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43)
- 2023(10162)
- 2022(8701)
- 2021(8090)
- 2020(6987)
- 2019(16473)
- 2018(15905)
- 2017(30146)
- 2016(16585)
- 2015(19021)
- 2014(18860)
- 2013(19144)
- 2012(18002)
- 2011(16544)
- 2010(16392)
- 2009(15230)
- 2008(15168)
- 2007(13624)
- 2006(11675)
- 2005(10546)
- 学科
- 济(76032)
- 经济(75967)
- 管理(42773)
- 业(41296)
- 方法(38033)
- 数学(34848)
- 数学方法(34591)
- 企(31458)
- 企业(31458)
- 中国(21787)
- 农(19652)
- 财(17841)
- 贸(16389)
- 贸易(16382)
- 易(15997)
- 学(15478)
- 业经(13464)
- 制(12894)
- 农业(12881)
- 地方(12296)
- 环境(11203)
- 银(11173)
- 银行(11126)
- 融(10755)
- 金融(10753)
- 行(10687)
- 务(10602)
- 财务(10584)
- 财务管理(10557)
- 和(10216)
- 机构
- 大学(249848)
- 学院(245437)
- 济(110824)
- 经济(108926)
- 管理(91111)
- 研究(91052)
- 理学(79073)
- 理学院(78083)
- 管理学(76736)
- 管理学院(76273)
- 中国(68827)
- 科学(55730)
- 京(53590)
- 财(47729)
- 所(47450)
- 农(46259)
- 研究所(43694)
- 中心(40653)
- 财经(39046)
- 业大(38475)
- 农业(37004)
- 经济学(36281)
- 经(35694)
- 江(34903)
- 北京(34223)
- 经济学院(33052)
- 院(32313)
- 范(31943)
- 师范(31603)
- 财经大学(29165)
- 基金
- 项目(166308)
- 科学(131002)
- 基金(123726)
- 研究(117495)
- 家(109879)
- 国家(109095)
- 科学基金(91641)
- 社会(76366)
- 社会科(72575)
- 社会科学(72550)
- 基金项目(64891)
- 省(61687)
- 自然(59248)
- 自然科(57901)
- 自然科学(57883)
- 自然科学基金(56935)
- 划(53998)
- 教育(53816)
- 资助(51738)
- 编号(44993)
- 部(38588)
- 重点(38497)
- 成果(36470)
- 发(36192)
- 创(34061)
- 国家社会(33187)
- 科研(32790)
- 教育部(32678)
- 中国(32354)
- 创新(32148)
共检索到357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雷钦礼 王阳
本文提出了一种估算技能和非技能劳动工资水平的方法,并据此对我国1990—2014年的技能与非技能劳动工资水平以及技能溢价水平进行了估算。然后使用具有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的双层嵌套CES生产函数,通过标准化供给侧方程组方法估计了我国在此期间资本与技能劳动、技能与非技能劳动、资本与非技能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以及资本、技能劳动、非技能劳动各要素的技术进步函数;并基于本文提出的技能溢价变化的构成因素分解式,分别测算分析了资本-技能互补效应、技能-非技能效率效应、技能-非技能供给效应对技能溢价变化的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郝枫 盛卫燕
要素替代弹性是经济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对经济增长和要素分配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一般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利用1978-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变系数面板模型估计我国替代弹性时间序列。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替代弹性明显小于1(0.23~0.55),改革时期基本呈上升趋势;目前劳动增强型技术表现出资本偏向,构成近期我国劳动份额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最后,对该领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崔恩渤 姚春齐 王建中
评估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客户需要客观的估价来确定资产的价值。在满足这一需求的过程中,评估师发现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具有流动性,会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甚至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面对这些变化,评估师需要做的就是使资产价值确定下来以便于评估。如果评估师能确定一个时点、预期的现金流入、买卖双方的交易动机和资产的具体用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红旗 徐植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的两个关键性要素在经济增长文献中得到了广泛的讨论,然而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却很少被关注。本文在构建一个二级CES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OLS技术估算了我国物质资本与不同类型劳动力之间的替代参数,结果显示:我国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表现出明显的互补性,但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物质资本与"中档"人力资本依赖性最为突出,即与初中和高中教育水平劳动力的互补性要强于其与其他劳动力的互补性。因此,"低档"劳动力的失业和"高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便是我国经济转型中的重要民生问题。
关键词:
资本-技能互补 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仁和 郑爱明
股权溢价之谜在国内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使用了2SLS方法对我国投资者的跨期替代弹性进行了估计,发现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很低。即使对投资者效用函数进行修改,Epstein-Zin-Weil效用也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股市股权溢价之谜。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炜 段连鑫 周勇
在要素替代框架下,构建一个有偏技术进步的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利用2000—2017年中国工业面板数据估计有偏技术进步对创新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资本和能源有偏技术进步对创新溢出存在显著负向效应,劳动有偏技术进步对创新溢出存在显著正向效应,而中间品有偏技术进步对创新溢出的正向效应不显著。进一步将要素替代弹性变量纳入模型后发现,当资本、劳动、能源和中间品替代弹性临界阈值分别高于2.864 0、5.234 1、6.453 2及4.163 9时,有偏技术进步对创新溢出具有显著正向效应。上述发现表明,技术进步遵循具有比较优势的创新资源,本质上有利于提升创新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油永华
文章选取2005—2015年深沪两市327家典型制造类企业作为样本,依据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和生产函数泰勒级数展开等基本理论和方法,构建微观面板数据计量模型估计制造业的替代弹性,其值在0.42至0.77范围内,资本与劳动之间替代关系较弱,存在一定的互补性,资本不易替代劳动力,行业之间以及个体之间替代弹性大小存在差异。三种方法估计值相差较小,方法之间相互检验和印证,增强了结论的准确性和稳健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志非 郭雅琼
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估算200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农业要素替代弹性,实证检验农业要素替代弹性的空间差异及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农业要素替代弹性存在显著空间非均衡特征,其中诱致性技术创新效应表现出自东向西逐渐弱化的“阶梯式”分布形态,而直接替代效应则呈现“核心—边缘”空间格局。诱致性技术创新效应和直接替代效应均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正向影响,且不同区域内二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有所差异。对此,提出始终坚持市场决定性作用、着力打造区域科创中心、贯彻落实“大协同和小差异”原则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要素替代弹性 经济增长 农业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战岐林 曾小慧
文章采用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估计得到了38个产业的要素替代弹性。弹性值范围在0.402~0.614之间,明显异于0和1,表明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都不适于描述中国工业产业,恒替代弹性生产函数是合适的。在研究数据和方法上,发现短期数据比长期数据更适于生产函数估计;劳动要素一阶条件方程最适于估计中国工业要素替代弹性;劳动报酬是比职工人数更加合适的劳动服务度量指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志非 郭雅琼
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估算200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农业要素替代弹性,实证检验农业要素替代弹性的空间差异及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农业要素替代弹性存在显著空间非均衡特征,其中诱致性技术创新效应表现出自东向西逐渐弱化的“阶梯式”分布形态,而直接替代效应则呈现“核心—边缘”空间格局。诱致性技术创新效应和直接替代效应均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正向影响,且不同区域内二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有所差异。对此,提出始终坚持市场决定性作用、着力打造区域科创中心、贯彻落实“大协同和小差异”原则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要素替代弹性 经济增长 农业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油永华
文章选取2005—2015年深沪两市327家典型制造类企业作为样本,依据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和生产函数泰勒级数展开等基本理论和方法,构建微观面板数据计量模型估计制造业的替代弹性,其值在0.42至0.77范围内,资本与劳动之间替代关系较弱,存在一定的互补性,资本不易替代劳动力,行业之间以及个体之间替代弹性大小存在差异。三种方法估计值相差较小,方法之间相互检验和印证,增强了结论的准确性和稳健性。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田萍 王德辉
投入要素替代弹性因涉及到经济增长状态、经济体向稳定状态的收敛速度和单位资本产出水平等重要的宏观经济问题而备受关注。本文利用等产量线上投入要素数量和价格相对变化比的等价变换提出了替代弹性的回归方程计量估计法,其可以避免现有主流估计方法因为前提条件的限制等原因而具有丧失一般性及重复利用信息的问题。但难点转移到了不同时期等产量线上投入要素数据的获取方面。在中性技术进步、充分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本文证明了,利用现有样本信息得到的资本劳动数量比恰等于对应时间点上,和期初同等生产能力、等产量线上所需投入要素数量比。最后,利用1990-2015年数据,对我国资本-劳动投入要素替代弹性进行了平均和变结构估计与检验,得到样本期内我国平均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但1998年前后资本-劳动替代弹性明显不同,当前阶段(1999年以来)不能拒绝“要素替代弹性为1”的原假设等结论。研究表明我国经济体的生产能力正处于灵活且稳定的发展阶段。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广生 黄祎 田海峰 王凤萍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能源效率指标进行分解,考察了1986—2010年间我国各地区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得到以下结论:(1)能源效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按贡献大小的排列分别是技术进步、投入替代变化与效率改善。总体上看,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要大于投入替代。技术效率变化与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与我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存在密切关系;(2)尽管地区间"能源效率缺口"绝对量在逐年扩大,但表现出一定的追赶与收敛趋势。能源效率的地区结构差异表现出一定的地带性;(3)在能源效率变化的三个分解项中,投入替代变化的差异是影响地区间能源效率差异的首要因素。以上分析结果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及各地区的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韩振兴 常向阳
为了探析劳动力价格上升背景下非三大主粮粮食作物要素投入结构的变化情况,文章采用1991—2018年中国大豆生产要素价格和要素投入的相关数据,基于超越对数成本函数,运用似不相关回归估计我国大豆生产成本份额方程,并测算要素需求弹性和替代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大豆生产中,劳动力和化肥需求缺乏弹性,机械需求富有弹性但有减弱趋势;机械、化肥和劳动力之间存在两两替代关系,其中机械与劳动替代关系最强,化肥与劳动替代关系最弱;机械对劳动的替代关系有下降趋势,化肥对劳动的替代关系有上升趋势。因此,建议通过以下方式优化我国大豆生产要素投入结构:1)通过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进一步促进大豆生产机械技术推广,降低生产成本;2)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统筹作物轮作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强技术攻关,加大大豆生产机械技术研发和推广;3)兼顾化肥利用效率和生态收益,优化肥料施用种类,采用生物和物理方式来代替部分化学肥料,借助机械和"外包"服务优化施肥方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骥
随着近年来学区房房价的不断走高,有关教育资源与房价之间的实证研究也逐步升温。本文基于现有研究,以北京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基于Hedonic模型的配对回归方法,结合中国住房市场化改革,将二手房市场上的商品住宅和非商品住宅进行了区分,通过实证模型的比较后指出,假如不对这两种住宅类型进行区分,将会造成溢价结果的低估。论文的估计结果是,相对于非重点小学,北京市重点小学的学区房溢价达到24.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