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24)
2023(5447)
2022(4543)
2021(4552)
2020(3682)
2019(8516)
2018(8186)
2017(15147)
2016(8079)
2015(9383)
2014(9091)
2013(9058)
2012(8839)
2011(8217)
2010(8032)
2009(7590)
2008(7697)
2007(6746)
2006(6021)
2005(5566)
作者
(23364)
(19870)
(19821)
(19032)
(12727)
(9574)
(8832)
(7772)
(7623)
(6911)
(6837)
(6715)
(6384)
(6333)
(6331)
(6232)
(5975)
(5757)
(5586)
(5551)
(5056)
(4777)
(4722)
(4479)
(4454)
(4345)
(4279)
(4139)
(3977)
(3977)
学科
(39084)
经济(39046)
管理(19727)
方法(17466)
(17028)
数学(15867)
数学方法(15669)
中国(13938)
(12642)
企业(12642)
(10291)
贸易(10285)
(10088)
(8854)
(7703)
(7141)
(7112)
(6265)
银行(6259)
业经(6214)
(6114)
关系(6078)
(5938)
金融(5937)
环境(5858)
地方(5637)
(5612)
(5529)
农业(5491)
(5113)
机构
大学(125908)
学院(120886)
(58459)
经济(57527)
研究(49194)
管理(41935)
中国(38873)
理学(35862)
理学院(35321)
管理学(34677)
管理学院(34459)
(28489)
科学(28438)
(24815)
(24742)
研究所(22561)
中心(21259)
财经(20225)
经济学(20209)
(18745)
北京(18675)
(18333)
经济学院(18168)
(17691)
(17036)
师范(16894)
(16144)
业大(15387)
科学院(15239)
财经大学(15199)
基金
项目(79278)
科学(63750)
基金(61818)
研究(56047)
(55135)
国家(54789)
科学基金(46275)
社会(38852)
社会科(37007)
社会科学(37001)
基金项目(31928)
自然(29064)
自然科(28500)
自然科学(28491)
自然科学基金(27991)
资助(26196)
(25669)
教育(25323)
(23542)
编号(19808)
(19455)
中国(19103)
重点(18044)
国家社会(17996)
成果(16948)
教育部(16834)
(16711)
(15525)
大学(15441)
人文(15260)
期刊
(62887)
经济(62887)
研究(40774)
中国(25254)
学报(19728)
科学(19378)
(17673)
(16824)
管理(16487)
大学(15244)
学学(14248)
农业(11946)
经济研究(11387)
教育(11193)
(11066)
金融(11066)
财经(11007)
(10228)
(9693)
国际(9303)
世界(9229)
技术(8885)
问题(8870)
(7549)
业经(6732)
统计(6610)
技术经济(6264)
资源(6093)
(5466)
图书(5419)
共检索到187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铃  李恒  
中国手语中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共有"上-下"、"前-后"和"左-右"三种类型的时间空间隐喻。分析表明,中国手语中的时间空间隐喻发生的理据性和动因与汉语大致相同,均符合认知语言学中提出的"体验性"观点。但也应同时看到,中国手语和汉语对某些时间空间隐喻的理解也存在差异,如前者缺乏"未来在后-过去在前"的隐喻表达,因此在对聋人进行汉语教学时,应当着重厘清两种语言的不同,以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聋人的汉语水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鸿宇  曹阳  付继林  
通过实地调查和诱导法录制手语视频,收集真实的手语语料,对语料中手语动词进行词汇和句子层面的分析,发现隐喻机制广泛存在于手语动词中。从词汇层面看,手语抽象动词在构词时所采用的隐喻概念与听人存在一定共性。从句子层面看,聋人在不同语境下经常通过隐喻进行词义拓展,用具体的人体动作表达抽象概念。另外,由于象似性手势与抽象概念在语言使用上的不对应,以及聋人和听人在认知规律上因感官特点造成的认知差别,手语和有声语言在具体的隐喻形式与用法上,也存在语言个性差异。手语动词隐喻研究理论上可加深现有隐喻研究;教育实践上借助手语动词隐喻规律学习者可提高手语学习成效。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傅敏  
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工具。中国手语在词汇层面存在大量的隐喻,其中人体隐喻概念投射路径主要有"头"、"心"和"手"等。通过分析中国手语和汉语中与人体(头、心、手)相关的词汇隐喻,具体考察手语和汉语中人体隐喻的投射范围、共性和个性及其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有力地证明隐喻是聋人认知世界和形成概念的重要工具,并了解聋人和听人认知策略的差异。同时,掌握手语的隐喻规律,也可以使听人的手语学习更加有章可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孙雨圻  陈穗清  张积家  
通过2个实验,考察听觉通道缺失和使用手语和对聋人时间空间隐喻的影响。实验1发现,聋人在动作水平上和视觉水平上都存在"左/过去,右/将来"的水平方向的时间空间隐喻:对表征过去的词或句子按左键反应和对表征将来的词或句子按右键反应的反应时更短;对表征过去的词或句子,呈现在左边错误率低,对表征将来的词或句子,呈现在右边错误率低。当材料呈现在右边时,出现呈现位置与反应方式的同侧优势效应。实验2发现,聋生无论在动作水平上还是在视觉水平上都不存在"上/过去,下/将来"的竖直方向的时间空间隐喻。整个研究表明,听觉通道缺失和使用手语并未影响聋生的时间的水平方向隐喻,却影响了时间的竖直方向隐喻的形成。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璇  
中国手语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表达抽象概念:通过约定俗成的自源性的手势表达;借用汉语成分来表达,如仿译、指拼等;通过其他方式来间接表达,如近义代替、直接解释等。第一种方式的主要实现手段是比喻(metaphor)和借代(metonymy)。它们不仅是修辞手段,更是主要的词义孳乳手段和思维认知方式。认知语言学中对比喻和借代的研究成果同样适用于手语。手语表达非视觉概念的原则是:力图在事物间建立起相互联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入地认识客观世界,必要时也借用汉语。由于手语是视觉性语言,因此一切非视觉概念的表达最终都必然以视觉意象作为归宿。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江加宏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不仅是一个符号系统,而且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反映。文章以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为视角,对美国手语的转喻类型和转喻与隐喻以及象似性的概念互动进行初步探讨,从文化语境上探究转喻手语表达的概念空间映射,旨在拓宽聋人手语研究的语言学视野。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瑞芳  赵紫艺  
《直觉》是古德曼将创作思路逐渐引向新浪潮小说创作这一处女地的代表,小说中无处不在的时代因素,如城市背景、科技发展和知识分子群体等,为从城市视角描绘当代美国犹太裔作家坚守、发展传统犹太性打开了一扇窗。小说以古德曼的叙事空间意识指向为出发点,借助于城市社会空间的多重隐喻意义,展现漫游人物的城市空间体验、精神之旅,具化当代犹太人的城市生活图景及美国现实社会的空间图谱,以此关注、反思当代犹太人的漫游生活状态,揭示新生代犹太作家如何结合时代特色和空间文学内涵去演绎犹太意识。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江桂英  李恒  
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是研究手语本质及其认知机制的重要途径。通过剖析有声语言和手语中隐喻表达的异同,揭示二者共同的神经基础,有利于阐明手语中隐喻表达的系统性与独特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傅敏  
汉语成语是手语翻译的一个难点。本研究从认知隐喻的角度探讨成语的内在语言机制,以期拓展成语手语翻译的路径,提高手语翻译教学的效果。手语翻译实践中,译者要根据成语特点合理选择异化或归化策略,尽可能准确地传递成语信息。在汉语成语的手语翻译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成语语义,重视培养学生的手语隐喻思维,创设情境反复练习,结合文化教学等途径切实提高学生手语翻译的能力。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陆亚东  符正平  
本文提出"水"隐喻及其管理思路,试图在中国古典哲学与当代的管理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对于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涌现出的优秀管理实践进行理论总结与延伸。本文对"水"隐喻的概念与内涵、理论特性、适用企业类型、组织基础以及与西方主流管理学理论的区别进行了探讨。"水"隐喻的提出不仅有助于建立和丰富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体系,而且对中国企业未来的管理实践、战略设计、竞争力培育乃至组织管理与文化建设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纪兰香  
近代小说家对上海城市地理空间清晰而精确的描写,客观上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独特的上海小说地图:以四马路为核心的英租界处于中心区域,法租界和美租界处于次中心区域,边界则在显性空间和隐性空间之间。近代上海小说地图,不仅勾勒出上海城市空间的分布形态,同时还具有家国焦虑、都市困惑以及乡土情结等多重空间隐喻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袁征  
许多文章说隐喻是重要的教育研究方法。本文分析它们提出的主要证据,并探讨隐喻的逻辑原理,试图回答:隐喻导致的认知是谁的认知,怎样判断隐喻的真伪,隐喻在教育理论的发展中有什么实际作用。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沈丽君  
隐喻是政治话语中表达思想和建构概念的重要工具,合理利用隐喻可以唤起受众的内心情感,达到说服受众的目的。文章用习近平主席在一系列场合的讲话稿建立小型语料库,分析关于"中国梦"的概念隐喻类型的建构模式,并探讨不同概念隐喻的凸显功能。分析表明:旅途隐喻是使用最频繁的概念隐喻类型,其目的是为了传递一种思想,即"中国梦"的实现是和平崛起的进程,是全国人民团结一心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军周  
西方对于隐喻的研究历史可追溯至古希腊时代,隐喻一直是修辞学家和哲学家关注的热点,并且在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学术界掀起了一场隐喻的热潮。到20世纪90年代时,隐喻已是认知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由知名学者Honesto Herrera-Soler和Michael White主编的《隐喻与工厂:商学与经济学中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军周  
西方对于隐喻的研究历史可追溯至古希腊时代,隐喻一直是修辞学家和哲学家关注的热点,并且在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学术界掀起了一场隐喻的热潮。到20世纪90年代时,隐喻已是认知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由知名学者Honesto Herrera-Soler和Michael White主编的《隐喻与工厂:商学与经济学中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