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11)
- 2023(17045)
- 2022(14505)
- 2021(13765)
- 2020(11412)
- 2019(26264)
- 2018(26104)
- 2017(49096)
- 2016(26806)
- 2015(30162)
- 2014(30198)
- 2013(29518)
- 2012(27185)
- 2011(24694)
- 2010(24526)
- 2009(22670)
- 2008(22097)
- 2007(19544)
- 2006(17185)
- 2005(15426)
- 学科
- 济(103486)
- 经济(103341)
- 管理(83233)
- 业(77730)
- 企(65932)
- 企业(65932)
- 方法(45216)
- 数学(38655)
- 数学方法(38259)
- 中国(31462)
- 财(28133)
- 农(27754)
- 业经(24169)
- 制(24120)
- 技术(23508)
- 学(22503)
- 贸(20153)
- 贸易(20138)
- 易(19664)
- 地方(18599)
- 理论(18357)
- 银(18273)
- 银行(18225)
- 农业(18145)
- 行(17458)
- 体(17338)
- 务(17106)
- 融(17060)
- 金融(17052)
- 财务(17024)
- 机构
- 大学(380446)
- 学院(376812)
- 济(154066)
- 经济(150828)
- 管理(148229)
- 研究(130148)
- 理学(127763)
- 理学院(126330)
- 管理学(124383)
- 管理学院(123676)
- 中国(98601)
- 京(82144)
- 科学(78416)
- 财(71716)
- 所(64894)
- 农(59017)
- 研究所(58989)
- 中心(58261)
- 财经(56800)
- 江(55071)
- 业大(54593)
- 北京(52420)
- 经(51763)
- 范(49538)
- 师范(49040)
- 院(47243)
- 经济学(46740)
- 农业(46192)
- 州(43924)
- 财经大学(42284)
- 基金
- 项目(256349)
- 科学(202527)
- 研究(190638)
- 基金(186396)
- 家(162537)
- 国家(161205)
- 科学基金(138291)
- 社会(120813)
- 社会科(114499)
- 社会科学(114472)
- 省(98579)
- 基金项目(98330)
- 自然(88173)
- 教育(87776)
- 自然科(86136)
- 自然科学(86115)
- 自然科学基金(84599)
- 划(83457)
- 编号(76807)
- 资助(75976)
- 成果(63658)
- 部(57588)
- 重点(57466)
- 创(56447)
- 发(54256)
- 课题(53922)
- 创新(52172)
- 国家社会(50275)
- 制(49682)
- 教育部(49649)
- 期刊
- 济(169172)
- 经济(169172)
- 研究(115271)
- 中国(79828)
- 学报(58985)
- 管理(57265)
- 科学(55059)
- 财(55016)
- 农(53759)
- 教育(47540)
- 大学(45223)
- 学学(42252)
- 农业(37433)
- 技术(34882)
- 融(32797)
- 金融(32797)
- 财经(28208)
- 经济研究(27309)
- 业经(25951)
- 经(24213)
- 问题(21557)
- 业(20455)
- 科技(20096)
- 图书(19371)
- 技术经济(19075)
- 贸(17929)
- 理论(17775)
- 版(17186)
- 世界(16767)
- 现代(16584)
共检索到564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琪
分析一国技术进步的两类战略;技术自主创新体制的三个层次;不同类型企业不同的创新机制;中国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目的是比较全面地阐述中国自主创新体制的内在机制,以推进中国技术自主创新。
关键词:
技术 自主创新 企业创新机制 问题 对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卫 杜登涛 郭励弘 于吉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探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理论、实践和机制,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1月14日在北京举办了"自主创新与企业发展"高层座谈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陈锦华、常务副会长张彦宁出席座谈会并做重要讲话。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理事长陈兰通,执行副会长孙树义、蒋黔贵、陈光复、冯并出席会议,有关政府机构官员、研究机构专家和部分企业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孙树义主持。本刊根据部分参会代表的发言(本刊有删节,未经发言人审阅),并结合有关材料整理成"自主创新与企业发展"专题。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金维兴 唐晓灵 张建儒
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建筑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问题,分析了建筑经济活动组织形式对应用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以及建筑技术创新与新材料、新设备和IT技术的密切关系。提出了建筑业技术创新体制应具备的三项基本功能并就有关政府部门的职能和建筑业产、学、研各方在技术创新中的分工协作关系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进而以权益为核心讨论了建筑业技术创新的机制与动力,对提升中国建筑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建筑业 技术创新 体制 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曙光
<正>新质生产力,归根到底,是由科技进步所驱动的生产力形态。新质生产力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对于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要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就需要构建一整套适合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创新体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白凌 张金来
科技创新体制是由科技创新组织、科技创新制度、科技创新政策和科技创新机制等要素构成的一个功能系统。依法规范、保障和激励科技创新组织的活动、加强科技创新法律制度建设、协调科技创新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法律机制,是科技创新体制与法治关系研究的核心内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侯展
现代高校的管理创新在高校发展的整个过程都有所体现,实际上它是按照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进行人力、科技、资源等的重新整合,以利于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同时可以起到提升高校自身效益的附属功能。对于高校管理创新的研究包括理念、职能、组织形式、实施方式等多个视角,本文试图分别加以阐述。
关键词:
多元视角 管理创新 高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月
科学技术和自主创新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推动力。然而,对创新的投入是否能够成比例地实现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却是不确定的。文章以台湾创新体系为基础,分析台湾当局的创新政策,探讨台湾创新体制中的不足,探询再现台湾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台湾 创新体系 产学研合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洪宇
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型智库,是以教育领域重大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当前,教育智库"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以新型智库标准和要求来衡量,还有很大距离,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打造党和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离不开"的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德祥
在我国高等教育站在新的发展起点的新形势下,推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是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的突破口,是调动和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办学活力、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大连理工大学紧扣"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发展"实践载体,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晓蓉
导致日本战后经济成功的创新体制为什么要对近年来日本国际竞争力的不断下降负有重要责任 ?本文认为 ,日本创新体制在以工艺创新为主的渐进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但由于日本目前在灵活生产方式、产业信息化和创造新产业方面所遭遇的严重困难 ,这种优势难以发挥。特别是 ,由于基础研究和大学体制等方面的落后 ,日本创新体制无法适应激进创新的要求 ,从而未能抓住跨越式科技发展的机遇。本文还通过日美比较和德美赶超英国经验的总结 ,扼要讨论了日本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科教兴国”战略所提供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
日本 创新 渐进 科教兴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付来
2014年以来,为响应国家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号召,中国人民大学通过体制创新、战略重构和资源整合,在高校新型智库建设方面进行了深入改革和积极探索,构建了智库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高校智库建设,既面临重大机遇、挑战又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皮·杜阿尔 郑秉文
近几年来,“国家创新体制”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很走红,英、法、意等语种文献连续不断地刊载了数篇研究论文,学术专著也开始问世。目前欧美研究这个课题的学者约有四五十人,并有增加的趋势。 “国家创新体制”的思想可以追朔到德国古典经济学家李斯特的“国家生产体制”理论。但无疑熊彼特本世纪30—40年代关于技术创新理论的重要论述是其思想的主要渊源。进入60年代先是施姆克勒着重研究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强调市场要求是推动技术创新的决定性力量。不久,弗里曼提出了与此完全相反的理论。他在研究了大公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伍新木
没有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为环境改善所作的一切努力将成为徒劳!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什么在中国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无序竞争、产能过剩、高耗资源、损害环境的现象有增无减?发展方式的转变,这对于中国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敞开大门,招商引资,引入了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许多要素,我们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的口号是"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我们别无选择。其实还有一个视角去观察"中国模式",即三组动力叠加的发展模式:千万个企业靠内在冲动和外在强制推动这个国家的发展,这是大多数国家共同的特征。我们会清晰地发现,政治文明、文化文明建设是最不需要消耗多大物质财富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皮·杜阿尔 郑秉文
试论技术创新全球化趋势──兼评“国家创新体制”理论皮·杜阿尔,郑秉文虽然从80年代的洪斯塔特到90年代的帕瓦特等许多经济学家认为R&D(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现象仅是个别现象(例如IBM),不是一种普遍的发展趋势,根据他们的研究,为了节省交易费用,跨国...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于晓琳 戚扬学 宗慧 姜健力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下简称"双创")是辽宁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辽宁省市两级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措施,创业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但总体上看,双创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蓬勃发展的态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尚不明显。各地在创业创新热潮高涨的背景下,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尤以体制机制性问题最为突出。本文结合辽宁省内6市实地调研情况,对此进行重点剖析,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业创新 体制机制 软环境 政策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