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39)
- 2023(15528)
- 2022(12964)
- 2021(11983)
- 2020(9798)
- 2019(22270)
- 2018(22061)
- 2017(41460)
- 2016(22453)
- 2015(25197)
- 2014(25207)
- 2013(24614)
- 2012(23190)
- 2011(21169)
- 2010(21545)
- 2009(20488)
- 2008(19898)
- 2007(18003)
- 2006(16430)
- 2005(15700)
- 学科
- 济(93091)
- 经济(92962)
- 管理(62173)
- 业(58680)
- 企(47754)
- 企业(47754)
- 中国(37218)
- 银(35309)
- 银行(35164)
- 行(33579)
- 融(31735)
- 金融(31728)
- 制(31419)
- 方法(30453)
- 数学(26182)
- 财(26063)
- 农(26062)
- 数学方法(25989)
- 地方(24469)
- 业经(23140)
- 体(19130)
- 贸(19008)
- 贸易(18984)
- 易(18361)
- 农业(17070)
- 度(16879)
- 制度(16874)
- 学(16337)
- 务(15063)
- 财务(15015)
- 机构
- 学院(310438)
- 大学(310003)
- 济(137463)
- 经济(134542)
- 研究(116638)
- 管理(110457)
- 中国(101572)
- 理学(91428)
- 理学院(90356)
- 管理学(89110)
- 管理学院(88511)
- 财(69742)
- 京(68401)
- 科学(64597)
- 所(59019)
- 中心(54362)
- 财经(52638)
- 研究所(52557)
- 农(50769)
- 江(49756)
- 经(47747)
- 北京(44665)
- 经济学(44199)
- 院(41832)
- 范(41362)
- 师范(40926)
- 州(40121)
- 经济学院(39571)
- 业大(39408)
- 农业(39252)
- 基金
- 项目(192630)
- 科学(151819)
- 研究(147471)
- 基金(138759)
- 家(119719)
- 国家(118683)
- 科学基金(100854)
- 社会(95324)
- 社会科(90492)
- 社会科学(90476)
- 省(74154)
- 基金项目(71313)
- 教育(67639)
- 划(62509)
- 自然(59984)
- 编号(59482)
- 自然科(58572)
- 自然科学(58557)
- 自然科学基金(57521)
- 资助(57315)
- 成果(51023)
- 发(46656)
- 重点(44310)
- 部(43952)
- 课题(43592)
- 创(40602)
- 制(40475)
- 国家社会(40397)
- 性(39202)
- 发展(38466)
- 期刊
- 济(163617)
- 经济(163617)
- 研究(109480)
- 中国(78668)
- 融(57721)
- 金融(57721)
- 财(54648)
- 农(48926)
- 管理(45356)
- 学报(44048)
- 科学(42207)
- 教育(40637)
- 大学(34755)
- 学学(32359)
- 农业(31284)
- 财经(27690)
- 经济研究(27083)
- 技术(26752)
- 业经(25551)
- 经(23887)
- 问题(20904)
- 贸(18684)
- 国际(18136)
- 世界(17198)
- 业(16801)
- 理论(15142)
- 坛(14588)
- 论坛(14588)
- 技术经济(14050)
- 现代(13809)
共检索到522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雪冰
一、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历程中国传统的投融资体制,是以政府为主体,控制投资活动全过程的计划型投融资体制。这种投融资体制的好处在于集中统一,有利于总量控制;但最大的弊端在于投资主体的责、权、利不统一,缺乏投资约束机制和投资风险控制机制,造成投资的低效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瑆 侯建强
随着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经济逐渐代替政府成为经营性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建设等领域的投资主体,并给银行零售贷款业务带来新的市场机遇。本文试图从投融资改革中的项目区分着手,分析商业银行对不同项目所需的融资方式起到的金融支持作用,并以此促进银行零售贷款业务的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侯合心
论直接融资发展与银行金融体制改革侯合心建立健全金融市场和国有专业银行走商业化的道路是我国金融改革的两个重头戏。这两个重头戏也基本代表了非银行金融和银行两个系统的改革和发展的问题。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是建立健全金融市场的核心内容,但是,对于发展直接融资,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苏文川
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需要向纵深发展中国投资学会副会长中国投资学会投融资体制研究会理事长苏文川编者按:中国投资学会投融资体制研究会与交通投融资研究会分别于1995年8月25日和9月4日在山东威海与北京成立。本文及以下4篇文章为两研究会成立大会及理论研讨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秋岭 姜廷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投融资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于推动我国投资的稳定快速增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投融资体制,是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目标的关键环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郭励弘
文章认为中国的投融资改革严重滞后 ,其原因不仅因为受到国资国企延误改革的拖累 ,而且还因为它既秉承了传统计划经济最核心的内容 (即政府配置资源 ) ,又在渐进改革过程中衍生出了许多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特色”。投融资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其根本措施是完善出资人制度 ,将投融资管理的重点从项目管理转向资本市场管理 ,从“投”转向“融”。文章指出 ,中国投融资改革的总体目标应该是 :建立起针对出资人的资信评价体系 ,以资信等级为依据 ,实施对出资人融资能力的宏观调控。放弃项目的行政审批 ,形成投资决策、资本决策、信贷决策三权鼎立 ,相互制约各负其责的投融资格局。严格金融监管、放松金融准入 ,严格市场清除...
关键词:
投融资 国有资产 现代企业 市场经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励弘
投融资体制改革严重滞后的主要负面影响,一是为国企增加待破产成员,为银行增加待处理坏账;二是使得国有企业缺乏持续投资的能力;三是民间投资障碍重重;四是信用缺失,储蓄难以转化为投资。改革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建立针对出资人的资信评价体系,实施对出资人融资能力的宏观调控;放弃行政审批,形成投资决策、资本决策、信贷决策相互制约各负其责的格局;严格金融监管放松金融准入,严格市场清除放松资本管制,培育财务投资者与战略投资者之间良性互动的资金供求机制;厘清企业制度,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邱全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国光 卫静
我国的公路网建设还需要大发展,公路建设快速发展的要求以及公路建设资金相对短缺的矛盾,要求我们必须在实施车辆通行费制度的基础上深化公路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对此,能否真正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精神,转变思想观念,正确引导非国有资本建设公路,就成为公路投融资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炜光
改革投融资体制发展我国高技术李炜光一、我国高技术发展的迫切性及其资金投入的“瓶颈”状态高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的“排头兵”,是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支撑力量。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生产力迅速转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经济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物化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地 刘佳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不断创新,推动了高等教育事业的振兴与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与持续的高校扩招问题密切相关,中国大学通过银行信贷途径获取基本建设投入几乎成为一种普遍行为,并引发了为公众瞩目的所谓高校债务问题,暴露出现行高校投融资体制的缺陷,使得高校投融资体制改革问题又一次浮出水面。鉴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应在坚持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下,借鉴国际经验,清晰界区有关主体,特别是政府的投资责任,逐步形成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准公共产品 公共财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洪新生
收付清算体制改革是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客观要求洪新生《人民银行法》及《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金融银行业已经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两部法律既是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需要,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金融业的要求。在我国金融业如何实现两个...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子玲 郭志宏
投资需求是最活跃的需求因素,资金流动既可以带动劳动力、技术、知以、人才等各要素的投入,还可带动消费需求,以及上、下游产业的踉进,形成“乘数效应”。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属于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内在动力不足,投资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受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投资渠道单一,融资机制不活,民间投资启动难,地县财政困难等影响,投资需求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西部开发融资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殷成东
我国投融资体制存在的诸多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 一是政府在投融资体制改革中的定位不够准确; 二是企业主体缺位现象严重; 三是金融体系尚不规范和完善。作者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1) 政府职能应准确定位———即制度与投资环境的提供与维护者, 宏观经济的调控者; (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改善资金利用状况, 努力提高资金利用率; (3)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金融体系, 使投资渠道更加畅通; (4) 积极利用民间资本和风险资本, 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缺口; (5) 加强信用制度建设。
关键词:
投融资体制 现状 改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凤娟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投融资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尤其是经过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以银行等金融机构、资本市场、非正规金融和外国资本投资为渠道的市场化的投融资体系初见端倪。未来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提高投融资体系的运转效率。以制度设计理念创新、加强以保护金融消费者为中心的法律环境建设以及实现国有企业的真正自主决策是提高投融资体系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
投融资体制 市场机制 法律环境 自主决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