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66)
- 2023(13147)
- 2022(11017)
- 2021(10270)
- 2020(8501)
- 2019(19506)
- 2018(18768)
- 2017(36470)
- 2016(19638)
- 2015(22016)
- 2014(21803)
- 2013(21632)
- 2012(20454)
- 2011(18725)
- 2010(18854)
- 2009(18004)
- 2008(18075)
- 2007(16374)
- 2006(14842)
- 2005(13866)
- 学科
- 济(85126)
- 经济(85014)
- 管理(63919)
- 业(59631)
- 企(49221)
- 企业(49221)
- 方法(35919)
- 数学(32148)
- 数学方法(31859)
- 财(27927)
- 中国(26556)
- 农(22726)
- 制(22718)
- 贸(18777)
- 贸易(18764)
- 易(18386)
- 业经(17656)
- 银(16965)
- 银行(16938)
- 融(16747)
- 金融(16745)
- 务(16648)
- 财务(16618)
- 财务管理(16586)
- 行(16325)
- 企业财务(15916)
- 体(15063)
- 学(14969)
- 策(14486)
- 农业(14234)
- 机构
- 大学(293388)
- 学院(289261)
- 济(136365)
- 经济(133935)
- 管理(109639)
- 研究(106364)
- 理学(93187)
- 理学院(92218)
- 管理学(91003)
- 管理学院(90449)
- 中国(85222)
- 财(67963)
- 京(61937)
- 科学(57868)
- 所(53474)
- 财经(52560)
- 经(48039)
- 研究所(47743)
- 中心(47159)
- 农(45459)
- 经济学(44503)
- 江(43570)
- 经济学院(39993)
- 北京(39977)
- 财经大学(39356)
- 院(38217)
- 业大(37622)
- 农业(35601)
- 范(34332)
- 师范(33956)
- 基金
- 项目(184105)
- 科学(147700)
- 基金(139442)
- 研究(134819)
- 家(121761)
- 国家(120837)
- 科学基金(103722)
- 社会(90861)
- 社会科(86443)
- 社会科学(86424)
- 基金项目(71132)
- 省(66520)
- 自然(65215)
- 自然科(63762)
- 自然科学(63741)
- 自然科学基金(62704)
- 教育(61727)
- 资助(58977)
- 划(57912)
- 编号(51167)
- 部(44118)
- 成果(43453)
- 重点(41779)
- 国家社会(39553)
- 制(39261)
- 发(39144)
- 教育部(38585)
- 创(38147)
- 课题(36444)
- 人文(36393)
- 期刊
- 济(152771)
- 经济(152771)
- 研究(97576)
- 中国(60897)
- 财(53583)
- 管理(44303)
- 学报(42361)
- 农(41515)
- 科学(41318)
- 融(36606)
- 金融(36606)
- 大学(33355)
- 学学(31555)
- 财经(28432)
- 农业(27717)
- 教育(26392)
- 经济研究(26319)
- 经(24533)
- 技术(22548)
- 业经(21201)
- 问题(20110)
- 贸(20106)
- 国际(18884)
- 世界(16914)
- 业(15125)
- 技术经济(14692)
- 理论(13434)
- 统计(13099)
- 现代(13026)
- 版(12287)
共检索到458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梅 陈明华 衣娜
现行中国实体经济增幅回落的内在原因是投机泡沫的消失,或者说是投机程度过高在政治肃贪、传统要素红利消失的外力作用下的投机红利消失绑架了通货,通货绑架了中国实体经济中的消费和投资。动态考察,挤出泡沫的绿色GDP增幅能够稳定在6%左右的幅度已属不易。为此,我们以线性回归方法实证高杠杆率泡沫中的投机资本对总产出——GDP的贡献率,得出投机资本过度增长是中国过去泡沫化GDP高速增长的原因,以表格和描绘性统计分析投机资本和投资资本市场失衡的社会经济效应。为实现中国绿色GDP的稳态增长,中央银行在虚拟金融领域以提高ML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梅
投机资本和投资资本是形成GDP的有机统一元素。投机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市场经济货币信用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但近20年我国受国际投机资本氛围影响,投机资本市场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导致投机资本市场和投资资本市场失衡、实体经济泡沫化。本文首先选取1994—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投机资本和投资资本对GDP的弹性系数;其次结合经济货币信用化程度较高的9国面板数据,使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进行参数估计,横向检验影响投机资本程度过高的因素;最后针对投机资本程度过高、投机资本市场和投资资本市场失衡的基本因素和根本原因,提出抑制过度投机、促进投机资本市场和投资资本市场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菁 孙元欣
以我国2007~2012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资本市场的绩效压力与企业投资不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市场的绩效压力越大,经理人为了满足资本市场绩效预期,越倾向于放弃良好的投资机会,从而导致企业投资不足的可能性和程度都有所提高;相对于股权制衡度低、总经理和董事长两职分离的公司而言,在股权制衡度高、总经理和董事长两职兼任的公司中,资本市场的绩效压力对企业投资不足影响的可能性和程度均有所降低。
关键词:
绩效压力 投资不足 股权制衡 两职分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波
资本市场结构失衡已经成为阻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瓶颈。本文首先对学术界资本市场结构问题的研究现状和部分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笔者对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结构的五种失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冀勋
传统的企业投资理论一直忽略了资本市场的作用,但是托宾的Q投资理论却把企业与资本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对既有文献的理论脉络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在此基础之上评述了托宾的Q投资理论,并对该理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进行了更深的挖掘与探讨。文章的最后以美国资本市场为例,阐述了托宾Q理论是如何对资本市场均衡进行评价与验证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雷达 于春海
无套利均衡是新古典主义理论在特定条件下所界定的市场均衡特征。考察卖空限制和借款约束行为对资本市场上的组合和套利行为的影响,并结合市场从非均衡向均衡的调整过程,定性考察不同行为假设之下资本市场均衡特征的变化,可以发现,资本市场均衡和套利机会之间的共存或排斥状态,直接受制于有关市场参与者的初始行为假设。在不同的行为假设之下,市场参与者的组合和套利行为具有不同的特征和不同的影响。
关键词:
投资组合 套利行为 资本市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俊青 韩其恒
本文在无限期不确定的分析框架下,分析了一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对该国个体选择行为及其福利的影响,并考察了其对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造成的后果。研究结果表明加剧世界贸易不平衡最主要的因素是各国之间资本市场发展程度的差异,资本市场的完全程度会影响一国个体的预防性储蓄的大小,从而改变该国的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状况。此外随着各国之间贫富差距的增加,采取单边钉住汇率的货币政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国之间的资本流动和贸易状况。本文还发现资本市场的完全性也是影响债券利率水平和个体福利水平的最主要原因。
关键词:
不完全资本市场 国际贸易失衡 个体福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朱树山 卢大彪
在未来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过程当中,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着国际金融资本转移、人民币升值等重大机遇,但监管体系欠发达、资本市场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也将制约着这些机遇的利用。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可以从提升消费率、促进储蓄转化为投资、提高产业重组效率、改善宏观调控等多方面增强应对全球经济失衡的能力。因此,我国应该通过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做强资本市场产业基础等措施,确保我国资本市场牢牢抓住全球经济失衡带来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资本市场 机遇 挑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银海
资本市场的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局部市场的不均衡和整个资本市场的不均衡问题。产生非均衡的原因:次级资本市场的准人资格:不同次级市场之间投资收入的稳定性的差异;信息的不充分。因此对资本进制市场进行改造的基本原则包括:第一,重点是保护低收入阶层投资权益,培育社会消费,提高社会总需求。第二,采取消除市场壁垒、加强信息披露、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以及改革不合理的资本市场的制度安排等措施,保障资本平等待遇和资本利润的均等化。第三,在供给过剩、缺乏市场机会的条件下,应采取投资配额措施,保障低收入阶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振声 金戈
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有机互动有利于利用价格信号引导社会资源有效配置 ,并促进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表明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已有一定的联动关系 ,但是均衡机制并不完善。同业拆借利率接近均衡 ,对偏离均衡的调整十分迅速。股票价格表现出大幅起落 ,趋向均衡的调整比较缓慢。资产价格信号从股票市场向货币市场的传递是灵敏的 ,而相反方向的传递比较迟缓。我国应规范股票市场行为 ,引导理性投资理念 ,进一步发展货币市场 ,拓宽投资渠道 ,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
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袁宁 刘成彦
标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一个重要假定是,所有资产都是可公开交易、具有充分流动性的。放松这一假定,Mayers最早提出了存在非交易性资产的CAPM。不同于Mayers的方法,我们在收益的均方差有效框架中推导了存在非交易性资产的资产组合理论和CAPM。
关键词:
非交易性资产 CAPM 均方差有效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艳 贺学会 吴文彬
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里程碑,沪港通的成功开启不仅对沪港两市的联动性产生了深远影响,还给我国资本市场带来了一系列连锁的市场效应。文章利用复杂网络中的MST与PMFG算法检验分析了沪港通所带来的这一系列效应,并采用了事件分析法和Placebo检验法验证分析结论的稳健性。研究表明:(1)在沪港通宣告前和开通后,市场内的关联度明显大于市场间的关联度,两地市场存在一定的分离,而在公示期市场内的关联度明显小于市场间的关联度,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融合。(2)在公示期间两地资本市场的关联程度增加,市场表现出了显著的预期效应。(3)开通后两地市场关联度在短期内呈现增加趋势或维持在较高水平,市场呈现出了一定的短期套利效应;在内地单方面政策的影响下,两地市场关联度降低,市场展现出了相应的政策效应。该结论将对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的理性投资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星 计方 付强
本文以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中的货币政策为研究视角,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企业组织理论与投资理论相融合的统一分析框架下,考察了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作对成员企业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调整对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作与成员企业投资决策关系的影响。论文以A股上市公司2003—2010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当央行实施紧缩货币政策时,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作对成员企业投资规模的促进作用受到弱化;但由于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缓冲作用,与独立企业相比,集团成员企业投资规模受货币政策的冲击程度较小。在投资效率方面,紧缩的货币政策降低了独立企业的投资效率,但有利于集团成员企业抑制过度投资,而宽松的货币政策缓解了独...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旭茂
文章以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的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选用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正向冲击对中国股票市场产生"L型"冲击效应,而且分别给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带来了正响应和负响应。同时,结构性方差分解表明,相比国债收益率,美国基础货币量的变动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更大。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预测:一旦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中国股票市场将出现上涨趋势,而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则会表现得很平淡;相反,倘若继续实施这一政策,中国股票市场将不会有太多表现,而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的前景则看好,资金将从金融市场转移到实体经济。
关键词:
量化宽松 资本市场 冲击效应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天顶 方志远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美国都曾进入零利率下限(ZLB)时期,为判断美国的货币政策立场带来了困难。本文使用多因素影子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以经改进的货币政策立场度量方法,测量出ZBL时期包含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融资条件的影子利率,并结合非ZLB时期的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判断1990—2022年美国的货币政策立场。在此基础上,从金融溢出渠道,使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探析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美国货币政策转向对中国资本市场以负向溢出效应为主,但程度不高。该研究结论的政策蕴含在于,中国存在继续扩大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