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21)
2023(6966)
2022(5720)
2021(5628)
2020(4635)
2019(10776)
2018(10257)
2017(18998)
2016(10314)
2015(11915)
2014(11348)
2013(11755)
2012(10959)
2011(10037)
2010(9754)
2009(8874)
2008(8703)
2007(7625)
2006(6733)
2005(6059)
作者
(29277)
(24459)
(24317)
(23403)
(15623)
(11597)
(11038)
(9567)
(9294)
(8493)
(8325)
(8007)
(7929)
(7872)
(7825)
(7593)
(7315)
(7020)
(6916)
(6754)
(6138)
(5902)
(5791)
(5530)
(5459)
(5443)
(5429)
(5128)
(4936)
(4884)
学科
(44535)
经济(44490)
管理(24843)
(22042)
方法(21491)
数学(19776)
数学方法(19618)
(16680)
企业(16680)
中国(16454)
(15336)
贸易(15325)
(15144)
(11898)
(11750)
(10267)
(9052)
(8729)
(8657)
出口(8654)
出口贸易(8654)
(8610)
银行(8602)
(8300)
(7636)
金融(7635)
业经(7394)
环境(6836)
关系(6578)
农业(6427)
机构
大学(147900)
学院(144066)
(70390)
经济(69444)
研究(56879)
管理(51261)
中国(45803)
理学(44014)
理学院(43464)
管理学(42682)
管理学院(42421)
科学(32572)
(32242)
(31869)
(28804)
研究所(26248)
财经(25429)
中心(24807)
经济学(24474)
(23493)
(23478)
经济学院(22265)
北京(20996)
(20736)
(19671)
业大(19321)
财经大学(19136)
农业(18653)
(17978)
师范(17776)
基金
项目(97940)
科学(78423)
基金(75177)
研究(70578)
(66676)
国家(66239)
科学基金(56020)
社会(47499)
社会科(45336)
社会科学(45329)
基金项目(38047)
自然(34888)
自然科(34127)
自然科学(34119)
(34041)
自然科学基金(33552)
教育(32178)
资助(31816)
(30521)
编号(25466)
(23625)
重点(22632)
中国(22454)
国家社会(21921)
成果(21342)
(20994)
教育部(20493)
(19988)
科研(19337)
创新(18983)
期刊
(69551)
经济(69551)
研究(46473)
中国(32003)
(24265)
学报(23864)
科学(22185)
(20755)
管理(19047)
大学(18042)
学学(16938)
(14873)
金融(14873)
农业(14329)
经济研究(13631)
教育(13434)
财经(13047)
(12999)
国际(11695)
(11386)
技术(10905)
世界(10153)
问题(9999)
(9277)
统计(9150)
业经(8285)
(7598)
技术经济(6999)
决策(6992)
资源(6277)
共检索到223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晓琴  樊茂清  任若恩  
本研究首先基于中国现有数张投入产出基本表和延长表,对不同的口径和编制方法进行了调整,构建了中国1981年至2005年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然后在这25张投入产出表提供的行业层面历史可比数据的基础上,应用Hodrick-Prescott滤波、多变量不可观测成分模型以及结构化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了中国33个国民经济部门改革开放以来的全行业潜在产出水平,给出了各行业消除价格和需求波动等短期因素后的实际增长质量和效率的客观评价,并据此进行了时间维度的垂直比较和行业纬度的水平比较,划分了三个重要的增长阶段,辨别了几组不同的行业增长模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向前,任若恩  
This paper compared the estimating precision and applicability for extrapolating China’s Input-Output tables series based on Kuroda and RAS approach,respectively.The statistic results showed that Kuroda approach was slightly prior to RAS methlod and both estimates had large errorsin the case that time periods were longer than five years,which ascrbed to significant continued changes in China’s industry structure.However,the modified Kuroela approach will be applicable for updating Input-Output tables of China.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梅波  吕朝凤  
本文通过重新估计我国在1952~2008年间的实际资本存量,推导出我国的潜在产出和GDP缺口,并对"自然率假说"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资本弹性约为0.6749,全要素生产率大约经历了9个周期。通过对三种估计产出缺口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对于经历过自然条件冲击和技术革新的国家来说,生产函数法优于直接H-P趋势法和估计潜在增长率法。在对"自然率假说"进行检验后,本文认为,我国1952~2008年的数据拒绝了"自然率假说",当前产出缺口的提高会提高我国的一般价格水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安蕾  李兴绪  杨泽祥  
我国开展的投入产出调查形成的投入产出数据在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投入产出表均以当年生产者价格计算,年度表间不可比,制约了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应用研究。理论上,将国家统计局编制的价格指数转换为投入产出可比价格指数,再利用"价格指数缩减法"可以得到可比价投入产出表,但是现有价格指数体系中分行业指标无法满足编制要求。鉴于此,本文借助投入产出理论价格模型,不直接测算总的价格指数,而是先测算投入产出表中各部门总投入(总产出)、最终使用合计及最初投入合计的理论价格值,再与现价投入产出表中对应指标相比,构成"投入产出理论价格指数体系(IO-TPI)",进而编制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光明  
本文首先剖析了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不同涵义和估计思路,然后对状态性分解方法、结构性方法和混合型方法等三类估计方法进行系统的归纳、介绍和比较,最后分析这些估计方法的实践应用状况和发展前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文芳  方伶俐  凌远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石柱鲜  孙皓  王婷  
利用生产函数方法对中、日、韩三国的潜在产出进行估计,并以潜在产出为基础对三国的经济进行比较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从人均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水平看,中国与日本和韩国的差距较大,并且日本整体水平最高,韩国增长最快;三国的产出缺口变动与景气波动基本一致,中国的一致效果相对较差,韩国的一致效果相对较好;从三国各要素对潜在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三国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率均呈下降趋势,中国和韩国的TFP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而日本的TFP贡献率呈下降趋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昕东  耿鹏  
本文将贝叶斯吉伯斯样本生成(Bayesian Gibbs Sampling,BGS)方法应用到状态空间模型的估计。首先介绍了BGS方法的基本内容和计算步骤,然后给定参数生成满足状态空间模型的模拟数据,并对模拟数据应用BGS方法估计。结果表明参数和状态向量的估计值与参数和状态向量的真实值相当接近,明显优于基于Kalman滤波的最大似然估计结果。最后,本文将BGS算法应用于中国1980至2008年的潜在增长率与增长率缺口的估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石柱鲜  王立勇  管莉莉  孙彩娜  
潜在产出是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经济变量,本文利用HP滤波对吉林省潜在产出进行估计,然后建立修正的内生生产函数模型,把科技投入主要分为人力资本投入和研究与开发(R&D)投入,计算科技投入对潜在产出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科技投入对吉林省潜在产出的贡献率,仅次于物质资本存量的贡献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杨国中  李宏瑾  
本文利用生产函数法对1978年以来我国潜在产出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我国仍然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具有很强的解释作用;2007年我国实际产出超过潜在产出,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尽管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水平,但产出缺口并不严重,这既表明我国经济刺激政策起到了应有作用,也说明随着经济的强劲复苏,扩张性经济政策应逐步回归中性,以保持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金清  赵伟  
目前有关估算我国潜在产出的研究,大多是在封闭条件下进行的,在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对外开放程度逐渐增强的背景下,忽略国际市场因素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对潜在产出水平的估计出现较大偏差。为此,本文引入开放条件下"产出-通胀"菲利普斯曲线作为我国总供给函数,通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并运用多变量卡尔曼滤波法对我国潜在产出水平进行估算,然后将估算结果与趋势分解法和封闭条件下的模型估算结果进行比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在分析比较了潜在产出的三种估算方法的基础上 ,估算出我国1 978— 2 0 0 2年间的潜在产出、产出缺口和潜在增长率。结果表明 :(1 ) 1 978— 2 0 0 2年间我国的产出缺口出现了波动水平正负交替的古典周期情形 ;(2 ) 1 995年以前 ,产出缺口波动比较剧烈而且频繁 ,1 996年特别是 1 999年以后 ,产出缺口变化较为平缓 ;(3 )从 1 999年开始 ,我国产出缺口扩大的势头明显趋缓 ,但在 2 0 0 2年出现了一些反转迹象 ,这表明 1 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在遏制经济下滑、治理经济衰退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4)根据以消除趋势法和生产函数法估算...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戴艳娟  
本文用投入产出的分析模型,将中日价格差异用中间投入生产率、劳动价格、劳动生产率、固定资本价格、资本生产率和"其他"等6个要素进行解释,并推算出这些要素在整个中日价格差异中所占的比重,从而对中日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中国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低廉的劳动成本和资本价格,而日本则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中间投入生产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哲峰  
潜在产出指一个经济体在非加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现有劳动力、资本和技术所能实现的生产水平。潜在产出对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应注意几个方面:一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差异性,以保证政策最大的适用性。二要不断完善统计工作,实现统计数据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为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三要注重人力资本投入,增加教育投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作诗  
本文抽象掉产权及其相关的激励问题 ,探讨价格自由化对于产出结构与产出水平的影响。本文关注于这样一些问题 :第一 ,在转轨国家相对价格上升的产品产出为什么可以是下降的 ?第二 ,结构扭曲严重 ,自由化后产出下降也严重 ,这只是因为调整成本的缘故吗 ?第三 ,初始条件和转轨方式可以区分出相对重要性吗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