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37)
2023(5940)
2022(4894)
2021(4761)
2020(3831)
2019(9068)
2018(8750)
2017(15289)
2016(7675)
2015(9308)
2014(9029)
2013(9146)
2012(8807)
2011(8310)
2010(8037)
2009(7481)
2008(7493)
2007(6128)
2006(5458)
2005(5243)
作者
(22320)
(19008)
(18820)
(17987)
(12138)
(8971)
(8573)
(7514)
(7180)
(6640)
(6542)
(6305)
(6180)
(6132)
(6029)
(5884)
(5741)
(5513)
(5386)
(5108)
(4850)
(4559)
(4531)
(4314)
(4243)
(4113)
(4091)
(3936)
(3860)
(3768)
学科
(40582)
经济(40558)
(21012)
管理(20934)
(20260)
贸易(20250)
(19770)
方法(18808)
数学(16832)
数学方法(16780)
(15847)
企业(15847)
中国(14653)
技术(11730)
(9259)
(9149)
关系(8474)
(7918)
出口(7897)
出口贸易(7897)
(6738)
技术管理(6672)
业经(6498)
(6198)
(6104)
金融(6104)
(6028)
(5952)
银行(5944)
环境(5912)
机构
大学(121491)
学院(118330)
(66509)
经济(65808)
研究(50632)
管理(42887)
中国(39301)
理学(36571)
理学院(36146)
管理学(35843)
管理学院(35606)
(26784)
科学(26081)
(25246)
(25106)
研究所(23027)
经济学(22591)
中心(21459)
经济学院(20516)
财经(20461)
(19089)
(18074)
北京(17883)
(16789)
(16416)
科学院(15754)
财经大学(15378)
(14995)
(14720)
师范(14628)
基金
项目(77567)
科学(62046)
基金(59538)
研究(58143)
(52663)
国家(52373)
科学基金(43639)
社会(40207)
社会科(38456)
社会科学(38451)
基金项目(30210)
教育(25649)
自然(25486)
(25343)
自然科(24945)
自然科学(24940)
资助(24825)
自然科学基金(24552)
(22952)
编号(20851)
中国(20186)
(19728)
国家社会(18911)
重点(18230)
(17717)
教育部(17210)
(16895)
成果(16769)
创新(16176)
人文(15769)
期刊
(67842)
经济(67842)
研究(41872)
中国(25782)
科学(17442)
(17387)
管理(16868)
(16801)
学报(16557)
国际(15660)
(14618)
经济研究(13995)
大学(13177)
学学(12239)
技术(12096)
世界(11328)
农业(11001)
财经(10757)
(10655)
金融(10655)
教育(10441)
问题(10296)
(9547)
(8662)
贸易(8662)
技术经济(8160)
业经(8022)
(7714)
国际贸易(7327)
(6281)
共检索到191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技术贸易课题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温怀德  
一、引言随着全球技术进步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世界经济的发展则反过来促使了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更广泛的传播。在这种背景下,国际技术贸易应运而生,并且迅速发展。广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封志明  赵霞  杨艳昭  
通过对1961年-2006年全球粮食贸易时空格局和区域差异的定量分析,发现全球粮食贸易格局无论是时空分布还是地域格局都有了显著改变。研究表明,这种格局转变一方面与各区域人粮对比关系的变化有关,另一方面还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粮食贸易格局中的角色转换有关。从粮食数量上看,尽管发展中国家已取代发达国家而成为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出口贸易区,但对粮食净贸易额的分析表明,这种单纯的数量分析并不能揭示贸易量背后的真实经济涵义。事实上,从贸易额看,发达国家始终是全球粮食贸易的净收益地区,而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则维持了一贯的粮食贸易逆差态势。区域尺度的分析则进一步表明,这种差距水平仍在继续扩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关建波  谭砚文  
本文分析了50年来全球棉花生产和消费格局的变化情况,并对全球棉花贸易格局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分析认为,全球棉花贸易格局的变化原因是基于比较优势、产业支持政策和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根据世界纺织工业的发展历史和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纺织产业必然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东南亚发展中国家转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科技与金融战略研究中心课题组  
本文力图对全球技术贸易的格局做出准确分析,正确判断中国技术贸易与技术发展的现状,了解和把握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在推进科技发展的自主创新政策及其措施,以有利于我们在技术贸易和技术发展过程中坚持自主创新,促进中国的科技进步及其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关键词: 服务贸易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彼得·德赖斯代尔  宋立刚  李周  
中国旨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已进入到必须最优先考虑贸易自由化的阶段。同样重要的是,中国已发生的变革规模和继续变革的势头表明,从此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贸易关系,不仅对其自身产业转型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国际经济和政治体制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亚太地区,这一影响更为深远和广泛。本文简要地探究了复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方慧  
文章利用中国服务业FDI数据分析了服务贸易对中国服务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存在技术溢出,进而提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俊玲  林季红  
基于中国1995—2009年的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探索不同贸易类型对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贸易的开展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并非完全一致,不仅存在贸易种类间的差异,同时也存在行业间的差异。其中,对于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来说,中间品出口、用于出口的中间品进口和用于国内生产的中间品进口这三类贸易存在促进效应,用于出口的中间品进口贸易的正向效应最高,最终消费品出口和进口贸易存在阻碍效应;对于服务业来说,最终消费品出口、进口和用于出口的中间品进口这三类贸易存在促进效应,用于出口的中间品进口贸易的正向效应最高,中间品出口和用于国内生产的中间品进口贸易存在阻碍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彭敬  
通过分析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美贸易摩擦的过程与背景,集中讨论了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与日关贸易收支间的关系;在日美贸易摩擦特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对我国经贸现状具有现实意义的几点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曲如晓  李婧  
为了解世界各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真实地位,推动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发展,文章基于2000—2016年82个高技术产品主要贸易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世界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特征及中国的贸易地位。研究发现,中心度指数体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4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密切的贸易往来关系;点强度指数体现了贸易强度排名靠前的国家相对稳定,各国差距不断缩小;结构洞指数体现了各国间贸易关系的多元性即网络异质性不断变化。中国虽然具有较密切的贸易关系和较高的贸易强度,但是其贸易网络分布较为集中,网络异质性依然有待提高。为应对贸易摩擦,提高高技术产品贸易地位,中国应注重优化贸易结构、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创新合作水平,从而降低贸易风险、提高产品质量和优化贸易环境。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俊玲  
以Baldwin (2015)对贸易的划分方式为基础,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深化,构建适宜研究需要的全贸易分解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国际贸易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最终消费品的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代加工类中间品进口贸易对中国技术进步存在明显的正向作用,中间品出口贸易和非代加工类中间品进口贸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阻碍效应。这不仅说明贸易结构调整的正向溢出效应正逐步显现,同时也说明参与全球化生产活动对中国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需对不同类型贸易间的差异给予必要关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蓓文  
改革开放是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坚实保障。1979年以来,中国在以制度型开放推动贸易强国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3条重要经验:一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抓手,升级货物贸易;二是以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为抓手,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三是打造数字贸易“新引擎”,加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实践证明,新质生产力促进了传统贸易的量性增长,新质生产力推动了贸易增长模式的质性转变,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开辟贸易增长的新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培育外贸新动能。因此,以制度型开放推动贸易强国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促进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的协同发展,从而为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提供重要的助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毅  
基于做优做强做大数字贸易背景,实证分析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有效对策,以期实现中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研究表明,做优做强做大数字贸易背景下,整合行业协会、政府以及企业优势至关重要,形成三方联合的应对机制,政府、企业与行业协会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保证企业在做优做强做大数字贸易背景下自如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耿康顺  廖涵  
采用链式指数法,以HS 6位数级编码数据测算了2000~2011年中国高技术产品不同贸易方式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动状况,并基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及中国高技术产业对外经贸的结构性特征,对价格贸易条件的本质属性、变动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对价格贸易条件的解读,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各个时期出口品和进口品的单位比价关系所反映的贸易利得信息而不只是不同时期价格指数的可比性;考虑种类变化的链式指数法测算的中国高技术产品价格贸易条件要优于传统方法的测算结果,且能够还原价格贸易条件的本质属性;不同贸易方式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动态势有着明显差异:加工贸易方式的价格贸易条件先改善后恶化,而一般贸易方式的价格贸易条件持续下降且呈较大幅度恶化,总贸易的价格贸易条件位于两者之间但贴近加工贸易,也是先改善后恶化。不同贸易方式在进出口量值、垂直专业化程度、国内增值率等方面的差异可能是造成价格贸易条件变动态势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