年来,中国在非洲的投资迅速增长,引起世界广泛关注。据中国商务部统计,1996年中国对非洲投资仅为5600万美元,2005年增至15亿美元,2011年则达到了150亿美元。对此,国际舆论褒贬参半。但评论者通常认为,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主要是国有企业在基建、能源、矿业开采等领域的投资。不少人担心这类投资过多依赖双方政府高层达成的协议,缺乏市场竞争的透明度。有人甚至批评中国在通过这种对外投资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许志成 张宇
本文研究了中国援助对非洲经济发展的贡献。我们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中国在非洲的援助项目与卫星夜晚灯光等数据匹配,转化为0.5经度×0.5纬度的栅格面板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发现中国援助尤其是基础设施项目对非洲当地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且稳健的积极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援助显著促进当地的政治稳定、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异质性分析显示,中国的基础设施援助并非依靠自然资源开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也不受制于受援国政治环境。
关键词:
对外援助 非洲 经济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任培强
凭借完善的商业市场机制和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辐射力,南非被多数跨国公司视为投资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总部基地。通过对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投资的17家中资企业的实地调研,本文探讨了中资企业凭借南非这一"经济门户"扩大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其他国家的贸易和投资的实践。对于中资企业而言,南非有着出口基地、区域总部、示范效应和企业国际化练兵地等功能,这对于开拓撒哈拉以南非洲市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中国对南非投资 投资门户 南非企业调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烨
在独立后的非洲经济发展中,外资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于非洲经济的开发和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启动经济发展和稳定经济防止其崩溃二方面起着重要支撑性作用。要准确地把握非洲国家吸引外资的具体绝对数额存在着统计上的工作难度。但通过有关流量分析来说明这一问题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国际金融统计》报告,流入非洲的外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江林
非洲大陆经济落后和发展缓慢的状况早已引起世人的严重关注。为加速非洲经济的发展,联合国与非洲各国共同制定、并于1986年开始实施“联合国非洲经济复兴行动规划”这个规划的重点是通过非洲国家的经济及社会政策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来促进经济发展。自从执行这一规划以来,非洲经济的增长速度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一、宏观经济发展根据联合国非洲委员会的统计,以要素成本计算的非洲内部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已由1987年的0.4%提高为1988年的2.4%,及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董艳 张大永 蔡栋梁
本文基于中国对外投资提出了两个命题:即中国在投资中是否对非洲国家(地区)存在偏好性;同时,对非洲国家的投资如何受到目标国经济、地缘、政治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实证中采用极限边界分析法来确定稳健显著的投资决定因素。结论证明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投资不存在偏好性,而主要取决于目标国经济、市场及能源储量。此外,本文还发现有些风险在中国对外投资行为中未受到足够重视。这将是中国跨国企业在未来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挑战。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极限边际分析法 非洲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永健 郑志强 范爱军
在对中国与非洲联盟55国贸易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动态全球贸易分析模型分析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及中非贸易自由化的潜在经济效应,并论证中非贸易自由化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潜在冲击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中非双边贸易关系整体比较紧密,双边贸易结构具有良好的互补性;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建设将一定程度激活非洲国家的贸易活力,改善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贸易条件以及福利水平;中非贸易自由化将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出口贸易、贸易条件和福利水平产生潜在积极影响,有助于改善中国各行业的贸易条件和进口贸易,但可能对先进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出口贸易与产出活动产生一定的挤出或者替代效应;中非贸易自由化将有效缓解中美贸易摩擦造成的不利冲击,中国可以有针对性地与东部非洲、南部非洲国家开启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而实质性对接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玮玮 徐康宁 王美昌
关于非洲经济增长是否得益于中国的援助一直是存有争议的话题,至今未有定论。首先,本文从援助规模、方式和结构层面对中国援非项目进行了典型化特征事实分析;其次,构建了援助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框架,包含物质资本补充效应、人力资本提升效应和技术传递与外溢效应;最后基于2001-2013年中国对38个非洲国家的微观援助项目和校准夜间灯光数据,采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对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整体和分类别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持续稳定的基础设施和财政支持援助显著促进了非洲地区,尤其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中国 援助 非洲 经济增长 夜间灯光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