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74)
2023(11501)
2022(9526)
2021(9186)
2020(7548)
2019(17285)
2018(16872)
2017(30359)
2016(17524)
2015(20125)
2014(20022)
2013(19186)
2012(18060)
2011(16932)
2010(16909)
2009(15328)
2008(15096)
2007(13555)
2006(11857)
2005(11001)
作者
(47730)
(39973)
(39757)
(38174)
(25777)
(19349)
(18227)
(15413)
(15385)
(14483)
(13786)
(13594)
(12937)
(12849)
(12716)
(12505)
(11772)
(11719)
(11697)
(11591)
(10366)
(9838)
(9703)
(9184)
(9042)
(8990)
(8884)
(8748)
(8027)
(8001)
学科
(71872)
经济(71800)
管理(45360)
(44142)
方法(36816)
(35126)
企业(35126)
数学(33316)
数学方法(33092)
中国(27639)
教育(22449)
(17279)
技术(16823)
(16800)
(15259)
(15064)
贸易(15058)
(14739)
理论(14303)
(12682)
业经(12395)
(11500)
金融(11499)
农业(11258)
(11126)
银行(11114)
(10717)
(10089)
财务(10069)
财务管理(10045)
机构
大学(262755)
学院(248983)
(106453)
经济(104521)
研究(92110)
管理(87000)
理学(75323)
理学院(74344)
管理学(73005)
管理学院(72480)
中国(63203)
(56611)
科学(51481)
(48780)
(45476)
(43029)
师范(42763)
研究所(41439)
财经(40202)
中心(39547)
教育(37335)
(37034)
北京(37003)
(36556)
经济学(36052)
(35935)
师范大学(35405)
经济学院(32700)
(32493)
业大(32491)
基金
项目(162224)
科学(131068)
研究(125055)
基金(119278)
(103364)
国家(102438)
科学基金(87152)
社会(81354)
社会科(77207)
社会科学(77188)
教育(66858)
基金项目(60652)
(60051)
(54134)
自然(52869)
自然科(51782)
自然科学(51772)
自然科学基金(50947)
资助(50015)
编号(49351)
成果(44019)
(40830)
课题(38294)
重点(38224)
教育部(36436)
(34752)
国家社会(34576)
(34467)
大学(34078)
(33908)
期刊
(107369)
经济(107369)
研究(90054)
教育(62940)
中国(58558)
学报(39537)
(36840)
科学(35535)
大学(32516)
管理(31734)
(31181)
学学(27940)
技术(25576)
财经(22660)
农业(21882)
(21188)
金融(21188)
(19631)
经济研究(19255)
(15354)
职业(15069)
问题(14765)
技术经济(13331)
业经(13212)
(13007)
世界(12989)
(12836)
论坛(12836)
国际(12799)
图书(12419)
共检索到383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颜敏  王维国  
本文利用中国2002-2010年地区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技能偏态性技术进步的存在性。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技术呈现技能偏态特征,技术水平呈现东—中—西梯度发展格局;地区间的经济发展、要素投入以及人力资本水平呈现发散效应;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提出的规模报酬可变的总量生产函数可以更合理地逼近中国经济的增长过程,空间相关性的诊断使我们能更好地评价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是否存在技术异质性特征。最后结合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的事实,本文建议,应充分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分割特征,实现技能偏态技术与大学生供给的有效对接。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超  黄斌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茂军  王文华  秦学志  
本文采用2003年12月到2013年11月期间的金属类期货、农产品类期货,燃油化工类期货的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对这三类期货的风险溢价、系统风险溢价和基差风险溢价的存在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商品期货存在风险溢价,同种商品期货风险溢价的存在性随到期日变化;资本市场对金属类和农产品类商品期货的系统风险溢价影响显著;绝大部分商品期货存在基差风险溢价。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茂军  王文华  秦学志  
本文采用2003年12月到2013年11月期间的金属类期货、农产品类期货,燃油化工类期货的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对这三类期货的风险溢价、系统风险溢价和基差风险溢价的存在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商品期货存在风险溢价,同种商品期货风险溢价的存在性随到期日变化;资本市场对金属类和农产品类商品期货的系统风险溢价影响显著;绝大部分商品期货存在基差风险溢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成艾华  敖荣军  韦燕生  
近年来,我国工业行业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快速增加,技能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虽然有文献认为技能偏向型技术变化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但是对技能偏向型技术变化存在性的规范检验几乎一片空白。本文基于经典文献提供的实证方法,以工业全行业和大中型行业为实证对象,规范检验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技能偏向性。首先,对技能劳动力就业份额变化进行分解的结果表明,我国工业就业结构技能升级的主导因素是细分行业内而不是细分行业之间技能劳动力就业份额的变化。其次,基于我国工业经济的特性,计量检验了技术进步、对外开放和资本-技能互补性等因素对工业就业结构技能升级的影响,揭示了技术进步与技能劳动力就业份额之间显著的正相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世武  陈健恒  
利率期限结构反映了利率与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国外的研究者对影响利率期限结构的因素十分关注,并提出了许多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本文利用中国银行间债券回购数据对期限结构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否定了合理预期理论。投资者所要求的随时间变化的期限风险溢价才是影响期限结构的重要因素。本文应用GARCH-M模型对期限风险溢价进行了预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亚丽  项本武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文章使用OP、LP等方法从企业微观层面实证分析了区位选择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城市有效就业密度的产出弹性为6%,表明城市产业聚集为微观企业提供了生产率溢价;(2)虽然存在行业差异,但大部分制造业行业从产业聚集中显著获得生产率收益,依赖于本地市场及上下游联系紧密的行业受益更多;(3)企业在不同规模城市的生产率溢价存在差异,城市规模越大,生产率溢价越高;(4)若不克服内生性偏误和样本选择偏误,会高估城市产业聚集的产出弹性。本文政策涵义在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以为处于新常态的中国经济提供增长动力,同时,产业聚集作为人口聚集的前导力量有利于破解人口城市化慢于土地城市化的困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卫燕  胡秋阳  
将高端服务业发展、非认知能力与技能溢价纳入统一理论框架进行分析,并基于非认知能力视角将高端服务业发展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机制分为工资效应与技能配置结构效应。采用2010—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与省级层面匹配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端服务业发展可通过提升技能劳动的非认知能力回报影响技能溢价,并且经过控制选择性偏差、内生性问题及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结合美国职业信息网O*NET数据,通过自选择效应检验高端服务业影响技能溢价的技能配置结构效应,结果表明,非认知能力较高的技能劳动者会自选择进入非认知能力密集度较高的职业组,以发挥比较优势获得更高的技能溢价。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邵敏  刘重力  
文章将外资影响技能溢价的主要途径区分为两类:其一为外资通过技术进步的偏向性影响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进而影响技能溢价,其二为外资通过影响技能劳动力的相对供给进而影响技能溢价。文章通过联立方程模型对这两种途径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外资的进入会通过偏向非技能劳动力技术外溢对我国技能劳动力相对需求产生显著负向作用,同时由于可能存在技能劳动力的反向流动,其对我国技能劳动力相对供给的正向作用并不显著。由此得到如下结论:样本期间内我国的FDI技术外溢更偏向非技能劳动力从而外资的进入会降低我国的技能溢价。进入我国的FDI平均来说是"高端产业的低端环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佟孟华  
本文在国内外关于流动性溢价存在性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个股数据,以换手率作为流动性因子,从股市和行业子股市两个角度,构建Panel Data固定效应变系数回归模型,在流动性溢价存在的情况下,对上海股票市场"规模效应"和"价值效应"问题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说明:股市整体和行业子股市都不存在流动性溢价的"规模效应"和"价值效应"。最后,给出了实证结果的原因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智超  许争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是企业面临的重大风险来源之一,而且相比中国股票市场,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存在较强的参与约束,这影响了投资者对大宗商品价格风险的对冲。针对这一背景,在Boons、Roon和szymanowska(2013)的基础上,采用实证资产定价的范式对中国股票市场上是否存在大宗商品风险溢价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主板市场上的一些行业存在大宗商品风险溢价;中小板、创业板市场上存在大宗商品风险溢价。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福胜  刘仕煜  
公司治理溢价研究可以揭示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之间的互动机理,不仅有助于深化和丰富公司治理理论,为上市公司优化公司治理指明方向和重点,而且有助于投资者全面评估企业价值。而对公司治理的客观评价是公司治理溢价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本文在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上证公司治理板块的评选结果为参照样本,给出了检验公司治理评价指标有效性的科学方法,进而验证了以DEA方法构建的公司治理效率值指标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对公司治理溢价进行研究,解决了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以2007年中国沪市578家A股公司为样本对联立方程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存在公司治理溢价,公司治理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明志  刘杜若  邓明  
本文利用WIOD-SEA数据库公布的最新数据,基于价格传导机制的理论推演,采用"委托工资回归法"就贸易开放对中国不同技能工人的工资水平及技能溢价的影响进行了"两步法"实证检验。与国内已有研究相比较,本文有三点开创性的发现:第一,以关税减让为表征的贸易开放对中国国内产品价格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第二,该作用传导至劳动力市场,导致中等技能工人工资水平的提高和低技能工人工资水平的下降,从而扩大了技能溢价;第三,上述实证结论在对标准误估计偏误进行修正后仍然显著成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飞  
市场化在促进技术进步的同时也提高了技能溢价。本文通过建立内生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模型,研究市场化进程中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模型表明,市场化能够更多地缩短高技能偏向性技术的市场化应用时间,促进高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进而提升技能溢价。本文进一步利用1995-2009年行业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发现中国的技术进步表现为高技能偏向性,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显著促进了高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而且市场化主要通过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渠道提高技能溢价。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飞  
市场化在促进技术进步的同时也提高了技能溢价。本文通过建立内生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模型,研究市场化进程中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模型表明,市场化能够更多地缩短高技能偏向性技术的市场化应用时间,促进高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进而提升技能溢价。本文进一步利用1995-2009年行业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发现中国的技术进步表现为高技能偏向性,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显著促进了高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而且市场化主要通过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渠道提高技能溢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