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88)
- 2023(8713)
- 2022(7482)
- 2021(7153)
- 2020(6173)
- 2019(14897)
- 2018(14399)
- 2017(27606)
- 2016(14817)
- 2015(17212)
- 2014(17146)
- 2013(17361)
- 2012(16430)
- 2011(15056)
- 2010(14883)
- 2009(14053)
- 2008(14018)
- 2007(12575)
- 2006(10734)
- 2005(9949)
- 学科
- 济(69231)
- 经济(69169)
- 管理(38922)
- 业(38166)
- 方法(34065)
- 数学(30867)
- 数学方法(30667)
- 企(29475)
- 企业(29475)
- 中国(20391)
- 贸(19818)
- 贸易(19813)
- 易(19460)
- 农(17943)
- 财(17124)
- 出(13266)
- 学(12874)
- 业经(12466)
- 制(12282)
- 农业(11574)
- 地方(11320)
- 银(10311)
- 银行(10291)
- 和(9915)
- 行(9908)
- 融(9857)
- 金融(9855)
- 技术(9357)
- 环境(9263)
- 口(9199)
- 机构
- 大学(226332)
- 学院(221116)
- 济(103640)
- 经济(101893)
- 管理(84324)
- 研究(80078)
- 理学(72697)
- 理学院(71848)
- 管理学(70840)
- 管理学院(70410)
- 中国(61592)
- 京(48184)
- 科学(46615)
- 财(45114)
- 所(40527)
- 研究所(36995)
- 农(36797)
- 财经(36480)
- 中心(36337)
- 经济学(34263)
- 经(33390)
- 江(31400)
- 经济学院(31192)
- 业大(31110)
- 北京(30904)
- 农业(29191)
- 范(28740)
- 师范(28508)
- 院(28096)
- 财经大学(27224)
- 基金
- 项目(145447)
- 科学(115495)
- 基金(109362)
- 研究(105723)
- 家(95461)
- 国家(94798)
- 科学基金(80631)
- 社会(69906)
- 社会科(66430)
- 社会科学(66411)
- 基金项目(57178)
- 省(52738)
- 自然(50645)
- 自然科(49544)
- 自然科学(49528)
- 自然科学基金(48699)
- 教育(48199)
- 划(45772)
- 资助(45531)
- 编号(41116)
- 部(34639)
- 成果(33943)
- 重点(32901)
- 发(31403)
- 国家社会(30489)
- 创(29927)
- 教育部(29925)
- 中国(29458)
- 人文(28292)
- 创新(28204)
- 期刊
- 济(107255)
- 经济(107255)
- 研究(67031)
- 中国(41691)
- 学报(34426)
- 财(34254)
- 农(32676)
- 科学(31802)
- 管理(28511)
- 大学(25809)
- 学学(24049)
- 农业(22268)
- 教育(19670)
- 融(19532)
- 金融(19532)
- 经济研究(19074)
- 财经(18561)
- 技术(17734)
- 贸(16458)
- 经(16057)
- 问题(15301)
- 业经(15263)
- 国际(14058)
- 业(13223)
- 世界(13043)
- 技术经济(12071)
- 统计(11520)
- 图书(11258)
- 理论(10545)
- 版(10093)
共检索到328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云枫 董赟赟 葛志远
文章使用随机游走算法对2000—2015年的中国投入产出网络模型进行社团划分。在划分基础上进行社团相似性、社团系数和社团互惠性演变分析。结果表明:这16年中,中国投入产出网络形成了显著的核社团结构,互惠性特征明显;以重工业为主导的社团发展稳定,互惠性特征不明显;以农副食品加工业为主导的社团部门组成变动最大,内部由存在互惠性变为不存在互惠性;以纺织服装、服饰业为主导的社团部门组成最为稳定,内部不存在互惠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段志刚 李善同 王其文
比较分析中国从1992-2000年投入产出表的时序数据,概括了部门间中间投入系数的变化趋势。分析表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经济系统和大多数部门的中间投入率均有所提高,但部门间的投入系数变化却差异较大。总体而言,大多数部门偏向于对基础能源部门的使用,而减少了对消费品制造业、采掘业和服务业的使用份额;且绝大多数部门均增加了对自身部门的使用比重。投入系数的变化反映了这些年来中国经济部门技术水平和经济结构方面的系统性变化特征。
关键词:
消耗系数变化 投入产出表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兴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纠正资源错配。国民经济中投入产出关联存在放大资源错配损失的可能,因此对这一机制进行研究十分必要。建立了模型分析框架,探讨投入产出关联对资源错配损失效应的放大机理,分析三种经济类型中放大机制的异同,并使用中国1995—2011年17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投入产出关联会放大资源错配导致的产出损失,平均而言,能够使产出损失放大2~3倍;从经济类型看,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放大效应最强,而内需主导型经济的放大效应最弱;不同行业部门对总体经济损失的影响大小存在差异且处于动态变化中。总体而言,我国投入产出关联的损失放大系数合计值在不断上升,表明我国投入产出关联对资源错配造成损失的放大机制在不断增强。政府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若改善重点行业的资源错配状况,可以取得较大的经济绩效。研究结论还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类型应逐渐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过渡,以弱化投入产出关联对错配损失的放大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文娟 王珮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利用我国投入产出统计数据构建社会网络分析模型,以了解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并对服务业各细分部门间及其与制造业部门间的产业关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服务行业各部门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其整体结构对各细分部门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加,但服务业各细分部门对制造业部门的影响普遍小于制造业对其的影响。因此,建议服务业在未来的转型升级发展过程中,既要保持其内部各细分产业的均衡发展,又要保证其项目的切实落地进而推动传统制造业的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茂
产业关联网络的演变是产业经济研究的前沿问题。以北京市为例,利用该市12个年度的投入产出表构造产业关联网络模型,展示产业关联网络的演变格局,进而计算和比较产业关联网络模型拓扑特征的变化。通过计算与比较发现:产业关联网络的整体布局演变呈现稀疏化特征,网络的平均度和平均路径长度呈现"W"形变化,聚类系数演变显示出"M"形变化过程。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地区经济总量水平和地区专业化程度负向影响网络中节点连接强度,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对产业关联网络节点距离产生负向影响。地区经济外向型水平提升使得北京产业关联网络中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传明 周霞
应用修正投入产出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解构中国产业部门之间的全碳足迹关联关系,并分析该网络的整体、节点和社区特征。研究表明:(1)中国产业部门的全碳足迹通达性良好,呈现复杂的网络关联关系;(2)其中电热力生产及供应业、化学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等是产业全碳足迹网络的发散中心,建筑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他服务业、通用专业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是网络集聚中心;(3)产业全碳足迹网络存在显著的社团结构,包含碳原因、碳内部作用、碳结果和碳中介4个社区。
关键词:
产业全碳足迹 投入产出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盼道 宗刚
文章运用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和复杂网络方法对价格关联效应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价格关联效应是由产业关联引起的,属于成本推动型的波及效应。导致价格波及效应范围和程度不同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产品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产品用途的广泛性和产业关联的方向,价格调控时应考虑以上几个因素,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
关键词:
投入产出模型 价格关联效应 关联网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兵 赵革 李富强
产业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深入,我国经济的产业联系、产业结构、产业效益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及时了解与把握产业信息是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关键。本文将利用国家统计局出版的1992年、1990年和1987年度的投入产出表为分析工具,对中国产业经济的投入与产出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分析应用"课题组 许宪春 彭志龙 刘起运 佟仁城 张亚雄 张鹏 赵坤
本文对固定资产投资乘数、凯恩斯投资乘数和投入产出投资乘数等三种投资乘数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投资乘数并没有发生大幅度下降,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贡献较大。通过对4万亿投资计划的具体测算,表明投资对拉动内需和抵御外部冲击发挥了巨大作用。作为发展中国家,保持较高的投资增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未来投资仍将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应当积极调整投资结构,避免产能过剩、抑制房地产价格上涨,提高投资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房俊峰 赵建强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改善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数据来源,运用投入产出法主要考察旅游业的投入来源、产出使用去向以及部门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在国民经济的关联互动中分析旅游业的投入产出特征,所得结论对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
关键词:
旅游业 产业关联 投入产出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姚战琪
文章从分析投入产出表的视角出发,探讨技术进步与中国服务业融合和互动的实际表现。通过对典型年份服务业直接消耗系数的对比,发现大多数服务部门来自高新技术产业投入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从服务业影响力和感应度角度进一步验证了随着服务业与技术进步和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程度的加强,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更加紧密的结论。计量分析结果与服务业发展的事实相符,即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服务业要素投入结构向资本劳动比不断上升的方向转变,其直接表现是对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的投资需求增大。通过对服务业各个部门影响产出增长的技术进步因素进行分解,认为运输邮电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部门的技术变化贡献对产出的...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服务业 投入产出表 高新技术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楚明钦
本文以1997、2002、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分别对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出比重、增加值率、装备制造业中生产性服务投入程度、生产性服务业被装备制造业需求的程度、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总体还很低,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在下降,而装备制造业比重在上升,但增加值率在大幅下降;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主要靠物质性投入并大幅上升,生产性服务投入严重不足并大幅度下降;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中间需求率很低,但是对研究与实验发展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中间需求增长很快,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的中间需求率大幅下降。装备制造业具有很强的前向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克朋 樊士德
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国部分制造业出现外移。文章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构建跨国投入产出模型,对2009~2014年中国制造业外移特征及其就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外移多为主动而非被动,外移的制造业为劳动密集型和污染密集型,且伴随着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向国内转移。制造业外移对中国就业整体影响不大,年均仅有0.095%的就业岗位受到影响,制造业外移不足以解释近年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受制造业外移影响较大的行业和群体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低技能劳动者,中间制造品和国内使用最终制造品生产外移的就业影响较大。在新的发展阶段,应将制造业外移与产业结构升级、劳动者素质提升和环境治理有效结合。
关键词:
制造业外移 跨国投入产出模型 就业效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勇
政府统计成立60年来,中国投入产出核算变化显著。本文回顾了中国投入产出核算实践工作、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的相关情况,并对投入产出核算的实践和学术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投入产出 实践工作 学术研究 学术活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宇鹏 许健 吴灿
本文以1987年、1992年、1997年、2002年和2005年五张全国投入产出表为分析对象,研究了1987-2005年间中国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的变动情况,研究表明: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总体差异程度总体上为下降趋势;直接消耗系数的稳定性和直接消耗系数数值的大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直接消耗系数差异程度增大的部门主要集中于高科技产业部门,直接消耗系数差异程度减小的部门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1987-2005年,中间总投入比呈逐年增加,各个部门的中间投入比的平均值逐年下降,离散程度减小;1987-2005年,三次产业均增加了对第二产业的中间消耗、减小了对第一产业的中间消耗。
关键词:
直接消耗系数 变动 中国投入产出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