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34)
- 2023(8956)
- 2022(7668)
- 2021(7589)
- 2020(6205)
- 2019(14397)
- 2018(13919)
- 2017(24985)
- 2016(13210)
- 2015(15096)
- 2014(14499)
- 2013(14517)
- 2012(13888)
- 2011(12979)
- 2010(12969)
- 2009(11866)
- 2008(11719)
- 2007(10277)
- 2006(9210)
- 2005(8678)
- 学科
- 济(54575)
- 经济(54506)
- 业(35081)
- 管理(32538)
- 企(25236)
- 企业(25236)
- 方法(21718)
- 中国(20478)
- 数学(19055)
- 数学方法(18888)
- 农(18635)
- 贸(14330)
- 贸易(14322)
- 易(14055)
- 农业(13038)
- 财(12169)
- 学(11811)
- 制(11449)
- 业经(11320)
- 地方(9849)
- 银(9655)
- 银行(9628)
- 行(9397)
- 融(9135)
- 金融(9134)
- 策(8584)
- 和(8187)
- 发(8020)
- 关系(7990)
- 环境(7962)
- 机构
- 大学(191719)
- 学院(188689)
- 济(85429)
- 经济(83936)
- 研究(79546)
- 管理(66870)
- 中国(60983)
- 理学(56731)
- 理学院(55952)
- 管理学(55104)
- 管理学院(54723)
- 科学(46754)
- 京(43138)
- 所(41746)
- 研究所(38121)
- 农(36567)
- 财(36526)
- 中心(34286)
- 农业(28924)
- 财经(28701)
- 院(28685)
- 北京(28288)
- 业大(27864)
- 江(27636)
- 经济学(26918)
- 经(26494)
- 范(26058)
- 师范(25747)
- 科学院(24663)
- 经济学院(24063)
- 基金
- 项目(124921)
- 科学(98115)
- 基金(92306)
- 研究(89933)
- 家(83388)
- 国家(82717)
- 科学基金(68186)
- 社会(58098)
- 社会科(55033)
- 社会科学(55021)
- 基金项目(47031)
- 省(44926)
- 自然(43485)
- 自然科(42472)
- 自然科学(42456)
- 自然科学基金(41774)
- 教育(41061)
- 划(40626)
- 资助(38709)
- 编号(34441)
- 重点(29563)
- 部(29297)
- 成果(29093)
- 发(28368)
- 中国(26121)
- 创(25681)
- 课题(25480)
- 国家社会(25318)
- 教育部(24743)
- 创新(24151)
共检索到304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志钢 毕洁颖 吴国宝 何晓军 王子妹一
本文旨在准确认识和判断中国城乡贫困的现状与特点,回顾和梳理扶贫政策与扶贫体系的演变和挑战,分析中国扶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问题,据此提出2020年后中国城乡融合的扶贫愿景和战略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城镇化进程推进、收入差距扩大和人口结构变化将继续影响扶贫工作。中国城乡贫困人口持续减少,但多维贫困和消费贫困的发生率高于按照目前官方标准估计的收入贫困发生率,教育、健康分别是农村、城市多维贫困中受剥夺最严重的方面,农民工成为城市贫困人口新的主要构成,妇女、儿童和老人等特殊群体的贫困状况是城乡减贫工作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国仍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贫困治理体系,扶贫政策和投入的城乡差异明显。随着城镇化和老龄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工群体、城镇低保人群、未来由于贫困线调整所形成的新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将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尤其在2020年以后会日益突出。基于此,本文提出2020年后中国扶贫新愿景,即到2035年建立城乡融合的贫困治理体系,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减贫战略方向。2020年后的减贫战略需聚焦五个重点问题: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研判、新贫困标准的制定、城乡统筹的贫困治理体系的建立、基于权利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保障扶贫投入的财政金融改革,以期为新的减贫战略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文骐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共享发展,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2020年在我国完成现有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整体性贫困的历史使命后,我国减贫战略方向和重点都将发生重大变化,这就要求学术界和政策层面提前研判,谋划2020年后的减贫战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久文 夏添
中国在2020年将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之后,贫困问题由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由于中国相对贫困现象较为突出,并与绝对贫困存在交叉,这使得以基尼系数为基础的相对贫困测度失真。本文首先通过回顾中国的贫困线调整和扶贫政策演变,分析贫困类型的转变;然后对城乡二元结构未打破背景下的农村相对贫困规模进行测算,提出基尼系数区域化的设想;最后对城乡统筹下的相对贫困线设定进行现实考量,并给出设计方案。即:中国2020年之后的相对贫困线设定应采取两区域、两阶段方法——非沿海地区实施绝对贫困线相对化、沿海地区实施基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相对贫困线,并每5年上调一次;2035年中国进入城镇化后期,相对贫困标准整体进入以全民可支配收入为识别基础的阶段。未来贫困治理仍需要在工作培训、区域转型、多维和精准识别上不断提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琦 樊响 孔梅
2020年是一个最具历史性意义的关键时点,不仅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年,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历史性时刻。但是,这是否就预示着2020年后就没有贫困了呢?显然不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的新使命和新任务。因此,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力量的金融扶贫,同样也将面临新的目标任务和重点转换,也同样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创新发展。对此,论文从未来我国减贫新战略、金融扶贫成效评估,未来金融扶贫的思考和建议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金融扶贫有所参考。
关键词:
减贫战略 金融扶贫 相对贫困 长效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会明 张钰欣 吉宇琴 顾莉丽
2020年后,深度贫困区域、支出型贫困群体和持久性贫困人口将会成为扶贫开发新的目标群体。在扶贫开发目标上,应以农民增收富裕为贫困人口基本目标,以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贫困区域发展目标,以持续发展确保脱贫不返贫为贫困户永久目标。在扶贫开发政策上,要坚持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坚持扶贫开发与城乡融合相贯通,坚持强化外部支持与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相结合。建立起政府、社会、农户参与联动的持续脱贫机制,确保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后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姜会明 张钰欣 吉宇琴 顾莉丽
2020年后,深度贫困区域、支出型贫困群体和持久性贫困人口将会成为扶贫开发新的目标群体。在扶贫开发目标上,应以农民增收富裕为贫困人口基本目标,以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贫困区域发展目标,以持续发展确保脱贫不返贫为贫困户永久目标。在扶贫开发政策上,要坚持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坚持扶贫开发与城乡融合相贯通,坚持强化外部支持与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相结合。建立起政府、社会、农户参与联动的持续脱贫机制,确保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后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白增博 孙庆刚 王芳
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各国政府的顽疾,美国贫困救助制度的完备性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贫困的异同点,结合美国以家庭为单位的贫困救助体系——劳动贫困家庭、老年人家庭、残疾人家庭、妇女儿童家庭以及低收入家庭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借鉴其经验,为完善中国贫困救助体系,推动精准扶贫和2020后反贫困工作在贫困救助立法、贫困线制度、鼓励就业分类救助以及多元主体参与方面提出了合理科学的参考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国宝
对中国扶贫战略的简评吴国宝本文试图使用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角,对中国政府1986年以来实施的扶贫战略进行简单的评述,并在最后提出简单的扶贫战略改进建议。一、分析框架1.广义和狭义的扶贫定义。狭义的扶贫通常是指政府和社会通过某些措施,增...
[期刊] 改革
[作者]
雷明
研究和探讨2020年后扶贫减贫发展战略,对于全面实现2049年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宏伟目标,加速推进未来中国后小康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对于当下全国各个贫困片区结合自身实际,深刻领会中央对新阶段下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充分掂量扶贫开发的分量,真正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把工作重心转到扶贫开发上来,切实把扶贫攻坚作为一项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小云 苑军军 于乐荣
中国农村贫困格局的变化在客观上要求调整农村减贫的战略与政策。2020之后农村贫困的治理战略需要由长期以来的"扶贫战略"转向"以防贫为主"的新的贫困治理战略框架。2020之后中国减贫的战略目标将需要从过去长期以来通过制定不同的绝对贫困标准并继而努力超越绝对贫困标准,转变为通过逐步实现城乡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手段来缓解不平等为主要目标。2020后以防贫为主要目标的减贫政策应将现行所有的政策工具进行重新的梳理建立起相互衔接、互不重复、目标明确的新的减贫政策体系。
关键词:
2020后减贫 治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查燕 王惠荣 蔡典雄 武雪萍
我国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的目标和区域间存在高度重叠,需要兼顾减少贫困人口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双重目标。生态扶贫是新时期一种新的可持续扶贫方式,其目的就是通过加强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管理和建设,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扶贫效益,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文通过分析宁夏生态扶贫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宁夏水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生态移民、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和示范带动五大生态扶贫发展战略。该研究对宁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为其他地区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宁夏 生态扶贫 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叶兴庆 殷浩栋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村绝大部分农户逐步摆脱绝对贫困。世界银行认为,中国在推进包容、可持续的发展中取得重大进展,减贫工作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我国即将于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历史性地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客观看待这一历史性成就,需要对我国减贫历程进行回顾,并对现行农村贫困标准所能保障的生活水平有准确的认识。消除绝对贫困是历史性的成就,但并不意味着减贫工作已完成,我国的相对贫困仍将长期存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涛 贾相平 郭沛
经过20多年发展,中国的小额信贷机构在全国已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基本格局。本文根据机构的不同性质系统梳理了我国各类小额信贷机构的历史和现状,进而从国际小额信贷基本理念和要求出发,重点分析了我国不同类型小额信贷机构在经营目标上的不同特点。最后,通过典型案例对我国较成功小额信贷机构在实现经营目标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中国 小额信贷机构 历史 现状 经营目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宝石 王德淮
实施扶贫战略近10年来,向我国提供扶贫援助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有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欧盟、日本、新西兰等,最近荷兰也在考虑。截至1995年底,已建立100万美元以上大型扶贫项目8个,10万至100万美元中型扶贫项目2个,10万美元以下小型扶贫项目152个,1996年即将实施大中型扶贫项目3个。以上专项扶贫项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汪三贵
脱贫攻坚是十九大确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并且到2020年就得完成。贫困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仅中国有,全球都有。但是像中国这样把贫困问题当作头等重大的问题来解决,在几十年来取得大规模减贫成就的,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