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38)
- 2023(7299)
- 2022(6121)
- 2021(6113)
- 2020(4994)
- 2019(11706)
- 2018(11147)
- 2017(21476)
- 2016(11303)
- 2015(12585)
- 2014(12295)
- 2013(12275)
- 2012(11711)
- 2011(10827)
- 2010(10850)
- 2009(10236)
- 2008(10091)
- 2007(8815)
- 2006(8118)
- 2005(7499)
- 学科
- 济(49280)
- 经济(49226)
- 业(32139)
- 管理(30726)
- 企(22173)
- 企业(22173)
- 方法(21023)
- 数学(19396)
- 数学方法(19207)
- 中国(17764)
- 农(17576)
- 贸(13134)
- 贸易(13128)
- 易(12958)
- 财(12601)
- 农业(12079)
- 制(10493)
- 策(10100)
- 业经(9248)
- 银(9177)
- 银行(9176)
- 行(8975)
- 融(8247)
- 金融(8247)
- 及其(8092)
- 地方(7754)
- 收入(7523)
- 环境(7450)
- 学(7412)
- 出(7202)
- 机构
- 大学(163808)
- 学院(162788)
- 济(81539)
- 经济(80281)
- 研究(62374)
- 管理(62064)
- 理学(52924)
- 理学院(52374)
- 管理学(51736)
- 管理学院(51406)
- 中国(50079)
- 财(37337)
- 京(34622)
- 科学(33047)
- 所(30652)
- 财经(29217)
- 中心(27844)
- 研究所(27666)
- 经(26909)
- 经济学(26816)
- 农(24554)
- 经济学院(24128)
- 江(23043)
- 北京(22768)
- 院(22233)
- 财经大学(21794)
- 范(20640)
- 师范(20507)
- 业大(19703)
- 农业(19030)
- 基金
- 项目(104605)
- 科学(84160)
- 基金(79364)
- 研究(79276)
- 家(68821)
- 国家(68274)
- 科学基金(58302)
- 社会(54019)
- 社会科(51425)
- 社会科学(51419)
- 基金项目(39772)
- 省(36336)
- 教育(36068)
- 自然(34864)
- 资助(34406)
- 自然科(34088)
- 自然科学(34079)
- 自然科学基金(33541)
- 划(31819)
- 编号(30569)
- 成果(26237)
- 部(25785)
- 国家社会(23922)
- 重点(23493)
- 中国(23407)
- 发(23151)
- 教育部(22601)
- 课题(21594)
- 人文(21297)
- 创(21249)
共检索到254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樊明 罗彦 王菲菲
中国政府自1986年以来实施了现代意义上的扶贫政策,所配置的资源越来越多,其扶贫效果值得关注。研究发现,扶贫政策投入、经济普遍增长对贫困率的下降都有着统计上的显著作用,但经济普遍增长对贫困率的下降有更大的解释力。就贫困问题2016年笔者在22个省市自治区组织了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扶贫政策对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并无统计上的显著作用。综上分析,经济普遍增长是中国贫困率下降的基本原因,扶贫政策对贫困人口的脱贫作用被夸大了。实际上,贫困的基本原因在于贫困人口难以与有效率的生产要素相结合,而绝大多数的扶贫政策并没有针对性的实现这一结合,是扶贫政策效果有限的基本原因。因此,扶贫政策的重点应在于促进贫困人口与有效率的生产要素相结合,这涉及到制度层面的重要改革。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宁亚芳
民族地区人口政策一方面推动了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口政策与扶贫开发资源的整合,使人口政策反贫困的效果更加直接。然而,少数民族的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也加剧了人口与生态资源的矛盾,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生活水平偏低、就业结构单一、贫困程度深等问题依然存在。文章研究结果显示,人口出生率下降能够显著增加城乡家庭人均收入和降低恩格尔系数,表明人口政策在提高家庭收入和降低家庭食品消费支出方面存在显著的减贫效应。与西部地区其他省份相比,人口出生率下降对民族八省区城乡家庭人均收入的提高和恩格尔系数的降低的作用更大。民族八省区中西北民族省区总体上好于西南民族省区。人口政策对西部民族八省区的缓贫效果比较有限。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人口政策 缓解贫困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季 马恒运 罗泽尔
中国的扶贫问题和政策黄季马恒运罗泽尔一、研究背景中国自1979年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贫困人口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全国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陡降到1985年的9600万人,贫困人口净减少63%。贫困人口由1978年占全国乡村总人口的32%,...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戴妍
教育对相对贫困治理具有关键性作用,优化教育扶贫政策是为后扶贫时代教育扶贫行动探寻路径的最佳战略抉择。贫困的"多维性""动态性""相对性"与"持久性"构成了后扶贫时代教育扶贫政策优化的逻辑前提。在后扶贫时代,教育扶贫开发道路的理论优势构成了教育扶贫政策优化的逻辑起点,贫困与教育反贫困的理论关照揭示了其政策优化的理念探寻,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理论支点指明了其政策优化的价值理路,立体交融式战略格局的理论图景表达了其政策优化的发展走向。在后扶贫时代,教育扶贫政策要基于"共识""共融""共生""共建""共享"五个维度全面升级,趟出政策优化的创新路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邓翔 张鸿铭 朱海华
本文基于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双重差分(DID)方法,以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的设立为政策冲击,检验了区域扶贫政策对贫困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政策使贫困地区城乡居民总体收入提高23.3%,静态上缩小了贫困地区与一般地区的收入差距;同时,“惠农”效果十分显著,扶贫政策使农民收入提高24.0%,促进就业、支持农业生产、提高人口素质与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等是扶贫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整体上扶贫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政策溢出效应并不明显,贫困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未显著增加,可能是由于当地未产生足够的非农就业机会。本文为厘清区域扶贫政策作用渠道,评估政策效果提供了实证依据,亦可为相关部门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区域扶贫政策 农民收入 城镇居民收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慧
系统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扶贫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重点分析了1996年以来我国政府实施的以扶持贫困人口为主的开发式消除贫困战略所采取的各项扶贫措施及其实施效果。探讨了过去若干年中我国扶贫政策实施效果的地区差异。对国家及某些贫困地区目前采取的脱贫政策与措施提出了一些分析性的评价。
关键词:
扶贫政策,实施效果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秋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关心的重要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经历了体制改革下的救济式扶贫(1978-1985年)、开发式扶贫制度化和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86-2000)、"大扶贫"格局的形成和发展阶段(2001-2013)、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阶段(2014至今)四个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后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贫困人口基数快速减少,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据我们的分析,在当前中国实施的农村精准扶贫实践中,仍然存在如何精确瞄准扶贫对象、整合扶贫资金、调动扶贫对象参与的积极性等问题。
关键词:
农村扶贫 历史演变 精准扶贫 政策实践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秋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关心的重要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经历了体制改革下的救济式扶贫(1978-1985年)、开发式扶贫制度化和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86-2000)、"大扶贫"格局的形成和发展阶段(2001-2013)、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阶段(2014至今)四个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后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贫困人口基数快速减少,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据我们的分析,在当前中国实施的农村精准扶贫实践中,仍然存在如何精确瞄准扶贫对象、整合扶贫资金、调动扶贫对
关键词:
农村扶贫 历史演变 精准扶贫 政策实践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苗齐 钟甫宁
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是三个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的贫困测度标准。本文在系统分析贫困测度指标对扶贫政策取向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测算了1985年以来中国农村贫困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中国扶贫政策在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却更加恶化,不仅剩余贫困人口的平均收入水平更加远离贫困线,而且深度贫困者处于更为相对不利的地位。针对这种变化,本文讨论了改善贫困状况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
农村贫困 贫困线 扶贫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伟宾 汪三贵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益贫困地区"大于"益贫困户"的特征。农村扶贫政策的实施从生产能力、市场参与和缓解脆弱性等角度改善了贫困地区农民分享经济增长的机会和能力,有劳动力的贫困农户如果能够参加扶贫项目,其收入增长速度是非常可观的。扶贫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中国农村减贫的进程,缓解了收入分配对减贫的负面影响,使经济增长表现出一定的益贫性。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瞄准偏差,是导致"益贫困地区"大于"益贫困户"的原因之一,未来的农村扶贫政策需要在加强扶贫资金投入的同时提高扶贫资金的瞄准效率。
关键词:
扶贫政策 收入分配 农村减贫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彬斌
本文利用中国1998—2009年分县数据,考察了新时期农村扶贫政策的目标选择问题和农民增收效果。新时期国定扶贫重点县的选择主要依据一个县的初期经济水平,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受到了照顾;新时期扶贫政策对国定扶贫重点县农民收入具有干预效应,但效应的大小根据初期收入水平的不同而具有差异。扶贫项目对农民的增收效果还具有一定的时期滞后性。
关键词:
国定贫困县 双差分 农民增收效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姜锡明
贫困问题是始终困扰政府的一个难题,反贫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这方面我国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民族地区。本文以对新阶段政府对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的政策支持和西部开发式扶贫的效果以及当前反贫困过程中尚存的问题等几方面的分析为基础得出一些启示。
关键词:
反贫困 政策支持力度 扶贫效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佳欣 吕德宏
论文通过对陕西省洛南县的实地调研,全面剖析贫困山区金融精准扶贫运作模式,总结出政府主导的金融扶贫模式、产业引领的金融扶贫模式以及开发性金融扶贫模式。研究发现,这三种模式在扶贫主导方、扶贫对象、运作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不同,但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农户增收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论文客观分析了金融精准扶贫运作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改进金融精准扶贫的思路和可行路径。
关键词:
金融精准扶贫 模式 效果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宁攸凉 谢和生 赵荣
林业扶贫开发工作,是发挥林业基础地位和关键作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尽管我国的林业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面临一些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文章基于林业扶贫工作实践,对我国林业扶贫政策展开系统剖析,即:首先分析了我国林业扶贫攻坚政策支持难点与问题,进而探讨了形成原因,最后提出完善林业扶贫攻坚政策支持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林业扶贫攻坚政策 问题 成因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