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14)
2023(15936)
2022(13822)
2021(13242)
2020(10843)
2019(25391)
2018(24875)
2017(46732)
2016(24908)
2015(28275)
2014(27894)
2013(27583)
2012(25232)
2011(22700)
2010(22048)
2009(20148)
2008(19267)
2007(15968)
2006(13587)
2005(11874)
作者
(68976)
(57836)
(56949)
(54568)
(36650)
(27552)
(26081)
(22693)
(21973)
(20176)
(19667)
(19378)
(18078)
(17950)
(17915)
(17508)
(17070)
(16868)
(16458)
(16286)
(14027)
(13988)
(13715)
(13134)
(12832)
(12791)
(12490)
(12372)
(11450)
(11256)
学科
(101616)
经济(101501)
管理(68558)
(66697)
(52954)
企业(52954)
方法(48465)
数学(43010)
数学方法(42463)
中国(29220)
(29122)
(24561)
业经(21792)
(20693)
农业(20102)
(20018)
贸易(20008)
地方(19528)
(19517)
(16944)
环境(15857)
(15687)
理论(15207)
技术(15034)
(14873)
财务(14804)
财务管理(14771)
(14423)
银行(14388)
(14285)
机构
大学(347151)
学院(343677)
(143841)
经济(141123)
管理(138794)
理学(121389)
理学院(120070)
研究(118278)
管理学(117975)
管理学院(117361)
中国(88861)
(73568)
科学(71881)
(62313)
(57530)
中心(53896)
(53445)
研究所(52992)
财经(50772)
业大(50484)
(46708)
北京(46380)
(46367)
(45520)
师范(45112)
经济学(43850)
(43610)
农业(41697)
经济学院(39590)
财经大学(38256)
基金
项目(245361)
科学(194218)
基金(180883)
研究(179596)
(157945)
国家(156691)
科学基金(135059)
社会(114710)
社会科(108712)
社会科学(108684)
基金项目(95827)
(92400)
自然(87629)
自然科(85626)
自然科学(85604)
自然科学基金(84052)
教育(82134)
(78990)
资助(74205)
编号(72081)
成果(57314)
(55118)
重点(54857)
(51976)
(50925)
课题(48893)
国家社会(48215)
教育部(47593)
创新(47590)
科研(47166)
期刊
(148159)
经济(148159)
研究(100729)
中国(63272)
学报(53835)
科学(50886)
管理(50083)
(48011)
(46189)
大学(41610)
学学(38985)
教育(37013)
农业(34143)
技术(30531)
(26736)
金融(26736)
经济研究(24806)
财经(24132)
业经(23211)
(20714)
问题(19281)
(18282)
图书(18275)
理论(16696)
(16418)
技术经济(16408)
科技(16232)
资源(16164)
(15763)
世界(15461)
共检索到494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邢中先  张平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带领全国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道路,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扶贫成就。基于实现共富的三重向度来回顾中国扶贫70年的发展历程:在历史向度上,中国扶贫道路经历了救济式扶贫、体制改革式扶贫、开发式扶贫、参与式扶贫和精准扶贫等5个发展阶段;在实践向度上,中国扶贫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挥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相结合的政治优势,积蓄扶贫物质的经济力量,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经验";在价值向度上,中国扶贫70年所形成的"中国经验"为世界减贫理论、减贫事业的发展贡献出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极其重要的世界意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郝涛  
习近平扶贫开发思想涵盖了科学扶贫思想、精准扶贫思想、内生扶贫思想等主要内容。这一重要思想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行动指南,是决战全面小康社会的有力武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兴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手段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综观我国教育扶贫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将其实践逻辑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普及与提高:我国教育扶贫的初始样态与价值追求;(2)起点与过程:我国教育扶贫的点向思维与线性追求;(3)漫灌与精准:我国教育扶贫的粗放模式与精准追求;(4)公平与优质:我国教育扶贫的改革动力与目标追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檀学文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移民扶贫,研究对象是有组织移民(主要包括水库移民和扶贫移民)。本文将移民扶贫界定为以移民方式扶贫和扶移民之贫,进而考察移民扶贫的70年变迁,将其划分为4个阶段,即移民致贫、开发式移民扶贫、生态移民扶贫和移民脱贫攻坚;然后,本文分析了移民扶贫的政策演变、实施进展和综合效果,总结了移民扶贫的6个特点。研究发现,移民扶贫的对象包括非自愿移民、自愿移民和准自愿移民,这3种情况下都存在导致移民脱贫困难的特定原因,使得移民脱贫滞后于移民搬迁。针对当前移民扶贫及脱贫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延展和加强后期扶持、扩展和强化社会支持、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实现扶贫搬迁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等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慕良泽  
中国农村精准扶贫具有道义承诺、均衡发展和制度保障的政治诉求,具有行政发包、技术保障、选择性实施和复杂事务的简约治理等行政表征,也具有追求平等和公正的社会目标。从上述政治维度、行政维度和社会维度检视下的精准扶贫,将其诉求、表征和目标叠合在一起,有要素和逻辑相匹配、相适应所发挥的积极效应,也有要素变异和逻辑矛盾所产生的消极效应。为此,精准扶贫战略的持续实施与精准脱贫目标的按期实现,需要找准对精准扶贫内在逻辑张力进行调适的"标准"和"共通点",畅通上下联系,培养内生性动力,在调适中达到最大程度的耦合,以此获得精准扶贫的最大合力并实现扶贫成效的最大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崔元培  王建忠  薛庆林  
从扶贫政策的效果与政策模式来看,中国的扶贫政策大致经历了如下阶段:以救济、平均分配为主的扶贫阶段,以贫困地区开发为主的阶段,扶持贫困人口扶贫阶段,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阶段。各阶段扶贫政策相互交叉、逐步发展与过渡,扶贫目标由相对分散向精准集中、扶贫主体也由单一向多元转变。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制度贯穿于中国扶贫政策演变过程中,应继续形成多元互助开发组织体系,增强扶贫瞄准的针对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崔元培  魏子鲲  王建忠  薛庆林  
贫困与发展是中国完成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大挑战,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从扶贫政策的效果与政策模式来看,中国的扶贫政策大致经历了以救济、平均分配为主的扶贫阶段,以贫困地区开发为主的阶段,以扶持贫困人口为主的扶贫阶段,以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为主的扶贫阶段。各阶段扶贫政策相互交叉、逐步发展与过渡,扶贫目标由相对分散向精准集中、扶贫主体也由单一向多元转变。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制度贯穿于中国扶贫政策演变过程中,应继续形成多元互助开发组织体系,增强扶贫瞄准的针对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毅  江立华  
在"五个一批"精准脱贫实现途径中,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举措。村庄调研发现,农村社会分化带来的扶贫主体缺失、运动式治理带来的扶贫开发的悖论和"条块分割"管理带来的权责不匹配给精英俘获提供了社会基础、制度基础和组织基础。在基层产业扶贫实践中这种精英俘获表现为两个向度:基层政权选择性治理带来的"被动俘获"——村庄向度上的俘获精英;项目制实践运作中,精英相互合作主动俘获扶贫项目资源——个人向度上的精英俘获。前者受制于自上而下的行政控制,遵循的是地方政府科层制的关系理性;后者则体现为自下而上反控制的经济理性,遵循的是乡土社会的实践逻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金  孙迎联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就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视作历史使命和本质要求。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如期达成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性成就,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积累了丰富的反贫困经验。因此,对我国农村反贫困进行制度回顾、矛盾反思与实践创新,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体系,从而为"后扶贫时代"开展相对贫困治理提供科学指导,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涛  张琦  
易地扶贫搬迁是新时期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之一,面对不同时期国内外环境、扶贫重点、物质基础等条件的不同,各阶段采取的具体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法有着特有的特点。本文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易地扶贫搬迁的就业发展变迁历程,从搬迁后农户就业安置模式角度分析各阶段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实施及对减贫开发的推动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全面小康社会的减贫新趋势,提出了易地扶贫搬迁就业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为易地扶贫搬迁的减贫政策创新提出了未来展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侯波  
贫困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减贫治理成效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也是世界发展史和减贫史上新的伟大奇迹,更是中国对世界人权事业的最重要贡献。在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系统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扶贫减贫发展历程,科学总结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宝贵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全球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贡献中国智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福运  洪玉娟  
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坚持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铸魂育人,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时代起点,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规划高等教育,以更深邃的战略眼光部署高等教育,以更宽广的国际视野发展高等教育。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姚松  曹远航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探究中国教育扶贫政策的历史变迁,为分析该政策的演进逻辑提供了新的视角。分析发现:70年来中国教育扶贫政策深受环境变迁与国家主导、观念认知与国家能力、行动者与关键节点等因素影响。教育扶贫政策变迁历经了1949年、1984年、2013年三个重要历史否决点。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背景下,把握好新的历史关键节点,加快完善多元主体协同体系,加强教育扶贫供给侧改革,促进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融合,突破原有路径依赖,实现新的制度均衡,是教育扶贫政策转型必由之路。
[期刊] 改革  [作者] 白增博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扶贫开发从"救济式扶贫""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到"开发式扶贫",从"区域性扶贫"到瞄准贫困县、"整村推进",再到"精准扶贫",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我国逐步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不仅为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而且为其他国家扶贫开发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2020年后我国扶贫重点应该从解决贫困群体的"两不愁三保障"等基本问题转向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从主要关注农村贫困转移到统筹城乡减贫一体化上来,由"扶贫"向"防贫"转变,不断加强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对贫困群体实施分类精准救助,解决好部分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先军  黄速建  
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恢复的进程中自然地改善了民众的贫困状态,表现为一种间接的扶贫方式,且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积蓄了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社队企业和乡镇企业为开端,以当前日益活跃的农村农民创业为趋势,在企业主动性行为和政策引导下,企业以多元化的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业农村的发展,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力量。要客观地认识企业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为企业扶贫提供支持;强化企业扶贫工作重点,突出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