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77)
2023(12531)
2022(10916)
2021(10518)
2020(8736)
2019(20624)
2018(20276)
2017(38752)
2016(20996)
2015(23990)
2014(23583)
2013(23593)
2012(21668)
2011(19659)
2010(19347)
2009(17578)
2008(16919)
2007(14394)
2006(12520)
2005(10970)
作者
(61042)
(50592)
(50204)
(47956)
(32375)
(24235)
(22862)
(20107)
(19212)
(17936)
(17135)
(17028)
(16043)
(15953)
(15730)
(15624)
(15116)
(14995)
(14353)
(14344)
(12563)
(12343)
(12016)
(11390)
(11364)
(11155)
(11085)
(11033)
(10158)
(10049)
学科
(85203)
经济(85103)
管理(57175)
(53677)
(44079)
企业(44079)
方法(42175)
数学(37121)
数学方法(36641)
中国(24291)
(21265)
(21238)
(20792)
贸易(20782)
(20380)
(19603)
业经(17059)
地方(14941)
(14182)
农业(14025)
(13499)
(13497)
技术(13274)
环境(13223)
理论(12755)
(12330)
财务(12266)
财务管理(12239)
(12145)
银行(12104)
机构
大学(301917)
学院(296290)
(123180)
经济(120808)
管理(117694)
研究(103973)
理学(102809)
理学院(101643)
管理学(99819)
管理学院(99312)
中国(77472)
科学(65288)
(65207)
(53671)
(52380)
(48523)
研究所(48216)
中心(45689)
业大(45329)
财经(43844)
北京(41553)
(40189)
(40104)
(38381)
农业(38380)
师范(38013)
经济学(37967)
(37881)
经济学院(34344)
财经大学(32890)
基金
项目(209029)
科学(164943)
基金(154838)
研究(150121)
(135939)
国家(134924)
科学基金(115524)
社会(94929)
社会科(90088)
社会科学(90065)
基金项目(81615)
(78167)
自然(76321)
自然科(74593)
自然科学(74577)
自然科学基金(73240)
教育(68186)
(67288)
资助(64808)
编号(59039)
成果(47906)
(47059)
重点(46633)
(43806)
(43099)
课题(40591)
科研(40522)
创新(40370)
教育部(40272)
国家社会(39812)
期刊
(126294)
经济(126294)
研究(87991)
中国(53908)
学报(50294)
科学(45972)
(43569)
管理(42300)
(38839)
大学(37539)
学学(35263)
农业(30881)
教育(30017)
技术(24187)
(22384)
金融(22384)
经济研究(21410)
财经(20917)
业经(18353)
(17842)
问题(16907)
(16466)
图书(16380)
(16243)
技术经济(14649)
科技(14642)
理论(14401)
国际(13867)
世界(13681)
统计(13577)
共检索到426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向前,任若恩  
This paper compared the estimating precision and applicability for extrapolating China’s Input-Output tables series based on Kuroda and RAS approach,respectively.The statistic results showed that Kuroda approach was slightly prior to RAS methlod and both estimates had large errorsin the case that time periods were longer than five years,which ascrbed to significant continued changes in China’s industry structure.However,the modified Kuroela approach will be applicable for updating Input-Output tables of China.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戴艳娟  
本文用投入产出的分析模型,将中日价格差异用中间投入生产率、劳动价格、劳动生产率、固定资本价格、资本生产率和"其他"等6个要素进行解释,并推算出这些要素在整个中日价格差异中所占的比重,从而对中日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中国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低廉的劳动成本和资本价格,而日本则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中间投入生产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安蕾  李兴绪  杨泽祥  
我国开展的投入产出调查形成的投入产出数据在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投入产出表均以当年生产者价格计算,年度表间不可比,制约了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应用研究。理论上,将国家统计局编制的价格指数转换为投入产出可比价格指数,再利用"价格指数缩减法"可以得到可比价投入产出表,但是现有价格指数体系中分行业指标无法满足编制要求。鉴于此,本文借助投入产出理论价格模型,不直接测算总的价格指数,而是先测算投入产出表中各部门总投入(总产出)、最终使用合计及最初投入合计的理论价格值,再与现价投入产出表中对应指标相比,构成"投入产出理论价格指数体系(IO-TPI)",进而编制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红霞  夏明  苏汝劼  林晨  
本文提出了以各类统计数据和国民经济核算数据为核心的编制时间序列投入产出表的方法,充分利用国家统计局及其他官方数据源,以国家统计局编制投入产出延长表的方法为基础、以必要的数学方法为辅助。该方法的优点一是编表方法与国家统计局保持内在一致性,数据上能更好地与官方表形成补充和进行衔接;二是充分利用各级部门公布的统计信息,使得所编制的投入产出表能更好地反映编表年度的经济实际。本文利用该方法编制完成我国1981—2018年期间的序列投入产出表,并与已有文献中的几类我国序列投入产出表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红霞  夏明  苏汝劼  林晨  
本文提出了以各类统计数据和国民经济核算数据为核心的编制时间序列投入产出表的方法,充分利用国家统计局及其他官方数据源,以国家统计局编制投入产出延长表的方法为基础、以必要的数学方法为辅助。该方法的优点一是编表方法与国家统计局保持内在一致性,数据上能更好地与官方表形成补充和进行衔接;二是充分利用各级部门公布的统计信息,使得所编制的投入产出表能更好地反映编表年度的经济实际。本文利用该方法编制完成我国1981—2018年期间的序列投入产出表,并与已有文献中的几类我国序列投入产出表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宇鹏  许健  吴灿  
本文以1987年、1992年、1997年、2002年和2005年五张全国投入产出表为分析对象,研究了1987-2005年间中国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的变动情况,研究表明: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总体差异程度总体上为下降趋势;直接消耗系数的稳定性和直接消耗系数数值的大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直接消耗系数差异程度增大的部门主要集中于高科技产业部门,直接消耗系数差异程度减小的部门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1987-2005年,中间总投入比呈逐年增加,各个部门的中间投入比的平均值逐年下降,离散程度减小;1987-2005年,三次产业均增加了对第二产业的中间消耗、减小了对第一产业的中间消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段志刚  李善同  王其文  
比较分析中国从1992-2000年投入产出表的时序数据,概括了部门间中间投入系数的变化趋势。分析表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经济系统和大多数部门的中间投入率均有所提高,但部门间的投入系数变化却差异较大。总体而言,大多数部门偏向于对基础能源部门的使用,而减少了对消费品制造业、采掘业和服务业的使用份额;且绝大多数部门均增加了对自身部门的使用比重。投入系数的变化反映了这些年来中国经济部门技术水平和经济结构方面的系统性变化特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占明  陈子豪  马健洪  
外商直接投资(FDI)理论上对东道国具有技术溢出效应,本文基于中国时间序列投入产出表测算FDI技术溢出的核心指标,构造2003-2016年工业分行业技术溢出效应的面板数据以分析FDI在我国实际产生的技术溢出影响,并从市场势力视角对可能机制进行分析。实证分析表明,FDI对我国的工业行业增长具有显著为负的前向溢出效应,即FDI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显著降低下游行业的增长速率。随着时间推移,FDI将对净产出产生更显著且更强的负前向溢出效应。外资的卖方市场势力增强阻碍其向下游行业产生可能的正向技术溢出,并内生地产生选择性,最终对下游行业整体的增长产生更强的负向技术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为FDI技术溢出效应提供新的经验证据,同时为我国进一步的相关政策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英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民经济体系中产业的集群化特征日益凸显。本文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识别中国国民经济中的产业集群,分析产业的集群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产业的集群式发展思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SNA的修订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课题组  许宪春  彭志龙  陈杰  
本文首先介绍了2008年SNA关于供给使用核算的修订情况;然后阐述了中国投入产出核算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2008年SNA的修订情况,对中国投入产出核算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兴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纠正资源错配。国民经济中投入产出关联存在放大资源错配损失的可能,因此对这一机制进行研究十分必要。建立了模型分析框架,探讨投入产出关联对资源错配损失效应的放大机理,分析三种经济类型中放大机制的异同,并使用中国1995—2011年17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投入产出关联会放大资源错配导致的产出损失,平均而言,能够使产出损失放大2~3倍;从经济类型看,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放大效应最强,而内需主导型经济的放大效应最弱;不同行业部门对总体经济损失的影响大小存在差异且处于动态变化中。总体而言,我国投入产出关联的损失放大系数合计值在不断上升,表明我国投入产出关联对资源错配造成损失的放大机制在不断增强。政府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若改善重点行业的资源错配状况,可以取得较大的经济绩效。研究结论还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类型应逐渐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过渡,以弱化投入产出关联对错配损失的放大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晓琴  樊茂清  任若恩  
本研究首先基于中国现有数张投入产出基本表和延长表,对不同的口径和编制方法进行了调整,构建了中国1981年至2005年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然后在这25张投入产出表提供的行业层面历史可比数据的基础上,应用Hodrick-Prescott滤波、多变量不可观测成分模型以及结构化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了中国33个国民经济部门改革开放以来的全行业潜在产出水平,给出了各行业消除价格和需求波动等短期因素后的实际增长质量和效率的客观评价,并据此进行了时间维度的垂直比较和行业纬度的水平比较,划分了三个重要的增长阶段,辨别了几组不同的行业增长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克朋  樊士德  
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国部分制造业出现外移。文章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构建跨国投入产出模型,对2009~2014年中国制造业外移特征及其就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外移多为主动而非被动,外移的制造业为劳动密集型和污染密集型,且伴随着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向国内转移。制造业外移对中国就业整体影响不大,年均仅有0.095%的就业岗位受到影响,制造业外移不足以解释近年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受制造业外移影响较大的行业和群体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低技能劳动者,中间制造品和国内使用最终制造品生产外移的就业影响较大。在新的发展阶段,应将制造业外移与产业结构升级、劳动者素质提升和环境治理有效结合。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国祥  陈海龙  
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空间静态特征和人口投入产出表的跨期动态特征,本文研究了我国省区间人口投入产出表的编制,主要从编制思路创新、数据估计方法创新及实证检验分析等方面展开。研究结论认为:人口流动跨期特征和空间静态分布特征的结合合理解决了省区间人口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思路;分类估计省区间人口投入产出表中间流量和非中间流量数据,有效解决了省区间人口投入产出表数据的估计;实证检验及经验数据检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编制的我国省区间人口投入产出表是可行的,GM-RAS方法估计的省区间人口投入产出表数据是可靠的;实证应用分析发现我国人口迁移特征符合"胡焕庸线"理论,且表现出"胡焕庸线"向东南移动的特征。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楚明钦  
本文以1997、2002、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分别对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出比重、增加值率、装备制造业中生产性服务投入程度、生产性服务业被装备制造业需求的程度、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总体还很低,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在下降,而装备制造业比重在上升,但增加值率在大幅下降;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主要靠物质性投入并大幅上升,生产性服务投入严重不足并大幅度下降;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中间需求率很低,但是对研究与实验发展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中间需求增长很快,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的中间需求率大幅下降。装备制造业具有很强的前向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