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49)
- 2023(12963)
- 2022(10937)
- 2021(10294)
- 2020(8860)
- 2019(20825)
- 2018(20223)
- 2017(38901)
- 2016(20953)
- 2015(24277)
- 2014(24141)
- 2013(24228)
- 2012(22734)
- 2011(20800)
- 2010(20993)
- 2009(19790)
- 2008(19931)
- 2007(17953)
- 2006(15547)
- 2005(14146)
- 学科
- 济(100451)
- 经济(100366)
- 业(64893)
- 管理(63865)
- 企(54762)
- 企业(54762)
- 方法(51435)
- 数学(45615)
- 数学方法(45091)
- 中国(26148)
- 财(23442)
- 农(23431)
- 贸(21291)
- 贸易(21283)
- 易(20754)
- 业经(19132)
- 学(18672)
- 制(18094)
- 技术(17903)
- 地方(15996)
- 农业(15651)
- 理论(15397)
- 和(14508)
- 务(14432)
- 财务(14381)
- 银(14350)
- 财务管理(14345)
- 银行(14323)
- 融(14170)
- 金融(14168)
- 机构
- 大学(321806)
- 学院(317892)
- 济(141128)
- 经济(138562)
- 管理(125121)
- 研究(108701)
- 理学(108532)
- 理学院(107377)
- 管理学(105575)
- 管理学院(104960)
- 中国(83050)
- 京(67723)
- 科学(63528)
- 财(61940)
- 所(54877)
- 财经(50495)
- 研究所(49879)
- 农(49307)
- 中心(49013)
- 经(46072)
- 江(45573)
- 经济学(44802)
- 业大(44065)
- 北京(43380)
- 经济学院(40522)
- 范(40520)
- 师范(40160)
- 农业(38932)
- 院(38374)
- 财经大学(37681)
- 基金
- 项目(207578)
- 科学(165018)
- 基金(154137)
- 研究(150622)
- 家(134068)
- 国家(133074)
- 科学基金(114318)
- 社会(98065)
- 社会科(93296)
- 社会科学(93272)
- 基金项目(79682)
- 省(77877)
- 自然(73230)
- 自然科(71682)
- 自然科学(71663)
- 教育(70757)
- 自然科学基金(70445)
- 划(66984)
- 资助(65615)
- 编号(59615)
- 成果(48570)
- 部(48220)
- 重点(46925)
- 发(44064)
- 创(43351)
- 教育部(41964)
- 国家社会(41531)
- 课题(41255)
- 创新(40544)
- 人文(40018)
- 期刊
- 济(148538)
- 经济(148538)
- 研究(93855)
- 中国(58814)
- 财(47555)
- 学报(47120)
- 管理(46155)
- 科学(45439)
- 农(43321)
- 大学(35950)
- 学学(33713)
- 教育(32039)
- 技术(29760)
- 农业(29669)
- 融(27608)
- 金融(27608)
- 财经(25809)
- 经济研究(25546)
- 经(22218)
- 业经(21703)
- 问题(19921)
- 贸(19585)
- 技术经济(18657)
- 统计(18450)
- 业(17678)
- 国际(16965)
- 策(16653)
- 世界(16335)
- 决策(14927)
- 商业(14560)
共检索到467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包珂 孙超
当前中国企业跨国购并存在"重资源轻技术"误区,这种误区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跨国购并战略作用的发挥。尽管技术寻求型跨国购并与资源获取型跨国购并对于中国经济发展都很重要,但就目前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前者比后者意义更为重要。本文分析表明:技术寻求型跨国购并不仅具有推动技术进步与经济高效增长的作用,而且具有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速企业国际分工地位提升、有效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等功能。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正鑫
跨国购并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南财经大学张正鑫一、跨国购并的理论说明从七十年代晚期,美国开始进入新的工业完全调整时代,从而引起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企业购并浪潮,并迅速波及到西欧和日本。而跨国购并也成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途径,引起人们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聂名华 罗爱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跨国并购活动日趋活跃,已经成为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推动力量,对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投资格局变化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针对日益频繁出现的跨国并购现象,西方学者已提出了许多理论,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解释跨国并购投资的动机。一是成长导向理论(Growth orientation),其认为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动机是为了拓展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安永万 弋亚群 刘益
运用Logistic方法 ,对 1 986年~ 1 996年期间韩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状况和购并战略选择可能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认为韩国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 ,国内购并的经验、总资产规模、设立当地法人的他国数量、销售额增加率以及总资产规模等对采取跨国购并的可能性有正的影响 ,其中国内购并的经验和总资产规模最为显著 ,而企业的出口额所占比例及汇率水平对企业采取跨国购并的可能性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跨国购并 外国直接投资 实证分析 韩国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辉 徐波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技术寻求型的跨国并购行为表现活跃。近几年来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具有明显技术寻求倾向的案例越来越多,从技术和产业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可以将这些跨国并购行为归纳为4种模式:强化模式、整合模式、突破模式和渐进模式。
关键词:
技术寻求 跨国并购 核心技术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周世民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目益激烈的竞争中,以创新为基础的技术优势成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为保持并提高竞争优势,跨国公司纷纷通过建立技术战略联盟、参股、控股、并购等方式整合各国的技术资源,利用价值链的国际专业化来实现技术的静态和动态协同效应。随着内外部条件的成熟和对以往技术引进效果的反思,一些中国企业也开始尝试这条新的途径:通过并购国外企业来获得自主创新所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强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已经成为"走出去"的一种重要方式并引起理论界广泛关注。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践,从战略资产寻求的视角进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和特征分析,认为跨国并购是中国企业快速整体获取战略资产从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同时,中国企业战略资产寻求型跨国并购具有"弱势并购"的基本特征。中国企业实施战略资产寻求型跨国并购必须关注交易对象的选择、交易过程的管理以及交易后的整合三个关键环节。
关键词:
战略资产 跨国并购 竞争优势 弱势并购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洪源
本文从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特征出发,通过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居民消费函数,对我国政府民生消费性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1985—2007年期间我国政府民生消费性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研究表明,政府民生消费性支出与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互补关系,并且前者是导致后者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今后我国政府应以民生状况改善为导向,优化政府财政支出结构,降低居民对未来"大额刚性支出"的预期,以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蕊
本文以技术变化迅速的制药业和电子业为例 ,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和案例 ,分析并证明了在技术优势成为企业竞争力核心因素的全球背景下 ,为获取相应的技术进而通过价值链的国际专业化来实现技术的静态和动态协同效应 ,从而提高技术效率和技术竞争优势 ,是跨国公司进行跨国并购方式投资的一个重要动因。
关键词:
跨国并购 技术寻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敏华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敏华
跨国战略联盟是跨国经营企业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所建立的合作关系,是企业可以扩大经营范围而不扩大企业规模的一种经营方法,作为介于市场和企业组织间的“混成组织”,跨国战略联盟体现了一种新型的“柔性”竞争,是在竞争的基础上加入了合作的内涵,是一种合作性的竞争或竞争性的合作,它对现代企业的竞争关系进行了新的诠释。
关键词:
跨国战略联盟 竞争关系 新的诠释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毛小美
近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呈高速增长态势,外商跨国投资的主要形式以跨国并购为主,随着中国加入WTO,外商将改变过去的独资、合资等方式,更多地采用收购、兼并的形式进入中国。由于行业特征不一样,外资进入中国的方式更趋多样性。
关键词:
外商投资 跨国购并 行业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青 陈湛匀
文章以主要10个国家对美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为横截单元,以不同国家1990-1999年的专利引用频率构成一套面板数据建立FDI反向溢出效应模型,通过变截距的固定效应模型OLS及似不相关回归SUR估计研究投资国获取先进技术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投资国FDI对于获取知识技术的反向流动影响显著为正。基于这一结论,文章讨论了中国在外汇储备高居不下和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双重压力下,开展技术寻求型跨国投资战略一方面是缓和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减少人民币升值压力、保证适当外汇储备规模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更是可以借助发达国家市场的知识溢出产出许多新的技术和发明,以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竞争优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立新
公司购并战略在传统意义上一般可分为公司横向购并战略、公司纵向购并战略和公司混合购并战略 3种,但这些战略在解释当今企业购并战略动机时往往十分乏力。本文试从企业购并目标战略、地区战略、购并行业战略、购并行动战略和购并人才战略等 5个主要方面,对当今企业购并战略特点进行多层次、多方位阐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洪源 罗宏斌
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一直是理论界与决策部门密切关注的问题。文章在构建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联系机制的理论框架基础上,结合两者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客观运行轨迹,对我国财政赤字的通货膨胀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虽然我国财政赤字在不同的融资方式下均具有一定的货币扩张效应,但由于财政赤字的规模仍然在适度的范围内,财政赤字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幅度还不足以导致通货膨胀发生,我国财政赤字并不是通货膨胀产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财政赤字 货币供给量 通货膨胀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